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表示,截至今年9月30 日的Q3營收的年增指引將由原先預估的 1%-3%上修為 14%-16%;毛利率由原先預估的19%-21% 上修至 23%-25%,主要是因為產品組合的變化和其他業務收入成長所帶動。
中芯國際上調Q3財報預期後,營收將有望在9.3億美元至9.5億美元之間,較Q2營收的9.38億美元將進一步環比增長,毛利率將上看26%。
自Q3季度以來,由於電源管理晶片、功率器件、顯示面板驅動IC,以及CMOS圖像傳感器等需求強勁,再加上世界先進、聯電、中芯國際等新增產能有限,使得全球市場的8吋晶圓代工產能都供不應求,原本旺宏欲淘汰6吋晶圓代工廠,工廠現已延到2021年3月停產。
據市場消息稱,因為5G 相關應用起飛後,第3季度8 吋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0.18 微米和 0.15 微米成熟工藝的需求缺口特別大,且客戶在市場上的獲利水平很高,市場已率先掀起漲價潮,包括聯電的0.18微米製程、世界先進的0.15微米細線寬製程,視客戶實際訂單情況,將全面調漲第4季8吋晶圓代工價格。
據中芯國際Q2財報顯示,晶圓代工業務主要佔據了公司90%以上的份額,其中0.15~0.18微米製程營收佔比為33%,200mm(8吋)產能大約佔據49%,晶圓利用率已達到了98%以上。顯然8吋晶圓代工漲價,是中芯Q3業績增長的驅動力之一。
數據來源:中芯國際,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ChinaFlashMarket
數據來源:中芯國際,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ChinaFlashMarket
由於8吋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現在的產品交期已自過去的2至3個月延長到4個月,但客戶依舊排隊爭搶產能,也因為晶圓代工價格調漲,部分零組件廠商將跟進調漲面板驅動及觸控整合單晶片(IDC)等產品售價,預計這種產能吃緊情況將延續至2021年。
受益於影像傳感器CIS、電源管理晶片PMIC、指紋識別晶片、藍牙晶片、特殊型存儲晶片等應用需求快速增長,8吋晶圓訂單火爆。「疫情」、國際貿易關係緊張等導致的不確定因素,客戶都提前下單保證一定的安全庫存水位,尤其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客戶的拉貨力度最為明顯。
根據中芯國際Q2財報,中國內地及香港市場佔比達到66.1%,美國市場營收佔比為21.6%,是重要的兩大市場;中芯國際前2大重要客戶分別佔總銷售額的18.9%和13%,其中華為海思、高通、博通都是主要客戶。
來源:中芯國際
來源:中芯國際
由於美國方面之前對華為的限制,使得大部分產業鏈企業選擇採購大量的晶片做為庫存,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危機,這也促使了中芯國際Q3整體訂單量增加,甚至出現訂單排擠效應。不過,因為遭美國出口限制,以及客戶轉單等,中芯國際Q4業務將會受到影響。
為了滿足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中芯國際已經著手進行大規模擴產,8 吋晶圓方面,預計在天津、上海、深圳三個生產基地增加 3 萬片/月的產能。在12寸晶圓方面,中芯國際產能已超過了50%,正在積極的持續拓展手機、汽車、消費電子應用,預計今年內增加2萬片/月產能。
另外,中芯國際還與北京開發區管委會籤訂合作框架協議,將成立合資企業聚焦在 28nm 及以上晶圓代工項目,首期即計劃建成 10 萬片/月(以 12 吋片計算) 的晶圓產能,為後續業績成長增加了動力。
中芯國際是全球排名第五大晶圓代工廠商,在技術方面,第二代先進工藝(N+1)進展順利,9月下旬第二代FinFET N+1工藝已經進入客戶導入階段,有望於2020年底小批量試產。
中芯國際曾表示,下一代N+1工藝和14nm相比,性能提升了20%,功耗降低了57%,邏輯面積縮小了63%,SoC面積減少了55%。在功率和穩定性方面,N+1代工藝和7nm工藝非常相似,區別在於性能及成本方面,N+1工藝的提升較小,市場基準的性能提升應該是35%。所以,中芯國際的N+1工藝是面向低功耗應用領域的。
不過,貿易緊張關係,是中芯國際將要面臨的最大難題。中芯國際最新公告稱,其部分供應商收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的進一步限制,現公司正在評估該出口限制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並針對該出口限制,正在與美國方面展開初步交流。
值得高興的是,ASML設備公司財務長在近日的財報視頻會議上也表示,向中國客戶出口DUV光刻機已經無需申請出口許可證。目前中興國際的N+1工藝就是建立在DUV光刻機的基礎之上,將助力中芯國際技術的突破。
最新推薦閱讀:
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最新資訊、產品報價、數據匯集、產業分析、專題報導,以及最專業的存儲產業諮詢服務。
郵箱:Service@chinaflashmar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