【解密】OPPO全面屏把傳感器藏在了哪;紫光技術發明專利居中國大陸晶片廠商榜首;百度旗下APP被優酷起訴 法院判賠30萬

2021-02-16 集微網

1.【專利解密】OPPO全面屏把傳感器藏在了哪?

【嘉德點評】OPPO用內置傳感器來代替傳統的傳感器,使得傳感器無需佔用正面位置,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全面屏,提高了屏佔比。

集微網消息,作為一款為用戶而生的手機,OPPPO K3以配置6.5英寸的AMOLED顯示屏,實現了真全面屏。據悉,該機型配置有6400萬的超高像素,解析度高達9248×6936。同時,OPPO K3還採用了高通驍龍710處理器,據官方網站介紹,這款處理器採用10nm製程工藝以及第三代Kryo CPU和Adreno 6系列GPU ,屬中端處理器中的佼佼者。

全面屏已經成為手機的發展趨勢,在使用曲面顯示屏實現全面屏時,由於顯示屏頂部需設置天線和攝像頭等器件,給光傳感器感留出的空間有限,如何在這種情況下設置光傳感器使得光傳感器能夠穩實現其功能且與其他元件互不幹涉已經成為急需解決的難題。

電子設備上設置光傳感器需要在機殼上開設相應的孔洞以用於接收可將光信號,但隨著電子設備的發展,人們對手機的外觀及操作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手機已經向全面屏方向發展,而全面屏手機在機殼與顯示屏組件之間形成超窄邊框,由於超窄邊框的寬度過小,可能不具有足夠的空間開設孔洞,即便開孔也將導致邊框整體的強度降低,進而使電子設備的可靠性較低。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OPPO在18年3月30日申請了一項名為「電子裝置及其製造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號:201810291535.7),申請人為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根據目前公開的專利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項全面屏顯示技術吧。

如上圖所示為該專利中電子裝置的平面示意圖,可以看到該設備的屏佔比及其高,正面面板上幾乎沒有任何開口,這樣的設計無疑對於用於而言是十分喜愛的,可以有效提高用戶的使用舒適程度。

那這樣的設備中,所必須的傳感器等需要開口結構的部分又是如何設置的呢?

如上圖所示,電子裝置100包括顯示屏13、紅外傳感器16和擋光元件30。其中,顯示屏包括顯示區1311和非顯示區1312,非顯示區圍繞顯示區。紅外傳感器位於顯示屏下方並包括發射器161和接收器162,發射器用於發射紅外光,例如發射器透過非顯示區發射紅外光。接收器用於接收紅外光,例如接收器透過顯示區接收紅外光。擋光元件設置在發射器和顯示區之間,擋光元件用於遮擋發射器發射的紅外光射入顯示區內。

顯示屏包括上表面131和下表面132,顯示屏用於透過上表面發光顯示。顯示屏是透光的,這樣使得發射器發出的紅外光可以透過顯示屏,同理,經過反射的紅外光可以透過顯示屏被接收器接收。發射器用於發射紅外光,當發射的紅外光在檢測方向遇上障礙物時,一部分的紅外光就會反射回來被接收器接收,經過處理器計算紅外光從發射到反射回來的時間,可確定電子裝置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並做出相應的調整。

有了這樣的設計,對於我們平時日常所用需要開孔的傳感器元件就有了可替代性,例如我們平常所常用的距離傳感器,當用戶在接聽或者撥打電話時,電子裝置靠近頭部,發射器發出紅外光,接收器接收經頭部反射回來的紅外光,經過處理器計算該紅外光從發射到反射回來的時間,發出相應指令控制屏幕關閉背景燈,當電子裝置遠離頭部時,處理器再次根據反饋回來的數據進行計算並發出指令,重新打開屏幕背景燈。如此,不僅防止用戶的誤操作,而且節省手機的電量。

看完了平面圖,我們再來看看整個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如上圖所示為電子裝置的立體示意圖,電子裝置100包括殼體20、功能器件和設置在殼體內的光傳感器40。殼體開設有開孔22,功能器件與開孔22對應設置。功能器件包括麥克風和揚聲器,光傳感器用以接收通過開孔的光線。

電子裝置通過利用殼體原本開設有的開孔使得光線入射至光傳感器,避免了在顯示屏或電子裝置上另行開孔,在保證光線傳感器正常工作的同時,有助於電子裝置的全屏化,可以提高用戶體驗。

以上就是OPPO的全面屏技術,以往的全面屏往往採用劉海屏或者水滴屏的結構,但這樣的結構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而這項專利使用內置傳感器來代替了傳統的光線以及距離傳感器,從技術角度進行創新,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全面屏,期待這樣的技術可以早日出現在實際的生產線中,做到真正的全面屏。(校對/holly)

2.韓媒:中國手機廠商正提升專利競爭力以擴大市場份額

集微網消息(文/Jimmy),據businesskorea報導,11月18日,韓國智慧財產權研究院宣布,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在歐洲電信標準研究院擁有26893項5G標準專利,緊隨其後的是芬蘭(9698項)、美國(9154項)和韓國(5423項)。

目前,中國正在努力發展5G產業,領先於其他國家建立5G基礎設施。這是因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將導致很多國家要求技術合作,然後它將能夠基於其標準專利引領全球5G標準化。

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專注於5G智慧型手機的各種標準專利。例如,2008年至2016年,華為在中國申請了10214項專利,同期小米和OPPO分別申請了4447項和7277項專利。自2014年以來,華為在美國申請的專利數量超過了在中國申請的。

專家們一致認為,5G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可擴展性幾乎是無限的,因為該行業不僅限於設備,還將引領設備和融合服務等多個行業的數字創新。

市場研究公司IDC最新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8年,三星電子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從24.4%下降到20.8%,而華為將其市場份額從5.7%提高到14.7%,僅比蘋果低0.2個百分點。此外,小米和OPPO去年的市場份額分別增長了8.7%和8.1%。

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小米在2014年超過了三星電子,三星電子的市場份額從19%下降到大約1%。這家韓國公司今年停止了在中國的智慧型手機生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正以其專利優勢擴大在全球市場和中國的地位。(校對/holly)

3.思科指控三名前任員工竊取商業資料

芯科技消息(文/Allis),根據《彭博社》報導,思科系統(Cisco)向三名前任資深員工提告,指控他們帶走數千筆包含機密內容的檔案,並且「叛逃」至其他敵對公司。

思科指控,三名前任員工Wilson Chung、James He以及Jedd Williams在今年辭職後不久,便加入某間製作IP電話、耳機、影片的公司。

在三人中,Wilson Chung是思科其中一名首席工程師,在2月離開公司之前,下載了超過3千筆內部涉及商業機密的數據,包含5G技術的發展、視訊會議的設計雛型。

根據思科指控,Chung之後找了另一位思科工程師James He一起加入競爭公司,並通過iPhone拍下思科的機密數據、複製公司的其他紀錄以及文件。

另外,思科也指控銷售部的資深員工Jedd Williams為了要跳槽到競爭公司,主動寄發郵件表達自己的想法,說明自己能夠使用過去曾在思科成功用過的「伎倆」,一舉成功。

在今年10月中,William表示因為個人因素,將離開思科,回到家裡的教堂工作,卻在不久後加入該競爭公司。

根據《彭博社》報導,通過領英(LinkedIn)檔案,可以發現這三個人在思科待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後,現在都在影片、語音、內容協作及溝通供應商Poly工作,Poly拒絕對此事作出回應。

圖片來源:Flickr@DennisM2

(校對/holly)

4.谷歌附身?華為翻轉攝像頭新專利曝光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據荷蘭科技博客Letsgodigital爆料,華為於今年6月11日向歐盟知識產權局(EUIPO)申請了兩項涉及「翻轉攝像頭設計」的手機外觀設計專利,並且已被納入世界知識產權局(WIPO),並在今年9月底獲得批准。

兩項專利都包含了手機外觀渲染圖,讓我們得以一窺具體設計樣式。

第一款手機正面採用無劉海、無水滴、無挖孔的全面屏,左右和上部邊框極窄,只有底部下巴略寬,而背部的後置三攝像頭呈L狀分布,其中頂部的一個攝像頭可以180度翻轉變身前置攝像頭,用於自拍或者視頻通話。

機身的背面採用了雙拼色的設計(類似 2019 款華為 P Smart Z 機型)。當然,最終設計樣式可能與專利插圖有所不同。

第二款手機正面幾乎完全一樣,而背面是水平排列的雙攝像頭,可以同時翻轉,面向用戶。至於機身背部的材質,猜測是可隨著光線而變化的漸變玻璃後蓋。

另外,兩款手機設計應該都是屏幕指紋識別,但由於沒有結構光模組,在人臉識別方面會有所欠缺。

據悉,華為在 2019 年 5 月推出了首款採用電動彈出式攝像頭、主打高性價比的 P Smart Z 2019 智能機。在免除劉海或或打孔的同時,其前置攝像頭還支持一些 AI 功能。隨著新專利的曝光,Letsgodigital猜測 P Smart Z 2020 機型或採用新方案。(校對/Aki)

5.法院判賠30萬,百度旗下APP因過濾視頻廣告被優酷起訴

集微網消息 日前,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審結了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酷」)訴百度(中國)有限公司等不正當競爭糾紛(以下簡稱「百度」)一案,並判令百度中國公司賠償優酷經濟損失300000元及合理開支95000元。

優酷公司表示,其發現用戶在使用百度中國公司開發的手機應用軟體「袋鼠遙控」(以下簡稱「袋鼠遙控App」)訪問優酷網時,可投屏觀看優酷網上限制觀看時長的完整視頻內容,而無需下載優酷視頻App,亦無需觀看片頭廣告。優酷認為百度此舉給其帶來了經濟損失,構成不正當競爭。

百度則辯稱袋鼠遙控App提供去除視頻貼片廣告的這一功能屬於行業慣例,並提出優酷設置觀看視頻時長限制,以及要求觀看完整視頻必須下載其客戶端軟體的功能設計實質上強制或變相強制地剝奪了用戶的選擇自由權,其商業模式不應得到法律保護。

法院審理認為並沒有證據證明優酷設置的限制超出合法經營、自主決策的範圍。相反,優酷以其自主經營方式獲利,在滿足企業生存和發展需要、不斷改善和豐富視頻內容服務的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了不同選擇。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二條即「網際網路專條」第二款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技術手段,通過影響用戶選擇或者其他方式,實施妨礙、破壞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者服務正常運行的行為。

據悉,百度中國公司現已提起上訴。

此前,袋鼠遙控App曾因提供《戰狼2》的在線播放服務侵犯了優酷公司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而被告上法庭,法院裁定被告百度雲計算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賠償原告優酷經濟損失30萬元。(校對/小北)

6.居中國大陸晶片廠商榜首,紫光進入「2019年全球半導體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前20

11月19日,在由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與IPRdaily中文網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球半導體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中,紫光集團排名第20位,位列中國大陸電學半導體領域第一。

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是中國領先的專利資料庫公司,此次與智慧財產權專業媒體IPRdaily中文網聯合發布的榜單,對2019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的、全球公開的半導體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數量進行了統計分析。

經過多年發展,紫光集團已初步構建從晶片設計、製造、封測到網絡、存儲、雲計算、大數據的「從芯到雲」內生產業鏈,並不斷拓寬專利布局,形成較為完善的智慧財產權體系,在創新研發和智慧財產權保護上打出了專利「組合拳」。截至目前,紫光集團在全球設有60個研發中心,專利數約30000項,其中超過90%是發明專利,並多次獲得國家級科技獎項,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在雲網領域,紫光旗下新華三多年來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為立身之本,不斷加強對自主研發的持續投入,研發人員佔比超50%。截至2019年10月底,新華三累計提交專利申請10535件,其中發明專利佔比90%。僅2018年,新華三就提交專利申請1352件,平均每個工作日提交超過5件專利。新華三還榮獲2018年度浙江省專利金獎以及第二十屆中國專利銀獎。

在晶片領域,紫光集團2018年銷售國內領先,產品涵蓋移動通訊、存儲器、智能安全、可重構系統晶片(FPGA)、物聯網、數位電視晶片、AI晶片、智慧卡、RFID天線、微型連接器、半導體功率器等領域。旗下紫光展銳在面向公開市場的手機晶片設計領域,位居中國第一、世界第三的位置,今年紫光展銳還獲得了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銀獎。

2019年,紫光集團宣布旗下長江存儲啟動64層三維快閃記憶體量產,該晶片採用長存自主智慧財產權的Xtacking架構技術設計,擁有同代產品中最高的存儲密度;旗下紫光展銳宣布了5G基帶晶片——春藤510,及5G通信技術平臺——馬卡魯,並完成了5G毫米波終端原型樣機的設計研製;此外,紫光旗下紫光國微擁有中國首款自主智慧財產權千萬門級高性能FPGA,紫光國微THD89是全球獲安全等級認證最高的雙界面智慧卡安全晶片之一;旗下西安紫光國芯開發出了全球首款商用內嵌自糾錯DRAM產品。去年,紫光集團收購了法國立聯信(Linxens)公司,不久前宣布在天津建設立聯信工廠及研發中心,工廠預計2021年投產,它將是立聯信全球產線最全、面積最大的工廠,在技術水平和生產工藝上將達到該領域世界最先進水平。與此同時,紫光國微還將完成「晶片設計-微連接器製造-模組封裝-RFID嵌體和天線」的智能安全晶片應用產業關鍵節點布局,構建更為完整的智能安全晶片產業鏈。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