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讀,不回

2021-03-01 狂熱分子

我一向認為穿越這種東西實在是太不科學,首先,如果你真的回到古代,就算有個玉樹臨風情深義重的十四阿哥等著你,但沒有WiFi,沒有手機,第一天你就開始喊救命。其實不用回古代這麼費勁,只要時光倒流17年,已經能讓你看不懂這個世界。

這是一個在1999年拍攝的街頭訪問(別裝,你早就出生了),來自荷蘭的導演frans bromet問了路人同一個問題:

你有手機嗎?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

1999年的手機叫諾基亞

功能包括且僅包括打電話、發簡訊、貪食蛇

而對於手機這個東西

17年前的人是這樣說的:



再來看看年輕人的看法



小哥最後淡淡地補充了一句

不用手機,辣你們都怎麼跟別人聯繫







又需要說明一下

BB機是一個這樣的東西

具體怎麼操作,你得去問你爸


行行行,你們厲害,連BB機都出來了

可是出門不帶手機就沒有那麼一點點慌?

有急事找不到人怎麼辦

結果17年前的人都是天生浪子

帶手機出門才真是一個大寫的慌


甚至會對公共場合打電話這種行為感動厭惡


就算有急事也實力淡定


雖然我想不通為什麼要問農夫借電話

但重點是手機對於他們來說真的不是事兒

當年的手機只是個單純的手機,現在的手機,可以是地圖,可以是電視,可以是錢包,從功能上來說,根本沒有可比性。但拋開這些功能,回歸到通信這一點來看,以前的人是浪子,現在大家都變成了老媽子,一秒鐘找不到人就要瘋。

不要說什麼有事找不到人,回家才給你回電話,就算是普通微信閒聊,晚幾分鐘回復我都想炸,男朋友收到信息敢不秒回的話我就跟你秒分。當找一個人的成本越來越低,大家都漸漸把隨時隨能得到別人的回應這件事視作理所當然,而在17年前,人們並不會這樣想:



臺灣和韓國人都很喜歡用的通信軟體line有一個我覺得非常反人類的設置,當你閱讀了新消息之後,對方會顯示「已讀」,天了擼,我不知道怎麼回還不行嗎,我想等一下再回還不行嗎,無論是友誼的小船還是愛情的巨輪,要翻要沉就是一個」已讀不回」的事。其實大多數的情況下,你並沒有那麼重要,而別人,也沒有必須「秒回」你的義務,當你真正專注在自己的生活上,專注在一件事上,沒有手機不會死,我們也大概可以活得自由一點。

PS:進入狂熱分子公眾號,在菜單欄下方點擊「微信群」,掃碼加群有驚喜哦

這是一個精神分裂微信公眾號

你永遠猜不到下一篇會發生什麼

相關焦點

  • 媽,已讀不回真的沒什麼
    一開始是提醒她詐騙集團的新手法,接著是勸世文、養生秘方、勵志故事連發,最近則瘋傳搭配佛祖、蓮花或風景圖片的格言及心靈小語,最下方還一定會加上一句「認同請分享」⋯⋯收到這些訊息,小夏翻翻白眼,索性已讀不回,怎料老媽還會再傳訊息追問:「你看了沒?」、「怎麼不回我?」讓她簡直快抓狂,但又怕回話口氣不好,老媽看了會覺得很受傷。
  • 那些已讀不回的人真的很討厭
    ,突然有一天跑來告訴我簡訊居然可以收到已讀回執。「 她一臉慶幸地說:「還好微信沒這個功能,不然別人給我發信息的時候,我看了卻不想回復,對方就知道我已讀不回了。」 我反問她:「你為什麼看到了別人的信息卻不回復?」她義正言辭地說:「看到了卻沒能及時回復不是很正常嗎,我又不是 TB 金牌客服。」
  • 「重拾附近」的焦慮中,「已讀不回」傷了誰的心?
    ,用戶之間的不平等關係被進一步的強化工作場景中,已讀功能使得老闆的消息擁有更強的管制力,在這種情況下,員工閱讀了上級的消息就必須儘快回復,如果員工已讀不回,即便是出於合情合理的正常原因,也可能會讓老闆對其產生一種主觀上怠工、拖延、態度不端正,因為工作交往的核心是追求效率和利益最大化,員工的已讀不回某種程度上面臨著被誤讀為
  • 已讀不回的人,不配擁有朋友
    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重新加了她的好友追問。我問她,我們為什麼會成現在這個樣子?她沉默很久才回復我。後來我還是會回憶起這些片段。那些被我忽視的,讓她溫熱的心逐漸冰冷的聊天碎片。很奇怪,人總是會把重要的人放在溫柔最末端。一堆信息,先回陌生人,再回好友。
  • ✟ 微信好友那麼多,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已讀不回」?
    當網絡通訊從BBS丟水球時代進化到MSN時,小綠人的「登登登」幾乎是每天開計算機都一定會聽到的聲音,且透過MSN可聊天、傳遞訊息,也可在重要節期互道恭喜、維繫友誼,我當時認為這是劃時代的進步,MSN讓一切都變得太酷、太便利了;而在進入這智能型手機普及的年代後,僅透過智能型手機就能登入社群平臺、通訊軟體來完成比MSN更全面的溝通功能,而除了享受更快速、便捷的溝通之外,那充滿想像的「已讀不回
  • 為什麼他總是「已讀不回」 ─智能型手機帶來的人際關係焦慮
    已讀不回與贊不贊這些新科技的轉變讓我觀察到幾個現象。「就是『已讀不回』嘛」他瞪大眼睛繼續說「老師,我這樣做是有特殊意涵的…以後再告訴你。」 某次與幾位好友的聚會時,小芬火氣很大的說「你們覺得,他這樣會不會太過分,我早上Line給他,他很快就『已讀』了喔,但卻沒有回我。」「可能剛好在忙沒時間回吧,反正你們每天都會見面,沒關係啦」朋友都試著安撫小芬。
  • L-pioneer丨 已讀不回這個病,你怎麼看
    理想中「溫暖舒適」的居家辦公也會有一些小插曲,你遇到的最多的可能就是這樣的場景: 然後等來的是漫長的寂靜……這個寂靜帶來的是另一段煎熬,正因為不知道對方到底有沒有看到這條消息,長時間未收到回復引發了發信人更多顧慮:到底有沒有看到我發的微信呢?是看到了故意不回嗎?難道是我做錯了嗎?
  • 如何挽回那些已讀不回的客戶?
    是產品不滿意了?是我態度不好了?還是客戶找到更合適的供應商了?先來看看一位朋友的問題:冰大你好,客戶是英國的一個家族企業, 做我們這個行業的工程項目,客戶屬於中間商的性質。我們的競爭對手是歐洲一個老品牌,已經做照明燈具幾十年了。
  • 社交軟體已讀功能應不應該存在?當微信消息也顯示「已讀」.......
    看到對方已讀,但是沒有立馬回復。對方可能是有事忙,只來得及看一眼,後面又忘了,或者其他什麼自己不知情的原因。但是原因不重要,看了消息卻不回的這個結果才是撕逼必備品吖!這個功能還是要慎重,如果微信真開發推廣這貨,建議設置一個開關。
  • 已讀不回也是一種回復
    我微信上問你一遍,不回復,再問你一遍,也不回復。這算什麼意思?好歹給個回應啊!碰到這樣的人多了,以至於有一陣我把交往的人分為「收到會回復」和「收到不回復」的人區別對待。對那些「收到不回復」的人多有憤怒和抱怨,甚至有些敵意,甚至到後來就「拉黑」了。
  • 為什麼微信、QQ不推出「已讀」功能?
    可是你已經打開對話框,上司發來的每條信息都顯示著「已讀」,連裝作沒看見都是一種奢望。到頭來,你只能默默地回一句「收到,我這就做」,然後嘆氣,爬起來開電腦,開始熬夜加班。有趣的是,作為騰訊 QQ 的同門師弟,微信也意識到了社交軟體中的這個問題,他們也曾收到「為什麼微信沒有已讀功能?」這樣的疑問。
  • 日本生活二三事09|喜歡「已讀不回」的日本人,真的不是故意的麼?
    很多聊天工具,像line,messenger都有已讀功能,能知道對方是否閱讀了你的消息。然而,我遇到了很多日本人,他們不願意回消息,回復非常的慢。而且不是由於對對方的厭惡等等,這是一種常識和社會現象。 對於我這個在中國生活了20幾年的人來說,朋友來微信了,打開手機就順便回了,更別說「在嗎」這種用法,在日本環境下更加不適用。
  • 「微信終於有已讀功能了.」
    不撒謊的人在現實中不存在的,所以我們要給撒謊的人機會,如果我們都像機器一樣約束起來,這不是件好事。」有的時候,你就是不想回信息,但又不想破壞關係。所以會說:「對不起,剛剛在忙。」這樣善意的謊言,是尊重朋友,也保留了自己的顏面。網絡上流傳了這樣一個潛規則:「已讀不回,就是暴政。」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為。
  • 為什麼微信、QQ不推出"已讀"功能?
    "【十萬火急表情包】"你看了看指向00:32的時針,想著"這個明明是小王的任務,憑什麼每次都是我來收拾爛攤子",可微信顯示 "已讀"……,只能默默地回一句"好的,我現在做。"然後嘆了口氣,爬起來打開電腦,開始趴在在冰冷的辦公桌前的熬夜加班。這絕對是反人性的!幸好我們有張小龍!
  • 設置微信「已讀」功能
    我也不會    我也不會但是:如果微信有了已讀功能
  • 還好微信沒有「已讀」功能
    就這樣,幾個小時過去了,才突然想起還沒有給對方回信息。 很多次都在想,幸好微信沒有消息已讀提醒。讓我可以在「不想在」的時候,假裝不在;讓我可以在不知道怎麼回復的時候,可以選擇暫時放下不管它。不用在不小心忘了回復之後,心情忐忑的解釋自己不是故意的;也不用在被提示了對方已讀但不回的時候,胡亂猜測對方為什麼看到了卻一直不回我的原因。對於敏感的人來說,給喜歡的人發信息顯示「已讀」,可對方遲遲未回,那麼就很容易開啟胡思亂想的狀態,時間若是再長一些,玻璃心便秒碎成渣。
  • 還好,微信沒有「已讀」功能
    想一想,如果微信上線了「已讀」功能,世界會有多可怕?很多人習慣用意念回微信,有了這個功能,讓他們無處遁形!微信辦事的效率會大大提高吧!正如網友評論:「已讀,對於優勢方來說是個想要去掉的功能,而對於劣勢方來說是唯一的指望。」不平等的關係中,一個「已讀」便是額外的獎賞。當你好不容易熬過死亡星期五迎來周末,你的上司卻在微信裡臨時安排任務。
  • 還好微信沒有已讀功能
    雖然不知道這貨抽什麼風突然不用微信,但我還是直接回復了他,然後我們就用iMessage聊了起來。聊著聊著,我碰巧有事在忙,只好先放下了手機沒有回覆。兩分鐘以後,再拿起手機,發現他已經連續轟炸了幾條信息過來。最後一條是:"你怎麼看了我消息都不回我?"這時我才想起iMessage是有已讀功能的。
  • 微信「已讀」你敢要嗎?
    WhatsApp,iMessage,Line等等這些加起來用戶數超20億的App們,全都有這個功能!它的功能就是你給對方發送了一條消息之後,系統會告訴你,對方是不是看了這條消息。>【網友是怎麼誇「已讀回執」的】@傀儡娃娃有了已讀功能,我不會再等自以為他沒看到的消息了,不會再四處尋找他看沒看手機的痕跡。
  • 我很喜歡,沒有已讀功能的微信
    雖然不知道這貨抽什麼風突然不用微信,但我還是直接回復了他,然後我們就用iMessage聊了起來。聊著聊著,我碰巧有事在忙,只好先放下了手機沒有回覆。兩分鐘以後,再拿起手機,發現他已經連續轟炸了幾條信息過來。最後一條是:"你怎麼看了我消息都不回我?"這時我才想起iMessage是有已讀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