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業務營收佔比超26%!過去一年,星巴克迎來線上爆發

2021-03-04 咖門

覆蓋190+城市,開出4800+門店,1350萬+活躍會員,數字業務營收佔比超26%。

1月5日,咖門2021萬有飲力峰會的現場,星巴克中國副總裁、數位化創新業務總經理劉文娟,分享了《星巴克中國數位化體驗創新》,帶來星巴克過去幾年對於數位化的探索與體會。

作者 | 妮可

2020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年,飲品業的同行們,在這一年裡都經歷了抗擊疫情——復工復產——找到新的業務抓手的過程。

星巴克中國副總裁、數位化創新業務總經理劉文娟


12月17日,星巴克國內2500多家門店舉辦了一年一度的「有星人(星享俱樂部的會員)」星光年會,幾萬名「有星人」來到門店。

也是同一天,星巴克天貓旗艦店舉辦了線上會員夜,40多萬星粉來到了線上的直播間——線上線下的體驗融合,正在不斷地向前精進。

過去的一年,雖然遇到疫情的影響,但星巴克沒有放慢在中國拓展的步伐,在2020財年的第四季度,史無前例地開出了259家門店。而未來,星巴克在中國門店拓展的步伐也會繼續加快。

對星巴克中國來說,這也是線上業務爆發的一年。而這樣的爆發是建立在我們過去很多年積累的基礎之上。過去幾年,星巴克中國一直探索如何在數字空間與顧客建立更有意義的連接。

而數字渠道的拓展,加快了線上業務的拓展,也成為疫情後業務增長的抓手。

到2020財年的第四季度末,星巴克中國數字業務(包括專星送外送服務、啡快手機點單服務)的營收佔比已經超過了26%,並且持續快速增長。

數字業務的快速發展,滿足了顧客的多元需求,也創造了更多消費場景。無論是在家裡,還是通過手機屏幕,消費者都可以享受到熟悉的星巴克體驗。

 

星巴克的數字創新邏輯

 

說到數字創新,大家可能會第一想到渠道、流量、用戶運營、技術、小程序、大數據。

這些都是企業在數位化拓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具備的基礎能力。

但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這些基本功都只是冰山隱沒在水下的部分。一個品牌能否將自己的產品、文化和價值觀與這些基本功有機結合,才是讓冰山浮出水面、躍入用戶眼帘的關鍵。

對星巴克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將品牌的情感連接屬性帶入到數位化體驗中。

 

 

2020年是星巴克數字業務大爆發的一年,但過去的三四年中,我們一直在默默地耕耘著「底層的能力」,包括會員服務和數字業務。

無論是點單、外送,還是電商、禮品類的業務,星巴克中國在過去幾年快速實現了會員服務和線上業務在自有App和三方平臺的全面打通,沉澱了底層的多渠道訂單管理系統、客服系統、門店管理系統、發票系統,以及各種各樣業務中臺的能力。

底層能力的沉澱讓爆發有了可能性


這使我們做多平臺拓展時,有了更高的敏捷性,也是我們2020年爆發的前提。

 

 

除了沉澱基礎能力外,我們也要知道顧客在不同的端點和星巴克產生連接時,最需要的是什麼。星巴克在耕耘App、門店等各個「陣地」時,都會考慮這一點。

我們會記錄下高頻用戶的喜好,根據不同平臺的特性,打造不同的個性化體驗。用戶既可以在早上出門的時候,去App最快捷地點一杯「我的每日標配」,也可以去天貓旗艦店拼手速搶一個限量版杯子,也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上拼單、和朋友一起共享下午茶,還可以在高德地圖裡一邊確定路線、一邊預點單到目的地的星巴克去取一杯咖啡。

數字業務拓展,對於我們來說,是基於底層數字能力打通的前提下,在不同應用埠適應不同的場景,將星巴克最便捷的服務帶給用戶。

 

 

有了這些數字創新夠嗎?我想還是不夠。

星巴克的品牌是體驗,我們會在每一個細節中闡述自己的價值觀,表達自己的人文關懷,而我們在創造自己的數字體驗時,也一直以此為標準。

給大家舉兩個小例子:

上線啡快服務時,我們一直在糾結:來到一家星巴克門店,夥伴會和顧客打招呼,「你今天好嗎,是不是要喝你經常喝的那一杯?」但手機點單時,人與人產生連接的場景不在了,那如何保持那份星巴克體驗呢?

我們製造了一個小驚喜,叫「取單口令」。

顧客被分配到的,不再是冷冰冰的號碼,而是一個非常有趣、鼓勵人心的取餐口令。上線一年半以來,我們創造了數千個啡快取餐口令,可以在不同季節、不同時刻、不同城市、不同門店,為「有星人」帶來驚喜。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細節,但正是這樣的細節,讓我們在人文精神與顧客之間建立了新的聯繫。

 

啡快口令是品牌和顧客之間的一種B2C連接。我們也一直在尋找機會,讓顧客之間可以更好地傳情達意、表達自己。

2017年,星巴克首創了「用星說社交禮品卡」的概念,讓顧客在線上可以很方便地送出一張咖啡券或是禮品卡,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2020年8月的七夕告白季,我們又創新推出「心意派送」功能,通過「用星說」在線為心愛的人點一杯飲品,留下想說的話。我們會把這句話貼在杯子上,讓TA在收到的那一刻,有滿滿的驚喜感。

 

這都是我們的一些小小的產品細節。在數位化創新突飛猛進、數字業務佔比提升、數位化帶來增長的同時,對一個品牌、一個企業來說,重要的是如何在體驗的每一個細節更好地傳達品牌價值觀。這也是品牌躍入用戶眼帘的關鍵因素。

 

 

在新常態下,第三、第四空間之間的界限已不再明顯。

這徹底改變了過去我們對線下門店和線上服務涇渭分明的界限認知。體驗融合,是我們創新發力的方向之一。

同時,我們在不斷地推動門店升級。截至2020財年末在9個城市開設了40家的啡快概念店,運用更好的色彩搭配,符合新一代用戶的需求。

我們相信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數字業務和線下行為的融合,接下來會往更深遠的方向發展。我們也相信在門店的類型上,星巴克會有更大的突破和創新。

2020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年,大家在這一年裡打磨了自己的團隊,不確定性,學習和問題一起共存。

過去的一年也教會我們很多,也讓我們更加敏捷與強大。疫情之下,對於業務新常態,我們也在探索。我們通過與行業頂尖的企業合作,通過用戶需求研究,來加快數位化創新,更好地服務我們的顧客。

 

相關焦點

  • 零售周報 | 阿里本地生活組織架構大調整;優衣庫超過100家中國門店恢復營業;星巴克:預計中國業務Q2營收同比下降50%
    從購買者性別看,女性佔80%絕對多數。2019年,近2000萬閒魚媽媽在平臺購置所需母嬰用品。拼多多宣布推出線下團購工具「快團團」36氪消息,拼多多宣布推出線下團購工具「快團團」。據拼多多方面介紹,「快團團」是一款輔助商家在線收集社區居民共同需求並在線下單及收款的團購工具。
  • 「3A業務」持續發力,聯發科智能設備事業群營收佔比已超3成!
    確實,在公開的手機晶片市場上,聯發科是僅次於高通的全球第二大手機晶片廠商。但是,聯發科手機晶片業務所屬的無線產品事業群只是聯發科三大事業群之一(另外兩大事業群分別為智能設備事業群和智能家居事業群),營收也僅佔了三分之一左右。
  • 要做麻辣燙界的星巴克,楊國福憑什麼?
    楊國福麻辣燙要對標星巴克——像它一樣線上線下多元發展,讓消費者覺得吃麻辣燙是一種榮耀。未來五年,它還要開到1萬家門店,營收破百億,登陸A股。本文由全天候科技(ID:iawtmt)授權轉載。全天候科技是華爾街見聞發起的原創科技新媒體,閱讀更多請登陸www.awtmt.com。
  • 快手商業化收入首超直播,線上營銷黑馬來了?
    數據顯示,快手2020年總營收587.8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50.2%,高於市場預期的585.8億元。業務層面,快手的營收結構變得更為多元,並擺脫直播驅動的單一機制。2020年直播業務收入332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收窄至56.5%;線上營銷業務收入219億元,同比2019年增長194.6%,其中僅Q4季度就貢獻了85億,超越2019年全年,並首次超越直播,成為當季營收第一的業務。線上營銷的迅猛增長,成為本次財報的最大亮點,也證明在商業化這條路上,快手不再佛系。
  • 2021年,星巴克能支稜起來嗎?
    目前,星巴克的線下直營店是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佔比超過80%,但2020年門店的經營情況並不樂觀,因此星巴克中國能夠利用「星巴克氣氛組」這個梗完成一波借勢營銷,對公司的業績而言也是一次良性回血。限制一:失靈的「第三空間」星巴克賣的不僅僅是咖啡和甜品,還有「第三空間」的休閒時光。
  • 星巴克關閉開了6年的線上商店,更注重移動端和線下生意
    星巴克線上商店於 2011 年上線,只在美國、加拿大、德國和法國開了官方線上商城,主要銷售星巴克的咖啡豆、包裝茶、馬克杯以及咖啡機等衝泡設備。線上商城關閉後,消費者在線上還可通過亞馬遜和其他星巴克授權的第三方購物渠道購買。
  • 星巴克中國,和她的挑戰者們
    中國已經成為星巴國際業務版塊中,最大的一個國家級市場。今年第二季度星巴克的國際業務收入17億美元,中國市場的收入就佔比超過一半。星巴雖然星巴克中國的門店仍在快速擴張,但在過去三個季度,星巴克中國的收入分別為59億元、56億元和59億元,在環比增長上,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考慮到激烈的競爭、快速變化的消費市場和地緣政治元素,星巴克對於在華業務擴張仍抱有相當高的信心。
  • 要做麻辣燙界的星巴克,楊國福憑什麼? | 創創錦囊
    作為中國麻辣燙行業的領軍品牌,楊國福麻辣燙已經在全球擁有超6000餘家加盟門店;2020年服務用戶達3億人次,集團營收突破12億元;2021年1月,楊國福零售端食品正式發售,成為麻辣燙行業首個開啟電商線上店鋪的連鎖品牌。未來五年,楊國福計劃將加盟門店開至1萬家,實現集團營收破百億元,並將上市納入了五年計劃中。
  • 瑞幸平均一天開7家店,星巴克慌了?
    國內像北京、上海、廣州等超一線城市,每年人均咖啡消費數量也僅在20杯上下,市場尚處於初級階段。有機構預測,中國咖啡市場規模2020年有望達到3000億元,到2025年或超10000億元。也正因如此,對於補貼「燒錢」問題,錢治亞此前也曾多次回應稱,公司目前沒有設定盈利的時間表,也做好了較長時期虧損的準備,因為市場的培育是需要時間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虧損」是瑞幸的既定戰略。
  • 營收頹勢減緩,蘋果中國迎來拐點了嗎?
    儘管大中華區的收入仍在縮水,但相比上一季度的同比下滑22%,這個數字已經讓蘋果鬆了一口氣。 庫克在電話會議上充滿信心。他認為,所有地理區域的業務都很有希望,尤其是持續疲軟的大中華區。 2019年年初,蘋果曾因大中華區需求下降而下調總體收入預期。當時預估1季度營收將減少10%。
  • 網易 (NTES.O)19Q4深度點評:遊戲表現平穩,出海佔比10%+,在線教育及智能硬體業務加速擴張,創新業務盈利改善明顯
    ;歸母淨利潤為30.54億元(約合4.3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5.36億增長20.4%,較上一季度的41.34億元減少26.1%。non-GAAP下,19Q4歸母淨利潤為36.62億元(約合5.2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31.81億增長15.1%,較上一季度的47.26億元減少22.5%。
  • 股價下跌,星巴克這杯咖啡涼了嗎?
    在投資者的眼中,過去幾個月裡的劇情變化已經把星巴克的故事性質由浪漫變為了懸疑。 就連舒爾茨本人也說,星巴克的股票走勢有些不穩。從 2009 年起到2015年,公司的股價增長了1,170%,而在2016年則跌去了8%,這是自從2008年以來的首次下跌—儘管大盤上漲了10%。令人沮喪的是,下跌竟然找不到很明確的原因。
  • 惠普企業業務公司硬體產品營收迎來良好表現
    在截止於4月30號的過去三個月中(即2016財年第二季度),惠普企業業務公司營收總額同比微升1%,若忽略匯率波動則營收同比提升5%,達到127億美元。高於分析人士當初做出的預計結果為123.5億美元。「必須指出,惠普迎來了我入職以來最出色的季度業績表現,」惠普掌門人Meg Whitman在與金融分析師召開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她於2011年9月正式接掌惠普權柄。
  • IBM公司存儲營收繼續保持穩定表現——四年來不斷下跌
    一號圖表所示為IBM公司自2010年到2015年末各季度存儲營收數字,其中存儲硬體營收被單獨羅列出來。圖表二為IBM公司各季度存儲硬體營收,單獨列出是為了讓大家對此擁有更為清晰的認識。在2015年最後一個季度,"我們的戰略重心業務繼續保持著強勁的業績表現,較上年同期增長26%。如今其已經佔據IBM公司整體營收中的35%。"在此當中,"憑藉著高達57%的同比營收增長幅度,雲服務如今已經成為一項價值100億美元的業務。這使得我們在2015年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雲服務供應商。"根據Schroeter的觀點,雲服務才是真正值得關注的大事。"
  • 京東在沉默中爆發
    近兩年格外低調的劉強東悄悄地成了「IPO 收割機」。作為企業靈魂人物的劉強東站上輿論風口浪尖,令京東的企業形象受損。在資本市場,京東股價遭遇「過山車」,市值半年暴跌千億美元。屋漏偏逢連夜雨。當時,因為業績不佳、用戶活躍度下降,增速下滑,失速的京東電商業務正在受到投資人的質疑。橫空出世的勁敵— 以「唯快不破」著稱的後起之秀拼多多給京東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 華納數位總監:音樂數位化營收佔比45%遠超電影,流媒體是功臣
    數位音樂產業成為數位化內容的重要贏利點在2015年對於音樂行業來講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在過去一年到現在音樂行業在經歷從量變的累積到質變轉化的關鍵階段。簡單看一下2015年全球音樂市場以及數位音樂市場的份額,從數據也可以看到,在2015年數位音樂的收入已經佔到音樂行業的45%,而相對來講實體音樂的銷售佔比僅為39%。我們可以看到數位音樂的收入已經是多麼重要。在全球音樂行業在2015年收入達到了150億美金,其中數位音樂收入已經達到67億美金。
  • 裁員1400人, 波及全球7國業務線, 4A廣告巨頭電通怎麼了?
    此前電通曾斥資32億英鎊收購英國廣告集團安吉斯,但安吉斯管理層進入電通管理體系後,架構調整幅度非常大,多位高管相繼離職:3月8日,Susan Tsui 崔仲詩 卸任電通安吉斯中國區執行長;3月12日,Phil Teeman卸任電通安吉斯東南亞區執行長;3月19日,Sean O'Brien卸任電通安吉斯亞太區媒介業務主席;11月7日,電通安吉斯創意業務線全球CEO Dick
  • 【周末分享】星巴克公布財報 訂下「少即是多」的明年目標
    財報顯示,第四季度星巴克的綜合淨收入達到 57 億美元,與去年持平;淨利潤下滑 1.6%;全球同店銷售額僅成長 2%,各項數據未達市場預期。財報會議上,星巴克宣布下調長期指引,並表示將堅持做減法,專注產品創新和數位平臺建設。
  • 星巴克被徹底幹懵了?
    緊接著,星巴克又宣布從高層開始裁員,被裁員的員工,最高級別的是星巴克的CFO。關店、裁員,這還不算,星巴克在中國出現了9年來第一次業績下滑。在中國/亞太地區,星巴克的營運利潤率已經從26.6%下降到了19%,中國區門店同店銷售也同比下降了2%。
  • 其美視野 | 阿里營收超預期,盒馬線上滲透率超60%,王健林密集質押輸血地產,西貝盯上「家庭廚房」
    商業要聞快送·商業趨勢探討全球品牌品鑑·其美風向標NEWS▣ 阿里第一財季營收超預期,盒馬鮮生線上滲透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