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滅亡倒計時:一次毫無意義戰爭,10萬精銳陣亡

2021-01-09 騰訊網

德意志戰略學家克勞塞維茨說:戰爭是政治之延續,談判桌上得不到的利益,就要在戰場上收穫。沒有目的性,或目標壓根就無法實現的戰爭,是毫無意義的戰鬥,除損失精兵悍將,浪費錢糧,就只能給後世留下笑話。

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就有一次毫無意義的戰爭,10餘萬精兵悍將去挑戰「野外生存之極限」,在長江北岸晃蕩7個多月。結果呢?部隊忍飢挨餓,不但未能達成戰略目標,渡江返回時還遭受湘軍水師截殺,除萬餘人逃回天京,其餘全部成為水中冤魂,此為「進北攻南」作戰。

「進北攻南」作戰失敗,從決策時就已經註定,是毫無意義的戰爭。此戰,太平天國精兵悍將損失殆盡,滅亡進入倒計時。

01、「進北攻南」作戰背景:雨花臺之戰餘波

1862年10月,忠王李秀成等13位王爺率20餘萬大軍從蘇州返回,與湘軍「吉字營」在雨花臺展開為期44天戰鬥。此次戰鬥,太平軍火器給湘軍造成極大損失,九帥曾國荃被擊中左額,鮮血直流。

雨花臺之戰結果大夥都知道,李秀成軍團攻勢凌厲,但後勤補給跟不上,無法持續高強度作戰,被迫撤兵,部分返回蘇常,主力繼續留在天京。此時,若是太平軍能休整一陣子,再繼續發動猛烈攻勢,湘軍必然慘敗。

雨花臺之戰後,曾國藩給弟弟下令:「弟之驟進,餘之調度,皆輕敵不能細審;經一番驚恐,長一分大閱歷,如忠酋解圍而去,弟當乘勢退兵。」可知,曾國藩被西洋火氣打怕了,有了心理陰影。

但是,曾國藩運氣比較好,因為他遇到了超級「豬蹄手」洪秀全,得以從被動轉為主動。洪秀全糟糕的「進北攻南」作戰方案,給曾國藩攻破天京,創造良機。

02、洪秀全糟糕決策,李秀成不能阻止

雨花臺之戰,太平軍因後勤補給跟不上而撤退,但湘軍也是損失慘重,陣亡了5000餘人。要知道,江南瘟疫流行,湘軍非戰鬥減員嚴重,雨花臺之戰時能投入之兵力約兩萬,陣亡5000餘,意味著元氣大傷。戰鬥結束後,曾國荃直接讓人回湖南,拿出重金,繼續招募兵勇,就很能說明問題。

天京之圍暫時無法解除,洪秀全非常不滿意,便決定「進北攻南」,挺進湘軍大後方機動作戰,吸引湘軍主力回援,從而解除京師之圍。所謂「進北」,就是渡過長江攻打皖北、湖北;「攻南」,就是打皖南、贛北,掩護主力行動。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決策,壓根就沒可行性,也沒啥意義。

「進北攻南」就是「圍魏救趙」戰術,其成功之必要前提是:攻打敵人必救之戰略要地,迫使對手分兵,而後在運動中消滅敵軍。

太平天國戰爭史上,曾數次進行「圍魏救趙」作戰方案,典型代表是李秀成3000兵馬奔襲杭州、湖州,調動八旗、綠營兵增援,而後快速返回京師,第二次摧毀「江南大營」,進而東徵蘇常,所向披靡。那麼,為何這次就不行呢?

江蘇、浙江,既是「江南大營」糧餉主要供應基地,也是大清財政收入之重要來源,朝廷稅收一半來自江浙。所以,李秀成3000兵馬奔襲杭州、湖州,和春必須派兵增援,否則鹹豐皇帝就砍了他腦袋。

「進北攻南」時就不行了,湘軍糧餉供應基地來自湖南、江西、廣東、福建;湖北因胡林翼去世,基本不再給湘軍供應錢糧。所以,太平軍渡江作戰,曾國藩不會抽調主力回援,還直言:故技重施,毫無新意。

李秀成謀略很深,自然知道「進北攻南」作戰行不通,無奈洪秀全威逼,也只好執行命令,「君命難違,不由不從」,顯得非常無奈。

03、江北赤地千裡,荒無人煙,清軍堅壁清野,太平軍無法籌糧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就是拼後勤。洪秀全推行「進北攻南」作戰時,壓根就沒考慮到這問題。此時,太平天國四面受敵,戰亂頻仍,沒有穩定的後方基地,給前線提供支援,軍隊只能就地籌糧,自己解決。

皖北常年戰亂,赤地千裡,荒無人煙,就地籌糧只能是一句笑話。李秀成在自述書中提到:苗沛霖擾民,劫掠鄉裡,無顆粒糧食。曾國藩呢?針對太平軍後勤補給之弱點,採取「堅壁清野」戰術,跟太平軍打消耗戰。

此外,堅壁清野戰術只在產糧區巢湖平原推行,其餘不毛之地,則任由太平軍縱橫馳騁。如其所言:「行無民之境,居不耕之鄉,處必窮之道,豈能持久」,這招相當毒辣。

04、「進北攻南」作戰,開局不利,中途受困,結局毀滅

1862年12月,李秀成聚集10餘萬精兵,準備渡江北上,執行「進北攻南」作戰。此時,常熟守將駱國忠叛變,投降李鴻章。蘇南後院起火,李秀成只好讓對王洪春元、納王郜永寬等先行率軍渡江,攻打含山、和州、巢縣,本人則趕回蘇南,帶兵攻取常熟,平定叛亂。

「進北攻南」作戰開局不利,前線沒主帥,指揮混亂,毫無進展。1863年3月中旬,李秀成將攻取常熟任務交給譚紹光,匆匆返回天京,渡過長江,指揮太平軍挺進皖北。結果呢?清軍堅壁清野,死守城池,拒不出戰,太平軍又沒足夠糧食打持久戰,只好撤兵。

7月,李秀成從六安撤兵,準備取道揚州、儀徵,渡過長江,返回蘇南作戰,守住大本營。此時,湘軍猛烈攻打雨花臺石城、聚寶門,洪秀全膽戰心驚,強令李秀成率兵原路返回,參加京師保衛戰。

洪秀全下死命令,李秀成非常無奈,只好率軍從六合返回,從浦口、江浦、九洑洲等地渡江返京。此時,天降暴雨,長江洪水泛濫,太平軍又沒水師,處境非常不妙。彭玉麟、楊載福等悍將乘勢率水師發動進攻,連續拿下浦口、江浦、九洑洲,太平軍近10萬精兵渡江時陣亡,僅萬餘人跑回天京。

李秀成呢?大軍還在江北,英國人呤俐就將其帶上英國民船,安全回到天京,毫髮無損。但是,10餘萬精銳卻基本報銷,其在自述中說:「因我一人之失銳,而國之危也。」

此戰失敗,太平軍僅存的精銳基本耗盡,天京陷落不可避免,太平天國滅亡進入倒計時。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戰爭全史》

相關焦點

  • 太平天國永安建制:一次封王「鬧劇」,沒有誰是贏家
    1851年農曆10月25日,天王洪秀全發布「五王詔令」,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所封之王,均受東王節制,此為永安建制,是太平天國建立政權之最初開始。永安建制,史學家評價很高:明確職責,增強凝聚力,為起義之勝利進軍提供了保障。
  • 太平天國滅亡時有多慘?三千名女兵自焚而死,兩位天王都不得善終
    文/格瓦拉同志雖然說古代沒有不亡之國,但等到一個朝代或帝國滅亡時刻真正到來時,其畫面之慘烈所帶來的衝擊感,恐怕沒有幾人能承受。比如,立國僅13年,曾佔據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其滅亡時的場景便堪稱極度悲慘。
  • 太平天國滅亡後,3萬殘兵跑到南美洲差點建國,現在人口超30萬
    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末年最大的農民起義,一度席捲東南半壁江山,建立了農民政權!而在中外的聯合絞殺下,最後滅亡。但是,你知道麼?太平天國滅亡後有一隻3萬人的太平軍殘餘軍隊跑到了南美洲,還差點建立了國家,目前仍有30多萬中國人。
  • 太平天國最後一戰,30萬大軍對抗3萬湘軍,為何一敗塗地?
    太平天國曆時14年,開創了古代農民起義的新篇章,規模之大,範圍之廣史無前例,給後世帶去了深遠的影響。在太平天國最後一場戰役中,主要領導人李秀成率領30萬太平軍迎戰3萬湘軍,最終的結果卻戰敗了。按理來說,30萬打3萬應該綽綽有餘,為何會戰敗呢?
  • 高樓寨大捷,太平天國起事來斬殺清朝最高將領鐵帽子王,朝野震動
    太平天國從1851年1月在廣西桂平金田村宣布起義,到1864年7月天京陷落宣告天國滅亡,歷時13年零6個月,期間,發生了無數和戰爭,太平天國的高層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天官丞相秦日綱等,或病故或戰死或內訌或被捕,直到後來的一些主要將領,無一生存全部去世,可以說是中高層統帥悉數死亡無一漏網。
  • 一次讓日軍損失50萬精銳,再也無力回天的戰役!
    一次讓日軍損失50萬精銳,再難翻身說起日軍,很多人都會皺眉。近年來,儘管各種抗日神劇頻出,但大家也知道,屏幕上手撕鬼子的場景不現實,真實的歷史是很殘酷的。據經歷過抗戰的退伍軍人說,日本士兵訓練有素,十分勇敢,殺死了一個的日本士兵,平均要犧牲四名中國士兵。
  • 太平天國持續了十四年,它到底有多大影響?光看人口損失就知道
    太平天國運動歷時十四年,它對我國南方的影響非常巨大,經過這場戰爭,南方將近損失了一半的人口,足見其的危害程度。太平天國運動之前,我國尚有4.3億人口,而經此一戰,我國人口則急劇減少至2.3億,也就是說,全國有近一半的人口死於這場運動之中,可見太平天國運動對大清王朝的影響。
  • 太平天國失敗後,餘部逃到此國,現有20萬華裔,依舊講廣東話
    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大大小小不同的遷移,但無不都是為了躲避戰亂,到明清兩代,航海的技術的發展,遷移又轉變成外遷,為躲避戰亂,紛紛下海謀生,清末時期,有一支太平天國殘黨就逃到了海外,還差點建立了一個國家,如今已經發展了20萬。
  • 最生死攸關鄰國:中國兵臨朝鮮3次,竟導致中國三個強盛王朝滅亡
    隋朝接著在農民起義中被推翻,最終隋朝滅亡。隋軍撤退後,高句麗人竟把陣亡的隋軍將士的屍骸堆積排布,創造了一道毛骨悚然的「景觀」,供其國人觀賞。隋煬帝連年用兵,遼東多敗,高句麗又拿不下,戰爭耗費巨大,逐漸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國家,陷入窮途末路。公元618年,隋煬帝被人弒殺於揚州,時年五十歲,隋朝由此滅亡。
  • 萬曆朝鮮戰爭埋下了明朝滅亡的種子
    萬曆朝鮮戰爭(1592年—1598年),又稱萬曆朝鮮之役;朝鮮稱「壬辰倭亂」,日本稱「文祿慶長の役」。是指明朝萬曆年間明朝和朝鮮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是一場抗倭援朝的戰爭。七年的戰爭,給明朝帶來了嚴重的後果:削弱了遼鎮的軍事實力。此戰後遼鎮的戰鬥力開始下降精銳損失殆盡,短時間無法恢復。據戶科都給事中李應策統計,遼東原有兵額95000,至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只有40000,也就是說減少了60%; 遼東兵力之不足、防禦之單薄可見一斑。這恰恰成為一些有野心的少數民族首領提供了擴展勢力的良機,努爾哈赤乘機建立後金便是明證。
  • 越南戰北越軍陣亡117萬南越31萬,平民數百萬戰爭帶來了什麼
    越南戰爭   南越北越本是同族,但是在長達10多年的越南戰爭中,兩方人死傷慘重,手足相殘,上演了一場漫長而慘烈的拉鋸戰和大清洗,北越軍陣亡
  • 華盛頓·越南戰爭陣亡將士紀念碑
    越南戰爭陣亡將士紀念碑(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又稱為越戰紀念碑、越戰將士紀念碑、越戰陣亡將士紀念碑、華盛頓哭牆等,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中心區,坐落在離林肯紀念堂幾百米的憲法公園的小樹林裡。鄰近華盛頓紀念碑和林肯紀念堂。
  • 這個王朝滅亡前暴揍世界強國,強迫其籤署不平等條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明軍福建水師毫無準備,倉促應戰,最終戰敗,20多艘戰艦被擊毀,精銳喪失殆盡。消息傳到朝堂,崇禎大怒,下令福建巡撫出兵抗敵。架子大,但卻都是花架子,畢竟大都是從商船改造而來的艦船,主力部隊還是鄭芝龍率領的少數精銳艦船。10月份,雙方照面,一陣鑼鼓喧鳴,海浪滔天之後,福建水師率先發難,正所謂一擊必殺,福建水師上來就亮出了殺手鐧,如同火燒赤壁一樣,當年的東風也催著福建水師的火船牛哄哄的衝向了荷蘭陣營。荷蘭人顯然不知道火燒赤壁,也不知道田橫的火牛衝陣。
  • 清朝滅亡後,為何1987年還有清兵出現
    雖然這種半軍半民的制度並不算先進,嚴格意義上來說也不能算作正規軍,但是努爾哈赤卻生生將八旗打造成了一支勁旅。隨著努爾哈赤一天天做大,並逐漸徵服了蒙古和東北地區,所以又增設了蒙八旗和漢八旗,也就是說滿清的八旗兵,其實相當於24旗兵。清王朝正是以八旗軍為基礎,在初期南徵北戰所向披靡,最終打造成了一個龐大的軍事帝國。
  • 女將何大妹:給太平天國2位中興名將,後被英國人俘虜
    說起太平天國著名女將,大夥會想到誰呢?蘇三娘、洪宣嬌榜上有名。蘇三娘,天地會出身女將,與丈夫羅大綱並稱「神鵰俠侶」,作戰非常勇猛;羅大綱死後,蘇三娘在鎮江血戰清軍,陣亡沙場。洪宣嬌,天王洪秀全妹妹,西王蕭朝貴夫人,太平天國頭號女將。清方文人筆下:「戰酣,蕭王娘解衣縱馬,出入滿清軍。」怎一狠字了得。
  • 太平天國滅亡之後,許多將領被俘獲凌遲處死,誰又是最慘的那個?
    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組成了一個起義集團,在廣西金田村發動反抗清朝的武裝起義,然後建立了太平天國,成為了清政府的眼中釘,肉中刺。而經過了短短的十幾年,太平天國便由盛轉衰然後走向滅亡。1864年,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被曾國藩的湘軍攻破,許多重要將領紛紛被俘獲。而被俘獲的太平天國的將領,下場都是非常的悽慘,許多將領都被處以凌遲之刑。
  • 罕見的太平天國老照片,圖2是太平軍的精銳,圖6的女兵視死如歸
    在清朝逐漸衰落之際,太平天國運動席捲了大半個中國,給這個日暮西沉的王朝造成了沉重的打擊。然而,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只有極少數的照片留存了下來,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以下就是一組罕見的太平天國老照片。
  • 韓戰,精銳對精銳,39軍大戰美國騎1師
    韓戰期間,第一批進入朝鮮的中國軍隊是野戰部隊中的精銳,而為了能使得戰爭迅速結束,美國也調遣了他們的王牌。在第一次戰役期間,兩軍的精銳就發生了碰撞,精銳的39軍力戰同樣是精銳的美國第1騎兵師,並且取得勝利。
  • 太平天國的軍事奇才楊秀清:上帝要滅亡你,會先讓你瘋狂一回
    西方有一句話:「上帝要滅亡你,先讓你瘋狂一回」,說的是一個人要滅亡,事先必定瘋狂一回,失去理性,一步步走向深淵,最終萬劫不復。這話用在晚清時期的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身上是最適合不過了;草根出身的他,在取得太平天國實際領導權後,權力、欲望不斷膨脹,理性一步步喪失,最終落得身首異處,全府上下幾千人被屠殺之下場,實乃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