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記者 吳晉娜
反覆確認的機票信息出票後卻顯示乘客性別錯誤;網際網路銷售平臺告知消費者無法修改性別,只能退票重訂、損失自負;航空公司客服則表示第三方訂單只能通過網際網路售票平臺來修改……近日,有網友通過攜程預訂自由行產品,出現性別信息錯誤,卻遇到一連串如此尷尬的境遇。
烏龍:機票預訂,性別出錯
6月16日,成都的吳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是攜程客服銷售的電話,稱是否有興趣購買自由行旅遊產品。因為此前她在手機App上向客服諮詢過境外遊自由行的相關問題,所以接到攜程的推銷電話並不感到意外。
聽了客服的介紹,吳女士決定為自己和父母購買三份10月中旬前往新加坡的5晚6日自由行產品,包括往返機票和酒店費用,總價約13000元。
吳女士在攜程上預訂的自由行產品,顯示商家為「攜程國旅」
客服提出可以為吳女士電話下單,就在吳女士為客服提供個人信息時,客服表示機票價格此時變動比較快,需要吳女士自己在App上進行下單。
在與客服保持通話的情況下,吳女士打開了攜程官網,對客服推薦的產品進行預訂,產品顯示屬於「攜程國旅」。按照客服的指引,吳女士分別選擇了機票和酒店,輸入了自己和父母的信息。
隨後,客服在電話中與吳女士對姓名、性別、護照等信息進行了核對,都顯示無誤。之後,吳女士在App上付款成功,完成預訂。
就在吳女士以為萬事俱備的時候,列印各種出行單據的時卻發現,在機票信息的姓名欄中,在她母親的拼音字母後面出現了「MR」,顯示乘機人為男士,意味著預訂機票可能性別出現了錯誤。
吳女士母親的機票行程單姓名欄出現了「MR」,顯示乘機人為男士
吳女士立即通過手機App查詢,發現手機訂單中並沒有顯示預訂人的性別,但她用登陸攜程電腦端,則發現訂單頁上她母親的性別確實被登記為「男」,而她手機端和電腦端的常用旅客信息中,她母親的性別則都還是「女」。
這時吳女士開始疑惑,預訂時與客服認真地核對了母親的性別信息沒有問題,自己帳號上記錄的常用旅客信息也沒有問題,為什麼會出現性別出錯的問題?讓她感到不解。
強勢:用戶退票重訂或等待調查
為了不影響出行,在發現問題之後,吳女士第一時間諮詢了攜程客服。本來以為只是簡單的一個修改信息的問題,沒想到接下來卻會一波三折。
攜程工作人員表示,機票信息是吳女士自己提交的,攜程沒有核實的義務,且出票的是航空公司,攜程沒辦法為吳女士進行修改。
最後,攜程提出兩個解決方案:一是退票重定,產生的退票費用和差價由吳女士自己承擔,按照攜程的訂票規則,要收取500元的退票費,往返機票就是1000元;二是重訂全退,意思是為了不影響出行,讓吳女士先重新預定一次往返機票,重購的差價需要由她自己承擔,等整個行程結束以後,再去協商退上一筆信息錯誤的機票費用。在這個期間,攜程會去調查造成差錯的原因,如果是攜程的責任,就馬上把票款退給吳女士,如果不是就不能退。
攜程提出的兩個解決方案吳女士都不能認同。對於第一種方案,吳女士認為信息確實進行過多次核實,不可能出錯,既然是攜程的錯誤,為什麼要讓她承擔退票損失和機票差價。
對於第二種方案,吳女士一方面認為不應該由自己墊付新機票的費用,另一方面,她認為只要攜程調取當時預訂的電話錄音就可以知道是誰的錯誤,沒必要等到四個月行程結束之後再出調查結果,且攜程並沒有承諾全退,而是用歸責的方式,吳女士認為會對自己不利,且在微博上吳女士發現,有很多同樣的案例,用戶選擇了第二種方案,最後都不了了之,攜程並沒有全額退款。
吳女士與攜程客服進行協商的頁面截圖,對方表示機票信息不可以修改
推諉:攜程說不能改,航空公司說只有攜程才能改
與攜程客服協商後第二日,吳女士驚訝地發現,之前攜程電腦端顯示的她母親的常旅客信息性別竟然變成了「男」,而手機端卻還是「女」。
吳女士聯繫攜程後的第二天,她母親的常旅客信息性別竟然變成了「男」而手機端卻還是「女」
在與攜程協商無果的情況下,吳女士撥打了機票所屬的國航的全國客服電話。客服告知吳女士,如果預訂性別出錯的話,乘客確實無法乘機。如果預訂的性別出錯,國航可以修改,但國航只能直接為在官網上預訂的用戶進行修改,且修改是免費的,通過攜程等網際網路平臺預訂的機票,則需要攜程方面來向國航提出修改,而不能由用戶自己。
從國航方面得知可以修改,並不一定非要重新預訂之後,吳女士又和攜程進行了溝通,然而攜程方面依舊堅持無法修改,且還是只堅持之前提出的兩種方案。這兩種方案,都需要用戶接受一定的經濟損失。
[責任編輯:孫宗鶴]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