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逼停馬來西亞供應鏈,晶片危機加劇,PLC會更缺貨嗎?

2022-01-05 雷天科技

【導讀】這幾天馬來西亞疫情持續加重,8月16日,其新增確診病例更是達到近兩萬人,意法半導體晶片供應商在馬來西亞Muar封裝廠,3000多名員工因疫情犧牲20多名,上百人感染,面臨生與死的考驗,眾多半導體工廠產線被要求維持低度人力運作,產線降載,位於馬來西亞麻坡某半導體晶片供應商工廠被當地政府要求關閉部分生產線至8月21日。

2021年肆虐的疫情讓全球「晶片大戰」越演越烈,汽車、手機、自動化等行業的晶片都缺貨了,對於自動化行業的核心產品PLC價格也是持續上漲(參考文章PLC價格還要漲多久?),遺憾的是現在已經不是價格上漲的問題了,嚴重的缺貨讓自動化行業舉步維艱!這次疫情逼停馬來西亞供應鏈,晶片危機加劇,PLC會更缺貨嗎?我們從馬來西亞疫情的角度一起來看看。

近期馬來西亞疫情持續加重。為了控制新冠疫情,馬來西亞已於6月1日起「封國」兩周。據央視新聞此前報導,原定於6月28日結束的「全面封鎖」措施將再次延長。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未說明「全面封鎖」措施將延長至何時。但馬拉西亞新冠肺炎患者數量仍不斷增長,最近連續31天的單日新增患者超過了10000人,8月16日,其新增確診病例更是達到了1.97萬人。

據澎湃新聞報導,意法半導體晶片供應商在馬來西亞Muar封裝廠,3000多名員工因疫情犧牲20多名,上百人感染,面臨生與死的考驗。當地的眾多半導體工廠產線被要求維持低度人力運作,產線降載,一些工廠一旦出現感染就會被關閉。這或將進一步加劇全球「缺芯」的現狀。


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號稱「半導體封測重鎮」,佔據全球半導體封裝市場近13%的份額。2019年出口了5695億元人民幣的電子產品及相關零部件,佔據了該國當年的外貿出口近40%的份額。

據澎湃新聞,8月17日,汽車電子公司博世中國區高層朋友圈發文稱,因為馬來西亞疫情嚴重,某半導體晶片供應商位於馬來西亞麻坡(Muar)工廠被當地政府要求關閉部分生產線至8月21日。博世ESP/IPB、VCU、TCU等晶片將受到直接影響,預計8月份後續基本處於斷供狀態,對中國的汽車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

隨後,有意法半導體人士確認這是意法在馬來西亞的晶片封裝廠。上述這位博世高層稱,「Muar工廠3000多名員工因疫情犧牲20多名,上百人感染,面臨生與死的考驗。」新冠疫情對當地半導體產業形成了很大的衝擊。馬來西亞半導體工業協會主席王壽苔表示:「一些工廠出現感染的情況,導致工廠被迫關閉。」

公開信息顯示,馬來西亞是全球封測重地,全球半導體產品第七大出口國,約有50家全球半導體巨頭在馬來西亞設立封測廠,其中大多數是跨國公司,包括AMD、恩智浦、ASE、英飛凌、意法半導體、英特爾、博通、美光、德州儀器等。

除了國際廠商以外,馬來西亞本土的封測廠還包括Inari、Unisem(2018年已被華天科技收購)等。另外,中國臺灣地區的被動元件廠商華新科、旺詮、奇力新、廣宇,在馬來西亞也均設有工廠。

相對其他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在全球半導體封測市場上一直就有其獨特的地位。東南亞在全球半導體的封裝測試市場的佔有率為27%,而馬來西亞就佔據了近13%的市場份額,2019年馬來西亞總計出口了3727億令吉(折合約5695億元人民幣)的電子產品及相關零部件,也在該國當年的外貿出口中佔據近38%的份額,貢獻了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8%,並在2020年僱傭了 575000 名員工。

根據United Nations的數據顯示,自2002年以來,馬來西亞的集成電路出口份額一直是處於全球前列的位置,2018年馬來西亞的集成電路出口份額已超過了日本,與美國旗鼓相當。

另外,在馬來西亞建廠的旺詮估月產能達到150-170億顆電阻,華新科旗下的釜屋電機月產能也有150-160億顆電阻,光這2家臺廠在馬來西亞的電阻產能就佔到了全球7.5%。據報導,目前馬來西亞政府要求工廠生產線只能維持10-20%的低度人力運作。業內人士表示,這等於只是維護產線不關機的狀態,幾乎不能生產。

其實,早在去年3月的疫情期間,馬來西亞已經採取過一次「封國」措施,當時一度引發全球半導體缺貨、漲價潮。根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受到馬來西亞政府延長全國行動管制影響,全球被動元件(MLCC)市場供貨將面臨挑戰。其中又以高端MLCC最為吃緊,主要緊缺品項對應的終端產品包含手機、筆電、網通、伺服器及5G基站。

在馬來西亞封城管制持續延長的壓力下,其他在日本設廠的晶片廠商如村田制所、京瓷與韓廠三星或將因此成為受惠者。從各類終端應用來看,由於第三季蘋果將推出新品所致,故iPhone與Macbook Pro的MLCC主要供應商村田、太陽誘電與京瓷,將在第三至第四季逐漸迎來需求高峰。

據央視新聞,新加坡《聯合早報》17日援引相關報導稱,受德爾塔變異毒株影響,亞洲多國面臨新一波疫情,造成工廠和港口癱瘓,衝擊了全球最大製造業成品生產地的供應鏈。

報導稱,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後,由於貨櫃貨輪不足,導致運輸成本飆升,加上半導體等供應短缺,價格變得更加昂貴。而今,德爾塔變異株掀起新一波疫情,可謂是雪上加霜。

據聯合國估計,全球製成品約42%來自亞洲,今年年底假期購物季來臨之際,訂單增多,但德爾塔變異毒株迅速擴散,造成亞洲多國工廠和港口癱瘓,可能會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影響。

據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估計,雖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和泰國的出口總額佔全球出口的5.7%,但這些國家的出口中斷卻極大可能影響更大的經濟體,尤其是在電子產品方面。美國一半的半導體進口是來自東南亞國家。日本和韓國也收到波及。韓國三星電子上個月披露,其手機業務的收入因為越南暴發新一輪疫情而出現下滑。

現在進口變頻器、西門子PLC、松下伺服和PLC、威綸通屏,歐姆龍、ABB及施耐德等品牌的高低壓產品和自動化產品也是缺貨嚴重,不過部分國產PLC、德力西和正泰的電氣產品尚能供貨;此外,二手PLC和電子元件回收一片繁榮的景象。鑑於此,價格上漲是必然,缺貨狀態短期內也無法緩解,這對於晶片廠商是巨大的機遇,也是巨大的挑戰!

相關焦點

  • 至暗時刻、沒有贏家,疫情大考下的蘋果供應鏈危機!
    回顧疫情持續的這一年,店鋪關閉、復工推遲、供應鏈吃緊,在度過疫情爆發的2020年後,蘋果還在等待危機消散的曙光。 疫情下的危機供應鏈緊張,似乎是這一年圍繞在蘋果身邊的陰霾之一。在全球化的今天,蘋果能始終保持手機霸主的地位,離不開它背後來自國內、中國臺灣、東南亞等地區的數百家零部件供應商的支持。
  • 攝像頭晶片Sensor缺貨 華為、小米等國產廠商遭遇供應鏈危機
    正當養蓄了半年的市場銷量要井噴時,攝像頭晶片Sensor卻遭遇缺貨危機。蘋果、三星、小米、華為、魅族等幾乎都是Sony的客戶。貨給誰,給多少,影響的不僅是出貨量,還有未來手機市場的格局。而近期三星S6 Edge市場反應很好又增加了Sony的重擔,作為供應商,Sony的供貨壓力會更大。孫昌旭在博客撰文稱「5月份Sony的晶片已處於全面斷貨狀況,配額還沒劃出來。大家現在都在忙著轉三星sensor ,但至少需要兩三個月時間轉板調試,聽說三星也缺貨了。」老杳認為索尼Sensor缺貨還會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而且這種情況想要得到緩解,目測需要等到索尼新工廠預計八月投入運營。
  • 晶片零部件、原材料缺貨漲價 手機供應鏈緣何再現缺貨危機?
    早於2012年,手機產業3G的快速發展,曾導致手機供應鏈的一次嚴重缺貨現象;而在今年,手機供應鏈缺貨的危機再次重現,包括手機核心晶片處理器
  • 一周概念股:缺芯漲價或引發中小電子廠倒閉危機 車用雷射LiDAR市場一觸即發
    文|Arden圖源|網絡集微網消息 眾所周知,目前市場正處於晶片缺貨狀態,而本周內接連發生中國臺灣大規模停電、馬來西亞宣布「封國」的情況,或將進一步加劇全球「缺芯」的現狀。同時,持續缺貨也導致的晶片價格大幅度上漲,眾多小企業普遍面臨著「做多虧多」、「有單也不敢接」的困局,市場洗牌正在加速到來。
  • 手機供應鏈缺貨危機何時休?
    本以為中國經濟正在下行,但手機市場的一輪輪缺貨卻不斷出現。「缺貨」這個詞放在之前可能會被認為是極好的飢餓營銷(想起幾年前的小米),然而在現在卻是手機廠商面臨的最大危機。手機的關鍵元器件比如屏幕、晶片、內存甚至電池從今年開始逐漸出現缺貨的狀況,「狼多肉少」導致競爭的加劇。手機供應鏈廠商一個接一個倒下!今天,小編收到爆料:東莞又一家觸控螢幕工廠老闆跑路。
  • 最全缺貨盤點!你還差哪顆芯?
    「缺貨」是近期半導體供應鏈的熱詞。年初因疫情爆發引發半導體供應危機,現在接近年底,半導體供應鏈缺貨與漲價的現象在各個細分晶片領域再次湧現。究竟當下的缺貨現狀如何?哪類晶片還將被列入缺貨名單?缺貨將產生什麼影響呢?
  • 晶片缺貨漲價,誰得益最多?
    MCU的漲價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全球MCU老大意法半導體(ST)的罷工,ST在法國的三個晶圓廠大罷工,導致ST的通用MCU需要5-10個月的交貨期。晶片供應鏈漲價中,誰得益最多?在一條供應鏈中,誰有定價權,誰就有漲價的話語權,在半導體供應鏈中,也要看具體情況。
  • 盤點 | 最全缺貨盤點!你還差哪顆芯?
    年初因疫情爆發引發半導體供應危機,現在接近年底,半導體供應鏈缺貨與漲價的現象在各個細分晶片領域再次湧現。究竟當下的缺貨現狀如何?哪類晶片還將被列入缺貨名單?缺貨將產生什麼影響呢?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11月25日消息,下遊EMS客戶接獲華新科通知,因華新科馬來西亞廠員工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工廠自23日開始停工三周,在此之前,華新科已提前將部分前製程半成品運回臺灣,但數量不多。
  • iPhone缺貨、汽車停產、全球遭遇供應鏈危機......
    因為亞馬遜擔心,新冠病毒疫情或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裡損害其供應鏈。依照現在的疫情態勢,中國工廠復工延遲,美國超市很可能在4月中旬就會出現非常嚴重的商品缺貨情況。中國製造的商品對美國人生活的滲透程度,是毋庸置疑的。近年來,一檔網絡節目進行「在美國生活,你能不能24小時內完全不使用中國製造的東西?」的挑戰。
  • 真會有晶片公司因為缺貨而倒閉嗎?
    全球半導體晶片短缺持續困擾業界,「今年不可能解決半導體晶片短缺問題,目前包括臺積電等主要晶圓廠都已洽談明年產能分配,我擔心晶片一直短缺,會讓很多新創公司,因拿不到晶片,無法如期推出產品,最後面臨倒閉。」全球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領導廠商慧榮總經理苟嘉章,一語道出目前全球晶片短缺恐引發的後遺症。
  • 產能吃緊持續,供應鏈「缺貨漲價」恐延至明年Q2
    據了解,由於今年以來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情況持續,且繼「華為禁令」和「中芯遭禁」加重業界擔憂,加上近期智慧型手機發布會追單效應、車用晶片訂單也大幅釋出進一步加劇晶圓代工產能吃緊情況,普遍來看,晶片交期將再延長2~4周時間,部份晶片交期已長達40周以上,供應鏈「漲聲」不止。
  • 晶片廠快被缺貨逼瘋了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由於市場對5G相關晶片和TWS藍牙晶片需求的不斷增加,使得晶圓廠的產能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到了2020年以後,首先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部分依賴進口的原材料出現不同程度緊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晶片的出貨。
  • 創新100|滕冉解讀「缺芯潮」:汽車晶片缺貨將持續至Q3後,建晶圓廠勢在必行
    汽車晶片,包括電源管理晶片、微控制器等缺貨,可能會持續到今年的Q3到Q4。全球缺芯的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是疫情對集成電路產業鏈和供應鏈造成了很大衝擊,‍‍一些核心環節產能波動比較大。第二是疫情初期下遊整機廠商,對出貨量預期不足,‍‍但後期在看到市場需求增長後,擔心‍‍晶片可能會得不到保障,‍‍存在很多重複下單,這是缺貨漲價的主要推動因素。‍‍
  • 顯卡缺貨會持續到什麼時候?2020-2021年顯卡缺貨漲價原因分析
    而這一兩個月更誇張的是,除了RTX30系列不斷瘋漲中,市場上16系列、20系列或RX5000系列等顯卡開始缺貨並瘋狂漲價中。那麼2020-2021年顯卡缺貨漲價原因到底是什麼?顯卡缺貨會持續到什麼時候?下面裝機之家來為廣大消費者來聊聊關於顯卡缺貨漲價的話題。
  • 供應鏈壓力測試,液晶面板缺貨何時緩解?
    從供應角度,自2020年下半年IC漲價以後,驅動IC產品的利潤率開始緩慢回升,因此缺貨情況不會進一步嚴重。雖然預計在2021年缺貨情況整體不會有特別大的緩解,但對於一線面板廠影響可控,對於其他小的面板廠壓力相對較大。
  • 晶片荒燒至信用卡、低軌衛星;聞泰、英特爾大馬擴產;鴻海郭臺銘:明年一定缺電...
    對後續是否會產生「發不出卡」的危機,銀行主管表示,這與各家金融機構剩餘庫存量及管理策略有關,不過,可預見的是,原本預估5到8年才會成熟的虛擬信用卡趨勢,恐因晶片荒,而加速於這1、2年內來臨。對此,經向其他發卡銀行詢問,也證實有信用卡晶片缺貨問題。
  • 一大波國產晶片缺貨來襲!
    這缺法有解嗎?有熟悉中穎的朋友歡迎文末掃碼聯繫還有上半年因為額溫槍爆缺的松翰,下半年還是在缺……下午8點更有國產晶片設計公司的朋友來問有沒有5V擊穿小功率ESD、TVS的晶圓……你說,TI,ADI,ST,ON,MAXIM等等這些歐美品牌缺貨的話,總還有機會從華強北各種現貨商
  • MCU缺貨看似無解,40家本土廠商已就位
    疫情對於這一輪MCU缺貨漲價,疫情的影響廣而深,從晶圓廠、製造廠到封測廠,由於疫情的影響均出現了產能波動。很多MCU大廠將原材料工廠以及封裝廠設在馬來西亞。如果算全部的半導體產業,馬來西亞的出口市場要排在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中國臺灣的後面,但是當我們談論亞洲的半導體封裝時,馬來西亞的作用便凸顯了出來。
  • 小範圍緩解,計算晶片仍供不應求【附下載】| 智東西內參
    如下因素會進一步加劇 4Q21 封測行業產能緊缺:1)日月光、長電科技、京元電子等 OSAT 廠商均在蘇州設廠,蘇州等地區「雙限」政策或一定程度上加劇封測產能緊張;2)伴隨 iphone13 等新品發布,4Q21 消費電子需求或進一步拉升,下遊備貨需求傳導至封測端並進一步加劇封測產能緊張。
  • 加劇晶片漲價缺貨?今年半導體變局大
    今年3月,市場上已有ST單片機(MCU)缺貨漲價的聲音。到10月,ST個別MCU型號價格由10.5元漲到了17元,甚至還有價格翻了5倍的。11月5日,半導體大廠ST的三個主要工會CAD、CFDT和CGT分別在各自所在的工廠上發起了罷工活動,業內分析,此次罷工將進一步加劇MCU缺貨漲價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