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左岸,羅浮宮對面,有一個龐大,而精美的長條形巴洛克風格的建築,這就是號稱印象派大師傑作殿堂的巴黎奧賽博物館。
館內珍藏了眾多諸如梵谷,莫奈,雷諾瓦,高更,塞尚等印象派大師的真跡。這些大師們的作品大小已經從各種美術書本裡看得熟記於心,而來到這裡,全是一張張大師們的原版真跡,怎叫人不激動?
奧賽博物館展品之一:梵谷自畫像
莫奈的真跡:草地上的午餐
而除了大師的真跡,這座建築本身就有一段不同尋常的歷史。
這座建築,原本是巴黎的一座火車站,是為1900年巴黎萬國博覽會修建的。
巴黎1900年迎來了第五屆萬國博覽會。
奧賽博物館的草圖
其地址就在羅浮宮的對面,塞納河左岸沿河的位置,而為了使建築風格與羅浮宮互相輝映,而將建築所有的鋼筋骨架全部藏於建築內部,從外表看,就是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只用了短短1年半的時間,這座車站就拔地而起,並且與周圍的景色融為一體。
在此後40年時間裡,這個車站一直是通外法國西南方向鐵路的起點。而到了20世紀30年代,它過短的月臺,已經不適應那時的火車長度,逐步變為郊區鐵路。
而到二戰時期,開始變為郵件的轉運中心。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車站最終被廢棄掉。從戰後到1970年這段時間裡,這裡的用途一直無法確定,長時間被閒置。
而到1970年,法國政府計劃拆除這座火車站,而改建成一座酒店。
準備改建成酒店的設計圖
而值得慶幸的是,在拆除的最後關頭,時任的法國文化部長否決了拆除計劃,並將其列為文化保護建築,並決定將其改建成一座博物館。
博物館的設計草圖
改造中的奧賽博物館。
終於在1986年,奧賽博物館開門營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這裡已經是巴黎最出名的美術博物館之一,其收藏的印象派大師的真跡數量,是全歐洲第一。
走進奧賽博物館,第一眼就可以看見這個火車站時期就保留下來的金色大鐘。精美的巴洛克風格的雕花,融合了20世紀初期工業設計的元素,濃濃的蒸汽朋克的風格。
而博物館的頂棚,是保留舊火車站的鋼筋結構,弧頂大面積的拱形天窗,以及帶有巴洛克雕花的鋼筋結構,顯得整個天頂既時尚,又保留了一種20世紀初期的設計韻味。
博物館一樓,中間部分是雕塑區,陳列了許多文藝復興後期,也就是18世紀到近代藝術家們的作品。
而一樓的2側,則是陳列了許多學院派的油畫作品。
而最激動人心的展區,當然是印象派大師們的真跡畫作了!這也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在博物館的3到5樓,收藏了梵谷,莫奈,高更,雷諾瓦,塞尚,德加,米勒等許許多多耳熟能詳的作品,那些曾經在書本上的傑作,就這樣在你面前,怎麼能不激動?並且最最棒的是,這裡比羅浮宮人少太多,看蒙娜麗莎可能你只能站在擁擠的人流後面看上那幾秒。可是在奧賽博物館,大師們的傑作,你可以貼著臉欣賞,因為熟悉的作品實在是太多了,大家不會都只擠到一副畫前欣賞。
莫奈的橋,睡蓮,撐傘的女人,草地上的午餐等熟悉不能再熟悉的真跡掛在牆上,激動之情實在是溢於言表。
還有另外一個印象派大師雷諾瓦的諸多作品,比如紅磨坊的舞會,城市之舞。等等,筆觸之間充滿了空氣和光影的流動。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而米勒的拾穗者,是現實主義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作之一。這些都是學生時期經典的學習素材。
而奧賽博物館裡的寶中之寶,則是梵谷的自畫像,以及羅納河上的星夜,以及其他著名的代表作。
只能說梵谷無愧於印象派中人氣最高的畫家,在五層展廳陳列著梵谷的自畫像。然而這只是梵谷生前35幅自畫像的其中之一。屬於早期的作品。這裡可能是博物館裡人氣最高的地方,參觀的人群絡繹不絕。
梵谷自畫像
梵谷:羅納河上的星夜
梵谷:睡草垛的人
而除了眾多畫作之外,位於5層的這個時鐘之窗,又是巴黎最熱門的網紅地之一,可以拍出很多非常棒的剪影作品。
巴黎一圈下來,參觀了不少的博物館,但是奧賽博物館無愧是我心中第一的博物館。不光是博物館充滿20世紀初期的古典氣質,還有眾多印象派大師們的傑作。實在讓我久久不願離去。建築與人文結合的典範,如果你來巴黎,強烈推薦來參觀這座心中第一的美術殿堂!
請關注」色旅「吧!,圖蟲資深旅行攝影師,愛好旅行。為你不斷帶來視角獨特的旅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