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 十年全畫幅之路 微單發明者松下相機發展史

2021-02-24 影像狗

原文轉載自:中關村在線

作者:龔明

松下是微單相機發明者,但是從M43到全畫幅用了有十年時間,從G系列到S系列,松下從拍照到視頻,又從視頻到拍照。松下作為微單發展史上的先行者,有著眾多產品機型,產品線也發生了多次變化。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松下相機的發展史,並且看一下相機歷史上松下有名的相機型號。


2008年9月份,北京奧運會正在火熱進行中,相機行業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松下推出了Lumix G1這臺相機。當時,還沒有無反相機,微單相機這種通俗的叫法,國內很多人也把G1叫做單電相機,但實際上,這就是第一臺真正發布的微單相機。

早在2007年,43畫幅銷量受阻,松下和奧林巴斯就已經公布了M43協議,只是第一臺相機等到了一年後才正式發布。在2008年,尼康D700和佳能5D2的競爭吸引了絕大多數的關注度,而索尼A900也是很多人追捧的機型。松下G1看起來,只是一臺性能還不錯,便攜性比較突出的小相機。

2008年,那個D700和5D2競爭的年代,松下發布了G1,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波瀾

2009年松下推出了兩臺很有意義的相機,一臺是旗艦機型GH1,這臺相機的性能本身並沒有太多亮點,但是可以通過破解後拍攝1920×1080 24P的高清視頻,在那個年代,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畢竟當時除了GH1之外,剩下的對手也只有售價高昂的佳能5D2了。

2009年,松下GH1的視頻性能,在那個時代算得上強大

2009年如果說GH1雖然有影響力,但是在大眾消費圈並沒掀起什麼波瀾的話,松下2009年發布的GF1可以說是一款重要的裡程碑產品。松下GF1是松下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入門相機,GF名稱被網友親切成為女友相機。GF1採用了1210萬像素的M43畫幅傳感器,因為小巧的體積,和出色的性價比,當時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追捧。

松下GF1是一臺親民的小微單,有視頻能轉接,在當時很受歡迎

2010年11月,松下乘勝追擊推出GF2。GF2在參數上升級並不算太多,但是大大縮小了相機體積和重量,而且外觀設計更加好看,因此獲得了比GF1更好的口碑和銷量。GF系列還有一個重要之處,當時的相機大多為單反設計,轉接難度相對很大,而GF系列可以轉接各類鏡頭,特別是很多老鏡頭,一時間成為很多鏡頭玩主的轉接之選。

瘦身成功的GF2,在2010年大受歡迎,成為了男女都愛的熱門機器

2010年,松下還有一款非常重要的產品,就是松下GH2。2010年10月,松下推出了1605萬像素的松下GH2,1600萬像素也讓個松下一直沿用到2017年。GH2最大的優勢在於視頻拍攝,機身本身可以錄製1920×1080 30p,或者60i的視頻,而且經過破解,碼流最高可以超過200Mbps。高碼流對於視頻拍攝非常重要,松下GH2不僅有全高清視頻,而且拍攝高碼流,一時間成為眾多工作室追捧的視頻相機。

GH2靠著破解後的高碼流一戰成名,也打下了GH系列的視頻基礎

從GH2開始,松下的視頻性能成為了相機發展的一個核心功能。但是從GH2到GH4,隨著APS-C畫幅微單的快速發展,松下以M43作為畫幅,在這些年受到了嚴峻的挑戰。

2011年,松下發布GX1,這款相機定位在GF於G系列中間。由於松下G系列一直不溫不火,松下需要一款定位更高,但是價格相對親民的相機產品,1600萬像素的GX1孕育而生。GX系列相比於GF系列有著更出色的機身操控,對焦性能也更加出色,當時受到了不少用戶的喜愛,筆者曾經也夠買過一臺GX1相機,不過那是很早很早之前的事情了。

2011年的松下GX1,筆者也曾經買過一臺

松下GX1的畫質表現還說的過去,而且轉接很方便,對焦也不錯

不過GX系列松下並沒有真正做大做強,GX1之後,GX定位逐漸被升高,2013年松下推出GX7,後面又推出過GX8、GX85、GX9等型號。其中GX8是GX系列上定位最高的一款,但也是銷售失敗的產品。GX8首次採用了2000萬像素的M43傳感器,並且加入了4K視頻,後又加入了後對焦技術,但是GX8體積較大,在銷售中表現不佳。

松下GX8是松下GX中定位最高的一代,但是也是銷售失敗的一代

經歷了GX8的失敗,松下快速推出了GX85,再日本叫做GX7 Mark II。這臺相機重新採用了1600萬像素的M43傳感器,GX系列回顧到高階入門定位。如今松下最新一代GX系列為GX9,定位為進階入門相機,主打拍照功能。

如今GX系列主打進階用戶,主打便攜性,定位介於GF與G之間

在松下GF2之後,松下推出了多款GF系列,但是在沒有創造出GF2的輝煌戰績。於是2013年,松下推出了全新的GM系列,第一款相機就是GM1。GM系列相比於GF系列,最大的特點是小巧,GM1堪稱是最小的M43相機。但是GM系列發展並不順利,GM系列發布時,M43面臨大尺寸相機的嚴峻挑簷,松下相機由於畫質表現不如APS-C微單,而且轉接和體積優勢也變得非常微小,因此不論相機銷量還是相機價格,都遭遇了連續下跌。

簡單幹淨的GM1,機身設計是非常成功的,奈何GM系列生不逢時,兩代之後便停產

GM這一系列並沒有持續太久,後面更新一代GM5後便匆匆停產。實際上從2014到2017年,松下的入門機型經歷了多次變化。GF/GM/GX與G系列的定位出現了反覆變換,在G7之後,松下推出了視頻功能頗為不錯的G85,但是隨後很快更新為拍照旗艦G9。

入門松下G系列旗艦為G9,G系列重回旗艦定位

從G9開始,松下G系列重回旗艦定位,松下相機僅剩下GF/GX/G/GH四個系列,而且每個定位都有了統一定位,沒有再出現同一系列的定位分歧。而GF系列也作為入門產品,重新主打時尚和輕量化,從GF9開始,松下GF銷量重獲新生,成為女生們選擇相機的重要機型。

從GF9開始,GF系列重回輕便理念,而且注重機身色彩,主打女生市場

松下在相機的拍照功能上,走了很多彎路,也進行了多種相機定位的不斷摸索。但是在視頻發展上,松下可以說一路順風順水,成為了相機領域的視頻佼佼者。剛才我們聊到,2013年-2017年,松下相機發展經歷了迷茫期,因此同期M43畫幅不論在便攜性,還是圖像畫質都處於劣勢。但是這一期間,松下GH系列一直沒受到影響。

2014年,GH4成為首臺4K視頻相機,這一次GH4可謂大放異彩

2014年,GH系列的轉折點出現,那就是松下GH4。如果說之前GH系列只是視頻強而已,那麼GH4是真正把視頻作為核心功能的相機型號。2014年發布的GH4,是第一臺具備4K拍攝性能的數位相機,而且GH4的視頻功能相當強大。GH4不僅有4K,而且具備96fps的高幀率視頻拍攝模式,這在當時的相機中是非常少有的。

GH4將視頻功能作為核心功能大獲成功,隨後松下發布了GH5這樣一款視頻相機。GH5的功能不用多說,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GH5不僅將4K視頻升級到了4K 60P,而且可以通過固件升級為10bit視頻,具備最高400Mbps的高碼流,而且可以使用V-LOG曲線。除了視頻之外,松下GH5的優秀防抖,出色的對焦,都讓這臺相機如虎添翼。松下GH5上市時套機售價接近2萬元,但是仍然大獲成功,銷量遠超預期,甚至於幫助松下在很多國家取得了微單相機的銷量冠軍。

GH5可以說是5D2後最成功的視頻相機

如今,松下已經沒有了紛繁的相機型號,經過長期努力,松下G系列微單相機已經最終定型。目前松下M43畫幅分為兩條主線:

拍照系列:最入門型號為GF10,主打女生用戶;GX為進階拍照系列,主打高操控與便攜性,面向男生或者有更高操控需求用戶;G9為專業系列,主打高速度,面向專業用戶

視頻系列:GH5是旗艦機型,兼顧拍照,主打視頻功能;GH5S為專業視頻相機,像素只有1020萬,高感優秀,視頻格式與功能更加豐富

10年間,松下將M43系統變成了最強的視頻機型,但是M43在圖像拍攝上的競爭力也越來越弱。而且如今4K快速普及,為了未來的8K,松下迫切需要全畫幅相機。早在2018年初,松下在回答8K視頻時,就表示M43畫幅不足以支撐8K視頻的解析度,當時大家就紛紛猜測松下將會在未來推出全畫幅,只是沒想到,一切來的這麼迅速。

2018年9月,松下正式發布S系列微單,這時距離松下發布G1正好過去了十年時間。

2018年9月份,松下帶來S系列,S系列一開始的型號叫做S1/S1R,可以說致敬了G1

在2月1號,松下S系列微單正式發布,首批帶來了S1/S1R兩臺相機,至於這兩臺相機,如今確實算得上同級別微單中的最強配置。

如今,松下正是兩條腿走路,S系列主打性能,大家可以看到S系列並沒有什麼所謂的便攜性,便攜性和入門相機交給G系列相機去做,S系列就是要提供最好的畫質表現。視頻與圖像是松下的兩大法寶,過去松下M43系統,視頻強拍照弱,如今有了全畫幅,畫質表現再也不是松下的瓶頸。

如今S系列全畫幅微單,讓松下在畫質上再也不懼怕任何對手


從G1到S1,實際上十年間松下錯失了很多機遇,索尼靠著A7系列大放異彩,如今松下終於也有了對抗索尼的十足信心。S系列微單,也將在2月25日在中國正式發布,筆者對於這個系列,也充滿了期待。


→ 影像狗 · 視頻影像從業者討論群 ←

添加影像狗微信(13212309126)拉你進群!

相關焦點

  • 精選 | 關於徠卡和松下全畫幅微單系統
    都不是,目前緊跟索尼之後的全畫幅微單系統是徠卡SL。ET沒有找到L卡口的詳細數據,但很顯然,它的直徑要比索尼E卡口大。徠卡SL發布於2015年10月21日,是繼索尼E卡口之後的第二個全畫幅微單相機。它的卡口與早先發布的徠卡T相同,為了便於區分,徠卡隨後將T系列更名為TL系列。所以,徠卡SL、T/TL鏡頭對應索尼的FE、E鏡頭。
  • AWE2019:十年磨一劍 松下專業全畫幅無反相機首次亮相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家電產品之外,松下作為為數不多涉及影像事業的廠商,在本屆AWE中還將自家在今年全新推出的LUMIX全畫幅系列產品帶到了現場。讓廣大的攝影愛好者及專業人士,能近距離感受新品的獨特魅力。  眾所周知,十年前松下G1的問世拉開了無反(微單)相機的歷史序幕,而此次進軍全畫幅領域可謂是「十年磨一劍」。
  • 松下新款微單相機發布,該系列最小全畫幅產品
    9月3號當天,松下正式推出了新款全畫幅微單相機LUMIX S5,這款產品是松下LUMIX家族裡最小巧的全畫幅產品,松下方面表示相機內部及外部均都進行重新設計,在保持拍攝性能及握持體驗的前提下,實現產品的小型化及輕量化。
  • 如何科學選擇數位相機——非全畫幅微單
    當然,首先介紹的是不那麼窮三代的非全畫幅微單。雖然隨著CMOS等電子產品的成本下降,加上機身做得越來越輕巧,全畫幅越來越普及了,佳能的全畫幅微單EOS RP甚至做到了機身1000刀/9000元。但即使這種白菜價全畫幅,相較於機身普遍五六千元的非全畫幅微單還是更加昂貴,更不要說全畫幅微單的鏡頭往往也會更貴。而且,全畫幅相機的機身和鏡頭的體積和重量往往都更大。
  • 如何科學選擇數位相機——全畫幅微單
    因為微單的性能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強調視頻拍攝的能力,微單的機身越來越像一件數碼產品,像素更多的全畫幅微單尤甚。然而,全畫幅微單的鏡頭又是消費級產品中對光學水平要求最高的,又需要極強的光學底蘊積累。廠家不得不同時面對這兩種截然不同但都極其嚴峻的挑戰。
  • 松下發布全畫幅微單:這一刻,我真的淚流滿面
    一小時前,松下在德國科隆Photokina現場發布了兩款採用35mm全畫幅傳感器的無反(微單)相機LUMIX S1R和S1。
  • 開年驚喜——松下全畫幅微單LUMIX S1R試用報告
    自從去年9月在德國Photokina展上宣布與徠卡和適馬成立L卡口同盟,松下直到今年1月的數個月間僅簡單披露了自家全畫幅微單LUMIX S1R和
  • 2019微單全面崛起,還再考慮單反?教你選購人生第一臺微單
    有時候,是需要的,這不正值雙十一,是入手相機的好時機,來一臺微單吧!至於為什麼要買微單,可以看看我昨天發的文章,下一臺相機,微單與單反如何選擇?5個方面對比誰將勝出?我就不多說了!說到微單,其實大家可能不知道,微單是索尼的商標,微單真正的名稱,應該叫無反相機,這個無反,是針對單反來說的。而索尼稱無反為微單,而佳能把旗下的全畫幅無反,稱為專微,意即專業微單。
  • 比你想像中要便宜 高性價比全畫幅微單相機就選這幾款
    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不到2萬元預算,我們可以買到哪些高畫質與高性能的全畫幅微單相機吧。五軸防抖+4K 60錄製全畫幅微單:松下LUMIX S1松下LUMIX S1搭載2420萬有效解析度全畫幅CMOS傳感器,除了自然而清晰的畫面呈現外,還具有高動態範圍和卓越的高靈敏度性能,在高感畫質尤其是控噪方面更有優勢。
  • 尼康微單未來還會搞更「大」?全畫幅是微單的終極畫幅嗎?
    視頻內容大概是從膠片相機到數碼單反,再到全新的微單相機,尼康的F卡口即將邁向新的高度。預熱視頻還包含兩句話,強調尼康新卡口是為了應對未來100年的挑戰,「跳躍」進入全新的「尺寸」。簡單的幾句話令人浮想聯翩,未來一百年的影像是什麼樣的?單反徹底交棒微單是板上釘釘的,但全畫幅是微單的終極畫幅嗎?
  • Photokina2018松下展臺與S1/S1R全畫幅微單真機圖賞
    坦率的說,我以前對於這個兩年一屆的展會不是太在意(更關注每年年初在日本橫濱舉行的CP+展),不過從明年開始德國Photokina將從現在的兩年一屆改成一年一屆,且舉辦時間也從目前的9月下旬改為每年5月份。我不清楚德國方面做這種改動的目的何在,但怎麼看好似都會打亂影像廠商們的發布節奏。當然,也可能是從今年器材大爆發後,未來每年的發布季會有所改變?
  • 松下全畫幅相機科普介紹
    【開頭打個廣告,我和我朋友武士開始做二手生意了,各位如果要買二手相機和鏡頭、要賣二手相機和鏡頭可以聯繫我,我的微信是wy326c】2019年2月25日松下發布了兩款全畫幅無反相機S1和S1R,隨後又發布了S1H全畫幅無反相機,松下是一家新入全畫幅的廠家,那麼這三款相機都是什麼級別的呢?
  • 來看APS-C畫幅微單「四國大戰」正式打響!
    全畫幅微單市場已經逐漸完善,索尼、松下、徠卡、尼康、佳能等都有著自家相應的產品,其中索尼耕耘時間最長,無論是鏡頭群還是機身數量都遙遙領先,而作為「馬徠松」的三家品牌來勢洶洶,已經發布和即將發布的產品都來頭不小,但這並不是我今天想要說的內容。我今天想要討論的是APS-C微單。
  • 單評 | 松下Lumix 全畫幅微單 S1
    從M43到全畫幅,S1是松下的一個裡程碑式的產品。對於松下的第一款全畫幅相機,我們用了幾個月,已經愛上了。S1作為一臺定位專業級的相機,在它的規格裡我們已經發現了驚喜和意外,視頻性能的參數之高讓我們感覺它似乎是全畫幅版的GH5……那麼S1作為全畫幅的新人
  • 尼康全畫幅微單,行家這麼說
    出品尼康全畫幅微單相機Z7儘管早在一個月前就主動「洩密」,但尼康全畫幅微單相機在發布日依然備受業界關注。根據GfK公司關於中國相機市場2014-2017年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近四年來不可更換鏡頭的卡片機市場佔有率在不斷下滑的同時,可更換鏡頭的單反也於2017年停止了上升的步伐。與其他機型相比,全畫幅微單在中國相機市場的銷售佔比可謂一枝獨秀,逆勢增長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由此可見,全畫幅微單有著光明的發展前景。2011-2015年,尼康就曾發布多款1卡口相機來試水微單相機市場。
  • 松下S1R全網首測,1億8000萬像素全畫幅最高!
    S1/S1R兩款產品進軍全畫幅微單相機市場,瞬間引起了整個行業類的巨大轟動。松下S1、S1R全畫幅微單相機及一同發布的三支L卡口松下鏡頭XQD的高速儲存一定會是時代發展的潮流,松下通過時下最主流的SD卡與通往未來的XQD卡相連接,給予用戶最大程度的選擇性。就這一方面而言,確實是新進發布全畫幅微單相機的楷模。
  • 一款讓人移情別戀的相機——索尼全畫幅微單A7RII
    而此次印度之行,我全程只攜帶了索尼的全畫幅微單™A7RII數位相機。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多信仰、經濟迅猛發展的發展中國家,在國家發展進程中,尚且存在諸多問題,而我要做的就是真實的記錄當地人的生活現狀。      我曾經是一名膠片攝影師,一直以來都是在使用膠片進行拍攝。自從索尼推出全畫幅微單A7系列之後,其卓越的品質、健全的功能和小巧便攜等特性,使我開始關注並使用這個系列相機。
  • 索尼a7R II全畫幅微單相機正式發布
    索尼a7R II全畫幅微單相機採用全新設計的4200萬像素背照式CMOS傳感器索尼a7R II全畫幅微單相機採用全新設計的4200萬像素背照式CMOS傳感器可以拍攝更多細節索尼a7R II官方非原尺寸樣張:
  • AWE2019 | 松下全幅微單S1、S1R將走向全國各地
    在AWE2019上松下展出了S1、S1R兩款全畫幅微單相機,這是2月底在三亞正式發布後,第一次在國內正式展出。
  • 尼康全畫幅數碼微單相機 Z7 上市,「橙」意相機背包等您拿
    作為影像器材研發與製造企業,尼康公司歷經了百年的創新與發展,於2018年8月發布了Z卡口全畫幅數碼微單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