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中國生物物種名錄發布!

2021-02-15 中國生物技術網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天,在北京動物園舉行的「紀念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25周年大會」上,張亞平副院長代表中國科學院和生態環境部雙方共同發布2018年度《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我們知道,生物物種名錄是一個自然地理區域或行政單元的生物區系本底性的基礎資料。及時更新生物物種名錄對於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與利用實踐都是十分重要的。中國的生物分類學者艱苦奮鬥百餘年, 基本摸清了中國生物物種的家底。從2008年開始,中國科學院組織100多位分類學專家,基於已有文獻和標本,對我國已知物種進行編目和研究。以年度名錄的形式每年更新,並向社會公開發布,為全球使用者免費提供了中國的動物、植物和菌物等生物類群的分類和分布信息,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每年發布年度生物物種名錄的國家。

十多年來,收錄的物種數量由2008年的4.9萬種上升到了9.8萬種。

十多年來,名錄以光碟形式公開發布、寫郵件給工作組進行索取,由工作組寄數據光片給用戶:

從今年開始改變共享方式啦!


您只需到名錄官網進行數據查詢。它收錄的生物類群包括:植物界、動物界、真菌界、細菌界,色素界、原生動物界和病毒等。

近期,名錄數據將會在下方官網公布,用戶可免費下載使用。

http://www.sp2000.org.cn/


為了慶祝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25周年,同時對我們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名錄發布工作的一個小總結,今年製作了「珍藏版」:


目前已知,獲贈限量版的人群有:

今天現場發布會的參加者

"第十三屆生物多樣性科學與保護研討會" 專題報告會召集人

"第十三屆生物多樣性科學與保護研討會" 自然保護新秀獎獲獎者:除現金獎勵外,將獲得名錄2018限量版。

      http://biodiv13.csp.escience.cn

   4. 6月1日之後,前10名登錄官網提交數據申請的參與者。

蒞臨發布會現場的專家和領導(從左至右):

1 莊文穎院士(中科院微生物所)

2 黃潤秋副部長(生態環境部)

3 魏江春院士(中科院微生物所)

4 張亞平副院長(中科院)

5 姚一建研究員(中科院微生物所)

生物多樣性公約執秘克裡斯蒂安娜女士視頻致辭

如張副院長所說:這是一項基礎性工作,來不得半點浮躁,需要參與人員的默默奉獻,我們應當向他們致敬!

在這裡,小編代表中國科學院和生態環境部兩部門,對《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全體編寫專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

生物多樣性保護——我們一直在路上。

來源: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辦公室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回復關鍵詞熱點」可閱讀熱點專題文章,包括「施一公」、「腸道菌群」、「腫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熱文TOP15(統計周期:2017.2.1-2017.12.20)

相關焦點

  •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2018版》發布!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天,在北京動物園舉行的「紀念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25周年大會」上,張亞平副院長代表中國科學院和生態環境部雙方共同發布2018年度《中國生物物種名錄》。我們知道,生物物種名錄是一個自然地理區域或行政單元的生物區系本底性的基礎資料。
  • 2020版中國生物物種名錄發布,新增物種近1.6萬個
    今天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悉,《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0版》日前在線發布。
  •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16版正式發布,歡迎索取!
    在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的組織下,由中國科學院和環境保護部資助,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16版年度光碟於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前夕編輯完成
  • 生物多樣性研究裡程碑巨著:《中國生物物種名錄》——種子植物篇 石竹科—杜鵑花科
    雖然目前看來中國植物的本底數據越來越清楚,但我們仍然面臨一個新的挑戰:中國的植物物種數據到底是多少?近年來中國的新分類群不斷發表,植物方面每年大約有200個新物種被描述。而且隨著不同類群分類修訂工作的開展,物種名稱的變動較為頻繁。為方便業內及相關專業人員對植物名稱使用與交流,出版一套能夠反映最新物種現狀的全國名錄就顯得尤為重要。《中國生物物種名錄》一書正是應此需要而生。
  • 用好物種名錄 促進自然保護
    根據受威脅物種的數量和範圍確定建立自然保護地的設立區域;中國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高等植物種數約佔全球種數的8~12%,脊椎動物各類群均居於世界前列。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引入紅色名錄的概念。
  • 警鐘再次敲響,聚焦《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電話:010-68047618網址:中國自然資源報微信平臺投稿郵箱:mnrnews@163.com前不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其中有2.8萬餘個物種瀕臨滅絕。
  • 噩耗:中國長江又一物種宣布滅絕
    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危起偉博士,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張輝博士。
  • 中國蛇類名錄 (2018)
    本名錄收錄、參考2018年12月31日之前正式見刊的物種紀錄及分類系統。
  • 水生生物多樣性家底尚未摸清,我國淡水魚類物種保護現狀不容樂觀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趙亞輝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透露出擔憂—— 一旦這些物種在國內消失,就意味著它們在地球上徹底滅跡。4月,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水利部三部門下發《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指出,由於水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我國水生物種資源嚴重衰退,已成為影響中國生態安全的突出問題。
  • 【純屬科普】2019年11月26日,新版「CITES瀕危物種公約」附錄將生效,附錄物種名錄之兩爬篇
    中國於1981年加入該公約。CITES公約將約36000個物種列入附錄,管控其國際貿易;中國有分布的CITES附錄物種約2200種,並且被分列入三個不同的附錄: 附錄Ⅲ(Appendix Ⅲ):  包含了所有(至少在某個)國家、地區被列為保育生物的物種,換言之就是區域性貿易管制的物種。本文注釋:1、縮寫「spp.」是指其前稱高級分類單元所包含的全部物種。
  • 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中國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全球性意義
    該文系統梳理了物種名錄、生物多樣性監測、生物多樣性的起源、分布、機制和威脅、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生態系統功能和服務,以及物種和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響應的諸多研究。強調了中國生物多樣性科學在三個關鍵研究領域取得的重大進展:(1)名錄與監測:中國物種名錄與數量,物種分布,以及物種分布如何隨時間改變,為什麼改變;(2)機制與過程:起源、進化、適應和環境與中國生物區系生物的相互作用;(3)
  • 你我身邊的生物多樣性!帶你了解他們如何研究保護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跟著FM91.8記者的腳步來了解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媒體行活動的第一站走進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記者們參觀採訪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 中國海洋野生保護動物名錄 整理版
    中國海洋野生保護動物到底包括哪些?鹹淡水洄遊性動物算不算海洋物種?
  • 中國蟹蛛名錄(2019)
    本名錄收錄、參考2019年12月22日之前正式見刊的中國蟹蛛物種紀錄及分類系統,共計51屬308種。
  • 【IUCN工具箱】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線資料庫查詢方法及使用準則
    用戶在使用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及其數據前必須先閱讀並接受用戶協議的所有條款,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保留這些條款的最終解釋權。2. 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包含了受版權保護的材料和其它信息的所有權,並在全世界受相關版權法律保護,用戶不得調整和移動任何版權標誌或相關標識。3.
  • 中國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遭受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記者 |牛其昌專家表示,在國際交流越來越多的背景下,物種打破局域生態界限是一種必然趨勢,需要提高警惕。
  • 《中國蜻蜓大圖鑑》 標準裝 籤名版預售
    收錄中國蜻蜓物種最全面的彩色圖鑑:全書收錄中國蜻蜓3亞目23科175屬818種(束翅亞目13科65屬293種,間翅亞目1科1屬3種,差翅亞目8科106屬522種);也是全球蜻蜓圖鑑中收錄蜻蜓物種最多、展現角度最完整的彩色圖鑑;3.
  • 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國有個「國字號」團隊
    世界眼光聚焦中國,也由此認識保護生物多樣的中國行動。《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在滇池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在生物多樣性監測方面,近20年來,中科院建設起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目前共建成24個大型森林動態樣地和50多個面積1至5公頃的輔助樣地。「樣地總面積達到580公頃,標記的木本植物1827種245萬株,代表了中國從寒溫帶到熱帶的地帶性森林類型。」張亞平院士說。
  • 寮國奇怪生物無人識?不要打,原來是中國瀕危珍稀動物「兩頭蛇」!
    ,在中國僅有1種.圖片來源網絡你們看,網上的版納魚螈資料圖片是不是跟寮國媒體發布的有毒生物圖片相似度達到90%以上,小編基本上肯定是版納魚螈在寮國、泰國出現了。圖片來源網絡現在版納魚螈已經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無危(LC);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
  • 廣東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
    注2:#代表該分類單元除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外所有種列入名錄。  注3:獸類分類系統參照《中國哺乳動物多樣性(第2版)》(蔣志剛等, 2017),鳥類分類系統參照《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鄭光美 2017),兩棲爬行類分類系統參照《中國兩棲、爬行動物更新名錄》(王凱等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