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攝影師選擇使用索尼微單相機?

2022-01-30 攝影世界

索尼從 2010 年開始耕耘微單數位相機,在過去的 11 年裡,推出了眾多高性能產品。無論機身還是鏡頭都充分發揮出了無反系統的技術優勢,讓用戶實實在在感受到輕量化和高畫質是可以兼得的。

穩紮穩打,索尼從最初的無反相機開拓者成為了如今的引領者,影響著未來影像的發展。相信索尼會繼續研發出更多讓攝影愛好者和專業用戶更加驚嘆的黑科技產品。


目前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有 4 代全畫幅機身、6 個產品系列、15 個型號、65 只鏡頭。

01

單反數位相機的攪局者

索尼作為日本知名的影像製造品牌很多年前就進入了數位相機市場,不過真正讓索尼步入正軌還要從 2005 年收購美能達相機部門算起。作為一名當年美能達的用戶,很高興美能達 α 系列數碼單反機能夠繼續發揚光大,當年那句「α 你的力量」,讓索尼單眼相機迅速得到專業用戶和攝影愛好者的歡迎。

橙色 α 代表的是更有活力、更具科技感的影像系統。索尼憑藉豐富的研發技術底蘊以及市場前瞻性,創造性提出了微單相機的概念。在當時單眼相機盛行的年代,索尼這一看似「瘋狂」的做法很多人並不看好,但事實證明正是索尼的堅持才成就了現在 E 卡口微單系統的輝煌。


索尼 A9+FE 200-600mm F5.6-6.3 G OSS,f/6.3,1/1000 秒,ISO100。萬全 攝

單眼相機受制於五稜鏡、反光板等結構的限制,機身體積難以減小,重量也不容易減輕,同時機械結構也限制了連拍等性能的提升。

而微單相機解決了這些痛點問題。取消了五稜鏡、反光板後,機身體積和重量可以大幅度減小、減輕;基於短法蘭距的優勢,後端光學鏡片可以更貼近傳感器,從而減小廣角鏡頭的像場彎曲和暗角,畫質比單反系統更出色。

索尼很早就敏銳地發現無反系統技術上的先天優勢,放棄單眼相機轉投無反相機。這一戰略決策顯示了索尼作為領先的電子企業的前瞻性與判斷力。

索尼 A7M4+FE 70-200mm F2.8 GM OSS II,f/2.8,1/400 秒,ISO125。林海音 攝

02

索尼微單生態系統發展歷程



2010 年索尼推出了其歷史上第一臺 APS-C 畫幅微單相機 NEX-5,正式拉開了索尼 E 卡口微單的序幕。這一系列的名稱 NEX 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奶昔」。

當年,儘管單眼相機依舊代表著專業,但奶昔已經讓大家刮目相看。它體積更小,顏值更高,同時成像畫質也完全可以接受。「奶昔」的成功讓索尼積累了更多無反相機開發經驗,堅定了在無反系統繼續深耕的信心。

僅有 APS-C 畫幅的機身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2013 年,索尼再接再厲,同時發布了兩款重量級產品:  A7 和 A7R 。A7 是普及型產品,有效像素 2430 萬。  A7R 是高像素、高畫質產品,有效像素 3640 萬。這是世界上首批採用了全畫幅傳感器的無反相機,採用了許多新技術,對當時的全畫幅單眼相機構成了嚴重威脅。

從 A7 開始,索尼全畫幅微單奠定了較為統一的外觀和操控設計,體積上與之前的奶昔一樣,依然主打小巧緊湊,便攜優勢從第一代機身就凸顯了出來。

索尼 A9+FE 100-400mm F4.5-5.6 GM OSS,f/5.6,1/2500 秒,ISO1600。周海翔 攝

從 2013 年到 2021 年,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完善的體系。機身方面一共經歷了四次更迭,目前分成主打畫質的 A7R 系列、主打視頻的 A7S 系列、 主打速度的 A9 系列、主打均衡性的 A7 系列、主打入門易用的 A7C 系列以及旗艦 A1。這六大細分類型各具針對性,讓用戶可以根據拍攝需求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機器,這也是索尼品牌所具備的優勢。

在所有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 A9。這臺誕生於 2017 年的頂級速度機創造了歷史,打破了在新聞、體育攝影領域由單眼相機主導的局面。A9 一經面世,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如此小尺寸的機身竟然可以實現智能化對焦和 20 張 / 秒的超高速連拍!A9 迅速得到不少專業用戶的青睞,從此索尼全畫幅微單走向了專業化的道路。

索尼 A1+FE 16-35mm F2.8 GM,f/4,1/2500 秒,ISO1600。魏徵 攝

除了主打的全畫幅微單外,索尼當然沒有忘記平民化的 APS-C 畫幅產品。雖然當年的「奶昔」沒有延續下去,但更強的 α 系列取代了它,延續至今。得益於開發全畫幅相機的技術儲備,體積小巧、價格平易近人的 A5000 和 A6000 系列受到了女性和初學者用戶的廣泛歡迎,而 ZV 系列則更受到 Vlog 拍攝者的喜愛。索尼非全畫幅 E 卡口相機陣容同樣強大。

索尼這兩套不同畫幅的相機產品,可完成絕大多數的拍攝工作。頂級的旗艦 A1 特別適合新聞、體育、生態攝影,注重畫質的 A7R 系列顯然更適合商業攝影。Vlog 拍攝也有多款機型對應。專業視頻用戶可選擇全畫幅的 A7S 系列,普通用戶可以選擇 APS-C 畫幅的 ZV 系列。由於市場細分到位,因此索尼 E 卡口微單相機幾乎可滿足任何用戶的要求,這也是索尼 E 口微單相機能夠快速佔據無反相機市場主導地位的原因之一。

北京新金融街。索尼 A7RM4A+FE 24-240mm F3.5-6.3 OSS,f/9,1/400秒,ISO400。林銘述 攝

03

索尼 E 卡口微單相機的主要技術特點

 01  唯一卡口,鏡頭群擴展性極強 


從 2010 年開發微單機身開始,E 卡口就是索尼相機的代名詞。無論是後續發布的 APS-C 畫幅還是全畫幅以及專業電影攝影機等,均採用了 E 卡口。因此用戶只需要準備一套 E 卡口鏡頭群即可在索尼不同的相機機身上實現無縫切換,不但節約了使用成本,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索尼一共推出了 65 只不同規格的 E 卡口鏡頭。其憑藉出色的光學性能,可讓攝影師拍攝出滿意的作品。

索尼針對初級、中級和高級用戶研發出了包括 G 、GM (大師)、蔡司等不同定位的鏡頭群產品。在龐大鏡頭群加持下,索尼 E 卡口微單相機系統可應對幾乎所有拍攝題材及高難度拍攝的需求。

「1」個卡口」:連接照片和視頻,專業和愛好者的共同創作平臺。

 02  畫質出眾 


眾所周知,索尼不但擁有電子、光學研發能力,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 CMOS 傳感器製造商。正因為如此,索尼相機在硬體上更領先一步,尤其是傳感器的開發。索尼微單相機的像素從 2400 萬直至最新的 6100 萬,不斷刷新著傳感器的記錄。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索尼傳感器性能也逐年提升,從最早的前照式 Exmor  CMOS 到後來的背照式 Exmor R  CMOS,再到最新的背照堆棧式 Exmor RS CMOS,無論是感光性能還是動態範圍再到色彩還原及細節表現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除了傳感器,影像處理器同樣重要。索尼的 BIONZ  X/ XR 處理器可以有效提高相機運算能力,滿足高像素的存儲、連拍以及影像色彩處理。成熟的背照堆棧式傳感器搭配新型 BIONZ  X/XR 處理器是確保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高畫質、高速度的核心保障。

BIONZ XR 影像處理器

 03  先進的對焦及連拍性能 


單反時代自動對焦採用的是獨立的對焦模塊,相對來說功能較為單一,對焦點的數量有限,同時對焦範圍也相對較小。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則採用了更加先進的對焦系統,它直接利用傳感器的像素點進行相位檢測自動對焦,同時還結合了反差式對焦,兩者合二為一的混合對焦系統既能提高對焦速度又有很好的合焦精度,而且對焦點數量眾多,幾乎可以完全覆蓋整個取景器範圍,比傳統單眼相機的對焦系統強大不少。

索尼 A1 擁有 759 個相位檢測對焦點,對焦範圍基本覆蓋全畫面。

索尼微單相機的對焦展示,其中 A1 擁有 30 張/秒的高速連拍性能。

過去對於單眼相機來說,每秒 12-14 張的高速連拍已經是最頂級表現了。單眼相機由於採用機械快門,超高速連拍極難實現。索尼微單相機採用了電子快門技術,很快突破了高速連拍瓶頸。例如旗艦 A1 最高可實現 30 張/秒連拍,這對於單眼相機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當然,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索尼創造的 AI 智能對焦功能。利用深度學習算法,索尼微單相機可以識別畫面中的人、動物、鳥類等主體,並優先對他們對焦,這大大提高了拍攝的成功率。強大的實時跟蹤對焦,可對高速移動的目標進行穩定的焦點鎖定拍攝。

目前索尼 A1 和 A7M4 支持鳥類眼部追蹤對焦,其中 A7M4 在視頻模式下同樣支持該功能。

 04  超越以往的視頻錄製功能 


視頻攝製一直是索尼傳統的強項,但以往如果想拍攝出色的短片需要大型專業設備以及眾多配件。當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問世後,即使是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地錄製他們自己的 Vlog 視頻及微電影。

首先,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的視頻格式非常豐富,包括全高清 1080P 、4K 甚至 8K 均有相應機型支持。另外利用出色的高像素傳感器,還能夠錄製超採樣的視頻,成像細節更加銳利清晰。除了拍攝格式外,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還支持 S-Log 曲線,符合專業電影工作者的後期處理流程。

其次,強大的智能自動對焦在視頻拍攝時同樣有效,這在採用傳統手動對焦電影鏡頭拍攝時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自動對焦的加入大幅度減輕了攝影師的壓力,普通人也能夠利用人眼識別在移動中拍攝出更專業的大片。

最後就是全畫幅傳感器的優勢了。除了高感、高動態範圍外,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出色的景深表現也是其他尺寸傳感器電影機所不能比擬的。在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上,攝影師可以通過眾多大光圈鏡頭來創作出漂亮的背景虛化效果的作品。


索尼 A7RM3+FE 600mm F4 GM OSS + 2倍增距鏡,f/8,1/800秒,ISO160。陳誠 攝

 05  配件豐富,提高工作效率 


除機身、鏡頭外,索尼還擁有豐富的配件,進一步擴展了 E 卡口系統的工作性能。包括 GP-VPT2BT 無線藍牙多功能拍攝手柄、VG-C4EM 豎 拍手柄、ECM-B1M 槍型麥克風和 HVL- F60RM2 閃光燈,等等,從拍攝到收音的眾多配件讓索尼形成了完善的微單生態系統。

索尼 A1+FE 400mm F2.8 GM OSS。邢廣利 攝

索尼 A7M3,f/2.8,2秒,ISO400。劉屹靖 攝

 06  市場的反饋 


索尼在 11 年的微單系統開發中,市場表現如何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越來越多的攝影師選擇了索尼微單作為主力拍攝器材,無反時代已經到來。

隨著時間推移,單眼相機的市場份額逐年下降,而無反相機的銷量從 2019 年開始就實現 了反超。據第三方數據統計,在今年第二季度索尼以累計銷量超 3.8 萬件排名熱銷品牌榜第一,市場佔比約 40%。索尼 A7M3 和 A6400 則是無反相機市場的「常青樹」,常年佔據銷售首位。

如此強勢的市場表現,也難怪專 業用戶會紛紛「倒戈」,比如世 界知名新聞圖片社 AP(美聯社) 已經將所有的攝影器材換成了索尼。在眾多新聞及體育大賽現場,越來越多的攝影記者選擇使用索尼微單相機進行採訪報導。十年前,誰能想到今天無反相機會成為專業用戶最信賴的拍攝工具呢!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攝影師眼中的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
    追蹤模式下最多10張/秒的高速連拍功能,同時支持4K視頻錄製、擁有15級的寬廣動態範圍/寬容度、高感光度低噪點,獲得了眾多專業攝影師的認可,也標誌著數碼影像領域微單™時代的來臨。在我拍攝城西生活在鐵路沿岸人的生活的時候,這天下起了雨,而且又遇到火車從我身邊路過,雨點滴濺在我的相機上,同時火車又噴射出了煤煙,在此情況下絲毫沒有影響我的拍攝,見證了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的相機防滴濺防塵的性能,讓我信心滿滿地完成了此行拍攝
  • 一款讓人移情別戀的相機——索尼全畫幅微單A7RII
    而此次印度之行,我全程只攜帶了索尼的全畫幅微單™A7RII數位相機。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多信仰、經濟迅猛發展的發展中國家,在國家發展進程中,尚且存在諸多問題,而我要做的就是真實的記錄當地人的生活現狀。      我曾經是一名膠片攝影師,一直以來都是在使用膠片進行拍攝。自從索尼推出全畫幅微單A7系列之後,其卓越的品質、健全的功能和小巧便攜等特性,使我開始關注並使用這個系列相機。
  • 索尼大法好!|使用索尼微單的十個小技巧
    我作為一個用了9年索尼相機的老索狗,混跡於多個索尼攝影群之後發現,很多用戶儘管購買了索尼微單,但卻有這樣或那樣的意見,事實上這些意見很多都是由於對索尼相機不夠了解導致的。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些使用索尼微單的小技巧,能讓你手中的微單666到飛起~1.人像偏黃怎麼辦啊怎麼辦這個問題老生常談了,很多索尼用戶也是怨聲載道。
  • 索尼α6系列相機入門使用技巧,讓你玩轉微單
    同時,遍觀國內外的各種攝影大獎賽,索尼相機獲得的作品比重逐漸攀升。但是,同樣品質的相機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能夠拿它拍出好的攝影作品。學會相機的使用是拍出好作品的第一步,啃說明書實在太累,上網看文章又過於零散,很多攝影初學者因此無法掌握該系列相機的使用,難以拍出滿意的攝影作品,甚至有些人因為不會使用索尼A6系列相機而放棄了攝影。
  • 野生動物攝影師的福音—索尼全畫幅微單A7RII
    至11月,我在獾子洞溼地觀測白鶴遷徙時,第一次巧遇了在佳能大炮上通過Metabones轉接環搭載索尼全畫幅微單™A7RII的影友,他是我的舊友——香港《中國旅遊》畫報的特約記者王毅,他竟然一次購入了兩臺A7RII並把原本使用的佳能機身賣掉了!  是怎樣的差距使得他如此果斷的丟掉原配佳能改用索尼全畫幅微單™A7RII?
  • 誰應該選擇索尼A6600?
    這是很多人都混淆的一件事,也是為什麼A6600和A6400成為熱門機型的原因。這裡我將針對誰應該選擇索尼A6600的問題展開,分享一點選購看法。適用者:視頻內容創作者在索尼微單產品中,我認為索尼A6600是最適合用來拍攝視頻的相機,尤其是適合短視頻創作者。
  • 索尼微單a7R4、a7R3 a7R2系列相機專題課程
    作為號稱市場佔有率已經第二的索尼索尼微單用戶應該已經不少了
  • 為什麼索尼全畫幅微單是一個致命的錯誤
    日前索尼全畫幅微單正處在一個很大的熱潮中,看到這些人衝進這股熱潮就像看著他們一個接一個奔向懸崖一樣。許多索粉可以興高採烈地宣布全畫幅微單打敗了單反,然而這個勝利判定顯然為時過早。我有資格來說一下,因為我是一名索尼全畫幅微單的擁有者,我也被吸引到了懸崖邊。這很大程度上是一個錯誤,為什麼我會那麼蠢?
  • 微單的勝利,總結2019年的富士相機,展望2020年富士微單發展趨勢
    在京東商城的雙十二的頁面裡面,2019年的銷量前三,是佳能、索尼、富士。在很多網紅旅遊景點,你也會經常發現使用富士相機的用戶,卻越來越少見到使用尼康相機的人了。2019年,富士APS畫幅數碼微單,徵服了越來越多的非職業攝影師,其影響力之強,以至於甚至有些職業攝影師也膽敢使用富士APS畫幅數碼微單幹活賺錢。試問,2年前,誰敢用富士APS畫幅數碼微單幹活賺錢呢?誰有這個膽子呢?
  • 微單相機的索尼、富士、奧巴三個牌子如何選擇?
    一、索尼A6000、a6300索尼的微單一直做得比較好,而且它的微單產品絕對算是業界良心,其性價比非常高。我估計是最開始沒對比不知道,當索尼推出a6500時,大家就知道a6300性價比有多高了,所以a6300銷量上升。最讓我意外的是索尼a6300居然配置了4K視頻拍攝,不僅提供了超採樣4k(25p/100Mbps)以及升格HD(120p/120Mbps),還有 S-log3 伽馬曲線。這和那些價格更高的微單相比,索尼a6300真的很不錯了。
  • 2016年最好的無反微單相機推薦
    它們常常具備單眼相機那種拍照質量和可靠性,也比前幾代無反微單相機快得多,無論是在焦距和拍攝速度方面,還是電子取景器(以上都具有這些功能)不是光學取景器的缺點。如果你還是中意於單眼相機,你也可以看看玩懂手機網前不久推薦的單眼相機。索尼A6500
  • 如何科學選擇數位相機——全畫幅微單
    因為微單的性能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強調視頻拍攝的能力,微單的機身越來越像一件數碼產品,像素更多的全畫幅微單尤甚。然而,全畫幅微單的鏡頭又是消費級產品中對光學水平要求最高的,又需要極強的光學底蘊積累。廠家不得不同時面對這兩種截然不同但都極其嚴峻的挑戰。
  • 索尼A7系列微單入門攻略,讓你從此玩轉全畫幅微單相機
    而索尼A7系列相機作為全畫幅微單一經推出便引起了無數影友的追捧,其新近推出的第三代全畫幅微單相機索尼A7Rlll和索尼A7lll更是促使大批影友出佳入尼、出康入尼。學會相機的使用是拍出好作品的第一步,啃說明書實在太累,上網看文章又過於零散,很多攝影初學者因此無法掌握該系列相機的使用,難以拍出滿意的攝影作品,甚至有些人因為不會使用索尼A7系列相機而放棄了攝影。
  • 選相機(單反和微單),一文說清楚
    在我的立場,如果我的親戚問我,買什麼單眼相機,我一般都會推薦佳能,因為我用佳能比較多,所以為什麼你會發現有時候你會發現身邊有玩攝影比較久的前輩會推薦你買尼康或者佳能,因為他用慣了。而且對另外一個品牌不一定很熟悉。比如你用尼康問用佳能的攝影師怎麼設置尼康相機,這個攝影師如果不經常玩,那肯定不能立馬說出這個問題的所在,需要摸索一下,反之亦然!
  • 索尼正式發布了APS-C畫幅微單數位相機A6400
    索尼微單A6400  索尼微單A6400主要功能點:  0.02秒*1快速自動對焦,425個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覆蓋約84%的取景範圍。  新增「實時眼部對焦(實時眼部AF)」與「實時追蹤」功能。實時捕捉精彩瞬間  索尼微單A6400的自動對焦系統繼承了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A9、A7RM3和A7M3的許多技術。
  • 如何科學選擇數位相機——非全畫幅微單
    當然,首先介紹的是不那麼窮三代的非全畫幅微單。雖然隨著CMOS等電子產品的成本下降,加上機身做得越來越輕巧,全畫幅越來越普及了,佳能的全畫幅微單EOS RP甚至做到了機身1000刀/9000元。但即使這種白菜價全畫幅,相較於機身普遍五六千元的非全畫幅微單還是更加昂貴,更不要說全畫幅微單的鏡頭往往也會更貴。而且,全畫幅相機的機身和鏡頭的體積和重量往往都更大。
  • 新手如何選購索尼微單相機
    對於沒有使用過微單相機的新用戶來說,第一次購買微單都會比較茫然,不知道如何選擇.在這裡分享一些選購的方法,在選購時哪些配置參數是需要關注的,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 入門級微單相機評測——索尼微單A6400
    (掃碼添加老師微信)廢話不多說直接開始~今天給大家帶來索尼A6400這款相機的評測。索尼微單一向給人的印象就是全能,機身便攜小巧,畫質均衡,對焦連拍強悍,視頻模式豐富多樣並且擁有各種專業模式。A6400無疑就是其中最均衡的一款。
  • 索尼A7R IV微單相機評測:強大堪比旗艦A9,老款終於能降價了!
    評測者認為索尼A7R IV是一款獨特的相機,其輕盈的重量,使得在野外拍攝野生動物時看起來就像在攝影棚裡拍攝照片一樣舒適。儘管大多數人使用手機拍攝,但如果你需要廣告標準的圖片細節,或者是專業攝影師,索尼A7R IV微單(無反)相機是一款幾乎沒有缺點和令人興奮的的相機,這得益於出色的自動對焦系統,10fps的高速拍攝能力和改進的人體工程學設計。
  • 5年更新3代 索尼A7系列是如何改變了微單相機?
    畢竟相比於佳能與尼康,索尼一來沒有技術優勢(缺少對焦、光學防抖等長期積累),二來缺少鏡頭優勢。2010年,索尼同時發布了兩類相機:單電相機,首次發布型號為A33與A55;微單相機,首次發布型號為NEX-3和NEX-5。從單電與微單發布開始,索尼A系列數碼單反便停止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