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蘋果就破產?蘋果的供應鏈能力到底有多逆天?

2021-12-18 差評

一說到蘋果,大夥們會想到啥?

是改變世界、走在前沿的科技公司?還是過去很牛 X ,但如今驚喜卻越來越少的牙膏廠。

一個讀者的心中可能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然而說起來大夥們可能不信,除了那些大夥們熟知的標籤之外,蘋果在業內還有一個稱呼。

那就是:供應鏈大師。

通俗地講,從進貨買原料開始,再到把東西送到用戶手中結束,這一路上產生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等東西就構成了供應鏈。

而蘋果的供應鏈管理水平和供應鏈影響力,一直有著行業內最頂尖的水平。

今天呢,差評君不會介紹或測評某個具體的蘋果產品。

而是準備蹭蹭最近蘋果發新機的熱度,從大夥們不熟悉供應鏈的角度,講講蘋果到底有多強、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愛捯飭手機、電腦的差友肯定都知道,機子性能到底強不強,咱們可以具體跑個分,在天梯榜上比一比就能一目了然。( 當然,很多時候跑分也僅供參考 )

而在供應鏈領域,也有著類似的天梯榜,那便是 Gartner 的全球供應鏈榜單。

榜單主要從 ESG  ( 環境、社會、公司治理 )、實物資產回報率、收入增長、庫存流轉還有同行意見等方面進行評估。

就比如說今年的 25 強中,思科、高露潔、強生就分別位列前三。

看到這兒,肯定就會有差友問了,你之前不是說蘋果的供應鏈能力世界頂尖嗎?咋這個榜單都 20 名開外了,都沒看見蘋果公司的影子呢!

差評君並不是在誆大家,而是因為凌駕於這些個 25 強的公司,還有一個名叫 「 供應鏈大師榜 」 的存在。

因為實力太過逆天,有損公平,所以 「 大師們 」 並會不計入 25 強的評選。

入選 「 大師榜 」 的規則相當嚴苛,那就是在過去十年中,至少有七年綜合得分名列前五才有資格入選。可以說他們是強者中的強者。

其中蘋果入選的成績是,曾連續七年位列得分榜的榜首,連續十年入圍 「 供應鏈大師榜 」 。。。

大家懂得都懂得是,很多時候跑分、排名這玩意兒也真就圖一樂。但蘋果的供應鏈掌控能力卻不是紙糊的假把式,因為它體現在了方方面面。

首先就體現在對庫存的控制上。其中,蘋果就是業內玩 「 Just In Time 」 ( 簡稱 JIT 準時生產 )模式的佼佼者。

JIT 模式最早由豐田公司實行,讓豐田得以度過上世紀的第一次能源危機。

簡單地說, JIT 不同於之前先生產再找消費者的模式。

而是先根據消費者的的需求,買剛好夠用的原材料,再保證物流的順暢,生產好商品後再送到客戶手中,讓壓在倉庫裡的存貨儘可能得少。。。

用《 庫克傳 》中的話說就是:我們要把產品直接從製造環節送到消費者的手中。

畢竟積壓的庫存就意味著資金無法快速回籠、要承擔倉儲成本等等。( 早年的蘋果,就曾有過因庫存過多瀕臨破產的教訓 )

而且為了讓整個庫存的流轉速度變快,蘋果還是為數不多讓用飛機運輸電子產品的廠商。

因為要榨乾飛機的倉儲空間,除了把包裝越做越小外( 不送充電頭後更小了 ),他們還給 iMac 整出了這種梯形包裝盒,好讓箱子能再擠一擠。

在疫情期間,為了保證物流的流通,蘋果還租賃了 200 多架私人飛機來運貨。。。

在這一套模式之下,蘋果的庫存周轉天數控制在了 7 天左右,也就是說一個商品從進入蘋果的倉庫,再到賣出去只經歷了 7 天。

遠遠超越業內動輒數月的時間。

用庫克的話說就是:庫存就是喪盡天良、是最本性的邪惡。

而在能成功端平生產和銷售兩碗水的背後,少不了的是蘋果對全鏈路的控制。

蘋果很早就投資了 SAP (思愛普)最先進的企業資源規劃( ERP )系統,這個系統的應用便成功地將蘋果整個供應鏈的鏈條打通。

從原材料端再到客戶在官網下的單,蘋果一切都了如指掌。

而這一套體系,也幾乎成了大學商科課程中必討論的經典案例。

除了對庫存的極致追求之外,蘋果的供應鏈實力還體現在它對供應鏈廠商的影響之大。

曾當過科通芯城副總裁的朱繼志就曾說過,無論是的元器件研發,還是生產和製造過程中,蘋果都要參與。而且他們不允許所謂的 「 黑盒 」 的存在,霸道的蘋果要完全控制所有環節。

有的時候代工廠沒能力生產蘋果要的玩意兒,蘋果甚至還會直接買來數控工具機,送到代工廠裡。

根據《 第一財經 》的數據,富士康的各條蘋果產線中,就有 2 到 5 成的設備是蘋果給的。

另外,蘋果對技術和品控的細節也很嚴格。

給蘋果供應過聲學部件的瑞聲公司就透露:在瑞聲蘋果的生產線上,軟體、電腦、還有 ERP 系統都是蘋果給的,要是某個地方有些小差錯,蘋果那邊立馬就會發遠程郵件過來。

而且要等蘋果打開權限之後,他們才有權查看。另外,還有 20 多名的蘋果工程師輪流駐場,協助他們解決問題。

又例如康寧大猩猩的名號大夥們應該聽過吧,大猩猩玻璃幾乎快成了手機屏幕堅固的代名詞。

但就在別的廠商還在搶首發,以用上康寧玻璃為賣點時。

蘋果就已經和康寧共同開發,整出了去年就用在 iPhone 12 上的超磁晶防護玻璃,據說比一般的玻璃堅固 4 倍。

當然啦,這個名字聽起來很玄乎的玻璃目前由蘋果獨佔,其他廠商想買也買不到。

俗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

也因為蘋果的霸道和嚴格的調教,不少和蘋果合作過的廠商也會成長很多。

大家也會炫耀自己是蘋果供應鏈廠商的一員,來展示自己的實力。

業內也會高看這些廠商一眼,也因此,有了蘋果概念股的說法。也難怪有媒體把這稱為灰姑娘嫁入豪門。

像是立訊精密在 2012 年打入果鏈,從生產數據連接器開始,在十年左右的時間中營收翻了整整 90 倍。( 今年立訊精密還解決了蘋果表新面板的產能問題 )

同立訊精密一樣登錄了 A 股的,就有 45 家蘋果供應鏈公司,撐起了 2.6 萬億的市值。( 相當於六七個百度了 )

而這些果鏈公司在某種程度上也成就了全國內手機市場的繁榮。

因為立訊精密、比亞迪、藍思科技這些果鏈企業,如今也成長成了華為、OV 等廠商的重要供應鏈成員。

但在另一方面,加入了果鏈之後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因為蘋果常常會踢出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供應商。

在去年,蘋果就剔除了全球 34 家供應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歐菲光公司。

歐菲光原來是為蘋果提供鏡頭模組的,整個公司有三成的收入來自蘋果的訂單。

在今年被踹出果鏈之後,整個公司大半年的淨利潤只剩下 3000 多萬元,比去年下降了 93% 。。。

看看歐菲光的股價,也大概能猜到一年中它發生了什麼。

因為蘋果的光芒太過耀眼,其實和歐菲光一樣過分依賴蘋果的果鏈企業不在少數。

不少人也因此把入果鏈稱為喝帶毒的美酒,僅僅是蘋果公司的一個小決定,很可能就會讓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例如美國的藍寶石熔爐廠商極特先進,就曾接過蘋果藍寶石屏幕的訂單。

消息一出,極特先進股價在當年直接翻倍,他們也立馬貸款建更多的廠。

但是誰能想到良品率不符合要求,蘋果變卦了,把藍寶石屏幕換回了玻璃屏幕。

極特先進在一天之內股價就跌去九成,同年,公司也正式申請破產保護。

因為蘋果的產品升級,中國臺灣的觸控屏廠商盛華科技也是同樣的故事。

身為 iPhone 4 最大的觸控屏供應商,盛華科技以為 iPhone 5 的單子也必定能拿下。

結果蘋果選擇了新技術,盛華科技被迫和蘋果分手,由於資金鍊斷裂,盛華科技最後破產重組,被藍思科技收購。

也正因為有教訓在前,如今不少的果鏈公司也在進行轉型,想要拓寬自己的業務。

像是有七成收入來自蘋果的立訊精密,在這兩年便在進軍汽車製造,藍思科技也在加強汽車擋風玻璃方面的技術積累。

畢竟,誰也不想稱為下個歐菲光、下一個盛華科技。

總得來說,作為供應鏈領域獨一檔的存在,蘋果的供應鏈管理能力是值得所有企業關注和學習的。

對於供應鏈廠商的嚴管理和高要求,也帶動了一大批產業的發展。

但差評君想說的是,正是因為蘋果對產業鏈的巨大影響力,要特別小心蘋果依賴症。

你以為自己和蘋果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殊不知你確實是個螞蚱,而蘋果是那根繩。

不然結局很可能和盛華、極特先進一樣,那就是:成也蘋果,敗也蘋果。

1.通信世界網,吳俊宇,如灰姑娘嫁入豪門:蘋果對供應鏈的強勢遠超想像。3.Gartner.com 供應鏈 25 強排名。5.知乎, Apple 的供應鏈管理真的世界第一嗎?@ 包子有魚的回答。6.連線Insight,被蘋果拋棄的供應商,只有死路一條?

相關焦點

  • 震驚,原來有這麼多公司被蘋果坑倒閉!
    譬如,蘋果向來喜歡吃獨食,對供應商的要求也極為嚴苛,一旦有供應商沒有跟上它的變化 ,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註:以下列舉的公司僅部分已破產!其 CEO馬克·西格(Mark Seeger)稱,公司甚至連處理破產流程的律師都請不起! ‍除了挖角,還有產品升級的坑 ‍iPhone每年升級換代的背後,都是一場殘酷的供應鏈淘汰賽。在這場競爭裡,被蘋果寵幸的供應商欣喜若狂,而被蘋果除名的只能掩面而泣。
  • 蘋果小夥伴GTAT怎麼突然破產了?
    網友「你懂得」:   前幾天看新聞說蘋果藍寶石玻璃屏幕的合作廠商申請破產了,記得不久之前它的市值還達到了15億美元,年初還憑藉藍寶石概念火了一把,怎麼突然就破產了?   騰訊科技:   北京時間10月6日晚間,蘋果的藍寶石玻璃屏合作夥伴GT Advanced Technologies(以下簡稱「GTAT」)正式提出了破產保護申請,GTAT的多家子公司也提出了破產申請。截至9月29日,GTAT擁有的現金流只有8500萬美元,GTAT的公司資產與負債超過了10億美元。
  • 蘋果的供應鏈藝術,如何成了它的軟肋?
    為什麼以蘋果的資金和規模,為什麼以庫克之能力,居然會在自己的強項——供應鏈上遭遇滑鐵盧?這次虎嗅Pro將深度探討蘋果的供應鏈是如何運作的,並通過其供應鏈特性,來分析現代工業生產的整體面臨的問題所在。生產成本愈高,大量生產所佔用的流動現金愈多,產品售價愈高,庫存帶來的損失也愈大。因此,在科技行業,大量採購和大量生產機制,會大幅降低企業的現金周轉能力,為經營帶來太大的資金壓力,增加風險。 可是,JIT 系統並不是完美的。它對生產和物流的速度和合作能力要求極高,如果生產流程跟不上、物流出現延誤,渠道就會缺貨。
  • 那些年,被蘋果坑到瀕臨破產的公司……
    甚至不少人推測,Imagination 很快就將淪為被收購的命運……這不是第一個被蘋果搞到瀕臨破產的公司,今天極客君就和大家聊一聊,那些失去蘋果支持的供應商,都將面臨什麼困境?因為 iPhone升級而倒閉的公司iPhone 每年升級換代的背後,實際上都是一場殘酷的供應鏈淘汰賽,在這場競爭裡,蘋果扶持的企業就有機會得道升天,但萬一遭到蘋果唾棄,那麼就很可能落得破產清算的下場。
  • 制衡與博弈,蘋果供應鏈教給特斯拉的事
    Q3財報發布後,特斯拉股價一路上揚,一度摸到1230美元的高位,現在略有回落,停在1080+美元。過去半年,特斯拉又漲了70%。大洋彼岸,「特斯拉」三個字也成為股市金手指。進入特斯拉供應鏈百餘家企業形成「特斯拉概念」,板塊漲幅可觀。圖源:富途、雪球在特斯拉概念股中,有做三電系統(電池、電機和電控)的,有做車身及內外飾的,有做底盤的.
  • 趁此機會,好好認識一下蘋果供應鏈
    比如ERP系統的強勢引入,比如買斷技術、產能和設備的「鈔能力」,以及為了更高的物流效率而持續改進自己的產品包裝設計。在這條繃得很緊、卻又運轉流暢的供應鏈中,蘋果產品與消費者能夠以最高效、合理的方式相連接,這其實也形成了蘋果在品牌力與產品設計之外隱藏的另一重溢價空間。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蘋果供應鏈」這五個字中的後半部分。
  • GTAT將向蘋果索賠:破產或因蘋果未如期支付款項
    GT Advanced Technologies(GTAT,NASDAQ)作為美國藍寶石供應鏈明星企業,日前申請破產保護,讓外界震驚。  10月9日,GTAT在破產法庭舉行了封閉式司法聽證會,因與蘋果籤署保密協議的原因,其對「破產原因和重組計劃」隻字未向外界透露。
  • 賈伯斯背後的男人離開蘋果,一封離職信讓蘋果市值下跌600億
    1997年,賈伯斯重回蘋果,打算聘請一位新設計師。 當時領導蘋果設計室的艾維感到沒有用武之地,計劃離開蘋果,辭職信都踹在了兜裡。 艾維有一種魔力,總能把賈伯斯超乎常人的想法變成簡單易用的產品。 《財富》雜誌曾把艾維評為世界上最聰明的設計師:「艾維能夠將他的才能融入設計中,並為大眾所喜愛——包括他那要求嚴苛的老闆。他的確非常聰明。」 兩人初次合作推出的iMac把蘋果從破產的邊緣救了回來,也奠定了艾維在蘋果公司的地位:僅次於賈伯斯。
  • 聯發科首次打入蘋果供應鏈,京東方知道有多難……
    ,熱度不減的蘋果供應鏈,到底有哪些魔力?其實,早在2017年,網上就有傳言稱京東方要開始為iPhone供應OLED屏幕。雖多年過去,但該話題熱度依然不減。 究其原因,蘋果供應鏈的神奇魔力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無論是諾基亞削減控制供應鏈錯過智慧型手機時代,還是小米憑藉供應鏈管理成功逆襲,供應鏈在科技公司的競爭中始終佔據核心地位。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得供應鏈者得天下。
  • 蘋果、谷歌財報到底有多逆天?美投君為你讀財報
    Google財報有兩大亮點。第一個是Google本季度的廣告收入。本次Google的暴漲,直接原因就是廣告的逆天表現。Google本季度全球廣告收入達46.2b,同比增長22%,擊敗預期的42.3b,超出9%。
  • 中國果粉買崩官網,蘋果供應鏈:關我什麼事?
    據統計,2021年半年報中,多家蘋果供應鏈公司業績大幅下降,37%的果鏈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為蘋果代工」曾讓一批中國企業快速崛起,但隨著全球格局的變化,蘋果對於供應鏈的態度和需求正在悄然變化,而曾經擠破頭進入果鏈的中國工廠們也在調整狀態,尋找效率的新平衡點。這門生意冷暖自知,「果鏈」是否還有魔力需要拋出一個問號。
  • 伴君如伴虎,蘋果供應鏈上,中國企業的悲與喜
    因為蘋果一方面會派出自己的專家幫助供應鏈企業設計生產線,甚至無償提供技術幫助。 另一個方面就是,蘋果真的給的太多了,而且一向準時給錢,又痛快又大方。 尤其是蘋果推出iPhone之後,更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盈利霸主,截止2018年,蘋果手握現金儲備達到了恐怖的1.56萬億人民幣之多。
  • 蘋果手機專賣店到底有多賺錢?
    蘋果手機專賣店的高毛利也是需要設計出來的。一朋友一家蘋果手機專賣店一個月賣了5000臺,且平均毛利在2000多,一款機子賺了一桶金。不得不服啊!周鑫開講..         看到核心速讀描述,做正品行貨的兄弟們一定憤憤而言。靠,老子也是做蘋果手機專賣店的,哪裡有那麼賺錢呢?
  • 【精益供應鏈】蘋果供應鏈VS豐田供應鏈(獨家首發-重磅推薦)
    這正是蘋果的可怕之處,更讓對手望塵莫及。賈伯斯以一款iPhone顛覆了手機行業,改變了手機產業的未來。但蘋果之所以能在利潤上有此成就,除了設產品品質之外,締造蘋果手機神話的另一核心要素就是蘋果供應鏈。在供應鏈領域,歷來有「蘋果模式」,也有所謂的蘋果「高門檻」,但對所有元器件供應商而言,一入蘋果名單,猶如鯉魚躍龍門。
  • 商評雙語專欄 蘋果失策,該由供應鏈來買單嗎?
    可蘋果只是輕資產企業,他們只需要畫一張最優秀的設計圖,丟一塊巨大的餅給到供應商,然後再派一些現場的監督人員就能徹底激活供應鏈了,而接到巨大訂單的供應商,興奮之餘也充滿了壓力,通常情況下,蘋果最初的訂單都是天文數字,遠遠超過了供應商的承載能力,於是只能轟轟烈烈地擴充產能,大興土木、購買設備、大量招聘人力…同時,希冀著盆滿缽滿。
  • 蘋果供應鏈名單!
    EETOP消息,據臺媒鉅亨網報導,蘋果近日公布了2020年供應鏈名單,對比2019年名單幾家歡樂幾家愁,其中可留意到的是,蘋果新納入供應商以中國大陸廠商最多,高達12家,也顯示蘋果供應鏈分配上,中國大陸廠商的重要性越來越高。
  • 沒有工廠的蘋果,如何打造出難以複製的供應鏈?
    除了有豐厚的資本市場回報,成為蘋果的供應商也是證明自身產品受到了業界的認可,在競爭對手面前有更強的議價能力。總的來說,之所以蘋果能創造當前的成績,除了產品設計的成功,更得益於卓越的運營和供應鏈管理的貢獻。
  • 蘋果供應鏈大洗牌:舜宇殺入,多家大陸供應商強勢上位
    根據兩名消息人士所透露,如果中國面板大企京東方在本季能取得蘋果的認證,該公司最快能在下季開始為 iPhone 新系列提供 OLED 面板。而值得注意的是,舜宇光學今年首次闖進蘋果供應鏈。舜宇光學目前負責小米、華為、OPPO 和 VIVO 手機鏡頭供應,長期以來都被視為臺灣領頭羊大立光的主要競爭對手。
  • 蘋果供應鏈生變,誰是下一個歐菲光?
    蘋果供應鏈在悄然發生諸多改變,另據國外媒體報導,多家蘋果供應商被施壓,被要求把部分產線移出中國大陸。英媒Financial Times3月19日消息,蘋果供應商臺達電子董事長海英俊表示,該公司已將其在中國大陸的員工人數削減40%,目標是減少在中國大陸的90%直接勞動力。在蘋果新品發布會即將到來之際,我們一起看看那些被「踢出」蘋果供應鏈的廠商,是一蹶不振還是更加強大?
  • 採購與供應鏈管理:蘋果、華為等供應鏈實踐者
    感謝你-為你在蘋果所做的一切和未來你在蘋果的徵途。購買連結如下購買連結如下內容簡介《採購與供應鏈管理:蘋果、華為等供應鏈實踐者》一書講解了供應鏈的採購組織和流程,供應鏈的採購戰略,供應商管理,生產外包管理,採購管控,倉儲管理,物流管理,以及採購模式的發展和協同管理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