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曹雪芹美學藝術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2020-12-25 中國青年網

4月8號上午,北京大學曹雪芹美學藝術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北京大學燕南院51號院舉行。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長葉朗、北京曹雪芹基金會會長胡德平、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吳志攀、北京大學校長助理王博、北京市海澱區宣傳部部長陳名傑及北大校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活動由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教授主持。

北京大學曹雪芹美學藝術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京舉行

吳志攀常務副校長代表北京大學致辭。他表示,北大是《紅樓夢》研究的重鎮,歷史上就有紅學研究的傳統。今天北大成立曹雪芹美學藝術研究中心,旨在繼承這一傳統,同時結合北大在文史哲藝術等多個人文學科方面的優勢,形成協同效應,在中央大力提倡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繼續發揮北大在這一領域的獨特作用。

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藝術學院名譽院長葉朗介紹中心成立相關情況

葉朗院長介紹了中心成立的相關情況。他講到在過去兩年中,北大藝術學院、校內的學術專家以曹雪芹、紅樓夢為主題開展了多項學術和教學活動。其中,面向全國高校在校生的網際網路公開課《偉大的紅樓夢》已經上線,選課人數非常多,此前的美學沙龍、大型演講都取得了成功。這證明,在今天,我們提倡以《紅樓夢》為代表的傳統文化還是非常有價值、有意義的。中心的成立,將不斷加強這方面的工作,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北京曹雪芹學會會長胡德平回顧了曹雪芹學會的工作

胡德平會長在發言中回顧了曹雪芹學會過去的工作,並表示作為校友,能夠在北大共同推動成立曹雪芹美學藝術研究中心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以往對《紅樓夢》的研究已經形成了獨特的紅學研究群體,具有非常廣泛的學術基礎。但對曹雪芹的藝術世界研究,還需要不斷的加強。藉助中心的平臺和北大的學術影響力,相信未來曹學、紅學的研究,「尤其可以通過其在當前美學與藝術研究領域的新開拓而取得新進展。 海澱區委宣傳部部長陳名傑表示,過去五年,海澱區作為擁有曹雪芹西山故裡的獨特區域,區委區政府將「紅文化」作為重點工作已經持續推動了如曹雪芹文化藝術節、音樂劇《黃葉村》等眾多精品項目。未來,海澱區將一如既往的支持北大曹雪芹美學藝術研究中心的建設,共同推動海澱區這一獨有的文化資源不斷發展,繼續落實中央關於加強傳統文化建設的精神。 中心代主任,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教授介紹了中心未來的工作計劃。他表示,未來中心將從多方面推動曹雪芹與《紅樓夢》傳統文化的研究與創新。首先,積極協同北大各院系,開展北京大學曹雪芹與《紅樓夢》研究的公共選修課計劃。在北京大學開設以曹雪芹、紅樓夢為主題的公共選修課,同時利用網際網路手段,開設並製作網絡課程,通過網絡公開課向全球的文學愛好者開放;將每學期的課程講稿整理校對,出版課程專題圖書。其次,舉辦以曹雪芹、《紅樓夢》為主題的美學沙龍。依託北大深厚的人文底蘊和藝術教育傳統,定期舉辦以曹雪芹、《紅樓夢》為主題的美學沙龍。第三,推動以曹雪芹、《紅樓夢》以及相關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藝術研究、藝術創作活動。積極參與曹雪芹文化藝術節,使這一活動能夠增添藝術方面的元素;同時與各藝術機構合作,推動相關藝術作品的創作。第四,開展曹雪芹·紅樓夢高校系列講座。結合北京大學曹雪芹與《紅樓夢》研究公共選修課計劃,在全國高校開展「曹雪芹·紅樓夢高校講座計劃」,讓更多的大學生能夠接觸傳統文化,走進曹雪芹、《紅樓夢》的藝術世界。此外,中心還將聯合曹雪芹學會等學術機構,舉辦國際學術年會。每年集中交流曹、紅研究的最新成果,促進學術交流,擴大曹紅文化的影響,推動整體研究水平的提高。 此後,以上幾位嘉賓共同為北京大學曹雪芹美學藝術研究中心揭牌。與會嘉賓合影留念。出席會議的其他專家、學者也對中心未來的建設提出了各自的建議。他們都表示,北大成立曹雪芹美學藝術研究中心,傳承了北大在這一領域的傳統,也面向未來規劃了新的發展藍圖。中心的成立是北大曹雪芹、《紅樓夢》研究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他們都表示將貢獻自己的力量,為這份事業添磚加瓦。

相關焦點

  • [都市晚高峰]北京大學曹雪芹美學藝術中心成立
    [都市晚高峰]北京大學曹雪芹美學藝術中心成立 北京大學曹雪芹美學藝術中心成立。
  • 北京全球尋找曹雪芹佚著《廢藝齋集稿》
    原標題:北京全球尋找曹雪芹佚著《廢藝齋集稿》  新華網北京9月28日電(記者嶽瑞芳)2015年將迎來文學巨匠曹雪芹誕辰300周年。北京曹雪芹學會將與多個海外機構聯合,在全球範圍內去尋找曹雪芹另一部巨著——《廢藝齋集稿》。
  • 北京大學民族音樂與音樂劇研究中心簡介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民族音樂與音樂劇研究中心成立於2012年2月,致力於音樂劇的理論建設、創作實踐、人才培養與產業研究,以及中國原創音樂劇的製作與推廣,是中國最重要的音樂劇研究機構之一。北京大學有多學科優勢,音樂學與藝術學、人類學、文學、歷史學等學科結合緊密,對音樂劇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北京大學擁有一批音樂美學、聲樂學和音樂史等多專業背景的優秀教師隊伍,既有宏觀的理論思維,又有精湛的藝術技能,道技並重,這將為音樂劇的創作研究提供堅實的學科基礎。
  • 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海上絲路研究中心成立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正式得到國家層面的確認。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做好高校對政策決策的諮詢參考工作,更好地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提供智力支持,服務於地方經濟發展及企業「走出去」,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成立了新型高端智庫——海上絲路研究中心,滙豐商學院何帆教授任主任。
  • 全球首家自媒體電影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中國網訊  2020年9月26日,在金秋碩果的九月「全球第一個自媒體電影研究中心暨2020首屆自媒體電影論壇」在北京懷柔光華視覺園隆重舉行。該研究中心將打造的全球首部自媒體電影《毛澤東在北大》也同時落戶光華視覺園區。來自學界、行業、創作、研究、投資機構等領域的100多位代表精英齊聚揭牌儀式及論壇活動,從平臺、內容、產業、研究四個維度開展高端研討。
  • 藝術學院舉辦第二屆北京大學電影學博士生國際論壇
    12月6日,由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影視系、《當代電影》雜誌社與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新舊媒介視野下電影的歷史、現狀與未來——第二屆北京大學電影學博士生國際論壇」在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陽光會議室舉辦。
  • 生活美學圖書《小點心 大文化》在京首發
    生活美學圖書《小點心 大文化》北京大學新書發布暨中國古代點心模具民俗文化研討會日前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召開。《小點心 大文化》新書揭幕  由新中式精品點心於小菓創始人、收藏家、藝術家於進江編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小點心 大文化》,匯集中國傳統點心模具的珍貴史料,將古代點心模具與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對應,通過獨特的審美視角與設計藝術
  • 於小菓生活美學圖書《小點心 大文化》北京大學隆重首發,贏得業界...
    於小菓生活美學圖書《小點心大文化》北京大學新書發布暨中國古代點心模具民俗文化研討會,於2018年8月12日下午2點,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隆重召開。此次活動由北京大學視聽傳播研究中心、中國大眾文化學會節慶研究會、北京於小菓中式點心文化研究會(籌),以及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聯合主辦。
  •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在京揭牌成立
    中國社會科學院 – 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中俄地方合作:新規劃、新前景」研討會在京舉行。拍攝:郝志慧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郝採):4月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共建的俄羅斯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俄羅斯研究中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揭牌成立。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翔、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副校長帕諾娃、中國外交部歐亞司副司長孫立傑、中國商務部歐亞司副司長王開軒、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蘇巴科若耶娃等出席揭牌儀式並致辭。
  •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中國社會科學院 – 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中俄地方合作:新規劃、新前景」研討會在京舉行。(李曉曼 攝)中國網4月2日訊 (記者 李曉曼)4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中俄地方合作:新規劃、新前景」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中俄兩國30餘家知名智庫、高校的專家學者和媒體記者近8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 圓明園研究高校聯盟成立
    10月17日下午,隨著北京林業大學圓明園研究院和北京理工大學圓明園研究院的同時揭牌,以更好保護和建設圓明園為己任的圓明園研究高校聯盟成立此前,圓明園管理處先後與北京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和北京大學6所高校成立圓明園研究院(中心),匯集了大批優秀的專家學者,合作開展了文化挖掘、規劃設計、水利植保、視覺傳達、文創藝術等50餘項研究課題,通過整合高校專業力量,把圓明園基礎研究和應用性研究相結合、學術研究和產業發展相結合、課題研究和人才培養相結合,使得歷史文化和遺址現狀獲得更有效的保護和利用
  • 北京大學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編撰出版《政治通鑑》
    2020年7月30日,由北京大學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主持編撰出版的《政治通鑑》新書發布會暨「通鑑視野下的政治科學」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行。北京大學校長郝平與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社長劉國輝等嘉賓共同為新書揭幕。發布會由北京大學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何增科教授主持。郝平與劉國輝等為新書揭幕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於鴻君在致辭中對《政治通鑑》的出版表示了熱烈祝賀。
  • 【2021考研】2020年北京大學藝術學院336藝術基礎考研真題解析
    【2021考研】2020年北京大學藝術學院336藝術基礎考研真題解析 【才思·考研】 2020年的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的初試過後,很多同學反映題目變化比較大,相比往年,難度有所增加,主要是 題型有了新變化。
  • 《宋代禪宗美學與禪畫藝術研究》
    內容簡介 宋代的政治文化政策和文人的參與促進了禪宗的發展,受禪宗影響的繪畫批評理念和美學精神獨具特色,此文化境域推動了宋代禪畫的生成發展
  •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影視編導)專業簡介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於2006年1月11日宣告成立,這標誌著富有悠久的藝術教育和藝術研究傳統的北京大學又揭開了新的歷史篇章。  藝術學院的前身是成立於1997年4月的藝術學系。藝術學院現設有四個系:藝術學系、音樂學系、美術學系、影視藝術系。2005年取得藝術學一級學科博士點。
  • 器物文化與器物美學研究新趨勢
    東西方美學各自走過了兩千餘年曆程,在當代合流,逐漸形成「環境界」「藝術界」「生活界」美學研究三大領域,「人類生活美學」是其中的最新熱點。而器物是生活的載體,也是藝術創新的媒介,器物審美是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表徵,器物文化與器物美學研究是優化生活的必然要求。
  • 中國-東協藝術學院與北京大學將合作出品原創音樂劇《紅梅花開》
    人民網成都7月8日電 (王波)7月8日上午,由中國-東協藝術學院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合作出品的以革命者江竹筠為題材的原創音樂劇《紅梅花開》建組儀式暨首次創作研討會通過網絡會議在成都大學召開。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毛洪濤、中國-東協藝術學院院長鬱鈞劍、自貢文旅集團董事長宋青山、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唐金楠,主創團隊成員以及部分國內知名作家出席會議。毛洪濤在講話中表示,成都大學全力全方位支持中國—東協藝術學院建設發展。
  • 美學的反思與展望
    美學的反思與展望 2019年04月25日 10:5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李秀偉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2020上海書展丨北京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張黎明推薦十種好書
    以對張愛玲作品的文本細讀為中心,但又區別於瑞恰慈開創的新批評式文本細讀之困於語義分析,它既有中國傳統的知人論世,又不難尋出西方結構主義、原型批評、精神分析、女性主義、意象象徵、殖民主義、接受美學等文學理論的影子,小文本背後有大的文學史觀,堪稱文學批評的典範之作,重建了文本細讀這一文學批評寫作的新範式。
  • 臺灣戲劇《十八羅漢圖》將在兩岸巡演 展現京昆新美學
    新華社臺北1月30日電(記者劉斐 章利新)臺灣傳統藝術中心下轄國光劇團創作的戲劇作品《十八羅漢圖》,將自3月起在海峽兩岸多地巡演,為觀眾展現臺灣京昆新美學。  30日,《十八羅漢圖》演出暨新書發表會在臺北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