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社群】吳斌·農業+網際網路的社群運營

2021-02-11 農場主十

有這麼一個社群——「農創部落」,在這裡,有經驗的農人朋友在線上給大家分享經驗。

他們是,農產品文創大咖

他們是,農場規劃的行家

他們是,田間地頭的農夫

他們是,社群運營的高手

... ...

2016年3月16日21:00

「農創部落」展開了應用性極強的

農業+網際網路的社群運營

線上分享

專業+實操,乾貨滿滿!

 

吳斌:

農業+網際網路的社群運營

今天和大家分享社群,更多是我對於社群的理解,較多是框架性的思維。對於大家的實際操作也許只有啟發性作用,但是作為農創部落的一員,我們倡導分享,也希望能引出更多有實際運作經驗的家人們和我們一起分享。

一般來講,大部分從事企業的企業家們最想要的就是能擁有自己的渠道,但是這是大部分企業家欠缺的,所以在營銷層面上一直受制於人。所以很多人覺得做社群就是建立自己的客戶池。我想這是大部分想做社群的企業家朋友們的內心話。

社群=渠道

對嗎?

這個問題先放一放

很多人做社群就是建微信群,或者加入無數個微信群添加粉絲,然後拉到自己的微信群。最後發現,這些群基本上都成了死群,很難激活,更難以運營。即使天天發朋友圈,也無人回應,最後只能放棄。

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幾個真正意義上成功的社群運營案例呢?因為做社群確實很難,比做好一個產品和公司更難。

所以,我思考的社群並不是純理想化的社群,那是很難實現的,我思考的更多的是基於傳統的企業管理思維和網際網路思維的融合。

主要是由於不確定性和相關性。因為我們需要面對的是一群不確定的人,每個人都是一個不確定的變量。同時,人與人相互之間又有較弱的相關性。

有共同興趣愛好價值觀的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情(目標)。

社群運營必備四駕馬車


產品的四級路線


社交,滿足用戶的交流需求。像天空農場的侯總喜歡用錘子手機,每次我們坐在一起,他就開始炫耀錘子的各種好處,如果我也喜歡錘子手機,我想我們在這一塊能產生更多共鳴,有更多交流。

口碑,滿足用戶的懶惰需求。現在我們看電影都喜歡看影評,買東西都喜歡看評論,因為我們不願意去嘗試,願意去聽嘗試過的人的建議和看法。

信仰滿足用戶的精神需求。褚橙,為什麼會發展這麼快?因為他已經不是簡單的一個橙子,而是以褚老為代表的上一代企業家的創業精神和永不言敗的精神為內涵,這種企業家的精神也是我們所需要的。

產品即戰略——產品的生命周期就是戰略。

產品即營銷,基於產品的創新和極端化就是營銷。


我們會看到很多公司是靠一款產品做起來的,最終,也是因為一款產品的失敗而滅亡,如早期的三株、秦池、愛多等,現在的小米、蘋果手機等。這個產品極致化並不是產品無限的好,就是性價比同行最好即可,不能超過目標客戶的購買力,否則再好也沒意義。

具體拿農產品來說,農產品是什麼?農產品的維度在哪裡?

以我們農創部落帶大家去過的臺灣為例,臺灣的農場的產品力特別強。以下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面積也不大,大概一千多平方米,每年的這個營業額大概在三千到四千萬。它的產品大概六七十種,做單品的多元化而不是做多元化的產品。

他可以把蝨目魚相關產品開發得淋漓盡致,有化妝品、保養品、點心、速凍產品等等,很大概有六七十種。

他不僅賣產品,還會針對用戶不同的人群做不同的體驗和互動活動,比如抓魚,做手工皂,蝨目魚丸,設計一系列的手工DIY的體驗活動,跟更多的用戶做互動和交流。

 

2015年九月份去了日本,考察了日本休閒農業。富田農場的面積也不大,大概四百畝,但是歷史久遠,有120多年歷史。

這個農場把農業的一產到三產做的很到位,圍繞農場的花海,有薰衣草,有很多玫瑰做成的系列產品,比如化妝品、指甲油、香水、面膜等等。好的產品是會說話的,很多女性去了富田農場就變成購物狂了。

對農場而已。不僅產品重要,場景更為重要。

這是大陸一個做蘆筍的朋友,我在微信圈裡看到他做得特別用心,他的文創有些小資情調,不是硬生生的去賣產品。


通過對比就看得出,臺灣的農場在產品方面的優勢。這就是說,我們做農場,做產品,都需要一定的場景。

場景做得非常不錯的還有臺灣的薰衣草森林。這個農場佔地不大,約30畝,打造小女生的童話森林,他們請專門做微景觀設計的專家打造。

10年時間裡,他們複製了5個農場,總面積不超過500畝,但營業額可以達到1億人民幣,6億臺幣,現在開始向民宿方面發展。

現在是一個高感性時代,如何做到產品的高感性呢?



我們現在說的團隊,更多的是公司內部的團隊,如果創始人格局夠寬廣,那麼也可以做到用戶也成為公司的團隊,屬於外部團隊。所以內部團隊的執行力打造相當重要。

團隊的二級路線:

員工即員工

用戶即員工


心態——選人

流程管控——育人

價值觀——用人

分享機制或合伙人模式——留人

企業文化:用戶價值至上,而不上老闆價值至上。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都需要從用戶價值的角度來思考。




我們農業企業,初期的粉絲來源,主要是通過我們團隊的執行和農場主的個人魅力來加強粉絲的好感和獲得認同而得到的。


粉絲的二級路線

中心化

去中心化

中心和去中心有一定的矛盾性,核心關鍵在於農場主的個人魅力和能力,如果能力不足,不建議建立多中心(集權和分化在某個層面上有一定的衝突性)。完全可以把產品和服務的性價比做得最高,把社群做成渠道和用戶服務平臺,這也沒什麼不好。


我們來看看小米的案例,是如何做粉絲的。




平臺的四級路線:

團購

眾籌

共享

生態

社群的四個維度

渠道

社交

結盟

精神


做成精神層的社群是最理想的層面,這也僅僅只是極少數的人能做到的,但是做成渠道是大部分人可以做到的。這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是最現實,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以用戶價值為核心的產品和服務。

社群運營的價值鏈

渠道

平臺

生態

運營好社群的核心關鍵詞

敬畏

(敬畏用戶價值,敬畏常識,敬畏規律)

價值觀

聚焦

(聚焦核心用戶需求,聚焦核心用戶價值)

重度垂直

(只為少部分人服務,不要為大眾服務)

做社群,我們自身必備的素質?

1:認清自己

自己的能力範圍和專業範圍。

2:認清自己想做的事情

是僅僅想賺錢,還是真正想做一件事情,還是做情懷。

3:改變思維

思維就像一層窗戶紙,很薄,但是很難改變。就像網際網路,你當工具用,人家就是一種思維方式或者生活方式。表現形式一樣,本質不一樣。

4:明確目標

我要達到的結果是什麼?想要經營好社群,除非你有極強的人格魅力,否則是一個慢活。

作為自媒體人,我還是回到做社群的心態

路遙知馬力

日久見人心

吳斌.2016.03.16分享於農創部落


本文為吳總的真實分享內容,我們分享的願景是:將農創部落打造成線上線下新農人最具價值的知識型社群。更多行家大咖等待我們去邀請哦,關鍵看你想學什麼。


文章投稿/轉載/自媒體合作請聯繫微信:lsh287806652

農場考察/農人專訪請聯繫微信:lsh287806652

業務諮詢/商業合作請聯繫微信:tudouge1978



相關焦點

  • 社群初建時,社群運營平臺的選擇
    當產品型社群發展到後期時,消費者群體將對產品所歸屬的品牌產生信任和情感關係,熱衷於追逐品牌旗下產品,並對品牌文化產生很強的認同感,於是品牌型社群開始形成。如:哈雷車友會、StarTree、星巴克社群4)知識型社群:是指出於學習興趣,為了獲取和分享知識,而集合的網際網路社群。從本質上說,知識社群是興趣型社群的一種。
  • 當下熱鬧的社區、社群及社群電商具體是什麼?
    09年後,移動網際網路開始在國內興起,一部智慧型手機,就可以讓天南地北的人們快速的連接和聚集,社群的概念也開始越來越熱;以QQ群、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粉絲為載體的的社群開始興起。社群的定義那麼,社群又是什麼,到底什麼是社群?今天,似乎很多做零售的,做電商的,做自媒體的,甚至賣水果的,好像都在談論社群,社群電商,這社群到底是什麼?好像很多人談到社群的時候都會提到微信群。難道,社群就是微信群嗎?估計這是一開始很多人對社群的理解,是這樣嗎?
  • 社群模式畫布 = IP + 社群 + 場景 + 分享經濟
    創新離不開用戶參與,用戶之所以願意參與前提是跟他有關係,社群的終極目標就是與用戶構建共同體關係。很多人對社群模式的認知要麼是屬於盲人摸象,要麼是無從下手。在對大量社群實踐深度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商業模式畫布推導出社群模式畫布IP+社群+場景+分享經濟,希望為社群同仁提供一種結構化的思考框架。
  • 5Y View|社群的未來是協作 - 關於社群、社區、全真網際網路的思考
    所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考記錄下來,大概路徑會是:社群key在於協作 -> 定義長久的社群 -> 把協作拆更細 -> 全真互聯裡的未來社群社交:幫助用戶建立連接和維持連接社群:一群人基於某種共識群聚在一起,實現共同的目標(並隨著時間推移,會越了解對方)社區:多個社群的集合(貼吧),或者一個超級大的社群(youtube
  • 什麼是社群運營?什麼是社群的三大基本要素?
    什麼是社群運營?如何運營好一個社群?我們可以從三個內容模塊來進行探討這一問題:為什麼要運營社群?社群的建立,通過微信還是產品平臺?運營社群有哪些必修課?..未來的日子裡,我將與大家一起分享學習,關於社群營銷與運營的知識
  • 社群電商:「有好東西」如何運作線上社群做電商,單月流水破8000萬?
    面對「有好東西」的成績,腦海裡冒出一些疑問:「有好東西」為什麼將線上社群作為社交電商的主要銷售場景?在線上社群場景中,又是如何運作的?「有好東西」的商業邏輯是什麼?發現社群電商新機會2012 年,陳郢畢業回國拿到融資後。他和他的團隊在農村建立各種社群,像在城市運作「社群電商」一樣把貨品推給農民。以生鮮農產品為切入點,開始做農村電商。
  • 社群運營:一套建立優秀的社群的方案
    社群,每個公司都會建立,每個網際網路的人都有很多的社群,運營的小夥伴,都會被要求參與到社群運營中去,但是社群運營其實很複雜,社群也是有生命周期的,
  • 社群電商:線上安利王國
    在達令家一次邀請投資人為其背書的會議上,一名投資人不無含蓄地提醒說:考慮到未來公司要上市,即使在早期也要注意合規。「社群電商」公司管理者們,踩在追求增長速度和擔心監管風險的鋼索之上。老趙之所以有十幾個微信號,源於他長年混跡於各種網賺和微商項目,加好友的人太多。但他依然在茫茫的網際網路世界尋找新的獵物。「你會用哪些方法推廣自己?」我問老趙。
  • 你知道什麼是社群運營嗎?
    其實很多做運營社群的人根本就沒有認清社群的本質,所以也看不懂社群運營的規律,無法把握不了社群發展的趨勢,就很容易入了社群運營的三個大坑。1、社群不就是微信群嗎以為只要人越來越多,群越來越多,就一定能收穫紅利。所以社群運營者往往花了很多的精力去吸粉,去加人,去建群,忙著每天做分享,但是收效甚微,最後基本就偃旗息鼓了。
  • 社群是什麼?又該怎麼運營?
    社群是什麼?又該怎麼運營? 1.
  • 社群經濟: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革命(乾貨) 品牌中國·營銷
    小米現象本質上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經濟學現象,一切動能來自於社群,社群的力量推動著企業的變革和品牌的再造,企業和品牌社群化正在成為下一個熱潮。有社交的地方就有人群,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市場,早期的社群經濟以興趣為中心形成鬆散的組織形式,由於缺乏無縫的連接管道,那時候的、人們更多的是純粹精神層面的社群,很少一部分人能夠通過社群獲得經濟上的成功。最早期的BBS簡單高效,形成區域、興趣、組織等社群的早期模型,社群中意見領袖的誕生來自於互動交流中的發帖跟帖,bbs產品本質上只有一個帖子列表和帖子內容兩個頁面。
  • 為什麼要建立社群?社群能帶來什麼價值?
    但是要真正的運營好一個社群卻也不是那麼簡單,難免會出現眼高手低。但是社群營銷成功的案例確實不在少數,最近社群營銷可以說是風頭正盛。但是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微信更容易上手。但是微信和QQ相對來說,QQ群的管理工具也更加的豐富一些,比較便於社群管理和運營。而微信的群工具比較簡單,往往需要藉助第三方的微信群管理工具來操作。
  • 大家都在說社群,社群到底怎麼建立?怎麼運營?怎麼變現?
    作者:移動網際網路來源:品途網2015年「社群」這個詞開始火爆流行,首先來給社群做一個簡單的定義,社群簡單認為就是一個群,但是社群需要有一些它自己的表現形式。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社群它要有社交關係鏈,不僅只是拉一個群而是基於一個點、需求和愛好將大家聚合在一起,我們認為這樣的群它就是社群。
  • 社群運營
    如何做好社群運營,助力企業打造專屬私域流量,以下四個要點至關重要。一、明確社群定位社群運營的本質是通過關係和情感來連接人與人之間可反覆觸達的私域流量,商業社群的本質則是先社交,再成交。所以企業在搭建社群前就必須明確目標人群及任務,簡單來說,就是讓社群內的人都清楚自己的定位。
  • 【技術貼】一次社群「外溢效應」的公開課
    社群直播效應外溢的基礎如今,「社群直播」已經成為了微社群聯盟的線上活動的常規節目。評點每一次直播的效果之後發現,決定一場社群直播真實效果的,核心在於能否帶來社群之間的「傳染式連接」——群成員對直播內容,自發轉播到其他同屬性社群中,形成傳播效應「外溢」。
  • 2021年品牌的新風口,社群運營必須榜上有名!
    如今中國運動品牌也迎來了新的市場機會——社群的打造,相比起有多年歷史的國際運動品牌,中國本土運動品牌在市場上的優勢就是快、準、狠:可以迅速從用戶獲得反饋,並直接作用於供應鏈;運營節奏快,懂得如何為品牌創造當下熱門話題,也更懂得如何用中國式的網際網路特點帶動消費。
  • 知識星球:如何才能做高品質社群?如何讓社群持續產生價值?
    一開始,知識星球是希望能夠成為微信群的有益補充——能夠有效沉澱內容。所以,可以將知識星球理解為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群論壇和微信公眾號論壇,每個認真經營的微信群和微信公眾號,都應該配上一個知識星球。因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論壇被群(包括微信群和 QQ 群)消滅了。
  • 【原創】社群經濟,一個新的力量對比時代!
    社群經濟是有組織地改變消費者與企業的力量對比,新的力量對比下,企業怎麼辦? 連接一切,是網際網路的本質,社群就是其中最極致的表現形式。未來,社群經濟將成為一個時代! 事實上,社群媒體已經徹底顛覆商業與消費者行為。我們從小米的官網看到,小米把購買不同產品的客戶變成了不同的社群,他們在這裡討論小米的產品,這就是一個社群,他們成為小米免費的宣傳者,他們成為「非正式組織」的銷售團隊。論壇擁有這樣足夠的能力。 今天,微信等即時通訊功能讓讓企業組織結構的邊界越來越模糊,社群將成為未來企業組織結構的一部分。
  • 微信群助手--社群運營必備工具!解決微信群管理難題!
    微信營銷的快速發展將網際網路時代的魅力體現得淋漓盡致,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微信營銷的隊伍想要分得一些紅利,但是現在的微信營銷少的十幾個人百人微信群,多的幾十上百個百人微信群
  • 對話社群官(十一) | 「沒有人」社群如何實現自治
    小光: 來自臺灣的 90 後,正在旅行探訪社群多樣的可能性。做過網際網路社群營銷,但最終在開源社群上看到協作的能量,與自己想要貢獻公益的熱情。當時並不知道 g0v 是什麼,後來透過 g0v 的各種網站,像是國臺客語的線上辭典,我就覺得這群人做的東西很有趣,但我當時不知道 g0v 是怎樣的社群。後來自己也做了幾個網際網路公益項目,看到網際網路對社會問題帶來很大的關注跟影響人們吸收、傳播、討論資訊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