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網際網路產品不斷精細化的運作,社群運營網際網路產品運營中的重要性日漸凸顯。伴隨著對用戶運營意識的升級,打造私域流量是企業們都不斷在嘗試以及運營的目標。那麼落腳到重點,社群運營後期如何才能有更好更大的發展?
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社群運營和用戶運營的那些事兒。
2020年,受疫情影響,很多教育機構都轉戰線上,利用低價課、高服務的形式進行用戶轉化。在這其中,社群運營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責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社群運營≈銷售。在這個局面下,對於社群運營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從微信指數可以看出,社群運營和在線教育的曲線趨勢基本保持一致。
從5118上的搜索圖詞可以看出,和社群運營最相關的關鍵詞依舊是用戶運營。可以說,用戶運營包含社群運營,社群運營是用戶運營的一種模式,同時社群運營中好的思路和轉化模型也可以為用戶運營提供更多的靈感。
在《小群效應》提及到:社群本質是人和人之間的一種社交連結方式。「三近一反」是社群的主要特徵,相近的地域,相近的年齡和相同的興趣愛好,並且性別相反。
而社群運營就是對所在社群的人員進行最大化的幹預或影響,從而在短時間達到用戶活躍,成交或轉介紹的目的。
至於為什麼採用社群這種方式去達到最終的目的?可能存在這些原因:(1)一對多的社群方式更容易形成以社群運營人員為核心的強信任,強連結關係。
(2)社群是人的集合,當三人成眾時,用戶的行為就更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響。《烏合之眾》裡說:所謂烏合之眾,就是說再聰明的人都有愚蠢的潛質。「一旦融入一個群體,你就會傳染上他們的動作、習慣以及思維方式,做出一些荒唐可笑但毫不自知的事情。"
初級的社群人員可能每天在拉群,發公告,解答問題,在社群裡製造話題、活躍等工作,一天24小時在線,像極了人工機器人客服。
那麼需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算真正的社群運營呢?
只有產生規模效應之後,這個崗位才會有更大的價值和更大發展的潛力。
產生規模效應的過程中一定是伴隨著標準化以及工具化。社群運營的工具也層見迭出。而選好工具的前提一定是圍繞著目標,設計好標準化流程之後,明確哪個環節可以採用工具的形式進行運營。當然,這裡還有一個關鍵,就算是使用工具,也要有溫度、有人情味,否則用戶感覺到的可能只是一個冷冰冰的機器。用戶的運營,一定是基於數據或用戶洞察出發,最終回歸到數據。所以在社群運營的過程中,需要明確在哪個環節中的數據會出現問題。最終採取運營動作之後,這個數據有了什麼樣的變化,後續是否還可以繼續優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數據。
就拿「給用戶發消息」這件事情來說,可以從消息觸達率、消息點擊率和參與率(轉化率)的環節來看,但是消息觸達率可能在消息連結內難以統計到,所以這個過程就需要利用工具來進行數據統計,為後期優化提供數據支撐。
不管是做什麼運營,數據化都是核心。
如今很多社群運營入崗,可能會收到一份標準化的社群運營的手冊(SOP),這可能是前面幾任運營人員的智慧結晶。只需要按照這個社群運營手冊進行運營之後就可以達到及格水平。但隨著內容愈加豐富或改變,仍然需要自己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去優化步驟。
每個人的運營風格不同,每次面向的人群也存在差異。所以需要結合自己對於用戶的感知,結合數據,結合對用戶的洞察,在這過程中去逐漸優化社群SOP,最終找到最適合社群運營的辦法。
目前比較火的社群運營的行業有哪些?
教育行業是目前社群運營需求量最大的行業。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教育行業需要社群運營這種方式來做轉化?為什麼不採用大規模的用戶運營對用戶進行轉化?
主要是教育行業的客單價普遍較高,低的四五千元,高的甚至幾萬元。高客單價的產品,用戶的決策成本更高,所以需要一個更好的服務和信任成本。通過循序漸進的體驗方式逐漸對用戶進行轉化。另外一方面,大規模的用戶運營很容易造成用戶流失,對於用戶的幹預性不會很強,同時在這過程中很難積累用戶的信任。
準確來說,電商行業更多的是通過私域流量這種運營方式來提升用戶的留存和復購,不單單包含社群運營。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相對,公域流量每次都需要花錢重複獲取,且每次獲取的成本逐漸升高,淘寶直通車熱詞的點擊出價甚至能達到幾元甚至更高。從阿里的財報可以看出,廣告費用收入佔阿里收入很大一部分,成為網際網路公司廣告收入最大的公司。
所以商家就利用私域流量的方式提升用戶的留存和復購,比較典型的代表是完美日記。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主播採用私域流量的方式,來保證自己的基礎觀看量。
社群運營和用戶運營,本質上都是對用戶進行策略化的運營。
社群運營是對少部分用戶進行一對多的幹預運營動作,用戶運營是對大規模用戶採用產品化的策略進行轉化的過程。可以說,用戶運營是一個大類,包含社群運營、私域流量運營、社群運營、KA運營等多種細分的用戶運營類。
社群運營和用戶運營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嗎?
社群運營本質上還是一對多的依靠人工運營的一種方式。社群運營人在這過程中承擔著很重要的角色,是作為企業產品和用戶之間一個很好的連結。
而用戶運營很大程度上是基於用戶分層去做產品化、策略化的一種運營模式。用戶分層、產品化、策略化是非常關鍵的運營手段,目的更多的是提升用戶arpu值,延長用戶生命周期。建模型、搭通道、促成長是用戶運營的核心。
另外一方面,社群運營也可以是用戶運營或產品的MVP(最小可行產品)的一種運營方式。前期通過社群運營的方式對策略進行測試,如果後期效果好,再將策略變成產品化的運營模式,放過來給用戶運營提供新的思路。
落腳到重點,社群運營後期如何才能有更好更大的一個發展?雖然社群運營的門檻低,但是在過程中的想像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 想清楚為什麼做比做什麼更重要
社群運營很容易被一些瑣事纏身,在這過程中,每一步想清楚為什麼要這麼做,可能比做事情本身更重要。從目的出發,找到適合自己的社群運營的方式,並且在這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一套社群運營的SOP,比直接單純地照著社群SOP做更有意義和價值。
○ 將社群運營和私域流量結合
未來,私域流量可能會成為一種核心的運營,圍繞著小程序、公眾號、社群、個人號以及企業號去做運營。如每日優鮮依靠私域流量獲取百萬級用戶,按照預估,2021年企業微信的用戶活躍度,相比2020年可能會再漲10倍。
所以未來私域流量比單純的社群運營更具有發展和想像空間。
○ 成為懂產品、懂人的多面型人才
了解社群運營的人很多,能做社群運營的人同樣很多,但是既精通社群運營,又了解產品的人卻不多。想要依靠單獨的一個技能做到行業前10%很難,但是兩個技能糅合,並且在這中間還能進行有效跨界,將產生巨大的力量。
運營的底層是對於人性的了解和感知,如果還能有效了解目標用戶,了解目標用戶的特點,那麼你在行業內一定能得到更大的發展。
○ 將社群運營變成個人IP
社群運營是一項很好的技能,通過社群運營這個點可以建立個人IP。
嘗試著在沒有公司資源的情況下,通過自身的能力和資源挖掘去建立屬於自己的IP社群。在這一點,對於自己的要求更高,需要找到一個點進行社群的切入和拉新,甚至直接找到一個價值切入點建立付費社群,後續持續地對社群進行運營。
在運營的過程中,也是將自己IP逐漸強化的過程。隨著個人力量的加強,會吸引到越來越多優秀、同頻的人加入,為社群進一步賦能。
這也是早期、群響、生財有術這些付費社群興起的原因。通過社群運營這種方式,將一群有價值的人聚集在一起,反過來也同時促進個人品牌的發展。
社群運營可以是一項人人都會的技能,但是並不是人人都精通的技能,如果在精通的基礎上,還能用其他技能為自己加分,那麼很容易產生1+1>2的效果。
本號致力於好文推送,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用,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聯繫。
— 本文在以下平臺發布 —
【商務合作手機號】13838183217(同微信)【雜誌訂閱電話】TEL: 0371-65321931 / 0371-65321956【雜誌訂閱服務】15939021646(同微信)/ 13083716319【投稿郵箱】4884537@qq.com / 3808292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