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多古鎮,但是,有一定規模、原汁原味保存完好又不收門票的古鎮卻不多了,所以,去年找年味兒來過這裡,今年10月老友聚會又選擇了這裡
這裡是哪裡?千年古鎮,紹興安昌
安昌,始建於北宋,後因戰亂,多次焚毀,明清時重建,典型的江南水鄉
老街全長1747米,一河兩岸,都是翻軒長廊,走在青石板的老街上,不用打傘也不會有日曬雨淋之苦
河南邊是民居,河北邊是商市,烏篷船在河上來來往往
水鄉多橋,「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古樸的拱橋、簡潔的石板橋橫跨在靜靜的河面上,在時光裡站成了風景
其實古鎮的石橋細數起來遠不止17座,其中福祿、萬安、如意三座,據說是古鎮嫁娶時迎親的花轎哪怕繞道也要全部走一遍的
河南邊的商市很熱鬧,鋪子一間連著一間,木門古舊、店堂幽深
賣醬菜的大缸鋪陳出濃重的色香味,煤餅爐上熱騰騰煮著的是自家做的醬貨腊味,繫著圍裙的大媽專心地包著清朝的餛飩,八仙桌長條凳,食客們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滿足
安昌的黃酒論壇賣
安昌的醬油包裝得像名酒
安昌的豆腐乳這麼大罐
紹興的黃酒、安昌的醬油都是有點名氣的,仁昌醬園和用仁昌醬油醃製的安昌臘腸都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歲月靜好,店鋪還是上個世紀的模樣,我和我的老友們慢吞吞行走在綿延不絕的舊時煙火裡
看見有家小店在賣黃酒棒冰和黃酒奶茶,便逡巡著不走,有人善解人意地買了單,一人一支、一人一杯美滋滋地拿到手上,似乎又回到了剛畢業那會兒集體宿舍一起出遊的時光
黃酒解了奶茶的膩,更多了些醇厚的回味,如同歲月酵釀後的情誼
捧一杯黃酒奶茶在老街上慢慢地走,不知道是奶茶上頭還是風景上頭,竟有些醺醺然
這一處「天官第」,是古鎮新建的醬米工坊文創園,上次來的時候還只是一個拆建中的大宅子
但凡古鎮,總有幾戶大戶人家,或出官入仕,或富商巨賈
這天官第是清朝康熙年間的進士、吏部文選司掌印郎中沈氏的舊宅
古代大官僚貴族的宅子才能稱作「第」,吏部官員別稱「天官」,因此稱作「天官第」,天官第佔地十畝
300年的光陰,天官第先是被太平軍損毀,解放後被國家徵作糧倉,1954年、74年二度拆建,而後又成為浙江紹興第三糧油食品廠的廠址
2020年,「天官第醬米工坊」建成,旨在展示安昌古鎮傳統的醬制工藝和稻米製品工藝
穿過祈福廳,看見一間糖水鋪,鋪子門口有些年紀的棒冰箱喚起了童年的記憶:炎炎夏日,嘶吼的蟬鳴聲裡,「赤豆棒冰綠豆棒冰,奶油棒冰」的叫賣聲總能勾得有一搭沒一搭寫暑假作業的孩子們靈魂出竅
再往前走
一邊是由清末的碾米廠改造成的多禾誠耕園,梳理安昌稻米加工的歷史脈絡
一邊是展示安昌千年醬文化的醬制工坊,介紹安昌的醬制工藝和傳統醬貨
想著等下還要去仁昌醬園,就沒有太多流連,穿過醬制工坊,直奔醉制工坊
這垂簾上的小人兒是會動的光影,一步步演示著黃酒釀造的過程
紹興出黃酒,說到黃酒人們最先想起的總是紹興
黃酒的種類很多:元紅、加飯、花雕、善釀、香雪、、、
元紅又名狀元紅,加飯貯存多年成為花雕
紹興風俗:生女之年釀酒數壇,泥封窖藏,待女兒長大出嫁之日,取出飲用,便是花雕酒中著名的女兒紅
汲取門前鑑湖水,釀得紹酒萬裡香,來,看看紹興黃酒的生產流程、生產工藝
可惜上面的字都認不全嘿嘿,只好拍照留存,留著慢慢看
黃酒是中國最古老的酒種,有2500多年的歷史,以糧食釀造,酒度在8%-20%,香氣濃鬱,甘甜醇厚,含有胺基酸、糖、醋、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
放在熱水中燙熱或隔火加熱,會使黃酒變得溫和,口感柔順,醇香四溢
一杯熱黃酒,驅寒暖身,黃酒衝雞蛋,滋補養顏
黃酒還是烹調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料酒去腥,據說做紅燒肉的絕招是只放黃酒和醬油、不放水,開鍋的時候能香死個人
門口的櫃檯似曾相識,讓人很有排出幾文大錢的欲望,摸了摸口袋,只有支付寶和微信錢包,原來孔已己的質感再也無處可尋
天官第打造的是一種工業旅遊的模式,通過光影、人工智慧、AR、VR,把水鄉古鎮傳統的制醬、製酒工藝以全新的形式呈現出來,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融合或許會讓天官第成為安昌古鎮的一處新的網紅打卡地
比天官第更早深入人心的,是被《舌尖上的中國》推薦的仁昌醬園
中國人喜歡吃醬,開門七件事,醬居第五
中國是醬的創始國,醬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據《周禮·天官·膳夫》記載:「凡王之饋,醬用百有二十甕」,而食不厭精的孔夫子則有「八不食」,其中一條:不得其醬,不食
光緒年間,安昌人徐仁昌創建了仁昌醬園,一百多年過去了,廠址未變、祖訓未變、工藝未變
1000多口巨大的曬露缸擺放整齊,這裡生產的每一瓶醬油,都要在大曬場曬足180天
醬香裡有陽光的味道,聞著聞著就有點餓了
在河邊、廊下,找一張八仙桌團團坐下,點一盤螺螄炒幾盤醬貨燉一條河裡的鮮魚
看河水在陽光下泛著波光
看戴鬥笠的船夫駕著烏蓬船輕盈地划過,仿佛看見了一點一點逝去的時間
絮絮叨叨、漫無邊際地閒聊著
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分隔多年的老友,初相見會偷偷感慨彼此的變化,但是,看著看著,聊著聊著,他們的音容又似乎回到了當年的模樣?
一片美麗的葉子無聲無息地飄落在餐桌上,上面有一些歲月的音訊
安昌的腊味,也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每年冬至之後,安昌人家家戶戶的房簷下都會掛起醃製好的醬鴨、醬排骨、魚乾、醬鵪鶉、臘腸,走進安昌,撲面就是濃濃的年味兒,這是去年臘月裡來安昌時拍的
是不是看照片都讓人忍不住垂涎?
想等個下雪天再來一次,住上一晚
醬香在空氣中肆意飄蕩,溫一碗黃酒,坐在廊下,看漫捲的雪花撲簌簌落進河裡,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又,源源不斷
直到古鎮夜晚的燈亮起,橘黃色的溫暖蔓延開來
特別喜歡這翻軒長廊,雨淋不著,雪撲不著,只有家家戶戶的氣息在長廊裡遊過來蕩過去地,串門兒
杭州東坐高鐵到紹興北,只要19分鐘,紹興北打車到安昌古鎮,只要二十幾塊錢
若到安昌,隆重推薦黃酒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