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的悠久歷史,共和體制有很大的貢獻,值得我們學習

2021-01-09 金鳳穿衣搭配

古羅馬共和國在歷史上存在了大約480年左右的時間,這一段時間內古羅馬帝國十分強大,他們經常進行對外的侵略戰爭。在這個時期,古羅馬人創建了共和制這種政治體制,共和制的創立是受到古希臘哲學和古典自然觀的深刻影響,最終將共和政體作為管理的主要體制形式,這種共和政體對於權利的分配和制約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對於古希臘哲學並不陌生,這些哲學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古希臘神話的基礎之上,通過神話作為它的原型進行創作。希臘的文化歷史很悠久,希臘人的宗教信仰是以自然為主,他們相信神靈的同時也注重自然的作用。從神話過渡到哲學,這一漫長的過程使得人們開始從感性走向了理性。這對於共和政體的建立也產生了推動作用。自然這一概念也慢慢的成為人們思想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古羅馬的城邦制之下,各個城邦的使命就是保障城邦的安全,因此古羅馬共和國的這種共和制使得人們都具有了很強的責任感。這種共和制的思想受到了古希臘哲學家的影響。其中西塞羅就是這種混合政體建立的推動力量之一。他很強調正義的價值,他認為正義才是符合自然統一的,才是對人們生活有利的。因此,在羅馬的法學家構建法律體系,他們也將自然這種思想融入到法律體系當中。龐大的古羅馬帝國,全體公民共同的任務就是守護整個國家,這也體現出一種共和的觀念。所有的公民都可以參與到治理國家當中,權力能夠最大程度的得到了共享,而且在很多事情上都採取了協商和平衡這種處理方式。

這種共和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它是建立在許多人之上的,它既能夠考慮到民眾的自由又能穩固國家的上層建築。它讓更多的人能夠行使自己的權利,而不是將全力收攏在國家的統治者手中,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它的穩定。在古羅馬共和政體當中,公民大會的權力最高,它是公民行使權利的主要渠道之一。決策機關是元老院,它能夠很大程度上保證貴族的權利。因此,古羅馬的共和政體能夠長期穩定的存在,是因為各種權利之間能夠相互的制約、互相合作。讓每一種權利既可以得到行駛,同時又受到一定的制約。

在這種共和政體之下,古羅馬的思想和文化方面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古羅馬人嚴明的紀律和純樸的風尚使得他們對美德有著很高的追求,他們能將治理國家作為自己的事業,能夠用比較溫和的方式去處理一些糾紛和矛盾。而且當時的很多詩人和作者也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這些作品對我們今天的學習仍具有很大的影響。每個公民都能為治理國家做出貢獻,並把它作為事業去完成,我們也應該學習他們的這種責任感。

這種共和政體之下,立法司法和行政之間能夠保持一種平衡,而且在整個共和體制之下,人們的政治活動按照有序的方式進行,這也使得人們當時能夠更好的行使自己的權利。這種自由在古羅馬時期的自然觀中有著很強烈的體現,儘管這種體制最終也走向了覆滅,但是從它的長期存在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它其實也是在不斷更新和完善的,但是由於各種體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仍然有很多不足之處,而這些不足沒有被很好的解決和完善,最終導致了共和制走向滅亡。

相關焦點

  • 「王政」被「共和」取代!古羅馬|「奴隸制」推翻國王「絕對化」
    前言古羅馬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在公元前6世紀末到公元前1世紀末,這個時候是古羅馬的共和時代。在共和時代的古羅馬,貴族元老院逐漸成為統治核心,元老院貴族通過任命執政官,控制古羅馬軍政大權。而古羅馬原先的森都裡亞大會,則逐漸形同虛設,古羅馬原先的氏族制度,自然也走向了沒落。
  • 希臘歷史最為悠久的天然古羅馬海溫泉
    而我們來到的位於Edipsos的Thermae Sylla天然Spa酒店則是希臘歷史最為悠久的天然spa酒店。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與雅典市中心的Hotel Grande Bretagne並稱為希臘歷史最為悠久的酒店,曾被Conde Nast Traveler評為世界十大療養中心之一。不少國際名人都曾經光顧過這裡,如Aristotle Onassis, Maria Callas, Winston Churchill, Omar Sharif以及許多希臘政客和大船東等等。
  • 古羅馬共和制時期的教育體系
    歷史上的古羅馬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是羅馬共和時期,稱之為羅馬共和國。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5世紀(公園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稱之為西羅馬帝國時期。至於公元5世紀後期至公元15世紀中期,則是漫長的歐洲中世紀時代。
  • 古羅馬大致相當於中國的什麼朝代?有沒有產生著名的人物?
    古羅馬相當於我國的周朝時期或更早,以後一直延續到中世紀,它對於我們的歷史而言好像是不存在的。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才使得我們看西方世界的歷史。古羅馬的著名人物有凱撒、屋大維、斯巴達克斯、龐培等,更早地有神話傳說中的一頭母狼養活的羅穆羅斯兄弟,他們最早建了羅馬城。很像我國突厥人的圖騰是狼,是狼的傳人。
  • 古羅馬廣場,是古代羅馬歷史遺址之一,你有多少了解?
    由於此處鄰近臺伯河,早在公元前7-8世紀時,兩岸的居民就開始有了頻繁的交易而發展出市集;公元前2世紀羅馬共和時期,這裡逐漸發展成為羅馬人的生活重心得,因此,廣場不只有市集,陸續出現會堂、神廟、法院等建築,此時正是羅馬帝國最強大的階段,建築不斷的擴建,達到最巔峰;到了4世紀,古羅馬帝國勢力逐漸衰敗,廣場上的磚瓦,大理石材也被拆去挪為他用
  • 古羅馬皇帝和中國皇帝之間有什麼不同?東西方政體文化差異比較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閱歷歷史,身入其中,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 相信有很多朋友跟小編一樣,對古羅馬和西方文明有濃厚的興趣,但是對其政體、文化又不是特別了解,尤其是在觀看一些歐洲古代電影的時候,對電影主人公的很多行為都不是很理解或者難以產生共鳴。
  • 從史詩大作《角鬥士》看古羅馬的真實歷史
    大家好,雷德利·斯科特的《角鬥士》作為一部曾經拿過五項奧斯卡大獎的史詩電影,拍得有多麼優秀已經不用誇了,我只是打算從歷史契合度的方面聊聊這部電影,希望能給您提供不一樣的觀影角度。這可能要從古羅馬的政治制度講起。古羅馬的三個時期古羅馬從政治體制的角度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個時期,即王政時期、共和國時期以及帝國時期。
  • 古羅馬的「三國」時期,「三頭同盟」的形成,蘊藏強烈的分裂趨勢
    雖然在共和國後期相繼出現了格拉古兄弟的民主改革,但是這也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舉措,最終在斯巴達克起義運動的衝擊下,共和國末期的古羅馬,進入到了不倫不類的三頭同盟政治時代。為什麼說其是不倫不類呢?三頭同盟政治模式的醞釀、出現以及發展、確立,都是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背景的,可以說其是當時特殊歷史時代、特殊歷史環境下的特殊產物。
  • 七大文明遺蹟之城,西安相對歷史悠久,位列首位
    西漢國都長安城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最大的城市,漢代長安城未央宮的面積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其建築形制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宮城建築的基本格局。唐代首都長安城南北十一條街,東西十四條街,總共有一百零八坊,繁盛時期的人口數量達到百萬。
  • 關於古希臘、古羅馬歷史的35種好書
    分享關於古希臘、古羅馬歷史的35種好書,和讀者朋友們共讀。一、關於古希臘的15種好書1.古典世界距離我們,真的遙遠嗎?古典傳統的影響在21世紀的新語境中「再度復活」將來人類遇到的新問題仍能從古典世界中發現類似先例
  • 延長羅馬帝國壽命的一劑良藥——古羅馬的禁止奢侈法
    古羅馬甚至專門出臺法律禁止奢侈,並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古羅馬的快速滅亡,是延長羅馬帝國壽命的一劑良藥。 一、古羅馬禁止奢侈法的頒布其實是古羅馬從共和國時期邁入帝國時期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發生巨大改變的剪影 古羅馬的發源大概是在公元前9世紀,位於義大利半島。
  • 古羅馬服裝史
    掛覆型就是以肩為支點,用布披掛於身體上,羅馬的各種、鬥篷,披肩等就屬於這種類型。這是兩種比較簡單的穿著 方式,它的出現是與當時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較低相適應的,此後就一直被沿用。普通成年公民所穿的託加袍,是簡樸而沒有裝飾的,是天然羊毛樣的顏色,平民的服色多為深灰、淺灰或褐色,只有參加選舉的候選人才穿著純白色的託加袍,以便在集會場中更加顯眼。古羅馬貴族們的服色多為深紅、鮮紅或乳白,高級行省官員、議員和上層社會 16 歲以上的男子可穿鑲有紫紅邊的託加袍,獲勝的將軍穿飾有金黃色邊的紫色託加袍,元老們穿著一種寬大的紫色條紅的託加袍,只有皇帝才能穿全紫色的衣服。
  • 古羅馬人為何這麼喜歡洗澡?有悠久的文化傳統
    人類自誕生之初,就有清潔和愛美的天性,這是人類的本能。作為文明的一個標誌,洗浴這一自然而然的習俗何時開始出現於人類歷史之中當然是無從考證,可以想像人們最初只是在河流和湖水中清洗自己的身體而已,但是在羅馬,洗浴的起因可能來源於兩個方面: 一是與某些宗教如諾斯替教有關係。
  • 歐洲的古羅馬歷史悠久,義大利和我國有相似之處嗎?
    北部很多人都有一個希望:和南部分家,成立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不過疫情對義大利影響最大的就是北部,比如倫巴第大區和威尼託大區。倫巴第大區首府在哪?就是大名鼎鼎的米蘭城,世界時尚之都。受這次事情的影響,意甲聯賽很多比賽都往後推遲。說到義大利,無論是地理還是歷史,或是文化,和我國都有太多的類似。首先說地理位置。
  • 野蠻與瘋狂並存的競技慶典,是否是古羅馬走向衰亡的重要誘因?
    這樣的行為我們可以看作是一種帶有極強軍事主義色彩的武力震懾,隨著羅馬帝國對外土徵服及軍事化力量的逐漸增強,這種殘忍且刺激的偽性競技,也不斷擴大著自己的表演規模,且因為極強的政治目的性要求,逐漸成為羅馬共和國體制內最為重要的一項對外宣傳。
  • 古羅馬浴場
    為市民服務的人,為了得到市民的投票,會做出很多私人的貢獻,比如從自己口袋出自投資羅馬公共浴場,維持浴場的設施等等。城市與城市之間由於是自治政治,也會出現競爭。更多的城市的管理者自己出錢建立公共浴場來為自己的城市增加權威象徵,是羅馬帝國當年浴場文化的流行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大多數浴場都是私人出資投建的,而從歷史看來,羅馬帝國從未公布任何條文鼓勵各個城市建立浴場。
  • 古羅馬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反叛--斯巴達克斯奴隸起義
    斯巴達克斯奴隸起義算是古羅馬歷史上一次較大的反叛,作為奴隸制社會下奴隸反叛奴隸主的鬥爭還是第一次,為羅馬共和國後期奴隸獲取自由民身份做了極大的爭取,從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是底層人類為爭取生存權而做出的抗爭,具有積極的效應。
  • 世界古代文明——古羅馬文明
    古羅馬在在建立和統治國家過程中,吸收和借鑑了先前發展的各古代文明的成就,並在基礎上創建了自己的文明。古羅馬文明對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發展進程中最重要的貢獻有兩方面:前半期的羅馬律法和後半期的基督教。在西方文明發展史上,古羅馬文明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古羅馬通常指從公元前8世紀在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於公元前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羅馬帝國。
  • 西方經典建築風格(三)古羅馬建築
    羅馬柱式起源於希臘柱式,是希臘三柱式的延續和發展。用石塊砌築,形似門樓,有一個或三個拱券門洞,上刻宣揚統治者戰績的浮雕。凱旋門取「凱旋」之意,顧名思義,就是勝利的意思,為了祈禱或紀念戰爭的勝利多修建凱旋門。
  • 古羅馬、東羅馬、神聖羅馬傻傻分不清的我們,看這個可能就明白了
    展廳部分有幾層,分別展示了突尼西亞的人文風情,民風民俗,生活習慣和生活場景,那些不謀而合似曾相識的生產生活用具,和我國古代的極為類似。同時還展出了珍貴的歷史文獻和照片,那些規則的牆面紋飾和色彩,總是能讓我心潮澎湃,證明我身處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