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鈦網
據路透社北京時間9月4日報導,對於中國臺灣晶片工程師來說,工資大幅上漲,一年8次免費回家福利以及一套高額補貼的公寓,是一個難以拒絕的理想工作機會。
作為一位曾經在聯華電子等臺灣一線晶片製造商的資深員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臺灣工程師在去年接受了一家由大陸政府支持的晶片製造商的工作,目前在中國東部的一家晶圓代工廠領導一支小型團隊。
這位工程師加入了越來越多的臺灣資深專業人士的行列,他們在中國大陸蓬勃發展的半導體行業工作。
這位不願具名的工程師表示,他的大陸僱主向他提供了一套新的三居室公寓,有40%的折扣,條件是他在公司工作了5年以上,此外還提高了50%的工資。他拒絕透露確切的數字
他表示:「大陸敢於燒錢,而臺灣公司的資源有限。」
越來越多的臺灣高級專業人才投身到中國蓬勃發展的半導體行業中。這位工程師只是其中之一。對於大陸來說,吸引這些臺灣人才是他們努力加快半導體行業發展,降低在重要晶片上對外國公司依賴的重要組成部分。
臺北獵頭公司智理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預計,今年目前為止,逾300名臺灣高級工程師已經加入大陸晶片製造商。自從大陸在2014年建立規模為220億美元的基金髮展晶片行業以來,另外近1000名臺灣晶片工程師已經加入大陸公司。
從臺灣吸引高科技人才,已成為大陸積極發展晶片行業,以減少對海外公司依賴的努力的一部分。
招聘人員和業內人士稱,2014年開始的這一努力,隨著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的升級而加劇,暴露出中國對外國製造晶片的過度依賴。
2017年,中國進口了價值2600億美元的半導體,超過了原油進口。根據中國半導體工業協會的數據,去年國產晶片佔國內需求的比例還不到20%。
今年8月,中國兩家國有機構表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約有40萬名專業人士在工作,遠遠低於2020年前估計需要的72萬名員工。
招聘人員表示,儘管中國大陸也在吸引韓國和日本的工程師來解決人才短缺問題,但由於有共同的語言和文化,大陸企業顯然對於臺灣工程師更具吸引力。
人才競爭激烈
中國臺灣一直在關注著中國大陸的人才招聘工作。
長期以來,蘋果公司的主要供應商臺積電(TSMC)等晶片製造商,一直向中國大陸晶片製造行業封鎖其最先進的技術,以防止其落入中國大陸競爭對手的手中。
許多人還擔心,中國大陸晶片產業的迅速發展,可能會導致供應過剩和價格暴跌,就像中國大陸發展太陽能電池板和液晶顯示器等其他關鍵產業那樣。
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馬克·李(Mark Li)表示,中國大陸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在營收方面已經超過了中國臺灣競爭對手,前者2017年的營收為310億美元,而後者的營收只有220億美元。
明顯的趨勢是,人才爭奪戰將使得這一差距進一步擴大。
為了留住人才,臺灣當局7月份承諾放寬對職工持股的稅收管制。
臺灣當局機構NDC主任表示,大陸一直在吸引臺灣的人才,臺當局已經修改了相關規定,以幫助企業留住人才。
臺灣智慧財產權機構法律事務主任表示,「人才的流失」可能導致商業秘密洩露,當局正在努力保護核心技術。
臺灣地區企業也在努力提供自己的激勵措施。
臺灣晶片設計廠商群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Phison Electronics Corp.)的發言人安東尼奧·餘(Antonio Yu)表示,儘管該公司「沒有資金來從事的這樣的競爭」,但它試圖為員工創造一個「令人放心的環境」。
這位發言人表示,「我們對待員工就像對待家人一樣。」儘管做出了這些努力,但中國臺灣工程師們發現,來自中國大陸的吸引力是難以抗拒的。
37歲的晶片工程師湯米·黃(Tommy Huang),於2016年加入位於中國大陸南方的United Semiconductor——聯電(UMC)與中國合作夥伴的合資企業。他表示,臺灣地區為留住人才所做的努力對他未起作用。
「如果你留在臺灣,你就沒有任何機會,」湯米·黃表示,他的中國僱主每年為他5歲的孩子提供6萬元(約合8689美元)的學校補貼,並且他的薪水是他此前掙的兩倍多。「我們來中國大陸,為的是希望。」
在陸幹3年頂在臺幹10年
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的一位高管稱,在公司近期招募的120名工程師中,三分之一來自臺灣。「我們並不缺錢,缺的是人才,」他表示。
「臺灣工程師最有經驗,能夠幫助我們培養本地人才,」這位高管稱,「(從臺灣招聘工程師)的活動將繼續加強。」
獵頭公司人員稱,儘管大陸也在招募韓國和日本的工程師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但是在招募臺灣人才上的努力最富有成效,因為兩岸擁有相同的語言和文化。
智理管理經理林裕軒(Lin Yu-Hsuan,音譯)表示,臺灣工程師們被中芯國際等大陸晶片製造商提供的高薪、福利和更高級別職位所吸引。
「許多臺灣工程師說,我在大陸幹3年賺的錢相當於在臺灣幹10年賺的錢。我可以提前退休,」林裕軒稱。
臺灣集成晶片設計公司聯詠科技副董事長兼總裁王守仁稱,過去兩年,一小部分公司員工跳槽至大陸,並承認很難匹配大陸競爭對手提供的待遇。
智理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的經理林玉勳(音譯)表示,臺灣的工程師們被中芯國際等中國大陸晶片製造商提供的高薪、津貼和更高級別的職位所吸引,「他們當中很多人說:『我在中國大陸三年掙到的錢相當於我在臺灣幹10年。我可以早點退休。」
臺灣集成晶片設計公司聯詠科技的副董事長兼總裁史蒂夫-王表示,過去兩年該公司有一小部分員工跳槽至大陸,並承認臺灣公司的待遇很難與大陸競爭對手相媲美。
延伸閱讀
>特斯拉自研自動駕駛晶片性能將要趕超英偉達了?
>中美貿易戰第二回合,這兩個產業最慘,包括半導體嗎?
>半導體資本年支出將首次超過千億美元 存儲佔比53%
>超微7納米CPU、GPU全數轉投臺積電,力爭首款7納米製程x86架構CPU先上市
>故意?5G移動晶片「首發」之爭,高通「截胡」華為
媒體推廣合作:media@wintech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