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X博士的一《殘酷底層物語:一個視頻軟體的中國農村》開始傳播,隨之在端午小長假的第一天變成了朋友圈刷屏事件,熱度不亞於春節期間「返鄉體」的刷屏。這篇文章可以說有數據,有案例,有剖析,有思考,但是在刷爆屏的同時,X博士公眾號隨後被騰訊封號一個月。
一個星期以前,#快手大媽被控制#的話題一度佔據微博熱搜。事情源於一個叫「吃貨鳳姐」的大媽,在「快手」直播生吃麵包蟲、吃燈泡、用鞭炮纏繞在自己身上放炮等聳人聽聞的視頻。
有網友稱視頻中有男子對大媽大吼,大媽疑似被迫錄製視頻,呼籲大家救救大媽。後公安局介入調查證實,視頻中的男子與大媽為母子關係,大媽所吃的是表演道具,兩人一起策劃這些獵奇視頻是為了引起大家關注。
隨後「X博士」發布了《殘酷底層物語:一個視頻軟體的中國農村》,引發了網絡上大量的討論和傳播。
「X博士」在《殘酷底層物語:一個視頻軟體的中國農村》談到了如下幾個觀點:
在「快手」上像這樣吃各類噁心食物、花式自虐的視頻比比皆是,還有更多未成年人秀恩愛曬娃、抽菸喝酒紋身的視頻。
這個簡陋、內容低俗的app,卻日活量一千多萬,是中國流量第四大的手機應用,究其原因是「其用戶人群是海量的鄉村人口」。
這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農村人,他們的世界與北上廣深沒有交集、沒有共鳴。他們依靠這種獵奇的行為來博取眼球,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脫離底層,走向高層。不過,這些鄉村博主即使坐擁100萬粉絲,他們在大眾視野內的曝光量也幾乎為零,因為他們並非主流。
堂哥統計了近一周關於」農村「的微信文章,閱讀數最高的前10篇,大都都帶有戲謔、嘲諷、獵奇的意味,給人感覺殘酷變態、禮崩樂壞的現象廣泛存在於農村社會中。 所謂的城市人用獵奇、偏見和頗具文化優越感的眼光去看農村, 顯示了城市對農村的傲慢與偏見,從而創造出一個與自己生活完全不同的異質世界。
不少網友讀罷此文都表示心情沉重,有網友評論:「看了這篇心情很沉重,裡面一個詞『結界』概括了所有;感覺破不了,但又希望能做點什麼;為這個時代的所有迷茫的年輕人,年老人,想好好活著的人。」也有人表示質疑,表示:「這個文章和年初的『農村婦女集體約炮』有一拼了。建議作者還是去農村體驗幾個月再說吧。」
《殘酷底層物語:一個視頻軟體的中國農村》文章評論截圖
然而,各類反駁的文章也層出不窮,堂哥總結了下駁斥的觀點大致分為如下幾類:
一是對文章論點和論據的質疑。微信公眾號「鄉愁影像計劃」指出:在文章開頭,作者「快手基本頁面一覽」的截圖,事實上是他關注的快手帳號的截圖,「快手」並沒有作者營造的那麼觸目驚心。而作者所說#歡樂頌#在「快手」的話題熱度也沒有那麼低,文章中高頻出現的#喊麥#、#喝酒#、#農村#的熱度其實並不高。
二是對文章調查方法的質疑。公眾號「番薯說」認為,通過虛擬網絡來判斷現實生活是不成立的;沒有實際調研,用網際網路資料做田野調查是不成立的。在原文的評論中作者自己也說過,以前不知道快手,自己是「偶然發現,觸目驚心,看了一周」。
三是對文章寫作目的的質疑。很多人質疑該文是作者為「快手」寫作的軟文,畢竟在此文之前,大多數人是不知道「快手」的。
四是對文章標籤化、甚至妖魔化農村表示質疑。一些駁斥文對文章中「農村」的標籤化使用、通篇採用俯視的角度表示不滿,並進行批駁和諷刺。
在這紛繁複雜的輿論場中,堂客無意爭辯X博士是寫了一篇軟文還是農村標籤化,而是想以此為契機來研究一下大V(意見領袖)在網絡中的傳播作用。
我們簡單回顧下過去半年的幾次熱點事件:
5月7日,北京昌平一男子涉嫌嫖娼,在警方對其執法過程中離奇死亡;
5月9日21:24,@平安昌平在微博發表通報,雷某涉嫌嫖娼,在被帶回審查的過程中突然身體不適,送醫後身亡。
5月9日23:00左右,熱門網貼《剛為人父的人大碩士,為何一小時內離奇死亡》在知識社群知乎上被刪。
5月12日凌晨,中國人民大學77、78級部分校友關於雷洋事件的聲明發布一封公開聲明。
5月12日,微信公號「學術中國」發布《對不起,我想知道雷洋如何死亡,而非怎樣嫖娼》。
5月9—13日,關於雷洋事件有相關文章約1426篇,總閱讀高達863萬+,其中有20篇文章閱讀量達10萬+;
隨著理性聲音的增多,輿情發展的基調才明確:追問雷洋的死因。
4月12日,魏澤西去世;
4月28日,網友找出魏則西在2016年2月26日一則「人性最大的惡是什麼」的知乎問答,將百度搜索和百度推廣推上風口浪尖;
4月28日,百度通過「百度推廣」微博帳號中對此事做出回應,對逝者以慰問,並調查醫院資質;5月1日,百度推廣再度發聲,表示第一時間向發證單位及武警總部主管該院的相關部門遞交審查申請函,希望相關部門能對其治療效果及內部管理問題立即展開調查,並全力支持魏則西家屬維權。5月2日,該門診被關停,更多媒體報導爆出莆田系承包科室、和民營醫院虛假宣傳各種亂象;5月2日晚,中央網信辦負責人發表講話宣布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百度;5月4日,武警部隊對廣受關注的「魏則西事件」高度重視,已組成工作組進駐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5月4日上午,深陷魏則西死亡事件漩渦的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貼出停診通知,宣布暫時停止一切對外服務。4月5日00:03,微博網友彎彎_2016 通過自己新註冊的微博發布長微博,敘述了自己4月3日在朝陽望京798和頤酒店入住時被襲擊的遭遇,並不間斷髮布了11條相關內容;
4月5日12:30,@正經星人轉發、@布小什大(20萬粉絲)@純良大叔(143萬粉絲)等KOL進行了首批轉發;
4月5日20:10,彎彎將內容重新整理髮布長微博,也成為日後轉發量最高的內容;
4月5日21:36,@所長別開槍是我 ,@休閒璐等一大批KOL轉發開始將事件推向高峰;
4月5日23:51,新浪財經微博報導;
4月6日0:09,攜程旅遊網官微也發布消息對彎彎的遭遇高度關注;
4月6日00:37,和頤酒店在官方微博發布一封道歉聲明;
4月6日00:48,如家酒店集團在其官微也發布了上述聲明;
4月6日00:50,@angelababy 轉發新浪財經報導;
4月6日01:30,微信平臺:果殼網、新浪視頻進行報導;
4月6日8:04,CCTV2財經頻道對事件進行報導;
4月6日8:39,如家酒店集團在官微發布第二封聲明;
4月6日上午,新京報發布《女子酒店走廊遭陌生男子跟蹤拖拽》;
4月6日11:00,@平安北京發布微博:警方正在徹查。
4月6日上午,環球時報《如家公關部回應「和頤女孩遭襲」否認花錢刪帖》;
4月6日13:21,彎彎微博稱如家承諾晚上8點前給滿意答覆,還未受到;
4月6日15:41,如家酒店集團在官微發布第三封聲明並道歉;
4月6日16:00左右,如家召開新聞發布會並道歉;
事件的引爆點從4月5日晚21:00開始,由@@所長別開槍是我 ,@休閒璐等大量具有話語權的KOL轉發,23:51來自新浪財經的轉發將傳播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隨後又有如Angelababy等明星加入,加速了整個事件的擴散。
2月6日19時28分,籬笆網老幹部閒聊板塊一篇題為《有點想分手了…》的帖子;
2月6日21時12分,樓主又發帖,稱已經打電話給爸爸了,堂哥開車來接她;
2月7日10點28分,新浪微博博主@KDS寬帶社將此事發至新浪微博後,引起網友熱議,轉發61373次,評論191069條,贊85534個;
2月7日下午,@華西都市報 @新浪江西 @東方今報 @重慶商報等諸多媒體微博轉載這條微博,並隨後登上騰訊、鳳凰等各大國內新聞媒體,還上了北美最流行的網站文學城新聞;
@成都商報 發起的#見到第一頓飯後想分手#為核心話題展開的網絡討論,截至2月14日,閱讀量已有1.1億人次,話題討論量近10萬條;
2月13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農村,說聲愛你太沉重》;
光明網發表《私域的愛情,公域的鄉愁》;
《南方都市報》:城市女和農村男故事背後的隱喻;
媒體人@王子多、專欄作家@連鵬為代表支持女孩分手;
資深媒體人@王志安、 財經作家@蘇小和、媒體人@朱學東、三聯生活周刊記者@王愷同學為代表譴責女孩缺乏教養;
2月21日,江西網絡部門調查回應稱,「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事件為虛假內容。
自2月6日至2月14日,這一周的時間裡該話題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熱度,相關新聞有9000多條,論壇\博客文章6000餘條,微信文章5千餘篇。
從上面的這幾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隨著網絡社交媒體發展,特別是自媒體的興盛,受眾不再滿足於只是各種單向傳播的官方媒介的受眾,而是逐漸成為能夠雙向傳播的新媒體的用戶,在這個過程中,KOL(意見領袖)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通常來說,意見領袖是網絡中的活躍分子,是積極的信息傳播者;意見領袖是網絡上的明星人物,能夠吸引大量關注、激發更多討論;意見領袖也是社交網站的意見風向標,甚至直接影響輿論導向。
意見領袖主要分為這幾類:
一:以韓寒、何炅等明星為首和草根段子手為主的陣營,數量不算少;
二:以石述思、於海青、五嶽散人、劉春等為代表的公共知識分子和媒體人,這類意見領袖在重大事件上發聲的比例最高;
三:以李開復、老沉、曹增輝、薛蠻子、雷軍、周鴻禕等為代表的科技類大V,也形成了獨特的有凝聚力的力量;
四:以任志強、侯寧、巴曙松等偏財經類的公共知識分子為主;
五:以學習粉絲團、不沉默的大多數、點子正等為代表的政治傾向非常明確的意見領袖群落。
以上意見領袖長期活躍在各網際網路社區,包括而不限於微信、微博、知乎、論壇,長期以其專業性和對某一領域的權威性逐漸為人所知,並在多個平臺不斷發聲。
意見領袖與人們俗稱的網紅還是略有區別的,意見領袖在其領域更有影響力和號召力,這個可以是真實存在的自然人,也可以是二次元形象,那麼判定是否為KOL的標準是什麼呢?
在網紅經濟盛行的今天,「注意力」成為非常寶貴而稀缺的資源,當你吸引了用戶的注意力,也就有了流量,那麼如何成為「意見領袖」呢?
1.深挖專業領域
無論在知乎還是論壇,權威總是自帶明星光環的,當你對某一領域某一專業十分精通,有獨到的見解,很容易成為大家力捧的KOL。
2.無需你有天使般的容顏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好像看起來沒有顏值寸步難行。放眼直播,個個都是盤亮條順的帥哥美女,而在當下,才華的優勢也在逐漸顯露出來,羅振宇、羅永浩,都稱不上身材很好的美男子,鸚鵡史航、和菜頭也都不能說有多帥,但同樣成為了某一領域的佼佼者和KOL。
3.天賦和興趣會有加成
公眾號「同道大叔」(微信號:woshitongdao)可謂新媒體界的網紅,星座領域的KOL,8條圖文消息,篇篇100000+,關於星座,大叔好像有扯不完的話題,從運勢分析到性格鑑定再到戀愛指南,每個話題都能引起用戶共鳴,這一方面是同道團隊興趣使然,而和天賦的關係也是密不可分的。
怎樣做一個合格的KOL?這個問題大家眾說紛紜,小編和小夥伴討論後,list了這樣幾條:
1.有責任,有擔當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種種問題,求救無門之時,只好哀求媒體或大V,在這時輿論領袖的作用就被彰顯出來,懲惡揚善,弘揚正氣,才能得到更多粉絲的愛戴。在「和頤酒店」事件中,微博大V的作用舉足輕重,正是因為他們的出現,才讓這件事得到如此曝光。
2.不信謠,不傳謠
在網絡上,最難的是保持理性和立場。在如猛虎般的信息大潮中,由於某些人對真相的有操縱,無論是知名人士還是普通草根,都有可能被蒙蔽雙眼,在微博上,時常出現大v被謠言蒙蔽受騙的情況,「蔣欣被騙捐」「王珞丹被騙話費」等屢見不鮮。
3.以身作則,有下限
作為公眾人物和輿論領袖,時刻被無數雙眼睛注意著,個人形象很重要,也在影響著很多人的言行,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輿論領袖更要作為榜樣引領公眾,在以身作則,有節操有下限。
說了這麼多,你了解了KOL的正確打開方式了吧?
文章聲明 | 新媒體課堂不對相關概念及其涉及的事件進行是非判斷,撰寫文章只探討文化及事件本身,歡迎拍磚、更正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