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韓系車的「夾心餅乾」不再好吃?

2020-12-24 易車網

在中國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情況下,韓系汽車的銷量也隨著增長。可是在2015年,現代、起亞銷量在中國連續7年高增長之後首度下跌4.9%;今年上半年北京現代增幅6%,但其當家車型悅動、伊蘭特跌幅深達-64%和-52.2%。起亞仍無起色,主銷車型大多為負增長。6-8月數據顯示,北京現代頹勢有所扭轉,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全新途勝、名圖和領動。

韓系的反彈主要是因為降價促銷,以及新車帶動的銷量增長。可是,韓系新車乏力,一味的價格戰無法一直保證韓系的銷量。

長期以來,韓系汽車靠著比其它合資品牌低的價格,和高於自主品牌的質量而存活。然而如今的中國汽車市場正處於一個飛速發展變化的時候,年輕消費團體在不斷成長,中國人的汽車消費觀念也在不斷變化,這樣的變化完全不利於韓系汽車。

韓系實際上生存在觀念的夾縫中

韓系汽車其實生存在自主品牌和其它合資品牌的夾縫中,這條夾縫要比看起來的要窄。自主品牌要想全面趕超日美德系合資品牌,還有相當一段路要走。但要說與韓系的差距,主流自主品牌與韓系的差距已經很小。甚至有的合資品牌通過不斷的衝高,在一些產品上已經達到了韓系的水平。而日美德系合資品牌迫於生存壓力,也在不斷地下探價格,這樣一來韓系的生存空間就更小了。

韓系汽車實際上更多地是生存在觀念的夾縫中,而不是現實的夾縫中。許多中國人有崇洋媚外的傳統,總認為舶來品好。而品質較好的日美德系汽車價格也較高,對許多想買合資車預算又不足的消費者來說,韓系車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

韓系真的有強大競爭力嗎?四世同堂的事情現代幹得不亦樂乎,同時現代也賺得不亦樂乎。其主銷的朗動領動伊蘭特,幾乎就是一個車,賣來賣去,就那幾個底盤,而起亞的車型更為單一。實際上,韓系車型雖多,可有較大差異的產品卻不多。不像其它自主品牌,能拿出多個適應不同消費者的車型。在品質方面,雖然近年來韓系有所進步,但在舒適度上面還是和其它合資品牌有較大差距。而在可靠性方面,韓系對比自主品牌還是有一定優勢。

是大量的消費者沒有充足的預算,又不願意選擇自主品牌,由此造就了韓系的銷量。但韓系的銷量,並不代表其強大的競爭力。

缺乏後勁,危機即將來臨

2016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可以說讓人眼花繚亂。自主品牌頻頻發力,推出相當多的新車,其中不乏實力強勁的產品。雖然自主品牌在許多方面有許多不足,不如韓系。但迫於巨大的生存壓力,大量自主品牌已經走上了自力更生重新創業的道路,假以時日,當有質的飛越。合資品牌也發布了許多大改款汽車,甚至是新款汽車。反觀韓系,基本沒有全新汽車的發布,在成都車展上發布的悅納依然是瑞納的小改車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新產品,使韓系的競爭力大減。

在新能源的研究上,韓系顯然走在了各大車企的後面,甚至走在了許多自主品牌的後面。當比亞迪的純電動汽車都有不錯銷量的時候,韓系卻在新能源上少有建樹。韓系缺少新車,使其缺乏後勁,陷入了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的不利局面。

而中韓關係因薩德事件出現了裂痕,廣電總局業已發布了限韓令。在手機等數碼產品領域限制韓國產品,並不划算,畢竟國內工廠代工的很多。而在汽車行業,面對國內眾多的自主品牌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政策的天平會偏向哪邊不需懷疑了。國際貿易受政治影響十分巨大,韓系汽車之所以會有今天,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中韓友好帶來的大量經貿合作。當韓系汽車的反彈,還享受著樸槿惠出席9.3閱兵帶來的經濟紅利的時候,薩德事件卻讓這種紅利即將化為泡影。

相比自主品牌生機勃勃,鳥爭鳴的現況,韓系止步不前,推出的新產品沒有太大競爭力。加上政治局面不利於韓系,如此發展下去,韓系汽車的市場將被自主品牌大量擠佔。而韓系汽車又沒有足夠的實力,挑戰日系美系德系合資車。

如今的中國消費者變得越來越理性,掛個牌子套個殼就能把車賣出去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性價比上不如自主品牌,品牌力和品質都不如日美德系合資品牌的韓系汽車,未來的生存空間十分狹小,加上正在惡化的中韓關係,靠低價搶奪市場份額的韓系汽車,正走在一條沒落的道路上。

更多汽車資訊請關注蓓蓓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lirubei2014添加關注。蓓蓓只講事實,不講故事。蓓蓓不發表膚淺的觀點,蓓蓓不炒過時的話題,蓓蓓不發無用的東西,蓓蓓不了解真相絕不發表觀點。


相關焦點

  • 為了「翻身」,韓系車做了什麼?
    去年八月份筆者寫了篇稿子,標題是《韓系車的絕地反擊》(拓展閱讀:韓系車的「絕地反擊」| 賈新光汽車評論)在文章裡,筆者列舉出去年的下半年內韓系車「頻頻落子」,產品線拉開——其中就包括了現代、起亞的重磅車型,索納塔十代與K5凱酷、平行進口的SUV帕裡斯帝,以及十月上市,定位A級的轎車第七代伊蘭特。
  • 日系、德系、法系、韓系、美系,聊聊這些車系的優缺點
    除了以上說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之外,日系車其實還有非常多的一些先進技術和儲備,這裡就不做一一介紹了。那為什麼會有人說日系車的技術老舊呢?但相比歐系車,美系車還是有自己的個性特點的,很多人對美系車的印象就是做工比較粗獷,油耗大,故障率高等印象。但是最近這幾年,美系車的進步優化非常明顯,無論是發動機還是變速箱等方面,都採用了更新更好的技術,也不再是我們傳統的固有印象了。無論是外觀內飾設計,還是發動機變速箱技術,美系車都有了全新的升級優化。但是,要改變消費者的傳統消費觀念,仍然需要時間的考驗。
  • 韓系車在性能、外觀、穩定性,經濟性上都不錯,為什麼銷量不好?
    雖然相比較鼎盛時期,韓系車中的現代、起亞的銷量都有著很大的落差,但是目前韓系車還能夠在所有80多家國內車企中,排名前20的位置,正常的經營還是沒有問題的。只是相比較目前市場上佔據主流的大眾、豐田、本田有著不小的差距。在所有的合資品牌車型中,我認為韓系可以算是二線中靠前的品牌。
  • 韓系車鹹魚生存指南
    當自主品牌在品牌效應維度戰役中逐漸升維,其他合資主流品牌的價格下探的double kill下,市場留給綜合水平強但缺乏核心力度的韓系品牌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對數字報表有相當執念的韓系車開始通過降價促銷以求保住原有的份額,從而走進了「降價-品牌力下滑-再降價」的鬼打牆處境。
  • 日系車,德系車,美系車,韓系車,法系車各品牌有哪些優缺呢?
    日系,德系,美系,韓系,法系等五個車系是國內最常見的幾大流派,每個車系都有各自不同的調性,也有各自的受眾群體,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日系車一直以穩定性著稱,其中的代表就是兩田一日,三劍客。日系車在耐用性上確實比較出色,正常保養小毛病很少,這也是為什麼越野愛好者都願意買普拉多陸巡的原因,長途穿越保證不趴窩,讓人有很強的信心。目前大街上還能看到不少十來年的老雅閣,老crv和老漢蘭達,如果論耐用保值的話其他車系只能靠邊站。日系優點是耐用居家保值,缺點是質感一般,用料不厚道。
  • 拿什麼拯救韓系車失去的品牌力?
    韓系車在全球的崛起韓系車在全球的崛起可以說幾乎完全copy日系車。以皮實耐用、高性價比敲開市場大門,再通過推出豪華品牌、深耕汽車賽事拉高品牌定位榨取溢價。這個套路在歐美確實成功了。在西方用戶的眼裡,韓系車最初可以說是廉價的代名詞,幾乎約等於中國部分低端自主品牌的地位。
  • 車主快看,日系車、德系車、美系車、韓系車、法系車有哪些優缺點?
    日系車、德系車、美系車、韓系車、法系車都有哪些優點缺點?都有哪些知名的品牌?韓系車:韓系車企沒有悠久的歷史、底蘊,早期發展和我們自主車有很多相似之處,都以山寨、逆向三菱、豐田的技術起家,不同點在於韓系車企在賺取第一桶金後,及時的調轉方向去搞自主、搞研發;早期的韓系車幾乎是被歐美消費者調侃的對象,而如今的韓系車卻是被世界認可的第五大車系,韓系車的成功崛起很值得我們自主車企去借鑑學習!
  • J.D.Power新車報告:為什麼韓系車在美國,這麼用心呢
    我不太認可國產的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原因自然有很多,但是如果從全球範圍來看,很多車友或者已經發現,韓系車正在不斷的超越日系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現代和起亞表現出了愈來愈強的綜合實力,如果嚴格的來說,它們已經超過了馬自達、鈴木以及本田,正在慢慢接近甚至超越豐田。
  • 日系車、德系車、美系車、韓系車、法系車,分別都有哪些優缺點?
    如果說日系車隔音差、德系車馬力小,那麼美系車可以說很好地解決了這兩個缺點。比如別克君威GS和雪佛蘭邁銳寶XL 550T redline採用相同動力總成,搭載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237匹,峰值扭矩350Nm,匹配9AT變速箱,動力充沛的同時,隔音效果也不錯,關鍵是價格合適,普遍優惠5-6萬,可以說與同級車型相比性價比很高了。
  • 韓系車、日系車、德系車、美系車以及國產車,各有什麼特點?
    日系車以豐田為例,10萬的車無論是卡羅拉、雷凌還是威馳,大家都公認的好開、好用、省油,當然銷量也都不錯而且折扣一般都非常低。本田的飛度,日產的軒逸等等口碑也非常不錯,一句話日系車耐用性好,故障率低。然並卵,任何品牌,任何一種商品,無論怎麼熱銷都還是會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日系車機都相當考驗人,比如日系車真的是皮薄,容易導致刮蹭,再比如10萬的車日系的隔音也真的不咋地。
  • 為什麼韓國人日本人都愛買韓系車、日系車,國人卻不想買自主品牌
    為什麼韓國人日本人都愛買韓系車、日系車,國人卻不想買自主品牌?隨著寒冬的侵襲,汽車競爭越發厲害,不少自主品牌佔據的市場份額創下歷史新低,很多人不是不支持國產車了,而是守住了手裡的錢不敢買車了,政策變化太快了,大多數消費者都在觀望,不僅國產車,一些合資品牌混得也很差,比如韓系車,基本上處於退出國內市場的邊緣,雖然在國內銷量不太好,但是韓系車在海外銷量還是不錯的,日系車則是另外一種現象,國內和國外兩頭開花,成為了最暢銷的車型
  • 靠設計吃飯的韓系車,為什麼越來越難抓住國人的心?
    除了質量穩定、性價比高之外,曾經有不少人都是被韓系車出色的設計所吸引的。不論是現代的流體雕塑,還是起亞的虎嘯式理念,推出之時都曾獲得過許多年輕消費者的青睞,也是韓系車在國內後高光時刻的開始。顏值高,是很多人對於韓系車的最初印象,提到韓系車,便會想到外觀漂亮。然而到今天,對於韓系車這一印象,卻在慢慢減弱。甚至有不少人評價,韓系車的風格正在越走越偏。就拿這幾年現代推出的幾款車型來看,審美確實顯得有些怪誕。
  • 在國內不受喜愛的韓系車,在美國口碑比大眾還好,到底誰不懂車?
    當然還有很多不錯的品牌都非常好, 不過在這些合資品牌當中卻沒有韓系車。在前些年韓系車在國內還是比較受歡迎的,比如現代旗下的索塔納可是紅遍了大江南北,而現在卻頻頻曝出韓系品牌銷量下滑的消息,雖然這其中不乏有政治因素的影響,但更多的是大家對韓系車的質量產生了懷疑,也正因如此,作為韓系的主流品牌,起亞的倉庫裡積壓了不少的庫存車,由此看來,國人對韓系車還是非常的不喜歡,不過令大家意外的是,近日美國公布了一份關於汽車品質的調查報告,而在該報告中
  • 韓系車可靠性能頻繁獲獎 為什麼在中國還是火不起來
    說到韓系車,在中國市場一直都處於不冷不熱的狀態,論銷量現代在10月份共賣出了42596輛,排名國內汽車品牌銷量榜第16位,1-10月累計賣出28萬多輛,起亞更慘澹,10月份賣出了26484輛,排名第21位,1-10月累計銷量剛剛跨過20萬輛,而大眾僅10月份單月就賣出了27萬多輛。
  • 老司機解析:為什麼日系車質量好,德系車卻故障率很高呢?
    這句話說的太片面了,我見過30萬公裡無修的BBA,也見過1萬公裡就大修的日系車,但是整體質量上,日系車的確要更穩定,德系車的確故障率相對更高一些,那麼日系車質量那麼好,其他人還買德系車幹嘛?為什麼日系豪華品牌雷克薩斯、英菲尼迪、謳歌被BBA壓得喘不過氣呢?
  • 北京現代銷量「一路向下」,韓系車真的「沒落」了?
    蓋世汽車研究院總監盧晏在接受《商學院》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產品層面來看,如今隨著自主品牌產品力的飛躍和與國外品牌差距的縮小,消費者不再盲目追求國外品牌,開始考慮自主品牌;且因韓系車多屬於經濟型產品,在產品力上缺乏明顯吸引力,首當其衝成為自主品牌瞄準並試圖超越的方向,如此,北京現代市場份額萎縮就是必然的了。
  • 在歐美大賣的韓系車,為何到了國內就不靈了?
    在韓系車進軍中國市場初期,韓系車憑藉出色的外觀設計、極高的性價比以及維保政策,迅速成為主流合資品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受之前緊張的中韓關係影響,導致原本定位就不高的韓系車在國內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突降。再加上國產品牌的崛起,導致韓系車價格降幅較大,在成本控制方面只能選擇減配來維持利益,菲斯塔在中保研的碰撞測試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 韓系車銷量暴漲,「薩德事件」的影響過去了?
    韓系車型無論之前的銷量如何,如今基本上都會採用特賣的方式來進一步拉高性價比,從而達到刺激消費的目的。例如,現代ix35、現代ix25、現代名圖以及起亞K3等。韓系車銷量暴漲,「薩德事件」的影響過去了?從百度搜索指數看,「薩德事件」的輿論熱度集中於去年前者因韓國宣布部署「薩德」,後者因韓國宣布完成徵地等,都引發了中國政府的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 家用車選國產還是韓系?老司機:給你三個必買韓系車的理由
    現在已經檢查了好幾次車的價格,但是買車的時候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現在的車型分國產車和合資車,合資汽車中有韓裔、美籍或裔,最近選家用車的時候應該選國產車嗎?還是應該選擇韓國車?對於這個問題,老練的司機是這樣說的,我列舉了需要買韓國車的三個理由。
  • 躋身世界五大車系之一,為何有人說現在不要買韓系車?看完秒懂!
    在時下的車圈提及韓系車,向來是褒貶不一,有人覺得韓系車質量穩定可靠,比較的省油,價格也很厚道,是值得購買的。而有些朋友則是認為韓系車徒有虛表,性價比還不如我們自主品牌汽車,不值得購買。韓系車到底如何,是否值得購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