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豹移動傅盛:這輪投資的泡沫反而是好事

2021-02-08 界面新聞

記者 | 柯曉斌

10月20日,在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企業家高峰論壇上,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發表演講《智慧機器人:實體經濟革命的裡程碑》,他表示,PC時代以來,企業提升效率的過程,就是物理世界向數據世界遷移的過程,這個過程誰做得更好,誰就可能更快發展。過去,PC和手機是承擔這個遷移任務的載體,將來機器人將成為實體經濟效率革命的載體。

他表示,獵豹移動投資智能服務機器人公司獵戶星空的機器人已在大型商場、圖書館、博物館等20多個場景落地,數量超5000臺,服務規模全行業領先,服務總人次已超1.3億,日均語音交互頻次超200萬次。

2014年,獵豹移動完成上市,上市兩年後,獵豹錨定AI機器人領域,押注人工智慧,但回首過去一年,獵豹移動發展的並不順利,在資本市場上飽受質疑。

作為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在烏鎮接受了包括界面新聞在內媒體的採訪,以下是經整理後的採訪內容:

記者:這一次押注AI好像是一個見效比較慢的階段,2019年會不會是一個低谷,到明年是不是會好轉?

傅盛:公司轉型幾次見效,其實從客觀來說是幸運的,宣布獵豹移動成立到上市就三年半,到海外化的收入從零開始佔一半收入也就花了兩年。但這都是網際網路野蠻生長的縮影。

今天AI產業有它的特性,因為AI的鏈條很長,從硬體到軟體到服務,而且現個外部競爭的加劇,都使得今天想做一家公司,做一個新的形態都不會那麼快。

對於AI,有充分的耐心,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也積累了很多過去從來沒有積累過的東西,AI看上去好像沒那麼快,但在AI的基礎能力研發上,比過去我們所有研發過的項目都上了一個大的臺階,特別是體現在組織化和規模化上。

記者:目前在AI領域的進展和規劃?

傅盛:今天獵豹移動已經有幾千臺機器人落地了,提供的語音服務每天超過百萬次(商業場景),累計已經超過了上億次的服務人次。

目前來看,最容易落地的是語音講解、語音諮詢,比如說問路,比如說什麼東西在哪裡,帶你去一個什麼地方,這種我們已經大規模開始落地了。

我認為明年在機器人的落地數量上會有更大的爆發,具體的數據我看能不能預測,但是我認為肯定是數倍的增長。

記者:怎麼看企業的短期利益和長期戰略?

傅盛:從根本上講,企業應該都是長期作業的,而不是短期。短期打法可能最後造成整個體系崩掉。但從具體執行上來說,你肯定又得顧及眼下吧,所以這永遠是矛盾的。

從我自己來看,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圍繞長期展開,你短期所做的事情,應該是長期的積累。

記者:投資人的耐心未必會有那麼長。

傅盛:這就又到另一個問題了,就是你到底在為誰工作,或者你的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只是為了投資人耐心的話,那就可以讓投資人自己幹了。因為投資人投你的核心是看到你看不到的東西,或者他不能做到的東西,這才是你的價值。如果你只是看著投資人眼光的一個執行者,其實你本身也是沒有價值的。

理論上你作為一個創業者,作為一個企業家,你的核心就是你可以聽任何的建議,但一定是自己做的決定,而不是投資人給你做的決定,所以我覺得這輪經濟壓力或者投資的泡沫反而是好事情。

記者:您這算是二次創業嗎? 有什麼不同嗎?

傅盛:其實就是二次創業, 這件事兒對於我來說也非常的有吸引力,在2015年我就認識到移動網際網路的紅利基本上是結束了,移動網際網路這件事兒想要變得更大是不太可能的。

二次創業的抗風險能力會加強,但二次創業的自我期望也在加高,甚至會超出自己的掌控力,這就變得更加危險。所以,很多二次創業也不一定就能成,這是事實。

記者:回顧過去9年,最讓你絕望或覺得有壓力的事兒是什麼?

傅盛:你要說壓力大,我覺得是這兩年,這兩年比當時創業時候壓力大多了。 壓力來自於你踏入未知領域,並且可能都沒有太多人了解的時候,這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同時,外界對你的期望不一樣,這兩年,這個我已經化解掉了。

記者:這個事情之前沒有人做過,從產品上,你覺得踩了哪些坑嗎?

傅盛: 真正把AI的研發變得有效率的公司是極少的,大家都在講AI研發,其實就是怎麼把AI的技術和產品結合起來,這件事兒是很難的。 另外,硬體和軟體的結合, 做手機硬體的人去做機器人,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因為整個的要求就不一樣。

記者: 你一直在談垂直一體化的AI能力,為什麼特別看重這方面?

傅盛:核心是這樣的,是因為今天整個產業鏈不成熟,如果這個產業鏈很成熟,我也願意只做一個點,甚至只做一個APP,然後我找一個硬體商幫我把機器人生產出來去賣。

但今天沒有這樣的產業鏈,跟手機產業鏈最大的不同就是找不到一個非常完整,或者說做到用戶體驗足夠好的解決方案。 如果只做一個點,其它點用其他人的,可能在一些場景下就不適合, 就不能實現用戶體驗的突破。

相關焦點

  • 懸崖邊的傅盛,看獵豹墜落
    傅盛最喜歡的中國企業家是張一鳴,他腹背受敵把大公司打的滿地找牙。不過,獵豹卻是字節跳動崛起過程中的最大受害者,「頭條是移動端的搜索」這一粗淺認知後來成為傅盛最大的反思。在2016年,傅盛還把目光投向了印度,打算在印度做新聞聚合產品,但內部決策卻一直在變,後來收購了New Republic、併入了InstaNews;曾經A輪以500萬人民幣投資Musical.ly,面對抖音的威脅時便並且試圖推動其做一個中國版本,只不過,中國版40萬DAU時,抖音已經到500萬。
  • 傅盛暴怒背後:獵豹移動「贏了財報,輸了市值」
    獵豹出海後,開發出了獵豹清理大師(cleanmaster)、獵豹安全大師(Security Master)等一系列移動端工具型產品,用戶數量也迅速持續增長,以這兩款核心軟體為基礎,獵豹衍生出一系列更加垂直的工具產品。2014年,獵豹移動在紐交所上市。這時,傅盛又給自己拋來了一個新的命題:如果移動網際網路這波浪潮過去了,下一波的浪潮會是什麼?
  • 創業故事:獵豹的興衰,傅盛的勝負
    也就是最後,傅盛和雷軍都成了周鴻禕對立面的人,這個嘛,大家自己品味就行。而離開周鴻禕的傅盛,帶領金山網絡上來就做PC安全業務,毫不客氣的和360安全衛士正面對決。2012年6月,獵豹推出了手機清理大師,這是一個幫助手機提速的工具,也標誌著開始向移動化轉型。
  • 獵豹的反脆弱:傅盛的AI局
    其實獵豹移動和谷歌在安卓系統的早期有過很長時間的甜蜜期: 2014年穀歌I/O大會上,獵豹移動的別踩白塊兒與投資的安兔兔被谷歌的演講者多次提及。獵豹移動遊戲CMPLAY總經理出席大會,在現場與谷歌大中華區和韓國戰略合作總經理香允豪展開深度對話。 傅盛還在2017年力推了前谷歌高級產品經理Chris Vander Mey的暢銷書——《谷歌和亞馬遜如何做產品》。雖然兩家公司昔日的甜蜜還歷歷在目,但在3月8日和3月11日谷歌又分別下架了獵豹投資的安兔兔和無任何廣告的小豹翻譯棒App,看來獵豹真的被谷歌針鋒相對了。
  • 從傅盛英語水平看獵豹的全球化
    演講人是獵豹移動CEO傅盛,視頻是他在Connect 2016大會上的講話。聽說這個大會規格很高,美國前總統戈爾都去了,只不過可惜他是個和小布希差了幾票的副總統。 為啥我說我英文水平進步了呢,因為傅盛說的每一句話我都聽懂了。他的英文演講依然是說不了特別長的句子,也依然帶著一股濃鬱的江西中文腔。
  • 獵豹移動被谷歌全部下架,活該嗎?
    在公司所有海外app被下架之後,傅盛接受採訪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只要你堅持在牌桌上,就還有機會拿一手好牌。」傅盛說,公司不會立即關門,帳上還有近7個億美元的現金和投資,公司還有重新出發的資本。上周在公號寫了一篇關於傅盛的文章:《曾遭周鴻禕全網封殺的360猛將 :草根打工到36歲身家上億的逆襲!》。
  • 創業5年,獵豹CEO傅盛的商業領悟和減肥方法論…
    2012及之前,傅盛帶著獵豹解決的是「活下來」的問題。那年有一篇在微博上轉載兩萬次的文章《渡過生死線》。說了兩件事:一,傅盛在接手獵豹後力排眾議,決定避開安全衛士這個主戰場,打側翼戰,砸鍋賣鐵做毒霸。之後趕上3Q大戰,騰訊安全與獵豹殺毒錯位配合,順勢結盟,騰訊投資獵豹。
  • 獵豹移動:艱難孤獨的路,往往才是正確的路 | 礪石
    作為中國最優秀的網際網路產品經理之一,獵豹移動創始人傅盛並沒有繼續在自己所擅長的網際網路領域,沿著網際網路金融、秀場直播等短期熱點去布局這些更簡單,也更容易獲得暴利的業務,而是選擇了人工智慧機器人這場更為艱難孤獨的長期旅程。
  • 獵豹移動的三次死局
    這是金山網絡誕生之初的開篇死局,如果沒有挺過去,自不會有後來的獵豹赴美上市。可能誰都想不到傅盛在那張娃娃臉背後果決、殺伐的一顆心。在其接手金山的48小時裡,就謀好了新公司的未來。傅盛的計謀有四。獵豹夠酷,夠有張力,求變的決心再加上傅盛的打磨,使得獵豹與眾不同。傳統瀏覽器並不是以設計為中心,而是以古板的功能疊加和順序羅列為主要展現方式。一個功能就多加一個按鈕,導航條越發擁擠,用戶形成條件反射想要個功能就去導航條找,90%的按鈕90%的人都沒點過。
  • 傅盛2018年會演講:獵豹的八年創業 三次反殺
    2月7日下午消息,2018獵豹移動全球年會在2月4日舉辦,獵豹CEO傅盛在會上發表演講,回顧總結了獵豹在一波三折的發展歷程。
  • 68獵豹CEO傅盛講如何提高戰略決策能力
    傅盛反思自己投資musical.ly的經歷,雖然後來被抖音收購,帳面上回來兩三億美金,但是如果他們早一些專注於短視頻賽道,是不是就會早兩年做出抖音呢?2、核心原因的歸因性探尋你如果犯過很多錯誤,這些錯誤可能會有一些核心的錯誤點。一是動力不足,這是使命願景價值觀方面的問題。
  • 獵豹AI僵局
    傅盛的「機器人夢」或許從2016年開始。2016年9月,獵豹投資了一家AI科技公司獵戶星空,同一年,獵豹移動提出「All in AI」戰略,自此拉開獵豹對人工智慧的序幕。 在AI戰略中,獵豹移動和獵戶星空分工明確,獵戶星空負責核心技術的研發,獵豹移動負責通過產品思維將技術場景化落地。
  • 罵人的傅盛,踢人的張穎
    事情是這樣的:在著名風險投資機構經緯中國的一個CEO群裡,有人就李醫生不幸去世這件事發表了觀點,獵豹移動的CEO傅盛不同意這個觀點,怒罵對方是sb,並憤而退群。 群裡有不少人附和傅盛,如超級經紀人楊天真、易到創始人周航等。周航還專門艾特經緯中國的創始合伙人張穎,說「你tm表個態」。
  • 傅盛,一個網際網路創業賭徒
    截至同年12月,獵豹移動旗下5款工具類軟體在全球的移動用戶已經超過10.9億,移動月度活躍用戶超過3.95億,日活用戶超過1億。2015年,獵豹移動產品在全球範圍內已下載安裝量達到19.42億。2015年6月獵豹推出移動廣告開始流量變現,廣告可以通過遍及20多個國家的近16億臺設備上到達全世界的用戶。
  • 人物傳記|罵人的傅盛,踢人的張穎
    ,了解一下前幾天鬧的沸沸揚揚的獵豹移動CEO傅盛罵人事件。 事情是這樣的:在著名風險投資機構經緯中國的一個CEO群裡,有人就李醫生不幸去世這件事發表了觀點,獵豹移動的CEO傅盛不同意這個觀點,怒罵對方是sb,並憤而退群。 群裡有不少人附和傅盛,如超級經紀人楊天真、易到創始人周航等。周航還專門艾特經緯中國的創始合伙人張穎,說「你tm表個態」。
  • 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未來沒有單純的人工智慧公司,只有以人工智慧為基礎的產品公司
    9月17日,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召開,全球知名移動網際網路企業獵豹移動攜旗下擁有行業唯一全鏈條AI技術的人工智慧公司獵戶星空出席盛會。獵豹旗下服務機器人豹小秘和基於獵戶機械臂平臺的豹咖啡也亮相主展館會場。據透露,獵豹移動計劃在上海搭建全球技術創新研究基地,獵戶星空華中區域機器人產品研發及運營總部也將同步落戶於此。
  • 史上最全「傅盛」版說明書!
    後來,傅盛在經緯做了十個月,在這十個月裡他一個項目都沒有投,一天到晚思考者他自己的事情。張穎清楚傅盛不會留下來做投資的。但是,在這段時間裡,傅盛向經緯提供產品角度的見解,幫助經緯在投資案上接地氣,經緯則拓展了傅盛對創投行業的理解,對商業模式的判斷,並幫傅盛打開了人脈。
  • 獵豹「定義」獵豹
    「我們投資做機器人,不是為了蹭熱點、抓風口、炒概念,也不是因為AlphaGO。一年前,我就想過要做一家機器人公司。」這是在2016年的獵豹CONNECT大會上,他發表演講時說過的幾句話。 這也對應了傅盛對機器人領域的定位。 「獵豹最核心的能力,是做出一款讓你的設備變成更好用的工具的能力。」
  • 傅盛的自我翻譯:一個網際網路「躍遷者」
    2016 年 9 月,傅盛投資並監理人工智慧公司獵戶星空後,他就開始將許多時間和精力花在獵豹的人工智慧轉型和機器人業務上。獵豹和傅盛一起步入了一個微妙的、非連續性成長的「進化期」。包括工具 APP、輕遊戲、LiveMe 直播等業務的廣告變現,已經能為獵豹持續提供可觀的利潤,公司在傳統移動網際網路業務上的收入步入穩定期。
  • 獵豹移動的第二個故事:一年時間移動娛樂業務收入漲了2.7倍
    而在財報中獵豹將自己稱作「全球領先的移動網際網路內容提供商」,這也已經是這家公司連續第二次在財報中改變了這一說法。。 其實早在2017年的第一季度財報後,當時剛剛履新獵豹移動CFO的姜振宇,便將其財報的收入分類從「在線廣告+網際網路增值服務+網絡安全及其他」,改為「工具及相關服務+內容驅動產品+手機遊戲+其他」,以突出內容和遊戲娛樂這兩大業務方向在獵豹體系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