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輕度混合類遊戲的機會與創新趨勢

2021-02-25 羅斯基

2020年8月7日,谷歌遊戲出海峰會在線上舉辦。本次峰會邀請到多位業內專業人士及知名廠商負責人,大家將從各自擅長的角度出發,為從業者講解遊戲出海的現狀,機遇,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會議上,谷歌大中華區技術方案總監,王天續以及谷歌亞太區遊戲變現解決方案總監,金天,共同帶來了《中輕度混合類遊戲機會與創新趨勢》主題分享。其中,王天續針對混合遊戲的市場現狀做了介紹,並從不同的遊戲類型分別講解如何做混合遊戲。最後通過數據分析,展示了不同題材和畫風在各個地區的表現。

 

一、 為什麼選擇中輕度混合類遊戲

1. 商業模式成熟

中度玩法對全球開發者來講都不陌生,只是最近兩年熱度較高。因為大家發現廣告和內購可以結合的很好,且能貢獻可觀的收入佔比。從商業化角度來說,單一的變現模式存在一些問題。純內購驅動的遊戲除了少數大競技品類,大多是為垂直玩家設計,難以擴量。而純廣告變現驅動的遊戲,在抗風險方面處於劣勢。

 

隨著激勵視頻的出現,混合變現模式逐漸成熟。市場數據表明,越來越多的休閒和重度開發者,在自己本來的領域裡開始嘗試向混合變現靠攏。想比去年同期,超休閒遊戲總體廣告變現收入增加2%,IAP收入增加12%。並且很多頭部開發者開始轉型瞄準中度市場。

 

反觀策略類和RPG遊戲等中毒賽道,對比去年廣告收入增加35%,IAP減少5%。

 

2. 機會和挑戰並存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國內開發者開始發力中度賽道,如近期的《最強蝸牛》,《江南百景圖》這類中度遊戲,也能長期停留在下載量和暢銷榜前列。這在國內之前的大環境下是比較罕見的。

 

但同時,開發者也面臨一些挑戰, 這個挑戰的關鍵詞就是平衡,如何平衡好玩法的輕重,如何平衡內購和廣告收入,以及輕度和重度開發者如何向中度過渡。

 

二、 玩法創新和品類拓展

這是中輕度遊戲繞不開的話題,去年大火的《弓箭傳說》似乎給了我們一個做中度混合遊戲的啟示:一個上癮又有深度的核心玩法,加上Roguelike系統,再加上一定數值體系。但是這個公式一定成立麼?自《弓箭傳說》之後,市場上也陸續出現了這個模式的追隨者,但是鮮有成功者。而當我們回過頭來看《弓箭傳說》的成功,其當然受惠於Roguelike的系統和數值體系的融合帶來的遊戲厚度增加,從而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超休閒遊戲中長期留存的問題。但是另一方面,創新的核心關鍵還是在於他有一個非常獨特的核心玩法,這使得遊戲在短期留存和買量推廣上獲得巨大的優勢。

 

那麼中輕度混合遊戲的玩法創新應該如何做呢?我們把手遊上的玩法創新分為四類。絕對的核心玩法創新是非常困難的,基本5年才會出現一個,如MOBA,戰術競技。而從90年代以來,真正實現玩法突破的遊戲不超過15個。隨著遊戲品類創新難度的升級,大的玩法創新逐漸變得可遇不可求,在這樣的狀態下,微創新成為開發者普遍選擇的道路。而大部分微創新,主要來自下面三類。

 

第一類是經典玩法的重改或簡化,如《植物大戰殭屍》就是基於經典塔防玩法做了一些簡化。

 

第二類是玩法融合,典型的像三消PRG,放置RPG,以及Roguelike等。

 

最後一種是加入創新的元遊戲,最典型的就是Playrix對三消遊戲的擴展,加入了故事線和自定義元素。

 

  

混合變現模型要想真正做到內購+廣告雙驅動,對遊戲本身是有要求的。既要有超休閒遊戲的傳播性,用戶量級和用戶群的多樣性,來最大化廣告收益。同時還要兼顧重度遊戲留存和ARPU,已獲得可觀的內購收益。所以要兼具超休閒遊戲和重度遊戲的特徵,就要求混合變現一定是中度玩法,一句話概括就是,簡單上癮,又有一定深度。

 

一般而言,重度遊戲不太注重操控,玩法過於複雜,而超休閒不太重視系統性成長,中度遊戲則兼具操作簡單以及成長性。既然要兼顧二者優點,本質上有兩個大方向。

 

三、 重度玩法輕度化

第一個方向是重度玩法輕度化,也就是將一款被垂直用戶認可的中重度品類大眾化,同時保留一定的遊戲深度,如策略性和社交性。

 

具體而言,我們認為可以從設備和玩家兩個方面思考。首先,所謂設備就是針對觸屏的交互體驗改造優化,這裡給大家舉三個例子。

 

1. 單指操作

現在很多遊戲採用豎屏+單指操作的方式,簡化操作學習門檻,同時釋放一隻手,可以讓玩家在更多場合投入到遊戲中,從而增加遊戲時長。如《弓箭傳說》,就是通過單指操作的設計,對ARPG玩法進行大幅簡化,同時保留一定深度,和對ARPU核心人群的吸引力。雖然這樣設計降低了操作的下限,但仍然保持了比較高的操作上限。如依舊考驗玩家走位,技能搭配等需求。

 

2. 劃屏操作

在移動觸屏設備上,劃屏擁有比滑鼠和手柄更為便捷的體驗,很多休閒品類由於天生適配劃屏操作,從而在手機上大放異彩。如三消,合成,跑酷等。 同時,基於劃屏操作,也誕生了許多原創休閒玩法。如《憤怒的小鳥》,《割繩子》這樣的物理解謎遊戲。以及《水果忍者》這樣考驗手眼協調的街機遊戲。在中重度遊戲中也有開發者使用劃屏操作帶來更優秀的體驗,如King最新的回合制RPG《狂暴騎士》,採用了劃屏代替傳統菜單選擇和戰鬥中的目標切換。

 

在最近的一款輕競技遊戲《戰鬥軍團中》,玩家可以通過類似老虎機的方式,滑動屏幕開始匹配。操作起來又自然又有趣。

 

3. 小屏幕適配

最後一點是小屏幕適配。手遊硬核玩法也許習慣了滿屏幕的技能按鈕和圖標,但是想獲得更多中輕度玩家的接受,開發者需要考慮如何用最少的空間,把最核心的玩法覆蓋到。依舊以《狂暴騎士》為例,化屏的運用使得這款遊戲相較傳統RPG遊戲來說,減少了很多菜單選擇,戰鬥畫面更加簡潔,而UI的建華,帶來的是近景鏡頭的運用,突出了人物角色,帶來更好的沉浸感和打擊感。

 

4. 結合移動端玩家屬性

為中重度遊戲做減法的另一個角度是從移動端玩家屬性出發。第一個屬性是碎片化遊戲時間,最近幾年放置類遊戲的火熱就是一個通用的解決方案。大家覺得完事皆可放置,為什麼?因為放置本身不是一種玩法,而是一種從交互和時間兩個維度減少用戶集中參與度,增加用戶總參與度的理念。這種設計理念可以和很多品類結合,並在不同品類中有不同的呈現方式。

 

《Art of War》就是很好的例子,遊戲中放置的理念體現在很多方面,戰鬥中,玩家只需要排兵布陣,這樣既簡單輕鬆又保留一定策略性。戰鬥外玩家可以獲得對應等級的離線獎勵。士兵的升級是成熟的合成玩法,但是在簡化玩法和畫面的同時,《Art of War》保留了深度的一面,如豐富的PVE和PVP模式,英雄的抽卡養成等。

 

另一個手遊玩家特徵,很多人並非硬核玩家。甚至不久之前還不是遊戲玩家,尤其對休閒遊戲和中度遊戲而言,那麼要把一個在垂直群體中已經成熟的玩法大眾化,遊戲機制的簡化幾乎是必然的。比如傳統ARPG遊戲需要玩家同時控制角色移動和攻擊,而《弓箭傳說》玩家僅需控制移動即可。

 

四、 輕度遊戲重度化

說完給中重度遊戲做減法,下面說說如何給休閒遊戲做加法,從感官上來說,似乎做加法比做減法更容易預測,但其實開發者也更容易掉進陷阱。如何掌握好品類融合的度十分關鍵。下面以益智遊戲和超休閒遊戲分別說明。

 

1. 益智解謎遊戲

對於益智解謎遊戲來說,需要緊跟核心玩家需求,以三消遊戲為例,大體上三消遊戲的演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階段在2018年之前,以核心玩法區分,如換位消除,點消,連線消除,這個時期換位消除佔絕大多數。全球暢銷榜TOP200,換位消除佔所有三消遊戲的75%。原因在於點消和連線不會產生連鎖反應,而這種意外之喜正是三消玩家一直以來的核心爽感。

 

二階段,以Playrix為代表的的很多開發者開始嘗試在三消遊戲中加入更多的元遊戲。如豐富的故事線和適量的收集和自定義元素,來擴展遊戲深度。這個時候依舊以三消玩法為主要賣點。

 

三階段,越來越多三消遊戲開始在玩法混合上做更深層嘗試。如自由度更高,更有代入感的室內裝修,模擬經營等。

 

這時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隨著混合三消玩法融合逐漸深入,開發者也開始調整三消本身的玩法。如《Hay Day Pop》都採用了點消的方式。事實上,從2018年到2020年,點消遊戲市場份額提升近一倍。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認為,點消玩法雖然隨機性和爽感下降,但可以有效控制和縮短平均關卡時長,讓玩家可以更早,更多的投入其他玩家中。此時,這些遊戲玩家的核心需求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三消,甚至更傾向於室內裝修或農場經營。

 

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品類融合不是把幾個玩法捏在一起這麼簡單,融合根據市場定位,用戶需求,合理分配玩法比重,進而調整設計玩法細節,才是取勝關鍵。

 

2. 超休閒遊戲

與Puzzle相比,超休閒需要填補的地方較多,但無外乎兩個,數值和規則。數值大家都好理解,而這裡的規則就是像Roguelike或戰術競技這樣成熟的系統。

 

Roguelike大家一定不陌生,隨機過程+永久死亡的機制,在多款產品上驗證了其對單機遊戲的強匹配度。其實,現在很多遊戲都在採用Roguelite這個概念,即保留隨機性,以及遊戲非線性的基礎之上,削弱遊戲死亡帶來的懲罰。讓玩家的學習曲線更平緩。這樣的好處是很直觀的,延長遊戲壽命,解約開發成本,只要隨機性足夠強,玩法足夠豐富,即使在一次次失敗中,玩家也不會快速煩躁。

  

而戰術競技本質上也是一種PVP競技規則,很多休閒品類也在嘗試引入這一規則。如三消,問答,io等。

 

最後我想說的是,把握用戶分層至關重要。其實在剛才的內容中提到了一些,對於中度混合玩法來說,用戶構成相對複雜,如何根據玩法細分,對不同玩家在全生命周期進行優化格外關鍵。具體來說,對於一款中度混合類遊戲,可能分為核心用戶,次核心用戶,潛在用戶。每一個群體的訴求和屬性都不一樣。對於《我功夫特牛》來說,核心用戶就是ARPG玩家,他們的需求是ARPG核心體驗,比如打擊感,技能特效等。次核心用戶是喜愛Roguelike玩法的玩家,需求是隨機事件,技能搭配。潛在用戶則是對放置掛機武俠題材等其他元素吸引而來的玩家,他們的需求傾向於泛休閒玩家,如休閒解壓,高效劇情等。

 

過去,對於用戶分層的精細化運營常用於重度手遊,但現在,越來越多成功的中度遊戲告訴我們,玩法融合是開始,用戶分層不僅體現在遊戲設計和調優上,在買量推廣,變現,乃至長線運營上,都需要始終貫徹這個方針。

 

五、 題材和畫風

說完玩法創新,再來聊聊題材和畫風創新。在細分品類上,不同國家地區,不同文化,不同的玩家群體,都有相對偏好的美術題材和風格。比如同樣是忍者題材的遊戲,像素風,火柴人,卡通,二次元等,如何選擇合適的畫風貼合玩法和玩家屬性,是成功的關鍵。下面以三消為例,看看三消遊戲在題材和畫風演變。

 

市場數據表明,在《Candy Crush》的影響下,全球範圍內糖果和甜品主題都佔據了絕對的市場份額。此外,動物,農場題材等,在全球範圍內的接受度也很高。如果以國家維度看,各個國家都有明顯的偏好。歐美國家以糖果,甜品為主,巴西和印度,印尼,雖然糖果類市場佔有率很高,但排名第二是分別是農場和水果題材。東亞和俄羅斯則表現出很強的獨特性。東亞最喜歡的題材是動物,俄羅斯是寶石。

混合三消也有類似差異存在。市場數據表明,亞洲國家偏好寵物養成和模擬經營題材。歐美更喜歡故事性強,更脫離實際生活的題材。

 

市場數據表明,過去一年,三消品類總用戶規模增加13%,總收入規模增長20%。但是按照傳統三消和混合三消分別來看,傳統三消的總用戶規模和收入規模基本沒變,甚至出現小幅下降。相比之下,混合三消用戶規模在過去一年增長54%,總收入增長59%。這兩個細分品類的收入差距在近幾個月還在逐漸縮小。

 

混合三消在全世界的流行,不僅在數量上擴充三消玩家群體,同時帶來了玩家群像的改變。市場數據表明,相對傳統三消全年齡適配而言,混合三消玩家更趨於年輕化。在年輕化過程中,不同國家的進程也不一樣。以北美,日韓,歐洲為代表的的T1國家,依舊是中老年玩家更多。45歲以上佔30%。而像巴西,印尼,俄羅斯等T2國家,年輕玩家開始佔據大多數。80%的玩家在45歲以下。

 

  

基於三消整個大品類的市場和玩家群像的變化,很多開發者開始嘗試在換面表現和美術風格上最突破。混合三消由早期的2D,2.5D,45度角俯視,到之後的自由視角,3D寫實風格,以突出家具內飾的真實感。再到近期出現的3D遠近視角切換的卡通風格,更好的表現故事沉浸感和人物,動作,表情的細節刻畫。

 


如果有休閒遊戲研發發行想交流的可以找羅斯基進入【2020產品交流】。同時知識星球的付費社群【羅斯基的朋友圈】也已正式運行,邀請行業大牛講解中級、高級遊戲出海、休閒遊戲相關內容,歡迎加入。

 

行業爆料 / 商務合作 / 約稿採訪

可加羅斯基個人微信號

部 分 歷 史 文 章 回 顧

▼ ▼ ▼

趨勢觀點

鳳凰涅槃 2019的行業機會在哪裡 | 羅斯基:遊戲行業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 | 假如,遊戲版號審批開放了 | 海外休閒遊戲發行2.0 | 2018年中總結:上半年痛苦,下半年會更加痛苦 |  2019遊戲行業現狀:賺錢的依舊賺錢,焦慮的依舊焦慮

小遊戲

純抄型小遊戲進入末路倒計時  |  今日頭條小遊戲入口爆光 | 羅斯基解讀2019年小遊戲的趨勢、機會 | 專訪《我要當皇上》製作人翁大偉 | QQ輕遊戲平臺最新數據、政策、變現解讀  | 小遊戲獲量渠道與方式匯總  | OPPO小遊戲開發者合作指南  | 小遊戲的流量紅利期結束了 | 小遊戲爆款的三大法寶 | 小遊戲H5遊戲推廣渠道大全 | 小遊戲團隊求生指南  | 網易小遊戲產品曝光 2019大廠全面殺入 | 蘋果要求小遊戲去除iOS端內的交叉推廣功能 | 英雄聯盟H5遊戲上線 | 抖音遊戲中心來了 | 百度小遊戲平臺開放在即 | 小遊戲的品牌互選定製廣告怎麼玩? | 小遊戲用戶來源中的「其他」是怎麼回事? | 莉莉絲也做了一款小遊戲 | 小遊戲用戶是個怎麼樣的群體 | 《最強彈一彈》:小遊戲CP的研發立項分享 | QQ空間H5小遊戲宣布升級為QQ小遊戲中心 | 做小遊戲要趟那些坑? | 今年做小遊戲,你們賺到錢了嗎? |  Voodoo超休閒遊戲發行策略及合作模式解密 | 月收入近兩千萬DAU近300萬 小遊戲《槍火工廠》是如何做到的? | 微信團隊:下半年小程序四大更新方向與7個留存建議 | 小遊戲的尷尬:一邊有錢買不到量 一邊有量變現不賺錢 | 首款英雄聯盟LOL微信小遊戲上線 | 月收入過億 《全民漂移》是如何做到的? | 今年小遊戲怎麼賺錢? | 小遊戲推廣發行中的那些「黑科技」| 打造爆款小遊戲和休閒遊戲的「六脈神劍」| 千萬DAU小遊戲的立項和研發思考 | 百萬DAU小遊戲必備7大關鍵流程

遊戲出海

廣告素材是買量的核心競爭力 | 與Ketchapp合作後的思考與收穫 | 揭秘《蘇丹的遊戲》背後團隊的故事 | 輕遊戲出海的九點建議與思考  | CP談遊戲研發:出海不是送人頭 | CP談如何做適合出海的遊戲 | 休閒遊戲公司研發發行的海外突圍 | 遊戲出海的那些事 | 遊戲出海的深坑 開發者如何避免買量變現中的廣告欺詐 | 14天內留存回報定生死 爆款休閒遊戲如何養成 | 20人團隊15億流水 日本遊戲發行奇酷工場是怎麼做的 | 4億安裝近千萬DAU 世界級遊戲爆款是如何研發的 | 小遊戲如何出海? | 2019遊戲出海那些事 | 三七互娛:8年出海經驗總結 遊戲發行趟過的那些坑 | 預算百萬美金起?詳解遊戲出海日本市場推廣必做的4件事 | 國內的套路行不通?那些App Store政策影響遊戲出海 | 遊戲出海概況:市場機會與選品方向 | 海外主流遊戲市場產品品類分析及營銷買量方式建議 | 專訪Voodoo:超休閒遊戲市場每年50%的速度增長 | 歐美遊戲市場發行實戰 | 君海遊戲四年海外發行心得 遊戲公司如何突圍

套路玩法

新型發行如何抱團CP尋生存  | iOS馬甲包如何賺錢 |  為淘汰產品在續命9個月 | 20%以上的遊戲流水就是這麼被洗劫沒的  |  純靠社區運營帶來了100萬iOS用戶  |  抖音導量500萬下載營銷案例  |  遊戲行業沒有眼淚  | 不做一款成功的遊戲,這輩子都不甘心 | 現在活下來的公司不會差  |  行業現狀:尷尬、焦慮、缺產品  |  廣深遊戲公司買量排行榜  |  ARPU提升10-30%的方法  |  遊戲公會是怎麼賺錢的 | 遊戲GS是如何提升收入和用戶留存? | 一個優秀的GS團隊是如何工作的?

相關焦點

  • 【方向思考】中重度遊戲的輕量化開發與混合變現商業化案例分析
    一、基於大數據與工業化研發思路 中輕度遊戲迭代創新嘗試羅斯基目前在關注和看的幾個方向有:基於超休閒、休閒遊戲思維邏輯,去做中度遊戲品類;中重度玩法產品的輕量化開發;商業模式的融合突破,混合變現。如早期獨立遊戲採用較多的付費下載+遊戲內廣告等,國內很多棋牌遊戲也多採用內購充值+廣告變現的形式。而現今我們可以在休閒、中度以及重度類產品中看到這種混合的商業變現形式。
  • 半年內已有3款流水過億,「中輕度遊戲」正在海外強勢崛起?
    「國產遊戲出海」又實現了新的突破。
  • 專訪Lion Studios:爆款遊戲背後是創意玩法與流行趨勢的結合
    甚至有開發者提出創意的枯竭將導致超休閒遊戲止步不前。但實際上,羅斯基注意到,在今年遊戲榜單上依舊有很多相同玩法的能持續取得成功,並且不斷有爆款遊戲通過產品玩法迭代挖掘出了創新機會。當然其中有很大原因是得益於能將玩法趨勢與流行元素緊密結合。Lion Studios表示產品成功的關鍵是如何結合不同的手遊趨勢,提升遊戲的市場潛力和用戶的LTV。
  • 爆款遊戲案例的解讀分享:三消融合品類的創新與玩法突破
    先從用戶需求出發,去流行文化的趨勢中找到有潛力的題材,並結合買量投放數據驗證。結果發現,用戶非常喜好有戲劇性、有轉折的內容。多維結合判斷興趣點是否與產品匹配。而最終確定也有冒險的成分,創新總是要承擔風險。Google Play:作為一個全球化的產品,三消+遊戲的製作難點在哪裡?
  • 從SLG到女性向產品,IGG是如何探索品類融合和混合變現的?
    以下為分享內容整理2020年以來許多出海的遊戲公司,無論是收入還是用戶量都屢創新高,其中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採用IAP+應用內廣告混合變現的遊戲數量和遊戲品類增長。今年穀歌和NEWZOO一起針對市場中混合變現趨勢進行深入研究,在報告中可以看到,北美地區Google Play收入最高的200款遊戲中,採取混合變現的遊戲數量在2016年時佔26%,在2020年比例上升為58%。混合變現以不再是趨勢,而是被市場中大多數遊戲開發者所採納的變現模式。
  • 谷歌:超休閒遊戲市場的未來三大趨勢
    、JoyPac、App Annie與Mintegral的嘉賓在會上探討了有關東西方超休閒遊戲的發展現狀與趨勢。Google中國大客戶部休閒遊戲總監衛明娟發表了主題為《One Google助力休閒遊戲出海》的精彩演講,分享了超休閒遊戲市場的洞察及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
  • 包攬榜單半數席位,模擬類遊戲為什麼這麼火?
    模擬遊戲作為休閒遊戲中的一個重要細分品類,持續多年長盛不衰、爆款不斷,據ADTiming數據,2020年模擬遊戲DAU市場份額增加7%、頭部遊戲數目增加4%,且單品吸量能力也呈明顯增長的趨勢。遊戲茶館注意到,除了前段時間爆量出圈、3天拿下2億訪問量的《人生重開模擬器》外,近期甚至還出現了模擬遊戲包攬休閒遊戲TOP10半數席位的盛況。
  • 【本地多人遊戲】PS4與PS5本地多人遊玩輕度休閒類遊戲(一)
    ,本地多人遊玩遊戲推薦 因為支持本地多人的遊戲還是不少的,所以本期為部分輕度休閒類遊戲,之後還會有射擊類、賽車類、多人RPG類、操作流類等等,而且像本期的本地多人輕度休閒類的遊戲有很多,本次僅僅時第一部分,所以之後還會第二三四部分~~本期的本地多人輕度休閒類,主要針對的是想和家人、孩子、對象等遊戲新手人群一起眾樂樂,所以這類遊戲僅是通關或簡單遊玩的話
  • 放置類遊戲市場還有哪些可能?
    18年大火的《旅行青蛙》,20年初從海外割韭歸來的《劍與遠徵》(莉莉絲遊戲出品)都屬這一類遊戲。本文將對放置類遊戲特點、市場以及發展趨勢進行簡單介紹,同時探討放置遊戲對其他品類遊戲的參考意義。希望能讓大家對放置類遊戲有個全面的認識。
  • 策略類遊戲品類分析:4X遊戲成為主流,混合元素或獎持續流行
    以《Clash of Clans》和《Game of War - Fire Age》為代表的產品,曾是早期智慧型手機遊戲中最熱門的策略遊戲。隨著遊戲品類的不斷發展,策略類遊戲已經成為美國第三大遊戲品類。根據數據公司GameRefinery的報告顯示,策略類遊戲目前在美國市場佔據13%的市場份額,並且在美國iOS策略遊戲營收中,有56%的營收是由中國廠商創造的。
  • Do First | 不與騰訊大廠爭,立足新加坡發行混合休閒遊戲能掘金嗎?
    因為市場競爭激烈,大家都會想盡各種辦法去創新。」 Vincent回憶起2011年到2019年期間他在中國創業所受到的激勵。在這過程中, Vincent見證了中國網際網路神速的進步,同時也發現了遊戲發行的痛點。「在中國發行遊戲,申請版號的時間會比較長。這對整個市場而言是不一定是件壞事,因為從中會把很多不良的遊戲淘汰。但對一些中小規模的公司而言,其實是一種挑戰。
  • 2019遊戲產業趨勢:預估2019年中國遊戲收入超2300億 手遊佔比65%
    報告從中國遊戲市場收入情況、用戶需求、發展趨勢三方面進行了分析。 其中,報告包括以下重點內容: 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遊戲市場銷售收入預計超過2300億元,移動遊戲超過1500億元,佔比65%。在2019年第一季度手遊收入TOP10中,騰訊系手遊佔據半壁江山,多個細分領域均有代表性產品上榜。
  • 輕度遊戲如何重度化?《忍者必須死2》的方法論
    輕度休閒遊戲的關鍵點,是在一局遊戲短短幾分鐘內去控制玩家的用戶心理,讓他們經歷緊張、高潮、休息與獎勵,感受到遊戲設計者預期想要提供的快樂。而帶給玩家更深度更長久的體驗,是休閒遊戲未來一個必然的趨勢。在移動時代,關於輕度與重度,一直有幾種趨勢。一方面,許多重度遊戲都在追求輕量化,要迎合玩家更碎片化的遊戲時間;另一方面,很多輕度遊戲特別是休閒類,又在深化內容,加入重度化的玩法與系統。在今天(8月14日)網易財報電話會議上,丁磊專門提到的《忍者必須死2》,就是一個例子。
  • 遊戲玩法和付費模式正在悄悄迎來巨變
    看上去輕度休閒,也都有激勵視頻廣告的《最強蝸牛》和《江南百景圖》,全都進入了暢銷榜 Top 10;廣告也不再是輕度遊戲的專利,越來越多的中重度品類開始在乎廣告收入——據谷歌方面統計,自去年以來,策略和 RPG 品類遊戲的廣告收入已經增加了 35%。
  • 超休閒遊戲將數百萬的玩家帶入遊戲領域,那麼下一步呢?
    本文將結合這份報告中的精華內容,將焦點集中在超休閒遊戲上,包括如今它們面對的挑戰,這類遊戲流行的原因,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什麼是超休閒遊戲?雖然「超休閒」這一稱呼相對較新,但該類別的起源可以追溯至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街機遊戲。
  • 電子競技、策略戰棋、沙盒創造……2019年本土遊戲趨勢分析
    前幾天小編看到AppStore上列了3種本土遊戲趨勢——電子競技、策略戰棋、沙盒創造,於是在騰訊遊戲學院開發者社區和大家聊了聊。2019年本土遊戲的發展趨勢會如何?你更看好哪一類遊戲的發展?為什麼?IG奪冠我認為是輕度MOBA,例如《荒野亂鬥》。MOBA的競技性與公平性其他人也說了,社交性也是與生俱來的。時間永遠是遊戲的殺手,但輕度遊戲自帶休閒屬性,讓玩家在碎片化的時間中可以享受一把暢快的遊戲體驗,不過分沉迷又意猶未盡。輕度MOBA的門檻往往很低,上手相對容易。
  • 乾貨|2019年H5小遊戲機會全析
    而現在入場H5小遊戲,要面臨的是已經擁有半年或是一年以上產品、技術、用戶等方面積累的團隊競爭,不僅要經歷他們此前所趟過的所有坑,還PK精品化的產品與高留存、在線時長門檻。在過去羅斯基的近30篇H5小遊戲的市場分析和觀察中,我們分享了對市場趨勢的分析判斷以及渠道平臺的變化觀察。其中就曾分別談到過留給小遊戲的團隊時間不多了以及小遊戲流量紅利期消失的話題。而
  • 2021全球市場手遊買量趨勢、數據指標參考及爆款產品案例分享
    活動邀請到多家頭部平臺和知名廠商的負責人,大家分別從自身的業務角度出發,分享了最新的行業變化和市場趨勢。 在活動上,廣大大華中區客戶經理莫扎提帶來了《Q1全球廣告主買量洞察及熱門廣告主分析》。隨著遊戲買量愈發自動化,廣告素材成為影響買量的關鍵因素。那麼當前市場上的投放情況如何?哪些遊戲買量激進?他們使用了何種廣告素材呢?
  • Voodoo發行經理:混合休閒遊戲是未來,希望玩家留存1月以上
    這些meta玩法功能在超休閒遊戲之上增加了中線和長線目標,超休閒遊戲通常只提供短期目標和獎勵,但有了混合休閒玩法,我們開始通過額外的meta玩法功能增加中長期目標,這提升了留存率並且帶來更高的LTV價值。混合休閒遊戲可以讓開發商和發行商們快速創造具有吸引力的核心機制,同時能從混合變現策略受益,比如將免費和廣告業務與內購結合起來提振收入增長。
  • 騰訊&伽馬數據發布趨勢報告:2019中國遊戲用戶預計增長僅為1%
    該報告僅為內部參考,還包括更全面的市場預計、中國遊戲市場發展趨勢 ,中國遊戲市場用戶需求狀況等分析。2019年收入:移動遊戲佔中國市場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騰訊&伽馬數據發布的《2019遊戲產業趨勢報告》稱: 2019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預計超2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