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客匯官網:tikehui
撰文 |Felix
選擇公有雲或私有雲並不是一個二選一的問題。行業分析師指出大部分的公司使用了多雲戰略,也就是說明他們至少使用了兩種形式的雲。
RightScale 2017 的報告中發現,平均每家公司正在使用1.8個公有雲和2.3個私有雲,同時正在準備使用1.8個公有雲和2.1個私有雲(正在測試)。很多公司選擇了混合雲的方案,所以他們在單一的環境中至少使用了一種私有雲和一種公有雲。
公有雲
本地部署私有雲
託管私有雲
混合雲
硬體部署和管理者
服務商
客戶
服務商
服務商與客戶
硬體共享模式
共享
專用
專用
部分共享部分專用
擴展性
高
有限
高
高
低成本
是
有時
有時
有時
可預測成本
不行
是
是
不行
公共單據
是
沒有
取決於服務商
部分
靈活性
是
有限
有限
是
定製化功能
不行
是
取決於服務商
部分
安全及條例加強
不行
是
是
是
即時配置
是
是(需雲端開始運行後)
是
是
虛擬化資源
是
是
是
是
管理複雜性
低
高
中等
高
這種混合或多種雲戰略可以讓公司找出最合適自身現有工作模式的雲類型。每個雲部署模式(公有,私有和混合)都各有其優劣,不過也讓他們有了各自適合的情形。
來源:RightScale, 2017
那麼這些優劣是什麼?公司又如何正確的使用這些雲?
公有雲
如同其名稱,公有雲開放給所有公眾成員。 這種雲計算模式由擁有極其龐大數據中心的服務商運營,其中的計算和存儲資源在客戶之間進行共享。
公有雲優勢:
靈活性: 當問到選擇公有雲的原因時,很多公司選擇了靈活性。公有雲模式下,用戶公司幾乎可以立即就配置和部署新的計算資源,所以這些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可以實現第一時間的上市或上線。而且,在之後的運行中,根據需求變化而進行的計算資源組合更改也會變得非常簡單。
可擴展性:當應用程式的使用或數據增長時,根據需求而進行的計算資源增加會變得非常輕鬆。很多公有雲服務商的服務還包括自動擴展功能,所以用戶不必考慮何時要增添計算實例或存儲——這一切都將自動完成。
實用性: 雖然公有雲的運行中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實用性,但這也是事出有因的,因為公有雲要考慮其大量的用戶——一般來說,公有雲要比傳統數據中心和依託自己數據中心的私有雲要花費更多的運行時間。很多公司將公有雲服務納入其業務連續性(BC)和災難恢復(DR)計劃中,從而可以實現遠程數據中心的運行與訪問,並避免可能會出現的自然災害。
高性能:當公司為部分工作任務提供高性能計算(HPC)時,公有雲將使得這部分工作變得輕鬆,並且客戶只用為所需要的功能進行支付。反之,在自己的數據中心安裝HPC系統將會是十分昂貴的。還有,不同於小型公司需要花費較長的更新周期,大型公有雲服務商可以在其數據中心安裝最新的應用與程序。
低成本:由於規模的原因,公有雲數據中心可以取得大部分公司難以企及的經濟效益。所以,公有雲服務商的產品定價通常處於一個相當低的水平。除了購買成本,通過公有雲,用戶同樣也可以節省其他成本,因為他們可以減少或去除用來僱傭IT管理人員的資金。同時,用戶可以擺脫為了滿足激增的需求而不停的增加伺服器的局面。 而且,公有雲將一些資本費用(購買軟硬體時的一次性成本)轉化為業務費用(經常性訂閱費用),這會有利於公司的財務報表的數據呈現。
位置獨立性:用戶可以從任何終端設備上獲得公有雲的服務。所以企業可以在員工實現高移動性,並打通地域的限制的協作,從而提高整體的生產力。
公有雲劣勢:
安全:說起公有雲的缺點,那麼首先應該想到的就是安全問題。因為當公司放棄他們的基礎設備並將其數據和信息存儲於雲端時,很難保證這些數據和信息會得到足夠的保護。而且,公有雲龐大的規模和涵蓋用戶公司的多樣性也讓其成為了黑客們喜歡攻擊的目標。 一些公司也比較擔心公有雲硬體共享的問題。通過公有雲,不同公司之間的工作都將在同一伺服器上進行,也就是說一家公司很可能與其競爭者會使用同樣一個伺服器。那些公司擔心的問題就是:這種共享模式很可能會將他們的機密數據和信息洩露給競爭者。
條例:由於一些公司必須遵守的法律法規的存在,某些情況下公有雲服務可能會變得不再合適。比如在美國,健康醫療供應商和金融服務商必須滿足政府對他們客戶數據極其嚴格的要求;而實際上,一些雲服務商恐怕很難滿足這個條件。還有在歐洲,依照法規,某些數據不能進行外地存儲,這將十分影響公有雲的運行。所以在以上這些情況下,公有雲恐難是個好選擇。
不可預測成本:按使用付費的模式其實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確實降低了公有雲的使用成本,但另一方面它也會帶來了一些難以預料的花費。比如,在使用某些特定應用程式時,公司會發現支出會相當的驚人。
私有雲
私有雲是一個公司使用的特定雲環境。不同於公有雲模式中共享的設施使用,私有雲模式中每個公司使用的伺服器或存儲應用都是單獨的。
私有雲有兩種不同的模式。
其一,公司在自己的數據中心中建立的私有雲。下面的優劣分析就基於這種私有雲模式。
其二,服務商提供設施和存儲中心的私有雲。該模式中,服務商將負責數據應用的託管服務,但不同客戶間並不會共享伺服器。本文中的託管私有雲部分會詳細的評估這種雲模式。
私有雲優勢:
安全:這是用戶選擇私有雲的最主要原因。通過內部的私有雲,公司可以控制其中的任何設備,從而部署任何他們覺得合適的安全措施。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小型公司可能不會具備大型公有雲供應商那樣的雲安全知識,因此他們可能不會像這些服務商一樣做好保護網絡安全的工作。
條例:這是公有雲的劣勢之一,但在私有雲模式中,公司可以確保他們的數據存儲可以滿足任何的相關法律法規。而且,公司能夠完全控制安全措施,所以必要的話可以將數據保留在一個特定的地理區域也將變得簡單。
可預測成本:因為用戶將要購買自己的軟體與硬體,所以他們會確切知道每月的花費成本。而且他們也不必擔心使用更多服務所帶來的額外開支。
定製化:內部私有雲還可以讓公司能夠精確的選擇進行自身程序應用和數據存儲的硬體。不過實際上,他們也不必親自來購買這些硬體,因為服務商可以提供這些硬體的服務。
位置獨立性:如同公有雲,私有雲也支持任何網絡連接設備。
提升靈活性和擴展性:比起傳統數據中心,私有雲會帶來更高的靈活性和擴展性;不過私有雲所提升的效果不如公有雲明顯。
私有雲劣勢:
總體成本:由於公司購買並管理自己的設備,所以私有雲不會像公有雲那樣帶來很多的成本節約。而且,在私有雲部署時,員工成本和資本費用依然會很高。
管理複雜性: 使用私有雲時,公司必須處理內部的所有事務,而在公有雲中,這些事務將由服務商來解決。因此,公司必須獨自進行自己內部私有雲中的配置,部署,監控和設備保護等一系列的工作。此外,他們還需要購買和運行用來管理,監控和保護雲環境的軟體。
有限靈活性,擴展性和實用性:私有雲的靈活性不高,如果某個項目所需的資源尚不屬於目前的私有雲,那麼獲取這些資源並將其增添到雲中可能會花費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 同樣,當需要滿足更多的需求時,擴展私有雲的功能也會比較困難。而實用性則需要依靠基礎設施管理和連續性計劃及災難恢復計劃(BC/DR)工作的成果決定。
高性能:前文提到,由於公有雲的規模,公有雲服務商可以購買最新的硬體設施,包括HPC系統。而使用私有雲時,用戶通常會有更長的迭代周期,並可能無法支付HPC系統購買和運行的費用。
託管私有雲
一些公司會發現託管私有雲可以實現公有雲和私有人之間的優劣互補。這種雲環境由第三方服務商進行管理和運行,但是,客戶公司所使用的設備與伺服器都是單獨的。
託管私有雲優勢
提高安全: 因為每個公司使用的設備都是單獨的,託管私有雲可以消除一些公有雲中用戶所擔憂的問題。不過,另一方面來說,由於公司無法對伺服器進行完全的控制,所以他們不可能像使用私有雲時一樣安心。
簡化管理:相比私有雲,私有託管的最大好處就是用戶不用去進行硬體設備的管理。如同在公有雲環境中,服務商會處理這些問題,從而極大的簡化用戶的工作量。
定製化:根據所選擇的服務商,用戶可以在其私有雲中指定所使用的硬體。
可預測成本:儘管託管私有雲各自的定價模式會有所不同,但一般來說,他們都會要求客戶公司籤署一個指定使用水平的合同。所以託管私有雲的成本比公有雲具有更高的可預測性。然而,一些託管私有雲的成本也可能會隨著使用情況而上升,使得總成本僅僅是略低於私有雲。
提升靈活性,擴展性和實用性:託管私有雲會比私有雲具有更高的靈活性,擴展性和實用性,但不會達到公有雲那樣的水平。
位置獨立性:所有類型的雲計算都不限制連接設備的所在場所,私有託管雲當然也不例外。
託管私有雲劣勢
成本:如果在使用中,將雲計算的資源拋開的話,那麼私有託管雲成本就會比公有雲更高。而且,根據合同的具體細節,託管私有雲的成本可能不會像內部私有雲一樣具有預測性。
有限靈活性,擴展性和實用性:儘管託管私有雲在這些方面要優於私有雲,但離公有雲水平仍舊有一定的差距。
混合雲
眾所周知,混合雲是將單個或多個私有雲和單個或多個公有雲結合為一體的雲環境。這樣用戶可以同時迴避公有雲和私有雲的劣勢。例如,用戶可以將機密性的數據保存於更安全的私有雲中,但同時使用低成本高性能的公有雲應用來獲取數據。或者用戶可以在私有雲中運行電子商務網站,但在銷售時應用公有雲端的服務。
不過,混合雲自身也兼具公有雲和私有雲各自的優劣勢。
混合雲的優勢
靈活性:這是混合雲的一大制勝法寶。混合雲允許用戶根據自身需求,同時使用最適合的私有雲和公有雲應用;用戶可以將二者取長補短,而不用去考慮到底哪種雲更具優勢。
安全及條例:混合雲可以依照安全級別而提供不同的數據。例如,客戶的信用卡號信息將會存儲於安全性較高的私有雲中,而面向公眾的網頁內容則存儲於安全性較低的公有雲中。這樣也讓用戶能較為容易的滿足條例的要求。
提升靈活性、可擴展性和實用性:因為混合雲連接了公有雲和私有雲,因此其自身亦具有公有雲的這些特性。
位置獨立性:混合雲的該優勢如同上面所介紹的三種雲一樣,在此不多贅述。
混合雲的劣勢
管理複雜性:該劣勢也是目前混合雲的最大癥結所在。如果公司想要在單一的環境中同時管理不同類型的雲,那麼他們就需要額外購買自動化和其他專用的工具。而且,公司還需要對員工進行培訓,以確保他們可以在混合雲環境中進行建立,集成,管理,監控和保護等一系列的工作任務。對任何公司來說,培訓通常都是個很大的難題,而且當用戶增加雲服務應用的使用時,該問題還會變得愈發嚴重。
不可預測的成本:因為混合雲使用了一些公共服務資源,用戶可能將會面對由高利用率而帶來的高額花費。不過,一般來說,用戶公司還是會比較關注於混合雲所帶來的成本下降,而不是這些不可預測的成本。
總結
所以,無論私有雲還是共有雲,亦或混合雲沒有一個是真正完美的雲計算模式,這就意味著用戶一定要找一個最適合自身的雲應用模式。
中美SaaS產業峰會 5月10日北京站即將召開,點擊二維碼參與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