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能源卡脖子

2021-02-07 非凡油條


今年12月12日,由聯合國及有關國家倡議舉辦,旨在紀念《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的2020氣候雄心峰會以視頻方式舉行。


「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中國在減排方面表現很積極,也得到了國際社會,尤其是歐洲國家的讚譽。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在發言中特別提到法國和中國近年來在推動《巴黎協定》方面的「出色合作」。


中國和歐洲國家在減排方面的積極態度,有著多重考量。


一方面,氣候變化確實是威脅人類未來生存的重要問題。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表現積極的國家,相對於消極應付的國家,那可是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上,比如這次氣候雄心峰會就沒有邀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態度消極的發達國家元首,如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斯和美國總統川普發言。


另一方面,減排對開發新能源是利好,歐洲和中國在開發新能源上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畢竟,歐盟和東亞的化石燃料,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嚴重依賴進口。


歐盟主要從俄羅斯和中東進口油氣。俄羅斯可以通過油氣資源對歐盟施加政治壓力,這一招用得得心應手,以至於歐盟在冬天經常害怕俄羅斯「斷氣」。


中東則是全世界石油的主要出產地,由於中東石油佔據東亞石油進口的很大份額,中東對於東亞的石油出口甚至還有「亞洲溢價」,即東亞地區的石油進口國要比歐美國家支付較高的原油價格。


中東政局穩定的時候,就會合力抬高原油價格,讓東亞國家付出更高的石油成本。

上世紀七十年代,為了抗議西方國家對以色列的支持,阿拉伯國家聯手抬高油價,甚至引發了全球範圍的石油危機,引發了經濟衰退。


那就更不得了,中東政局動蕩意味著石油產能出問題,會造成石油價格恐慌性上漲。


比如2003年伊拉克戰爭前油價還不到每桶40美元,由於戰爭,油價衝破50美元。


現在天天說晶片等高科技領域被人卡脖子,可是石油等化石能源已經被人卡脖子很多年了,而且還是橫著卡豎著卡變換姿勢多種花樣卡脖子,都快窒息性高潮了。


雖然今年疫情造成石油需求減少,石油價格疲軟,但隨著美國撤出中東,伊朗和以色列矛盾加劇,中東局勢動蕩在未來有可能發生,假如再來一輪石油價格暴漲,歐盟和東亞國家的日子又會不好過。


所以歐盟和東亞國家對發展光伏等新能源領域,和新能源汽車等新能源應用領域,都非常熱衷。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最終替代傳統的化石燃料,才能讓歐盟和東亞國家把命根子握在自己手裡。


就以現在更接近消費者、大眾比較熟知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為例,歐盟計劃到2030年,電動汽車的銷量將至少要達到3000萬輛。日本更是考慮2035年禁售燃油車。中國則提出,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


氣候變化相關的峰會,還是能源暗戰。歐盟和東亞國家不僅要站在氣候變化的道德制高點上,還要爭取未來新能源開發和應用的科技制高點。這裡面的合縱連橫,不可不察。


川普得到了化石能源產業的支持,上任之後就退出了《巴黎協定》,讓美國的減排事業倒退。這次的2020氣候雄心峰會就沒請他講話。


拜登則承諾要在當選後回歸《巴黎協定》,但川普的四年缺席已經讓美國在氣候變化上話語權削弱。拜登想要回到氣候變化的政治舞臺中心,還得頗費一番工夫。


但美國在新能源開發和應用領域還是有先進技術和運營良好的公司的。


今年初,馬斯克在特斯拉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太陽能屋頂會成為特斯拉一個主要業務,同時他表示該業務將很快進軍中國和歐洲市場。不久後的3月,特斯拉屋頂光伏業務就開始在上海招人了。未來,特斯拉的太陽能業務也要和中國廠商更進一步合作。

單獨拿出電動汽車,說電動汽車擺脫了化石燃料,是不對的,畢竟發電還是主要依賴燃燒化石燃料。但是假如布局太陽能屋頂,利用光伏發電給新能源汽車充能,則會產生減排的效果。


特斯拉規劃了一整套以家庭為單位的能源生產、存儲、使用方案,從利用太陽能屋頂發電,到使用儲能存儲富餘的電力,再到使用新能源汽車出行,形成了一個閉環。


假如結合馬斯克商業帝國的另一大版圖,即Space X的太空探索,整個計劃將會更加宏大。在火星上,能夠方便快捷利用的能源就是太陽能,在地球上開發的光伏技術是可以應用到火星的。


歐陽自遠院士就提過,可以在月球赤道上鋪上太陽能面板,用來發電。


回到地球上,目前的清潔能源裡,如今的核能會讓人顧慮安全性問題,而可控核聚變技術似乎還很難實現,數來數去,目前最有可能發生突破的就是光伏技術了。


光伏產業的技術突破是艱難的,中國目前的光伏產業發展世界領先,就和國家一直通過補貼扶持產業有關。2019年中國累計光伏裝機量205GW,佔全球累計光伏裝機量的近三分之一,是光伏裝機規模最大的地區。


而且這些年光伏還真爭氣,技術上不斷有新的突破,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如今國內光伏發電成本由過去的超過1元/千瓦時,下降至0.15-0.35元/千瓦時,已和傳統火電相當。在部分光照豐富的地區甚至已達到0.1元/千瓦時。


總之,光伏產業在地球上,還是在宇宙中,都相當有用。只要成本進一步下降,就會迎來爆發期。


更驚喜的是,光伏產業的新技術也在不斷突破,甚至是在顛覆這個產業,讓光伏發電的效率進一步提高,成本進一步下降。


光伏發電效率提高,是因為高效的新技術不斷湧現,取代舊技術,這也使得這一產業極具顛覆性,以前的龍頭稍有不慎就會落伍。


比如現在的鈍化發射極背面接觸電池(簡稱PERC),2019年PERC電池佔據了超過65%的市場份額,到今年,則佔據了90%的市場份額。


可在PERC電池在行業內剛佔據主導地位的時候,它的挑戰者就崛起了。

光伏業內認為未來能夠挑戰PERC技術的,是異質結(簡稱HJT)技術。


HJT最早是日本人研發的,在實驗室裡創下過26.7%超高效率轉化紀錄,理論上限比PERC目前在最高量產效率23.5%要高一些。


但在實驗室裡的潛力,不代表大規模生產後的效率。想要潛力變現,還得過批量生產這關。


說到落地,不得不提,光伏產業一些前瞻性的技術在國外實驗室最先產生,但是落地還是得靠中國完善的產業布局。PERC就是澳大利亞人最先研發的,但生產落地目前是中國企業規模最大。


HJT落地的一大阻礙也是量產成本偏高,2019 年末成本還高達10億元/GW。但它今年迅速降低了成本,2020年5月的降到了4.5-5億元/GW,10月則降低到了4.5億元/GW以下。


目前HJT技術的預測是2024年裝機量高達100GW,但是這都還只是預測,目前的主流廠商,搞的大多是試驗生產線。


像光伏領軍企業通威股份,搞了1GW的HJT試驗生產線。愛康科技則與捷佳偉創正式籤署愛康長興2GW的HJT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曾輝煌過的漢能,押寶薄膜光伏技術不成,現在也在安徽宣城搞500MW的HJT電池產線。


甚至是傳統能源領域的山煤國際,為了向新能源領域轉型,也在規劃HJT試驗生產線。


HJT技術能否繼續降成本、達到成熟,這些生產線能否賺錢,仍然需要時間考驗。現在來看,考驗的時間到來不會太久,只要明年年中通威股份生產線產出的HJT電池效率較高,成本較低,2022年年中HJT應用就會開始大爆發。


假如HJT真的能夠取代PERC技術的主流地位,或是僅僅替代一部分,在2025年達到100GW,國內替代外國廠商的HJT設備提供商未來想像空間巨大。畢竟設備國產化,它們會吃掉上遊工藝這部分市場份額。


如果國內HJT設備提供商屆時把價格降到了3億元/GW,仍然能有20%的淨利潤的話,在100GW的市場中,龍頭企業佔據40%的市場份額是可期的,這就能做到一年24億元的淨利潤,假如給20倍的估值,那麼HJT設備提供商裡的龍頭企業到2025年能達到480億元的市值。


國內主流的HJT設備提供商,目前能做到龍頭的有兩家,那就是捷佳偉創和邁為股份。


這兩家企業也是光伏產業裡的老資格選手了,打法又有所不同:捷佳偉創涉足多個PERC工藝領域,目前是PERC和HJT兩項技術同時押寶;邁為股份聚焦在PERC後端的絲網印刷工藝環節,在該環節市佔率到了接近80%的比例,如今則是重點押注HJT技術。

提到邁為股份,今年關注光伏產業鏈股票的朋友們大概就有印象了:邁為股份今年股價漲了三倍多,在100億元以上市值的公司裡,今年漲幅能排進前十。


事實上,今年光伏相關的股票不聲不響漲了起來,除了邁為股份外,還有陽光電源、錦浪科技、上機數控三隻光伏產業鏈股票,排進了100億元以上市值的公司漲幅的前十名裡面。

今年A股,開年就是疫情暴擊,醫藥行業大幅走高,賣醫用手套和呼吸機的漲得很猛;上半年還有一條主線是科技突破,頂著美國制裁,半導體產業股票不斷創新高;特斯拉股價飆漲,帶著新能源汽車板塊上漲,供應鏈企業寧德時代和競爭對手比亞迪都在漲;貫穿全年,消費股尤其是白酒股依舊堅挺;到了年底,大宗商品如有色金屬又開始復甦。


這些一時熱點一過去,再看看整年的A股走勢,嚯,光伏產業鏈的股票居然悶聲發大財,漲幅前十名裡佔了四個。


但是光伏產業鏈還有個特點,就是龍頭並不穩定,這是由於技術路線仍不確定,過去輝煌的企業可能沒幾年就迅速落後並倒下,以前不起眼的小角色則有可能在未來大放異彩。


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對比,那就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選股相對簡單些,A股就買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美股就買特斯拉、蔚來,買這幾家龍頭企業準沒錯。


可是光伏產業鏈上的龍頭就沒有這種絕對優勢,選股沒有這麼容易。


當然,比起新能源汽車產業,光伏產業鏈對A股股民有個好處,那就是國內優質企業基本都在A股上市,而這些在A股上市的國內優質企業,也是世界領先企業。2019年,光伏產業矽料、矽片、電池片、組件四個主要製造環節的產量,中國在全球佔比均超過三分之二以上,其中矽片環節已接近100%。


可以說,中國股民選股技術好,就能吃到光伏產業鏈發展紅利。但假如選股技術不行,挑到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失利的企業,就會雞飛蛋打。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廣泛押注,賭光伏產業鏈所有的主要參與者,不錯過技術進步的任何一種可能。


市場需要開發更好的金融工具,如光伏產業鏈的相關基金來方便投資者投資。目前也確實有相關的產業基金準備上市,比如光伏ETF(515790)將於12月18日上市,其權重股裡就包含了上面提到的多隻光伏產業鏈股票。


光伏產業也值得持續廣泛的關注,畢竟國家許下的莊嚴承諾是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更何況國家也有擺脫能源卡脖子的強烈需求,這就意味著十年後光伏裝機量是現在的數倍,這個產業的前景會越來越廣闊。



參考文獻:

習近平:到2030年,中國風電、光伏總裝機達12億千瓦以上|界面新聞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5396423.html

這次「氣候雄心峰會」發言機會也沒有,澳總理莫裡森尷尬了……_新聞_央視網(cctv.com) http://m.news.cctv.com/2020/12/12/ARTIIqEniMCaSVVxzkYJUeOm201212.shtml

馬克龍呼籲各國立即行動起來應對氣候變化-新華網 http://www.xinhuanet.com/2020-12/13/c_1126853800.htm

歐盟計劃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達3000萬保有量-新浪汽車 https://auto.sina.com.cn/news/hy/2020-12-04/detail-iiznctke4754673.shtml

日本考慮2035年禁售燃油車 推進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新浪汽車 https://auto.sina.com.cn/news/zz/2020-12-04/detail-iiznezxs5109455.shtml

美國如何從石油進口國變成出口國-中新網 https://www.chinanews.com/cj/2019/12-02/9022566.shtml

馬斯克引爆光伏概念股 光伏屋頂市場未來可期?-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http://guangfu.bjx.com.cn/news/20200303/1049720.shtml

電氣設備行業太陽能屋頂專題研究:太陽能屋頂,光伏差異化競爭的未來,特斯拉的能源戰場_股票頻道_證券之星 https://stock.stockstar.com/JC2020041000000597.shtml

【招商機械·行業深度】關於HJT技術的5個核心問題—光伏設備專題系列之二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08020238&ver=2767&signature=WyUIdx1wRqQytiYed96YQIdXfCpnfW2xjFZzCO*y1qIBlhWGt7USd76xifp1k90pAnUIv*RaT84-HjyiirmDu00e0M9V3ihaHoJ2DHx9tkv2Fb2pObnp-L-XwqJ3smjG&new=1

愛康科技攜手捷佳偉創開展HJT項目戰略合作 http://www.stcn.com/kuaixun/egs/202006/t20200602_1976429.html

相關焦點

  • 到底是哪個脖子被卡了,腳脖子還是頸脖子?
    討論這些問題,也許首先需要弄清到底卡的是什麼脖子。改革開放至今已40餘年了,面向市場和技術前沿,中國的各行各業不可謂不用心,中國的技術人員不可謂不努力,中國的科技投入不可謂不儘量,但為什麼仍有相當部分的核心技術領域在關鍵時候扛不住呢?從表面上看,卡的似乎都是技術,但如果你是一個真正幹過技術的技術人員,當一個問題最終歸結為純技術問題的話,你會覺得是問題嗎?
  • 【專訪】100%擺脫化石能源不是童話
    圖為丹麥投資促進局大中華區負責人畢冉偉 中國能源報:丹麥一無能源,二無資源,上世紀70年代初期的能源自給率不足2%,現在卻實現了100%的能源自給,丹麥人是怎麼做到的? 馬斯廷:多重因素促成了這個結果,北海油氣大發現當然是其中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決心提高能源效率,發展綠色能源。風電、生物質能這樣的可再生能源隨得到高度重視,這個過程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並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 鐵礦石能卡中國脖子?澳大利亞想多了
    因此 也就有了「卡脖子」這樣的說法,而在當下,廣大的網友也在害怕,害怕會有另一個東西卡中國脖子,它就是鐵礦石。最近一段時間,鐵礦石的價格飆升,很快突破千元大關,讓很多國人表達擔憂。原因就是因為擔心這個瘋狂的石頭會成為中國的下一個「晶片」,擔心如果澳大利亞隨意控制鐵礦石價格的話,會左右中國經濟的發展。那麼為何普遍國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 傳感器產業如此重要,為什麼被卡脖子而無人知曉?
    跟晶片卡脖子是卡在明處完全不同,傳感器在中國的產業地位,基本就是一個黑戶口。這才是傳感器產業最令人擔心的地方。傳感器是數據採集的源頭,它無處不在。智能最前端所需要的態勢感知,基本都是要從傳感器開始。無論是智能製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還是智能設備和大數據分析,再龐大的智能系統,都要從傳感器的針尖上開始。
  • 用它按摩脖子,舒服得忘卻了時光
    近兩年頸椎按摩儀的風很大,藝姐也跟風入過,用著是挺舒服,但都有不足,有的太大戴著不方便、有的戴上卡脖子、有的輕微漏電……總之都不值得推薦。一次按摩15分鐘,拯救頸椎的酸痛不適,不僅脖子,整個身心都能輕鬆一整天,連工作效率都提升不少。
  • 拒絕被卡脖子!華為公布光晶片技術專利,但並非取代傳統晶片
    在華為晶片被禁之後,如何解決我國科技公司在晶片領域被國外卡脖子這個事兒,就顯得很關鍵了。
  • 【能源】人類的終極能源是什麼?
    中國國內還有近2000億方的產量,還有眾多其他氣源來平衡市場,天然氣被卡脖子,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在氫能經濟到來之前,中國應該大力發展天然氣經濟。天然氣經濟無非就是上遊勘探開發,中遊運輸,下遊使用。下遊有廣闊空間,新亮點在於天然氣管網和儲藏設施。2020年中國天然氣消費3306億方,長距離高壓管線7萬多公裡,地下儲氣庫大概160億方。
  • 中國有哪些技術被卡脖子?
    中國的晶片技術,中興華為被卡脖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雖然也有一些晶片屬於中國製造,但很多晶片仍全部依賴進口。國外最先進晶片量產精度為10納米,我國只有28納米,差距兩代。據報導,在計算機系統、通用電子系統、通信設備、內存設備和顯示及視頻系統中的多個領域中,我國國產晶片佔有率為0。普通人看到中國的技術發展的很好,特別網際網路,認為技術差距不大,實則不然。
  • 一懷雙胞胎孕婦,脖子卡在護欄內當場身亡!走在街邊千萬要注意!
    一位女士雙腿跪地、脖子卡在路邊交通防護欄後沒有掙扎跡象的視頻引起網友關注。據目擊者介紹,女子懷有身孕,事發時無人陪伴。目前,陝西榆林市米脂縣警方確認孕婦當場死亡,已排除他殺,具體死因需屍檢後進一步確定。網上流傳的多個視頻顯示,一位身著黑色長衣褲、腳穿運動鞋、扎馬尾辮的女子頭頸部卡在路旁的交通防護欄中間,雙手下垂。
  • 中國有沒有能卡住美國脖子的科技?我國也有不少高科技
    那麼,除了航天方面,從我國科學技術整體發展的角度來看,和美國相比,我們目前是否擁有可以卡美國脖子的技術呢?中國有能卡美國脖子的技術嗎?很遺憾,雖然目前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發展,還是非常快速的,而且未來發展前景也非常樂觀,但是,現階段我們仍然是沒有辦法和美國相比的,因為我們目前不僅沒有辦法「卡美國的脖子」,反而在很多方面,我們反而會被美國「牽著鼻子走」。
  • 誰卡我們脖子 就用茅臺把他灌醉!
    ▲點擊圖片領取科技PPT►我國被「卡脖子」的35項關鍵技術中國有很多的關鍵技術被卡脖子
  • 這次,一家中國公司卡住了美國企業的脖子
    卡了美國公司的脖子這是一盤真正的國際化商業棋局。合作還是鬥爭?決定權掌握在了中國人手裡。向Santos發出私有化要約的能源投資基金Harbour Energy成立於2014年,公司大股東美國EIG全球能源合夥公司,是一家管理資產超過150億美元的全球知名能源投資機構,另一股東SCEPTER,則是汶萊皇室、超高淨值實業家和主權財富基金組成的財團。
  • 被罵了三年,谷歌Dropout專利還是生效了,卡脖子預警
    當然,在Dropout專利過期之前,所有人,所有要用到Dropout的人、公司、機構,都可能要面臨一個被掐脖子的尷尬境地。reddit網友@rantana總結了一下:Dropout是啥?專利的名字是:解決神經網絡過擬合的系統與方法 (英文如下) 。
  • 論壇 遠景能源承辦2016國際能源變革論壇能源網際網路分論壇,探討未來美好能源世界願景
    遠景能源聯合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國網能源研究院承辦了能源網際網路分論壇,匯聚全球能源網際網路領域頂級學者、創新企業、政府和研究機構,共同探討能源網際網路如何重塑能源行業的未來。國際能源變革論壇由中國國家能源局、江蘇省人民政府及國際可再生能源署聯合主辦,是全球能源領域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峰會之一,堪稱「能源領域達沃斯」論壇。
  • 手機晶片被國外卡脖子,為何上百萬一顆的北鬥晶片,我國卻能搞定
    看到這裡有人或許會有疑問,幾百元一塊的手機晶片被西方卡脖子,為什麼我們卻能搞定百萬級別的宇航級晶片呢?過去史上最貴的晶片,是美國賽靈思公司的宇航級FPGA晶片,單價500萬一顆。但最近北鬥三號總設計師林寶軍公開表示,北鬥衛星的航天CPU,一塊板子的價格是900萬人民幣,而且比以往還便宜幾倍,可見宇航級晶片的價格真的是毫無上限。
  • 脖子酸痛,脖子酸疼怎麼辦? 頸椎操練起來!
    在幾十年前,肩膀、脖子不舒服是老年人的專利。勞累了一輩子,機體零件的老化加上骨質疏鬆,讓很多老人覺得肩頸酸痛、乏力。
  • 卡中國晶片脖子:什麼是EUV ?
  • 擺脫iPhone單飛?下一代Apple Watch要支持SIM卡
    這位分析師並未發出空洞的預測,他表示獲得了上遊供應鏈的一些消息,他表示,在第三代蘋果手錶中,蘋果將會支持插入SIM卡,也就是手錶能夠成為一部獨立的電話,進行語音通話或者上網。智能手錶支持連接移動通信網絡,這已經不是什麼新技術,之前三星電子等許多公司,都推出了能夠插入用戶卡的智能手錶,但是市場反響一般。
  • 運行PS卡死了,學會這些Photoshop設置讓PS擺脫卡頓
    雖說現在大部分Photoshop用戶的電腦配置都不錯,可是依然有很多PS用戶在使用PS時覺得電腦很卡,特別是在處理較大尺寸的圖片、
  • 荷蘭能源專家評析可再生能源與核能的三大爭論點
    本文邀請荷蘭臺夫特理工大學能源系統分析教授柯尼利斯·布洛克(Kornelis Blok)評析能源辯論常見的三大爭點。布洛克教授研究領域是100%可持續能源轉型與加速溫室氣體減量,兼顧技術與政策兩種面向。他曾為世界銀行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撰寫氣候與能源報告,並積極參與在全球能源學術界的最新論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