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秋天開始,巴黎的羅浮宮博物館、凡爾賽宮和奧賽博物館將打破每周閉館一天的慣例,將七天連續開放。但這一天並不向遊客開放,而是作為特別待遇,只接待中小學生團體。
法國總統奧朗德在宣布這項決定時,表示在「學生日」裡參觀,可以大大改善孩子們的參觀條件。而在過去,這三大博物館觀眾極其擁擠,2014年羅浮宮的觀光客多達930萬,凡爾賽宮700萬,而奧賽博物館也不下350萬。
在法國,青少年的藝術教育有著令人羨慕的優厚條件。法國是世界上博物館文化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分布著大大小小超過1000座博物館,而其中公立博物館的永久收藏品及歷史遺蹟,常年對在歐盟境內居住的26周歲以下年輕人開放。那些私立的博物館也非常重視青少年群體的教育,經常與學校聯合開展活動,免除票價,鼓勵教師引領學生參觀。
在法國,除了博物館幫助青少年親近藝術與文化,各類為青少年創作的演藝作品同樣層出不窮。戲劇、舞蹈、音樂等表演藝術作品,也得到了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法國文化部從2014年發起的「美好時節」全國性大型活動將持續至今年年底,所有活動安排達到了300多個,內容涉及文學、文化遺產、造型藝術等多個領域。活動場所覆蓋了戲劇中心、歌劇院等幾乎所有藝術表演場所。
儘管法國這兩年財政赤字未能控制在歐盟限定的標準以內,國內經濟的復甦前景也不明朗,但法國人對文化的熱愛並沒有讓他們勒緊褲腰帶,反而期待「文化興國」。2015年,法國政府的文化預算增加了0.33%,達到70.8億歐元。其中,用於國民藝術教育普及的預算增長速度最快,同比增加了6.5%,達到4070萬歐元。
在過去的三年時間裡,青少年文化藝術教育的專項經費就增長了三分之一,達到4000萬歐元。這些經費並沒有投入到學校,大部分投向了由各級政府下轄的「社區之家」。在上課時間之外,那裡提供各類文化藝術啟蒙班和深造課程,家庭只需要承擔少部分費用,就可以讓青少年接受豐富多彩的文藝課程。這樣,即便來自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有平等的享受藝術教育的權利。「社區之家」還會定期舉辦演出、閱讀會等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法國孩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免費的高品質公共服務。
除了政府與社區發揮中堅力量,法國還以減免稅收的形式,積極鼓勵企業與文化機構合作,共同參與青少年的文化藝術教育普及工作。以世界五百強企業道達爾旗下的法國道達爾基金會為例,過去五年時間裡共捐助了5000萬歐元,支持了200多個旨在促進青少年文化教育的創新型項目,和國家的財政扶持形成了互補的關係。
這次羅浮宮等法國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克服重重困難,堅持每天開放,冰山一角下展露的是法國的文化野心,通過對下一代在文化藝術教育上的潛心培育,將會影響並帶動整個國家的產業鏈重新煥發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