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深潛atom第57篇原創作品
現在的年輕人有多硬核呢?可以花兩年時間打官司,拿到700塊的賠償,就為了一個理兒。起因是,在電腦上下載安裝的本來是金山毒霸,結果被捆綁安裝了獵豹護眼大師和軟體管家這兩款軟體,年輕人可不慣著什麼「行業慣例」,一怒之下就把獵豹告上了法庭。不管獵豹怎麼辯解自己的行為合情合理,年輕人就是不買帳。
在PC時代,有那麼一陣,賣殺毒軟體是個好生意。但360用免費模式,革了殺毒軟體的命。如果說網際網路思維這個詞的精髓是羊毛出在豬身上,那麼免費殺毒軟體就是這種網際網路思維的典型案例。先用免費迅速鋪開,佔領市場,然後為了賺錢,再以隱蔽的打包安裝其他軟體的方式來流量變現。
每一個在Windows電腦的使用者,在安裝軟體時,都會遇到捆綁安裝的情況,幾乎防不勝防。
△大學生起訴金山毒霸
如果不是因為這件事,大家幾乎想不起獵豹這個快要默默無聞的公司。在經歷了上市的高光時刻之後,獵豹似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曾經依賴的各種明星產品現在也都變得名不見經傳。在傅盛的帶領下,屢次投機的獵豹移動早已經跌落神壇。
傅盛剛畢業時,被父母安排到夏華電子工作。傅盛對這份工作沒什麼熱情,選擇了離職來北京考研。考研失利,經過短暫的失意後,2003年傅盛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貴人,彼時還在3721的周鴻禕。2005年,傅盛來到了周鴻禕新創立的奇虎360。
△周鴻禕和傅盛
在360有一個傳統,幾個人會組成一個團隊,然後一起去搞一個項目,如果項目進展緩慢就會被砍掉,這就是360著名的小團隊作戰模式。傅盛和四個夥伴一起搭檔,做出了360安全衛士,這款軟體問世後,憑藉免費市場戰略,革了中國殺毒軟體的命。這種快速收穫的成功,讓傅盛開始膨脹,作為品經理,開始居功自傲。周鴻禕的個性,肯定不能容忍傅盛這種囂張,最終兩人鬧得不可開交,悻悻離開了360。
2008年,離開360不久的傅盛,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個貴人——經緯中國的創始人張穎。二人一見如故,30歲的傅盛,被張穎邀請到經緯中國擔任副總裁。一個經驗豐富的投資人,一個網際網路初代大牛產品經理,在當時看來,這個組合為經緯中國帶來了很多的可能性。
也正是在經緯中國時,傅盛認識了雷軍。雷軍可以說是傅盛的第三個貴人。在雷軍的建議下下,傅盛離開了經緯中國。張穎不但沒有阻止傅盛,反而給了傅盛900萬,讓他自由翱翔。
2010年,在雷軍的撮合下,傅盛的可牛影像與金山軟體合併改名金山網絡,傅盛成為新公司的CEO,開啟了投入雷軍麾下的新徵程。而雷軍和周鴻禕作為宿敵,在場面上握手言和找回體面是很多年之後的事了。傅盛的這次「轉會」,在周鴻禕看來,肯定是背叛。
2020年,在經緯中國CEO的微信群裡,有群友發表了對於李文亮醫生的看法,結果傅盛破口大罵意見不合的群友,然後直接退群。事後張穎邀請傅盛回群為其圓場,但是傅盛馬上就在微博回應並未回群,狠狠的打了張穎的臉。
△傅盛微博打臉
簡單梳理下來,傅盛這個人的性格和氣質,也基本清晰了,因為特徵太明顯了——傅盛非常善於遇到貴人,也非常習慣於拍屁股走人,為了自己的意氣甚至不惜撕破臉皮。失意時,周鴻禕拉他,能做出明星產品,肯定有他的功勞,但也離不開公司資源的支持,這是個常識。按說,對周鴻禕這樣的人,傅盛需要保持持久的尊敬。即便受點委屈,心裡有不平之氣,都該和老周開誠布公,至少要做到不撕破臉皮,這是人之常情。而對於張穎,砸了老大哥的場子,人家再給你臺階下,這個臺階你要接,而且得高高興興的接。
但傅盛不這樣,他在骨子裡可能是非常自私和自戀的。這種性格跟呂布實在太像了——在落難時低頭,遇到更好的前程,自己乾爹也下得了手。為了逞一時之快,誰的面子也不給。
金山網絡,剛剛成立就遇到了360的阻攔,被迫同樣選擇了免費的策略。但是作為商業公司,一醒過來就要面對眾多張口嘴要吃飯。傅盛必須要解決盈利的為題,放棄了C端的收費,只能夠從B端來發力,所以就出現了捆綁安裝的情況。然而這種用戶並不精準,所以最初的時候,金山殺毒軟體綁定的是一些遊戲或者電商這類的,對於用戶屬性要求不高的軟體。雖然那個時代每個人都經歷捆綁安裝,但是這位同學的起訴,讓這種現象搬到了檯面上。
之後移動網際網路興起,360和騰訊的入局,將傅盛徹底踢出局。而改名獵豹移動的金山網絡,2012年也開啟了全球化之旅。以免費換流量的中國特色策略讓國外一幫堅持付費使用軟體的公司大開眼界,獵豹的免費策略也很快為其獲取了眾多流量。
在海外收穫巨大的獵豹移動於2014年8月3日在美上市,市值已經達到28.65億美金,最高時逼近50億美金。截至同年12月,獵豹移動旗下5款工具類軟體在全球的移動用戶已經超過10.9億,移動月度活躍用戶超過3.95億,日活用戶超過1億。2015年,獵豹移動產品在全球範圍內已下載安裝量達到19.42億。2015年6月獵豹推出移動廣告開始流量變現,廣告可以通過遍及20多個國家的近16億臺設備上到達全世界的用戶。
△獵豹移動上市
2020年「App安全意識調查」結果日前在京發布。調查問卷報告顯示,近九成(88.5%)受訪者對於App申請手機權限會進行理性分析,謹慎授予權限。用戶對於終端的認知已經和PC時代完全不同。以視頻為主的內容收費形式逐漸興起,只要花費少量的金錢,就可以獲取更優質的內容,更簡潔的界面,而沒有意識到這一現狀的獵豹,其廣告市場也隨著新興商業模式的興起而沒落。
2012年5月獵豹瀏覽器問世,不得不承認這是PC時代一款不錯的產品,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得到了平滑的暢爽感,獵豹也依靠這款產品高調進入瀏覽器市場瓜分流量,但傅盛和獵豹沒有預料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來得如此之快。
匪夷所思的是,傅盛沒有藉助獵豹瀏覽器積累的口碑,開發一款適配移動網際網路的瀏覽器,反而轉身殺入一片紅海的直播市場,推出了LiveMe;隨後推出《滾動的天空》、《鋼琴塊2》、《跳舞的線》等各種輕遊戲應用。
最近處於風口浪尖的TikTok,其前身是傅盛在2015年投資的海外短視頻Musical.ly。2017年,傅盛將Musical.ly和News Republic打包賣給了張一鳴,換回3億美元的現金和字節跳動的股權。
△Musical.ly與TikTok
再之後2018年傅盛喊出獵豹要All in AI,推出AI翻譯棒,一度領先市場。2018年「雙十一」期間,小豹AI翻譯棒全網銷量突破15000臺,奪得同類產品銷量冠軍。然而最終也抵不過訊飛的攻勢。至於豹小秘、豹咖啡、豹小販等獵豹跟風生產的機器人,現在在市場上已經鮮有發聲。
2020年2月,因為被指存在破壞性廣告和無效流量的行為,谷歌單方面解除了與獵豹移動的合作,並且全面下線其在谷歌商城中的產品。獵豹移動在海外市場的移動實用產品業務收入僅僅只有5430萬元,同比大幅下降62.6%。
縱觀獵豹十年來,從工具產品(殺毒軟體、瀏覽器)、到內容產品(直播)、到遊戲、再到人工智慧,除了最初的殺毒軟體和瀏覽器真抓真幹了,其餘大多數產品都是追隨風口的布局。然而各種投機的嘗試過後,即便曾經佔據了先機,最終因為沒有積累和戰略眼光而被對手甩開。等到被谷歌封殺後,再回頭的獵豹移動,已經沒有了轉身的機會。
網際網路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隨時的變化。殺毒軟體老大哥360,在造手機未果後,已經轉而All in To G 業務,專注於安全;PC上的瀏覽器已經失去了想像力;手機上的各種工具也都是廠商自帶的了,工具類產品也就逐漸失去了優勢。
2019全年獵豹AI業務收入1.43億元,同比增長72%,運營虧損卻有3.60億元,使得全年虧損率高達251.3%。業務失去市場和想像力後,獵豹只能學習百度All in AI,但獵豹在AI領域的積累,跟百度完全不能相比。2020年Q2獵豹公司現金儲備及長期投資還有52.66億元,對於人工智慧這個燒錢的行業,是否能支撐到獵豹AI突圍難以預測。
此外,相比較中國AI四小龍(商湯、曠世、依圖、雲從),獵豹移動在技術和市場口碑上,有不小的差距。雲從科技已經準備上市衝擊中國人工智慧第一股,而苦苦掙扎的獵豹移動市值已經跌到了2.6億美金。
自古美人嘆遲暮,不許英雄見白頭。
2014年,獵豹移動上市,當時的獵豹移動高管中,有陳睿、徐鳴。陳睿是金山老人,資深二次元,他在獵豹移動上市後不久,去了上海自己投資的公司嗶哩嗶哩當董事長,目前市值接近150億美元。
2018年,傅盛「最好的夥伴」徐鳴,卸任獵豹總裁一職,去做了「銀河航天」,研究衛星網絡去了。2020年1月16日,銀河航天第一顆衛星發射成功,目前這家公司的估值是50億美元。
對於夢想和現實的差距,傅盛最近兩年的表現近乎「偏執」,已經完全以一位到處宣傳成功學的導師形象示人。只是,不斷轉型不斷沉寂的獵豹移動恐怕難以支撐傅盛「成功導師」的人設。
△「導師」傅盛
雷軍說,當風口來臨,豬都會飛起來。但雷軍沒說的是,只有少數在風口上飛起來的豬,會因為保持警醒,明白自己的能力和環境的勢能之間的作用力,並努力夯實自己的業務,不至於在風口過了之後,摔得很慘。而大部分容易膨脹的,會在風口迷失自我,並且在風口過了很長時間內都回不過神來。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大概是說的就是這個吧。或許兩年以後,當傅盛回想起自己退群的那一天,他會覺得自己曾經的衝動和張揚,毫無必要。
本文系原創作品
商務合作請聯繫:shenqianatom
已入駐平臺:頭條號、搜狐號、百家號、虎嗅、企鵝號、大風號、新浪看點、知乎、創業邦、一點號、雪球、大魚號、ZAKER、趣頭條、南財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