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蘋果供應鏈

2021-02-15 檸檬豆價值採購助手

1. 歷代iPhone 三大創新方向:屏幕、攝像、機身材料

縱觀十年發展,iphone4、6、XS三次刺激銷量增長。推出iPhone 4之後,iPhone 2011年出貨量達到93.1百萬部,同比增速達到96.06%;推出iPhone 6之後,iPhone 2015年出貨量達到231.53百萬部,同比增速為20.17%,創下有史以來iPhone銷量最高記錄;推出iPhone XS/XR之後,iPhone 2019H1出貨量達到192.05百萬部,與2018全年出貨量相差無幾。

2.屏幕、攝像、機殼材料為歷代iphone主要創新方向:
屏幕:尺寸、材料同步變革。歷代iphone中,iPhone 4手機外殼採用雙面玻璃+金屬中框設計,首次帶來了Retina視網膜屏幕;iPhone 6顯示屏尺寸擴展到4.7英寸,是蘋果首款大屏手機,同時首次將屏幕改用2.5D玻璃面板;iPhone XS系列的發布標誌著iPhone徹底走向全面屏時代。目前,iphone屏幕正從LCD屏幕向OLED屏幕過渡,已經發布的iphone X、XS以及XS Max都已採用OLED屏幕。蘋果未來可能選擇LG Display作為其柔性OLED顯示器的第二製造商,打破三星獨家供應OLED屏幕的局面。

攝像:質量和性能為導向,A13仿生處理器+三攝+HDR算法,攝像再次升級。從歷代iphone攝像進化史來看,蘋果攝像進化是以質量和性能為導向,平衡傳感器體積、重量和功耗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在傳感器尺寸和像素上進行大幅度更新。2019年新推出iphone11 Pro攝像頭採取了三攝方案(廣角+長焦+超大廣角),同時搭載A13仿生處理器具備了Deep Fusion的成像功能。此外,iPhone 11 Pro系列採用全新智能HDR算法,精細優化圖像中高光及陰影的細節,可同時自動優化拍攝主體和背景的細節,媲美許多單眼相機。

機殼材料:玻璃殼+鋁合金中框->金屬殼->玻璃殼+鋁合金中框輪迴。2010年,iphone 4機身材料採取玻璃背板+鋁合金材料;2016年,iphone 7採用一體化鋁合金機身;2017年,iphone 8機身材料回歸玻璃背板+鋁合金中框。基於mmWave的穿透能力,5G手機製造將會優先考慮無線信號穿透性更強的材料,3D玻璃、陶瓷將替代金屬成為手機外殼主要材料,目前新推出iphone11依舊採用玻璃外殼+鋁金屬/不鏽鋼金屬中框設計。

3.定位生產力設備,ipad預計搭載3D ToF
 ipad四條產品線,覆蓋多維度客戶。ipad分為ipad mini、ipad、ipad air、ipad pro四條產品線,擴大用戶群體覆蓋範圍:ipad mini:設計輕巧,具有極致便攜性,滿足用戶娛樂需求;ipad:滿足用戶高性價比需求;ipad air:與mini相比,air更能滿足對屏幕尺寸要求更高的人群需求;ipad pro:專業性平板,滿足專業人群的工作需求,如藝術家、設計師等。

ipad向生產力設備轉變。2018年,新推出全面屏ipad pro,配套Face ID與視網膜顯示屏,搭載A12X處理器與自研GPU移動晶片,性能大幅度提升。出色的屏幕素質+配套apple pencil、smart keyboard,ipad pro充分滿足移動辦公場景和多數專業人士工作需求,如設計師、藝術家等。

ipad未來預計搭載3D ToF攝像頭。與普通攝像頭技術相比,ToF可以讓屏幕從單純2D畫面轉變到更具空間感的3D畫面。通過ToF模塊與後置鏡頭的搭配,ToF可以更針對性地滿足具體應用場景的安全和體驗需求。據The Elec報導,蘋果計劃於2020年發布一款搭載3D 感應後置攝像頭的全新ipad pro。

4.Mac新屏幕材料方向:mini LED
  Mac多產品線適應全場景應用。根據臺式機與筆記本,Mac產品線可分為imac和macbook兩條產品線,其中imac為消費類臺式機,macbook為筆記本。Mac系列主要產品macbook旗下分為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兩類:macbook pro面向專業用戶,如Mac Pro(Pro Display XDR)、MacBook Pro;macbook air面向家用及辦公,如MacBook Air。

Macbook pro產品機身、顯示和觸摸板逐步趨於完善。蘋果macbook產品線的迭代與更新主要集中在macbook pro中。2008年,推出第二代macbook pro,特徵是「精密鋁製一體式外殼」;2012年,推出第三代macbook pro,特徵是「Retina Display」;2016年,推出第四代macbook pro ,特徵是「觸摸欄與USB-C」:
Unibody 一體化鋁合金機身。Unibody是將鋁合金擠壓成板材,然後通過數控工具機一體成型的機械加工技術。2008年起,macbook產品系列開始採用unibody技術,集美學與時尚於一體,同時採用unibody技術的macbook機身沒有拼接或焊接成分,機身硬度、韌性更佳。
Retina Display。2012年WWDC上,蘋果發布了配備Retina顯示器並重新設計的第三代Macbook Pro,解析度高達2880*1880,其中每四個像素一組輸出原來屏幕一個像素顯示的大小區域內的圖像,兼具觀看舒適度和顯示效果。
Multi-Touch觸摸板與USB-C。2016年,推出的Macbook 搭載了multi-touch觸摸板,可以更流暢、自然、直觀地操作macbook,例如三指輕掃開啟Mission Control,四指開合查看Launchpad中所有app。同時,磁性充電器MagSafe已被USB-C取代。與MagSafe相比,USB-C充電器沒有視覺指示器,接通電源時會發出提示音。
mac未來預計配備mini LED 屏幕,提升屏幕品質。作為Micro LED量產前的過渡產品,mini LED(次毫米發光二極體)是尺寸在100mm以上的LED,介於OLED和Micro LED之間,是傳統LED的小幅改良版,適合用於大屏幕製造。相較於Micro LED,mini LED良品率更高,技術難度更低,更容易量產;相較於OLED,mini LED更加耐用。macbook未來也將搭載mini LED屏幕,提升屏幕顯色性能。

相關焦點

  • 蘋果的供應鏈藝術,如何成了它的軟肋?
    為什麼以蘋果的資金和規模,為什麼以庫克之能力,居然會在自己的強項——供應鏈上遭遇滑鐵盧?這次虎嗅Pro將深度探討蘋果的供應鏈是如何運作的,並通過其供應鏈特性,來分析現代工業生產的整體面臨的問題所在。#本文為虎嗅Pro會員專享《前沿技術情報所》內容公開版,即刻加入虎嗅Pro會員,解鎖更多國際、國內最前沿技術應用動態及解讀、商業化標杆案例的分析與闡述。從福特主義到豐田生產模式 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已有好幾個世紀,供應鏈系統發展至今,已經變成一門很專業的學科。
  • 蘋果成第二家市值破萬億美元公司,有哪些中國廠商在蘋果供應鏈中受益
    二十萬手機人訂閱的深度解析號:手機產業原創第一。
  • iPhone X刷臉神技卡關 蘋果急函供應鏈只須備料四成?
    傳言甚至直指下遊供應鏈因受缺料所苦,已有停工的準備,硬生生將蘋果供應鏈推上祭壇成了祭品。看來大耍刷臉神技的蘋果,這次不但未蒙其利,倒先受其害。周一美股早盤,蘋果股價即又跌破151美元。空頭打人臉辨識技術蘋果新機才剛上市,魔咒就急著應驗,空頭鎖定蘋果的人臉辨識技術,頻頻送寒風,昨(25)日市場傳言蘋果3D感測元件良率有問題,拖累整體出貨,甚至還傳出因iPhone X自抬身價,讓市場接受度大減,蘋果緊急發函要求供應鏈降低備料,只須備料四成。
  • SCM:解讀小米供應鏈
    此外,雷軍對於供應商也十分重視,為了維持與供應商的關係,從2014年開始每年召開供應商大會。供應商與品牌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構築起小米手機的每個生產環節。  從產品定價、談供應商到確定供應量,每一環都彰顯著雷軍營銷的藝術,而對於供應鏈的管理,業內也是褒貶不一,有的供應商認為小米量大壓價,競爭對手批判小米供應鏈靠的是營銷的技巧。小米的供應鏈到底有什麼優勢?又有哪些隱患?
  • 採購與供應鏈管理:蘋果、華為等供應鏈實踐者
    蘋果CEO庫克對本書作者的評價:辛童,在蘋果工作五年是個意義重大的裡程碑。當你走過五年,意味著你已經真正成就了很多偉大的事情。
  • 蘋果供應鏈名單!
    EETOP消息,據臺媒鉅亨網報導,蘋果近日公布了2020年供應鏈名單,對比2019年名單幾家歡樂幾家愁,其中可留意到的是,蘋果新納入供應商以中國大陸廠商最多,高達12家,也顯示蘋果供應鏈分配上,中國大陸廠商的重要性越來越高。
  • 蘋果和華為供應鏈真相!附:國產化供應商名單
    4、 蘋果供應鏈「國產化」加深蘋果供應鏈中中國零部件供應商居多。在蘋果供應鏈中,核心模塊晶片供應商仍外國廠商居多,如高通、Skyworks 等;中國大陸、香港供應商主要聚集在精密組件及材料供應模塊中,如信維通信、領益智造等;中國臺灣供應商主要聚集在代工模塊中,如富士康、臺積電等。
  • 【精益供應鏈】蘋果供應鏈VS豐田供應鏈(獨家首發-重磅推薦)
    註:蘋果的WWDC大會之後,蘋果再度引發全民熱議。下面的文章是嬛嬛姐在去年底採訪了手機供應商等企業之後,梳理出來的蘋果在供應鏈上的「秘笈」。蘋果這條供應鏈的打造,與庫克的運營才能密切相關。這正是蘋果的可怕之處,更讓對手望塵莫及。賈伯斯以一款iPhone顛覆了手機行業,改變了手機產業的未來。但蘋果之所以能在利潤上有此成就,除了設產品品質之外,締造蘋果手機神話的另一核心要素就是蘋果供應鏈。在供應鏈領域,歷來有「蘋果模式」,也有所謂的蘋果「高門檻」,但對所有元器件供應商而言,一入蘋果名單,猶如鯉魚躍龍門。
  • 蘋果逼臺灣供應鏈選擇大陸!
    美中熱戰下,廠商順應局勢調整生產基地的變動已經開始,臺商現在的策略,就是不去中國生產……,但這是來自蘋果的壓力,它要你去印度或東南亞設產能;至於賣給中國市場的產品,就交給立訊做。這是一位國內電子業大老的有感而發。對於中國組裝大廠立訊近期連番出手併購臺灣蘋果供應鏈產能,他說出了宏觀卻也無奈的這番見解。
  • 獨家深度分析:2020 Gartner全球供應鏈25強評選指標變化
    2020 Gartner全球供應鏈25強排名已公布。本文不重複原文名單,只解讀本次評選指標變化的深層次原因。強烈建議閱讀PDF原文,以免被自媒體誤導。 本次25強評選指標變化如下表(詳見原文第34頁) 用ROA衡量供應鏈效益,有兩個弊端。第一,25強中眾多公司的無形資產太高,如蘋果、可口可樂、寶潔等,而供應鏈效益的提升,更多的是依靠有形資產。
  • 解讀臺積電砍單20%華為供應鏈
    市場還有傳聞,由於海外市場手機銷售不佳,華為已向臺積電等供應鏈砍單。對此,亞系外資認為市場解讀有誤。亞系外資今天發布研究報告表示,華為確實因為海外及M30系列手機銷售轉弱而減少整體訂單,但這並非新消息。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並未向臺積電砍單,反而是臺積電減少了2020年分配給海思的產能約20%,原因在於臺積電7nm和5nm產能已極度吃緊,且華為又有備貨過多的風險。
  • 從蘋果供應商看2018年全球電子產業鏈的中國勢力變化(全面解析蘋果供應鏈體系)
    而根據蘋果公開的供貨商資料,一六年,蘋果是靠分布在全世界188家供貨商,創造出佔營收97%的關鍵商品。說實話,把產品外包給別人製造,靠掌握市場和技術獲利,一點也不稀奇,但蘋果卻創造出一套新的方法,不只讓外包廠商的產能、人力為自己所用,甚至連對方的技術、研發能力,都能吸進蘋果供應鏈裡,現在,蘋果要拉高獲利,更需要這套高明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 兩岸蘋果供應鏈之戰:長盈精密為蘋果供應金屬外殼
    長盈精密打入蘋果供應鏈:供應Mac金屬外殼劍指手機訂單 據手機報在線了解到,精密結構件廠商長盈精密今年拿下蘋果MacBook金屬機殼訂單,為陸資企業首度打入蘋果機殼供應鏈,一改過往臺資企業獨拿蘋果機殼單的狀況。
  • 制衡與博弈,蘋果供應鏈教給特斯拉的事
    始終精簡核心競爭力層面,將產品創新作為主驅動力,軟硬體一體蘋果在庫克的掌舵下成為「供應鏈管理大師」,其訂單不僅讓一批中國企業吃到了肉,喝到了湯,還帶動了整個中國消費電子行業的飛升。相較於從前的功能機,蘋果的產品帶來了增量零部件,並倒逼供應鏈進步。相似的供應鏈成長軌跡也在特斯拉身上體現。首先,特斯拉在打造更為開放的供應體系。在特斯拉未起量的階段,這也是無奈之舉。即使現在,特斯拉現在市值是豐田的5倍多,但是年銷量僅是豐田的1/20。
  • 蘋果供應鏈大匯總
    蘋果的每一代產品推出之前,供應鏈端都會傳出不少「流言」,蘋果產品的成功,歸功於賈伯斯天才的領導和顛覆的創新,但沒有一條強大供應鏈的保障,一切也只能是幻影。下面我們就來看下蘋果強大的全球供應鏈吧!其實,當你拿到蘋果產品之前,它已經遊歷了大半個地球了:其產品設計在美國,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在日本,由韓國製造核心晶片和顯示屏,再有臺灣廠商供應另外一些零部件,然後在深圳富士康的工廠內組裝完成,最後賣到全球各地。
  • 蘋果最新調整保修與換機政策,你的利益何去何從?丨深度解讀
    小益仔細看了這些文章,完全是標題黨,誇大其詞,並不是不能換機了,下面給大夥解讀下蘋果在華的售後政策以及對於官換機的一些深度分析。以上是蘋果官網最新的內容。iPhone 和 iPad 的內容一樣,都是自購買激活起保修一年的,這個沒有變(Mac部件是2年和Watch附件是2年)。
  • 伴君如伴虎,蘋果供應鏈上,中國企業的悲與喜
    而蘋果高坐在王座上,手握金錢,面無表情,平淡的看著底下「臣子」的悲與喜。蘋果的供應鏈一直被世人所稱道。 但很少有人知道,蘋果也有一段慘痛的供應鏈「黑歷史」,跟我們很多企業一樣,對庫存有著嚴重的恐懼心理。 不信?我們先講一段兒蘋果的歷史。
  • 京東方入選蘋果供應鏈對國內企業有何借鑑?
    由於蘋果對於供應鏈廠商的質量要求嚴格,為了通過蘋果的認證、拿下蘋果訂單,京東方成立特別團隊,在努力2年之後終於取得蘋果的認證。過去,蘋果MacBook系列筆記本主要使用三星、LG的顯示面板,本次京東方攻進蘋果的供應鏈,標誌著中國面板廠與國外廠商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了。
  • 【安信電子】蘋果發布深度解讀電話會議紀要
    感謝大家參會,借這個會議從產業角度對蘋果本次發布進行解讀:主要分為三部分:產品、生態、服務。對於大家之前了解的更多的蘋果硬體應該有些幫助。
  • 離開蘋果就破產?蘋果的供應鏈能力到底有多逆天?
    通俗地講,從進貨買原料開始,再到把東西送到用戶手中結束,這一路上產生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等東西就構成了供應鏈。而蘋果的供應鏈管理水平和供應鏈影響力,一直有著行業內最頂尖的水平。今天呢,差評君不會介紹或測評某個具體的蘋果產品。而是準備蹭蹭最近蘋果發新機的熱度,從大夥們不熟悉供應鏈的角度,講講蘋果到底有多強、影響力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