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WISE彗星, 有你的七月

2021-02-15 聲淨色喧

這個瘋狂且難忘的七月結束了.

  再見,NEOWISE. 謝謝有你的七月.

C/2020 F3 (NEOWISE)

美國 · 加州 · 索諾瑪湖

七月結束的那一刻我在朋友圈寫下了前面這段話。不知道你們的這個七月是什麼樣的,但2020年的7月,我可能不會忘記。因為這個七月對我來說,是一部青春向的動漫,是一個夏天的夢。

夏天的那個夢

美國 · 加州 · 伯克利

彗星對我而言,是在美國疫情中對我一點心靈慰藉。從今年年初開始就一直聽到天文圈內關於今年三顆大彗星的預告。ATLAS和SWAN這前兩顆彗星被炒的火熱,但是由於彗星本身結構不穩定,它們雙雙在前往內太陽系的旅途中解體或變暗。在它們變為了星塵的過程中,我的那點期盼也被太陽風吹得粉碎。

左圖為碎裂的ATLAS彗星;右圖為變暗前的SWAN彗星

圖源:NASA/HST (左);Gerald Rhemann (右)

整個六月靜悄悄地走過,在月底的時候,全世界的天文圈突然躁動了起來——第三顆彗星的亮度穩定增長!C/2020 F3 (NEOWISE),這是它的正式名稱。「這貨好亮!」看到空間望遠鏡拍攝的圖片時這句話脫口而出!可經歷了兩顆大彗星的粉碎之後,那個時候我並沒有認為,即將到來的七月會因為它而那麼難忘。

第一次與NEOWISE相見 (嗯,這照片很渣)

美國 · 加州 · 伯克利

7月6日的凌晨四點半,走出家門和朋友碰頭,架起了相機對準彗星所在的位置。放大來看,什麼都沒有。是不是角度錯了?(弟弟:不,是你太渣) 這時的天快亮了,抱著近乎失望的心情又按了一次快門;這一次,一個有些拉長的小白點出現在了照片上。雖然沒有用肉眼看到它,這是我與它的第一次相見,也是緣分的開始。你好,NEOWISE!

看弟弟拍的,你就知道為啥他說我渣了~ 

Photographed by Haiyun

中國 · 北京 · 西山

7月7日,又是凌晨四點,伯克利的街道靜悄悄。我又在路邊架起了相機,確認了四下無人後 (我真的不是賊),便開始了拍攝。從相機裡看過去,當鏡頭轉到那個神奇的角度的時候,一條略微有些金黃色的長長的尾巴從山頂上的樹叢中伸了出來,在天空上劃開。我激動地跳了起來!離開相機,直接用肉眼看著遠處山頂上的彗星慢慢升起。曾經看過的L4、Q2、ISON、46P、T2五顆彗星,這時在我眼前的景象下都不足為奇——我在那一刻被震撼到定在原地,那種震撼僅次於日全食和極光。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長尾巴的彗星!

第一次用肉眼看到彗星的尾巴!大彗星真的來了!

美國 · 加州 · 伯克利

        

那幾天作息顛倒,早上拍完回來立刻修圖,然後直接睡到中午過後才起來做科研開會上網課。到了深夜,便又開始準備第二天早上的拍攝。現在想想,當時的我們也太瘋狂了。可沒辦法,23年,北半球為了這樣一顆大彗星,等了23年。這也是我們這代年輕人的第一顆大彗星!對NEOWISE,我們心裡已不是單單對天文的熱愛,更是一種抑制不住的好奇。

彗星中間的黑帶是彗核被太陽照射在尾巴上投下的影子哦~

美國 · 加州 · 伯克利

緊接著的幾天,和小哥哥還有室友一起凌晨壓馬路騎車到海邊去那裡看彗星,和學長學弟還有嚴師傅一起到山頂在凌亂的狂風中從匆匆瞥見雲後的彗星,也將彗星升起的過程用延時攝影記錄了下來 (見文末)。

站在海邊往伯克利的方向望過去,城市的光海連成了一片。可彗星的亮度絲毫不減,拖著長長的尾巴掛在清晨的天空中,好似在與那耀眼的燈光抗衡。

伯克利光海上空的彗星

美國 · 加州 · 伯克利

站在山坡上,我們看著彗星慢慢升起,越來越高。三個人在山坡上靜靜地等待著在清晨看彗星的最後一天的日出。其實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問問你,雖然我從來沒有見過你,但是,你的名字是?

小哥哥假裝看著彗星升起來

美國 · 加州 · 伯克利

當彗星轉到日落一側那個星期,伯克利開始陰天了。與NEOWISE共同度過了整整一個星期,突然失去這個朋友讓我感到了些許孤獨與不適應。哪怕是一眼,就讓我再看它一眼也好。在厚厚的雲層下度過了一個星期終於等到了周末,我們決定驅車去黑區!一路和學長學弟說說笑笑,我們在黑夜降臨之前抵達了一百公裡外的Lake Sonoma。看著那將臉映紅的日落,夜幕漸漸降臨了,NEOWISE那條長長的尾巴也在西方的天空中越來越明顯。一條長長的銀白色尾巴和藍色的離子尾劃破那繁星點點的夜空——嘿,我終於又見到了你,那個完整的你!

Lake Sonoma上空的NEOWISE彗星和氣輝!

美國 · 加州 · 索諾瑪湖

看著ta,我笑了。看著ta和那浩瀚的夜空,我又對學長說出了在夏威夷的那句話:「It’s just crazy that we study those things up there.」 (我們研究天上那些事兒,這真是太瘋狂了) 畢竟都是學天文,兩個人都不想將視線從眼前這奇妙的景象挪開。

彗星漸漸西沉。那個晚上,是我和你的分別。

你穿越了整個太陽系,只為這一個月和我們相見。謝謝你,NEOWISE,給了我這個難以忘懷的瘋狂的七月。那些與我一起追彗星的你們,Yubin、Max、裘老師、Matt、學弟、還有學長,下一次和你們一起追逐夜空,又將會是什麼時候?

分割線什麼的還是會有,這是我的第一個延時,也是這個公眾號上的第一個視頻!嗯,因為一個人,有了偶爾做做延時的想法。

彗星升起的那一刻,世界都變美好了

美國 · 加州 · 伯克利

那麼,我們下次再見咯!

We are here, for the world.

We are here, for you.

相關焦點

  • 6812年一次的約定-RWS凌晨拍彗星neowise記(#003)
    在新聞和微信群裡看到關於 彗星neowise 的報導,大致的意思是說:這顆彗星的學名叫C/2020 F3,是今年3月份剛剛發現的。
  • NEOWISE——年輕人的第一顆大彗星正式來臨啦~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2020年7月5日黎明前,天體攝影師Chris Schur在亞利桑那州的Payson拍攝了這張NEOWISE彗星的照片。 圖源: Chris Schur/Chris Schur Astrophotography話說從頭。
  • 2020 NEOWISE 彗星的啟示
    NEOWISE 在七月初達近日點之後的一周後,在黎明時短暫地出現。在日出前30分鐘,它將出現在地平線東北方向的5度仰角之下。七月中旬後,會在黃昏時分清晰地觀測到它。這顆彗星將在北部中緯地區日落後45分鐘時,達到高於西方地平線10度仰角的位置,穿越天貓座,進入大熊座,來到靠近瞪羚三躍的位置。
  • 【熱點|閱讀】你看到彗星了嗎?怎麼才能看到?
    3月下旬,一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彗星,他們正在從事天文望遠鏡的研究,這項研究名為「新智慧」(Neowise)。他們預計這顆彗星將於距地球1.6億英裡處繞過太陽。在彗星掉落到地平線以下前,有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 7000前年一遇的NEOWISE彗星來了!
    您還記得最近一次見到彗星是什麼時候了?很多人對彗星的記憶可能還停留在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在那之後,夜空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大彗星閃耀過了。
  • 年度彗星黑馬NEOWISE | 機智的彗星都知道「猥瑣發育」
    長久以來,到底什麼才是「大彗星」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被稱為「世紀大彗星」的C/2019/Y4 (ATLAS)還未能被諸多愛好者們觀測到,便碎得稀爛(裂成30多塊),後來的「黑天鵝」 C/2020/F8 (SWAN)也有負眾望,在飛向近日點的過程中隕滅。我們不禁懷疑,究竟什麼才算是大彗星?
  • 肉眼可見的NEOWISE彗星,錯過再等6800年!
    F3,C代表它是一顆無周期或周期超過200年的彗星,2020是發現年份,F3說明它是3月下旬(F)被發現的第三顆(3)彗星。(圖片來源:Wikipedia)資料顯示,這顆彗星是自1997年海爾-波普彗星之後,北半球23年來唯一一顆肉眼可見、較易觀測到的明亮彗星。而如果這次錯過了它,再相遇就只能等6800年以後了。因此,不僅專業天文工作者,各地的天文愛好者、攝影師也紛紛參與到這一觀星盛事。▲NEOWISE彗星清晰可見兩條慧尾,一條白色的是彗星物質組成,一條藍色的是被電離的物質組成。
  • 一生一次,NEOWISE彗星,6800年後再見
    彗星,是指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
  • 這顆「大彗星」活過了近日點!
    與一般彗星一樣,這顆彗星也有兩條彗尾,一條是等離子態彗尾,另一條則是灰塵彗尾;前者筆直地背向太陽,後者則由於慣性略有偏移。    C/2020 F3的光變曲線。藍點和黑點分別為COBS(彗星觀測資料庫,Comet OBServation database) 或MPC(小行星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的視覺和光度CCD觀測得到的數據。
  • 6800年一見的NEOWISE彗星,璀璨巴彥淖爾的夜空!
    肉眼可見的大彗星「新智」彗星(英文名:NEOWISE)正經過地球陳建民/攝NEOWISE彗星是一顆在今年3月27日剛被發現的彗星,這個名字來自於它的發現者——NEOWISE太空望遠鏡。是自1997年海爾-波普彗星之後,北半球23年來唯一一顆肉眼可見的明亮彗星。它的國際編號為C/2020F3。7月23日,NEOWISE彗星將距離地球最近,隨後會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而「新智」彗星下次造訪地球,則可能需要6800年左右。
  • 星途 | 彗星來的那一夜
    (限北半球)大彗星。各路天文/攝影大佬輪番出動,解鎖了全國一個又一個省市與彗星的合影。於是在這樣一個不那麼像夏天的夏天,我們又收拾好行囊出發了。7月的湖北,天上就像蓋了床用雲做成的被子。淫雨霏霏連月不開說的就是這種🐕天。本不打算在家門口觀測了,可突然有一天,預報整個湖北在未來一個月內只有第二天在宜昌與荊州有半天雲洞,而且正好是彗星升起來的後半夜,仿佛有人把天野陽菜請到了湖北來做法。
  • 2020年最大天文奇觀:阿特拉斯彗星時隔五千年再次降臨地球
    隨著科學領域的不斷進步,現在人類都會嘗試去向外太空探索,於是就有了天文學一說,我們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天文學愛好者,會喜歡通過天文望遠鏡觀察星體移動或者什麼星座流星雨之類的,其中我們比較常聽說的就有彗星活動。
  • ...一遇的彗星|史建春|彗星|草原|明安圖觀測基地|海爾波普彗星|彗尾
    長期進行彗星觀測與研究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副研究員史建春說,這顆彗星不久前被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的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命名為「新智彗星」。經觀測,其直徑約為5公裡。7月3日,這顆彗星抵達近日點,亮度達到了0.9等,在暗夜環境下肉眼可見。「肉眼可見的彗星比較少,此前最近的一顆肉眼可見、影響力比較大的彗星是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
  • 錚錚有聲 | 彗星的軌道為什麼是扁的呢?
    很多朋友都知道,彗星有長長的尾巴,是因為彗星頭部的彗核由冰物質和塵埃混合而成的,冰物質中除大部分是水冰之外,還有一氧化碳冰、二氧化碳冰(乾冰)、氨冰和甲烷冰等;彗星接近太陽時,彗核的物質升華,揮發物質在太陽風作用下拖成一條稀薄物質流的尾巴,形狀好像掃把,就叫彗尾。
  • 羅塞塔號彗星著陸探測器昨晚落入彗星,終結使命
    羅塞塔號彗星著陸探測器著陸彗星。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是歐洲空間局組織的無人太空船計劃,格林尼治時間2004年3月2日7時17分(北京時間3月2日15時17分)發射,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 代號為67P。羅塞塔號由兩個主元件組成:羅塞塔探測器及菲萊登陸器。 菲萊登陸器已於2014年11月13日 成功登陸。 下面兩圖為先期登陸的登陸器。
  • 彗星撞地球
    公元2139年,天文學家觀測到有三顆彗星將在3年後與地球相撞。其中兩顆彗星的直徑分別是110米和650米,它們不會對地球造成太大的影響,因此不需要幹預,而另外一顆的直徑為11千米,它比造成恐龍滅絕的彗星直徑還寬1千米,如果撞上地球,地球會面臨毀滅性的災難。因此,人類需要對這顆彗星的軌跡進行幹預,改變其現行軌道,防止對地球造成傷害。
  • 細說彗星的命名規則的結構,了解彗星這種迷人的天體
    彗星這種迷人又有點詭異的東西,為什麼質量如此之小的它們卻又如此重要呢?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彗星。首先我們來講一講彗星的命名規則,小行星的發現者擁有命名權,而彗星的命名規則更直接,發現則的名字直接被用到了彗星身上,除了哈雷彗星和恩克彗星。一開始是約定俗成的,後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就有了明確的命名規則,以最早堵路發展著名字命名,最多可以由三個人姓氏來命名,以受到報告的先後順序。
  • 第一個進入彗星軌道的探測器有了這8個發現!
    供圖:ESA 撰文:Michael Greshko   9月30日19:19,一個機器人先鋒終於「塵歸塵,土歸土」了:歐洲航天局有計劃地安排羅塞塔號這顆首次探索彗星的探測器撞入彗星。   羅塞塔號探測器於2004年3月發射升空,在太陽系中穿梭了10年之後,於2014年8月6日抵達彗星67P。
  • 錚錚有聲 | 彗星怎麼拖了個長長的尾巴?
    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彗星會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這個長長的尾巴,又是怎樣形成的呢?要解答這個疑問,就必須先了解彗星的結構。簡單來說,彗星分為「彗頭」、「彗發」和「彗尾」三部分。彗星頭部的彗核是它的核心,由冰物質構成,因為它誕生的地方很冷。
  • 你還記得20年前的海爾-波普彗星回歸嗎
    這顆大彗星下次將於4385年左右再次回歸。 海爾-波普彗星是一顆長周期彗星,1997年4月1日過近日點。1995年7月23日,美國的艾倫·海爾 和 湯瑪斯·波普 分別獨立發現該彗星。 它是眾多由業餘天文學家發現的彗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 。若把哈雷彗星和它放在同一軌道上,海爾-波普彗星的光度比哈雷彗星亮上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