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戰『疫'·五日談」專欄本周請北京市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劉青主筆,她以網課教學的溫馨相助、非常時期的師生情誼、助力抗疫的家國情懷,記錄了特殊時期的高三備考生活。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劉青老師,將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和學生成長,融入語文課堂和閱讀寫作,進而引導「高中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提高思辨能力,學會獨立思考……
作者: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學 劉 青
每每學生寫作文時候苦思冥想,抓耳撓腮,不知如何下筆,其實老師出作文題何嘗不是絞盡腦汁,費一番苦力呢?為什麼難?難在料的選取,擔心題目對學生的激發觸動不夠,作文寫作起不到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和寫作水平的作用。
鋪天蓋地的疫情新聞紛至沓來,我一方面從中選取好的寫作素材發給學生,同時為同學們編寫各種作文題,通過寫作起到令學生既關注現實以增強社會責任感,又提高審美能力與邏輯思辨能力的作用。
我出了4個作文題目,分別是「災難面前」「中國力量」「逆行者與普通人」「如何看待『貧困老人捐款,自媒體呼籲不要接受老人捐款』這件事」。其中,「逆行者」是這個特殊時期,具有褒義色彩的新名詞,是對那些在疫情面前不怕犧牲、挺身而出、衝鋒在前、甘於奉獻、樂於擔當、捨己為人的廣大醫護工作者及所有參加抗疫工作者的美稱。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都要給予這個新名詞以特定的含義。這樣,同學寫的文章跳動著時代的脈搏,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這篇作文,學生可使用的素材數不勝數,琳琅滿目,讀著這些鮮活的先進人物的英雄事跡,我常常潸然淚下。「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症,但頑強與時間「賽跑」;剛做完膽囊摘除術後三天,院士張伯禮帶著他的「中醫力量」挺進一線,通過中醫中藥成功救治18名重症新冠患者,並於2月6日康復出院;用生命守護生命,3000多名醫護人員感染新冠肺炎,劉智明、夏思思等醫護人員以身殉職。在這裡,學生們明白什麼是捨生忘死,什麼是責任擔當,什麼是大愛無疆,什麼是家國情懷。在萃取素材的同時,何嘗不是一次鮮活生動的英雄主義、愛國主義教育呢?
這是一個關係型作文,是對學生的思辨能力的考驗,二者大致有如下幾種關係:
水乳交融型:二者密不可分,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逆行者源於普通人,逆行者身上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普通人身上擁有了責任與擔當,勇敢與仁愛會成為逆行者。
厚此薄彼型:比一比高低貴賤,逆行者比普通人偉大,逆行者在擔當、勇敢、仁愛上高於普通人,逆行者鼓勵、感召、引領普通人。
相互協作型:相互需要相互支持互相成就。普通人是逆行者的有力支撐與保障,而逆行者守護著普通人的健康與平安。
在實際操練中,會發現學生存在如下一些問題,如將二者關係割裂開來,只是選取一個方面;缺乏對二者關係的深刻理解,全文只有一個層面,認識膚淺等。
佳作示例:
逆行者與普通人
高三(10)李華晴
新春伊始的一場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九州四海的普通人自發留在家中進行自我隔離,數以千萬計的逆行者們逆著「逃出」湖北,逃離病毒的人潮,奔赴疫情需要的最前線。而連接逆行者與普通人的,似乎只剩下一方不大的屏幕,讓我們得以透過網絡窺見他們的堅毅和倦容,他們的迷茫與拼搏,他們的掙扎和奮鬥。逆行者和普通人,似乎離得很遠很遠。
但當我們仔細描摹那些逆行者的眉眼,體會他們的一言一行,那種難以言喻的熟悉撲面而來,他們有的像在廟會上遇到的背著女兒的父親,有的像是電影院裡坐在前一排的情侶,有的像是小區門口那家家常菜飯館的常客。因為,當他們脫下厚厚的防護服,也不過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正因如此,他們的精神才更加攝人心魂,因為這是從普通中凝聚的非常,是從平凡中誕生的偉大。他們的偉大不是如皓月般的個人智慧的巔峰造極和品行的完美無缺,而是如星點般成千上萬普通人的勇敢和堅毅匯集而成的浩瀚星河。同時,「逆行者」們的偉大是更加可貴的,因為它對於數以千萬計的普通人們更有激勵和勤勉的作用,或許此時此刻,看到武漢一線醫生們逆行的身影,就有一個學生堅定了懸壺濟世的夢想,看到源源不斷向武漢輸送物資的志願者,就有普通人選擇挺身而出加入他們的隊伍。逆行者們就如同漆黑荒野中先亮起的光點,召喚著等待在草叢中的普通人們,都亮起自己的螢火,發一分光,發一份熱。
誠然,這螢火是美的,是動人的,但我卻更期待太陽。一個真正健康和美好的社會,不應由逆行者們去點亮,而應當是每一個人都只是普通人,卻有陽光常耀。如果沒有疫情這場夜幕籠罩神州大地,武漢中心醫院門口小店的老闆小林應該還只是一個普通的買賣人,彭銀華醫生應該已經挽著妻子的手走進了婚禮的殿堂,成為一對普通但幸福的夫妻,鍾南山教授可能也正如他自己所說做一個公園裡晨練的普通老人。千千萬的逆行者們本應能享受普通的安寧和靜謐,和其他所有普通人一樣,沐浴陽光醒來,覺得人生平凡而美好。
一身防護服,遮住了逆行者們的平凡和傷痛,透出他們的偉大和勇氣,但我更期待,看到他們脫下防護服換上婚紗、西裝、校服、運動服重新變回一個普通人的時刻,因為那時,不再需要螢火,陽光已經重新升起。
我的評語:
筆尖生花才橫逸,丹心赤情見地深。劉勰云:「文之英蕤,有秀有隱。隱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獨拔者也。」 文筆流暢,文釆斐然,妙詞佳句,信手拈來。文之高妙在於作者的立意,逆行者是從普通人中誕生的偉大,普通人會受到逆行者的感召,走向逆行者的行列。但作者用筆不僅僅在於謳歌前者之光華閃耀,更是落在逆行者原本應該只是普通人,享受普通人生活的安謐與幸福,隱中有深思,逆行者在擔當在奉獻在犧牲,而這是不是可以避免呢?作者的落筆是希望是逆行者早日變回一個普通人的行列,字裡行間對抗疫勝利充滿了嚮往,對國家河清海晏的日子充滿期待。
【明日請看:「五日談」後記】
劉青,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學教師,北京市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特等獎、北京市中學生最喜愛的班主任。多年擔任畢業班教學,對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有特別研究,學生獲高考作文滿分,出版有《新高考滿分作文十六講》《語文學習詩意美》等。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