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報紙面面觀

2021-12-22 S大都會S
​香港作為國際化大都會,在電子傳媒和智慧型手機的雙重壓力之下,紙媒市場雖備受蠶食,但報業仍異常發達。
走進便利店,你會發現數量最多的是一份以方向命名的報紙,其次是一份以水果命名的報紙。第3位至第4位通常是一份以新加坡代稱命名的報紙及以知識界精英為主要讀者群的《明報》。各店略有不同,上述僅供參考。而其他報紙只能成為配角。

全香港除了十餘份各具特色的中文收費報紙之外,還有5份主流免費中文報紙通過多種渠道供市民及訪港遊客取閱。

大多數收費報紙目前定價港幣8元或10元不等。略有不同的是平日同時在粵港兩地發行的《香港商報》,因應不同地區採取多重價格策略。歷史上該報在上海地區的最低零售價曾經為人民幣4元一份,反而低於香港售價。

5份免費報紙分別是《晴報》、《香港仔》、《都市日報》、《頭條日報》、《AM730》。其中擁有最多讀者的是星島新聞集團的《頭條日報》。除個別報紙外,免費報紙不但內容豐富,而且商家廣告遠勝收費報紙。大有達到讀者、媒體、企業三贏之局面。

在香港,無論收費報紙或免費報紙的頭版時常會被整版廣告所佔據。其中尤以定位高端人士的《星島》和《經濟》最為常見。如果投放香港最高銷量收費報紙的A1頭版廣告位,其代價大約等同於購買了一輛德系豪車。

例如下圖中受較多中資機構及內地企業歡迎的香港《文匯報》和《香港商報》的頭版廣告


​同國內部分城市相仿,香港大多數報紙都在農曆新年休刊數日。僅有二份大眾化報紙照常出報。以《香港商報》為例 ,該報今年2月4日至2月8日休刊,2月9日起恢復出版。

​頭條日報、都市日報、AM730三份免費報頭版主要內容均以豬年為主題

AM730的「$1億」醒目廣告是2月9日開獎的香港六合彩大獎得主有望獲得高達一億港幣的超級巨獎!


相關焦點

  • 香港報紙檔百年變遷
    在給媒體行業帶來新挑戰的今天,重溫香港報紙檔的歷史更顯彌足珍貴。BBC記者給你介紹香港報紙檔的故事。促銷催生報紙檔在香港,報紙最初不做公開銷售,而是透過訂閱、派報來發行。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莊玉惜博士著有《街邊有檔報紙檔》一書。
  • 香港第一份免費報紙被申請清盤!
    早上的香港,在地鐵站,在天橋底,都會看到一條條排隊的人龍,一捆捆報紙在隊伍的前面,派發的工作人員還沒到,大家等著,等著這份免費的報紙。
  • 澳洲史上首份中文報紙,竟是白人創辦的
    澳洲中文傳媒的萌芽方式非常獨特,澳洲最早的華文媒體並不是華人辦的,而是澳洲本地白人辦的報紙。1856年8月,世界最早的中英文雙語報紙《唐人新聞紙》在墨爾本附近的Ballarat鎮出版,這是一份由澳洲政府官員Robert Bell辦的一份報紙(Wang & Ryder, 1999)。
  • 澳門報紙簡介
    《澳門日報》,中國澳門綜合性中文報紙。1958年8月15日創刊。澳門銷量最多的中文日報。日出對開40版至48版不等(1993)。創刊宗旨為「立足澳門,服務市民,實事求是地報導祖國各方面的成就和變化,準確反映民意。」服務對象為廣大澳門居民,但被澳府視為代表北京主張的「半官方」報紙。在廣州和珠海經濟特區設有辦事處。該報刊登大量當地新聞和大陸、香港和國際新聞,設有副刊、專刊30多個。
  • 六七十年代香港報紙副刊 | 沈西城
    晚近,香港報紙越來越少,說得出牌頭者,不逾十家,比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之猗歟盛哉,輒有小巫見大巫之別。據統計,一九五七年,全港報紙(中、英文,日、午、晚),共有四十二家;七零年增至七十家。銷量方面,六零年,五十萬份左右,至六四年,增至九十萬份,八九年飛升到一百八十萬份。以當時全港人口五百五十萬人計,平均每三人擁有一份報紙,足見報紙對社會影響力之巨。
  • 還有誰在讀報紙? 香港傳統報章相繼關門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也是著名的信息中心,各種資訊非常密集。加上社會多元化、市民受教育程度高等特點,香港的傳媒業高度發達,各種媒體包括報紙、廣播、電視和新興的網際網路媒體均衡佔據市場。以香港總人口700多萬來計算,即差不多每兩人擁有一份報紙。從發行方式來看可分為收費報紙和免費報紙,大多數日報為收費報紙,總發行量在110萬份左右,而免費日報的總發行量則超過200萬份。
  • 阿里巴巴收購香港最大英文報紙《南華早報》
  • 香港第一份民營英文報紙,因得罪港督停刊
    作為最早被歐洲人統治的中國領土,香港最先出現的報紙也是英文報紙,名為《香港公報》(Hong Kong Gazette),於1841年5月1日開始出版。但是《香港公報》系由英軍兩名主要翻譯之一的馬禮遜.懷特(James White)創辦,而且刊載的主要內容為英軍的告示,具有鮮明的官方色彩。當時的香港英文報紙,讀者主要是英國官方、軍方人員以及以香港為基地的英國鴉片商人。
  • 阿里收購的這家《南華早報》 今天關閉了中文網站
    英文網站彈出的公告(圖片來源於網絡)觀媒今日獲悉,香港媒體集團《南華早報》今日宣布關閉中文頁面。觀媒君點擊《南華早報》中文網官網連結後,隨即跳轉到了英文網站,界面同時出現懸浮窗:由於整合資源的需要,南早及南早指南中文網站已停止運作。我們感謝大家過去的支持。據悉,《南華早報》於1903年創刊,至今已有113年歷史。
  • 報導丨免費報紙讓香港報業重現生機
    解救紙媒,
  • 深度 | 回歸20周年:香港網絡安全面面觀(圖)
    騙徒盜取的資料包括姓名、地址、出生日期、香港身分證號碼、電郵地址及電話號碼等。例如騙徒用盜取的身分操控受害人的財務戶口、開立銀行戶口和調撥銀行結餘的方式,以申請貸款、信用卡,購買車輛,享受豪華假期等活動;當中涉及的罪行包括詐騙、盜竊及其他罪行,令受害人蒙受損失。◆網上博彩騙案。
  • 騰訊專長 《寶可夢:大集結》旨在拓展不同領域|《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特別版》新鬥士「面面」中文講解視頻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特別版》新鬥士「面面」中文講解視頻任天堂公開Switch《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特別版》新參戰角色:面面(出自《神臂鬥士 | ARMS》)的官方中文字幕版講解視頻。  《Ninjala》基本遊玩免費,有內購項目,遊戲支持中文,聯機無需Nintendo Switch Online會員。
  • ☞【案例】陳尚義:從搜尋引擎說起,百度大數據面面觀
    越來越多機構、企業都迫切希望從不同渠道獲取的多種類型、結構複雜的大數據中挖掘出有價值的趨勢洞察,快速、準確地制定決策,驅動商業和行業創新。
  • 香港一空姐被捕!報紙被霸屏,全民大動作來了!
    與此同時,香港媒體也被「霸屏」。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社會在暴徒四處衝擊的情況下陷入混亂,嚴重影響市民生活。止暴制亂、恢復社會秩序成為市民的共同心聲。「守護香港大聯盟」呼籲全港市民參與「全民撐警日」活動,為警察打氣,促社會回到正軌,還提出包括停止非法遊行、集會、佔路等7點希望。「守護香港大聯盟」召集人、全國政協委員黃英豪強調,要止暴制亂,香港警隊十分重要。
  • 香港報紙:「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馬雲聽了想打人
    在香港,有份報紙叫《蘋果日報》,算得上是香港最暢銷的報紙之一。 太反智!香港網友都看不下去了針對作者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作為支付寶的一個普通用戶,刀哥就來說說我的看法。 作者開頭的表述就讓人無力吐槽。作者寫道,「信用卡比手機小,能帶手機上街,怎麼就不能帶張卡呢?」 但現在人們出門是個什麼狀態?
  • 臺灣報紙簡介
    我們提供讀者一個全新的讀報選擇,除可下載電子報紙,更可以全版閱讀方式,進行單則剪報閱讀、列印,讓您快速掌握可信賴的財經資訊。  《工商時報》創刊於1978年12月1日,是一份積極報導經濟事務、國際貿易、國際財經、兩岸財經、投資理財、股市分析為主軸的專業財經報紙,創刊30年來,以一貫堅持的新聞理念,追求優質新聞報導,深獲華人地區專業經理人的肯定與青睞,更是企業經營者不可不閱讀的專業財經媒體。
  • 香港報紙:「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馬雲聽了想打人!
    在香港,有份報紙叫《蘋果日報》,算得上是香港最暢銷的報紙之一。前陣子它刊發了一篇文章,內容十分之腦殘。 這篇文章基本說了兩點:一,支付寶是「偽先進」;二,有信用的人不用支付寶。這種拍拍腦袋就寫出來的文章,這次連香港人都看不下去了。 可以去秋葉原買東西嗎?香港網友說:sorry,真的可以。
  • 【外刊點睛】阿里巴巴將收購香港英文報紙《南華早報》
    【譯文】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將收購總部位於香港的報紙《南華早報》。收購價格尚未透露。 湯森路透稱,SCMP市值為30億港元。 阿里巴巴將取消該報網站的付費牆,使其內容免費。阿里巴巴表示,這家報紙的獨特之處在於其用英文報導中國新聞。
  • 馬雲收購香港報紙《南華早報》
    阿里巴巴有意購買香港英文報章《南華早報》,這則傳聞在過去一段時間反覆被媒體提及。
  • 中國近代報紙資源全庫之《大公報》(天津版)
    《大公報》是我國迄今為止發行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民營報紙之一。1902年6月17日,《大公報》由英斂之於天津創辦,「忘己之為大,無私之謂公」①即報名「大公」的寓意。在胡政之、張季鸞、吳鼎昌三人聯手下,該報秉持「不黨、不賣、不私、不盲」②的辦報理念,得以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