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雲、私有雲、專有雲的區別

2021-02-23 天空的代碼世界

專有雲既有了公有雲的各種優點,又有了私有雲的數據安全的優點,唯一的缺點就是很貴吧。一、背景

之前記錄了《IasS、PasS、SaaS都是啥?》,這篇文章接著來記錄公有雲、私有雲、專有雲的區別。

二、公有雲

公有雲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比如我們去騰訊雲買了一個伺服器,搭建了一個網站。
那這個網站就算部署在公有雲上。

公有雲上的資源都是由第三方雲服務商擁有和運營,也就是這些資源都是雲服務商租給我們的,到期了就回收了。

公有雲的好處很多,比如

不需要自己購買實體資源。比如伺服器、機房、軟體等,在雲上只需要付費就可以使用。

不需要維護這些實體資源。對於伺服器的硬體或者軟體可能出現各種問題,都有雲服務商進行維護,所以運維成本極低。

快速擴縮容。比如自己的網站舉辦活動,流量暴漲,使用雲則可以只購買最近幾天的資源,然後快速擴容。

這樣看來,公有雲挺方便的。
對於一般的網站或者服務,上雲可以大大的解放運維上的生產力。
如果你有網站,數據機密性沒那麼高的話,就可以考慮上公有雲了。

三、私有雲

前面提到,對於數據機密性不高的服務或網站,可以考慮上公有雲。
而對於銀行、政府、證券等機構,數據的機密性往往非常高,放在公有雲上他們不放心。
於是便有了私有雲。

私有雲是由企業或者組織機構提供機房和伺服器。
然後雲服務商把自己的各種基礎設施在獨立的物理環境單獨全部部署一套。 
這樣企業或組織的數據就始終處於私有網絡中,數據安全性得到最高的保障。

可以看到,私有雲的好處也很多。
比如很多基礎設施可以定製化,資源和其他人完全隔離,而且同樣擁有公有雲的運維成本低、快速擴縮容的優點。

四、專有雲

私有云為了數據的機密性,放棄了資源的方便管理:自己提供機房、伺服器、維護機房、維護伺服器等。
這樣成本是極高的。

為了降低成本,於是有人把機密性不高的服務部署在公有雲上、機密性高的服務部署在私有雲上,通過內網專有通道通信。
這就是傳說中的混合雲。
混合雲緩解了私有雲在資源上的維護管理問題,但是依舊存在。

此時就有人想,為什麼雲服務商不自己提供一個物理隔離的資源供企業或自組織機構使用呢?

於是雲服務商就提供了專有雲,相當於公有雲裡面的私有雲。
這些資源全由雲服務商提供,但是數據不管在物理上還是網絡上都是隔離的,僅能通過內網訪問。

由此,專有雲既有了公有雲的各種優點,又有了私有雲的數據安全的優點,唯一的缺點就是很貴吧。

五、最後

雲上的各種基礎設施、基礎組件、中間件,以及各種解決方案都有很多,看著讓人眼花繚亂。

這樣第一眼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但是對用戶其實並不好。
因為選擇太多了,很多人反而不知道怎麼選擇了。

如果雲服務商能夠提供很多常見的解決方案,那不管對雲服務商還是客戶,都能快速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EOF-

上篇文章:《自己解析 Protocol Buffer 性能翻倍》

相關推薦:《IasS、PasS、SaaS都是啥?》

本文公眾號:天空的代碼世界

個人微信號:tiankonguse

QQ算法群:165531769(不止算法)

知識星球:不止算法

點擊好看一起學習算法

相關焦點

  • 雲的江湖:公有雲 vs 私有雲 vs 專有雲
    但是業界對公有雲、私有雲等概念或趨勢一直爭論不休,其中有兩種觀點比較典型,一種觀點認為公有雲時趨勢且不應該有私有雲,另一種是私有雲也是必然的存在。前一段時間OpenStack現狀的討論得出了對私有雲比較有偏向的說法,但是AWS在最近的re:Invent 2018峰會上發布了Outposts產品,更是引起業界譁然,唱衰私有雲的說法又開始興起。
  • 介於公有雲與私有雲之間 專有雲緣何興起?
    那麼,專有雲作為一種新型的雲上解決方案,與傳統的私有雲有何不同?優勢為何?專有雲又能解決企業現階段上雲的哪些問題?傳統 IT 企業遷移專有雲又需要注意些什麼?本文將以騰訊雲的 TCE 專有云為例,講講企業數位化轉型時代,專有雲緣何興起。 1 瞄準傳統 IT 市場 專有云為何是時代發展的主流 目前中國傳統企業上雲可以分為三個步驟:私有雲、混合雲和公有雲。
  • 一分鐘秒懂公有雲、私有雲與混合雲
    但公   司搭建系統的時候該選擇公有雲,私有雲還是混合雲?各有什麼優劣勢?哪個性   價比最高?當我們在選擇雲計算平臺的時候,或許會有這些疑問,或者說它們各   自具體有什麼區別,很多人是不了解的,針對不同需求的企業擁有不同部署方案,   如果不了解的話,選型也會為難。 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這麼多雲怎麼區分?
  • 公有雲VS私有雲:誰是你的菜
    其中專有雲市場規模275.6億元,年增長率27.1%,預計2016年增速仍將達到25.5%,市場規模將達到346億元。對於教育領域來說,雲的架構更加多樣化,各校之間的差異尤其大。那麼,在高校,雲要實現大規模應用面臨哪些挑戰與問題?如何選擇雲的部署方式?專家視角通過自身學校的實踐試圖回答此問題,您可以通過發送郵件到media@cernet.com參與討論。
  • 公有雲與私有雲有什麼區別?教你如何選擇公有雲或私有雲
    私有雲,是一種由公司利用自己或租用的基礎設施資源建造的雲;你也可以理解,私有雲是一種由公司在自己的院子裡自己使用的雲,有些公司稱它為"自主雲",其名稱不同,但含義基本相同。公有雲的使用更為廣泛,顧名思義,它是一種由大型基礎設施組成的雲,它出租給大眾,可以收費。僅僅因為你可以使用它,只要你為它付費就能使用。
  • 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融合雲?到底什麼樣的雲才靠譜?
    隨著各大公有雲廠商陸續推出其公有雲在政企客戶私有化部署的擴展方案,例如AWS Outposts、Azure Stack,Google Anthos,以及國內阿里雲、騰訊雲等的私有雲/專有雲部署方案,「私有雲是否會隨著公有雲的發展逐步消亡」的命題已被公有雲廠商自己否定。事實證明,私有雲將長期持續存在,將和公有雲共生,成為企業IT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公有雲與私有雲優劣對比分析
    行業分析師指出大部分的公司使用了多雲戰略,也就是說明他們至少使用了兩種形式的雲。RightScale 2017 的報告中發現,平均每家公司正在使用1.8個公有雲和2.3個私有雲,同時正在準備使用1.8個公有雲和2.1個私有雲(正在測試)。很多公司選擇了混合雲的方案,所以他們在單一的環境中至少使用了一種私有雲和一種公有雲。
  • 一分鐘秒懂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的區別~
    我們處在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近幾年隨著雲計算技術的逐漸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了部署雲計算方案,當運營依賴於數據結構和網絡管理業務時,雲計算的靈活性、易用性、定製性給企業帶來的優勢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等等到底都是什麼呢?
  • 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融合雲?什麼雲才靠譜?
    隨著各大公有雲廠商陸續推出其公有雲在政企客戶私有化部署的擴展方案, 「私有雲是否會隨著公有雲的發展逐步消亡」的命題已被公有雲廠商自己否定。事實證明,私有雲將長期持續存在,將和公有雲共生,成為企業IT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次,公有雲持續迅猛發展,逐步成為企業IT基礎設施的主要提供者。2018年Q3雲硬體支出佔IT總收入的50.9%。
  • 公有雲 私有雲,從天空 到草原
    但我從公有雲到私有雲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從天空到了草原。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私有雲&開源時代來了?其實去年第一次接到做雲計算開源任務時,我是困惑的,因為,第一,當時只對公有雲有研究,私有雲會不會和公有雲是競爭關係?
  • [科普]雲的基本概念(公有雲/私有雲,Iaas/PaaS/SaaS)
    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都是當下的科技熱點,而這些科技熱點背後都離不開「雲」,什麼公有雲、私有雲、Iaas、Pass、Saas. 不要讓我說人話,如果要與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等打交道,如果不懂這些概念,我只能說請先學會說人話。本文的重點就是讓我們了解雲的基本概念。
  • 公有雲、混合雲、私有雲到底有什麼區別?
    雲資源池為所有用戶共享,一般通過網際網路使用公有雲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用戶能夠使使用的雲,公有雲一般可通過 Internet 使用,可能是免費或成本低廉的。私有雲可部署在企業數據中心的防火牆內,也可以將它們部署在一個安全的主機託管場所。私有雲極大的保障了安全問題,目前有些企業已經開始構建自己的私有雲。優點: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因為單個公司是唯一可以訪問它的指定實體。這也使組織更容易定製其資源以滿足特定的IT要求。缺點:安裝成本很高。此外,企業僅限於合同中規定的雲計算基礎設施資源。私有雲的高度安全性可能會使得從遠程位置訪問也變得很困難。
  • 公有雲基因的UCloud是如何做私有雲生意的?
    即使這些年公有雲業務做得風生水起,UCloud內部對私有雲也從來沒有放棄過。UCloud創始團隊清楚地認識到,公有雲一定會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從技術概念到全面落地,中間還有一段漫長的成熟期。 在中國,各種企業和機構的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對IT基礎設施的需求也千差萬別,在公有雲之外,私有雲成為填補國內用戶對雲計算需求的一種重要產品形態。
  • 「雲時代」大勢當前,專有雲成企業上雲首選
    雲已經成為企業越來越依賴的技術,企業CIO們紛紛在雲上部署應用並將數據遷移到雲端,且能夠預見:今後幾年,雲戰略的構建、實施都將成為企業的頭等大事。在部署模式上,目前主要分為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三種模式,根據企業不同的需求和階段,在部署上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狀態。隨著需求的不斷演進,近幾年雲計算也出現了一股新勢力:專有雲。
  • 私有雲、公有雲與混合雲:到底該選擇哪一個?
    他們還必須不斷地重新評估其內部、私有雲和公有雲基礎設施的獨特組合,以滿足新的業務目標,並確定如何以一種經濟有效的方式將應用程式遷移到公有雲。平臺的轉換可不是件小事。為了上雲,需要評估不同時間、不同語言和不同團隊創建的幾十個甚至數百個應用程式。它要求深入了解現有的 IT 基礎設施,以及能夠替代這些功能的公有雲資源。
  • 容聯即時通訊雲開發者大回饋,開啟專有雲時代
    即時通訊專有雲是介於公有、私有之間的一個形式,每個客戶自身都不大,但自身又處於敏感行業和公司發展上升期,上公有雲在資源和管理上都有限制和風險,私有雲又怕實施周期長,成本和門檻較高,所以就採取專有雲形式。
  • 雲計算框架搭建 公有私有「雲」共推
    近日,不少公司宣布推進自身私有雲建設,或接入第三方提供的公有雲服務。青睞私有雲對私有雲的基本理解是,為一個客戶單獨使用而構建的,提供對數據、安全性和服務質量最有效的控制。私有雲建設方擁有基礎設施,並可以控制在此基礎設施上部署應用程式方式。私有雲的典型實施是商用硬體虛擬化內部,然後再添加應用服務層。
  • 最全公有雲VPC使用對比及總結: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華為雲、UCloud和青雲
    每個 VPC 只允許有 1 個 VRouter 和 1 個 RouteTable (1)每個專有網絡只能指定 1 個網段,網段範圍如下,其中 172.16.0.0/12 是默認網段。獨立的私有網絡詳情右側會展示該私有網絡下的雲主機列表;當私有網絡下有雲主機時,不能對該私有網絡執行「離開VPC網絡」操作;不論是通過在VPC內新創建或是通過連接已有的私有網絡生成的VPC內的私有網絡,在私有網絡列表,都可以執行「離開VPC網絡」操作,成功後,該私有網絡將斷開和VPC的關聯關係,將成為獨立的私有網絡。
  • 雲計算大時代:傳統私有雲 vs 新一代私有雲
    傳統私有雲的定製化雖然滿足了行業企業客戶複雜的IT環境和利舊的需求,但存在碎片化、不可進化的問題,也無法達到公有雲啟用便捷、功能不斷進化、統一運維、按需付費的消費級體驗,成為傳統私有雲規模化增長的掣肘。因此,能夠支撐真正私有雲市場高速增長的一定是新一代私有雲。
  • 獨家調查 | 被撕裂的私有雲
    二是公有雲和私有雲不是同一套體系。在華為內部,私有雲就好幾個版本,並且私有雲與公有雲團隊分開,不但大大降低交付效率,還增加了公司的經營成本。 而在國內,早在2015年7月,阿里雲就發布了專有雲1.0版,三年後又推出 Apsara Stack 專有雲3.0版本,並將其定位為第一個大規模商用的「專有公共雲」。按照傳統的定義,私有化部署的雲即可稱之為「私有雲」,Apsara Stack 也屬私有雲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