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的結局

2020-12-14 金多多策略1

電影《八佰》仍在上映。現在評價這部電影似乎為時尚早,總是有些東西需要時間沉澱下。但這部電影的諸多亮點和精彩之處也無需置疑與贅言,這必定是一部留名佳作。

《八佰》到底需要一個怎樣的結局?

《八佰》的結局是在悲壯的突圍中收場。慷慨赴死的槍聲響來,電影在團長謝晉元負傷吶喊與這個註定絕望的凜冬雪夜裡日軍從黑暗處射來的子彈中戛然而止。

相比劇情是否用力過猛,《八佰》的結局似乎是更被詬病的。導演管虎可能都沒想到,自己的名字竟然被影評人用來揶揄電影「虎頭蛇尾」。

影評這幫人,幹啥啥不行,抬槓第一名。不是不讓評,是你們評的不行。為什麼要拿起因經過結果這種刻板的八股思維來品評一部戰史人盡皆知的電影呢。影片結構上,收尾用墨似乎不夠,但這樣的結局卻是足夠巧妙與震撼的。不了解這段歷史的人不禁問,八百壯士撤入租界後去了哪裡?不禁去找去查,去問去說。

事實上,八佰殘軍撤入租界後隨即被繳械,全軍以戰俘之姿一直被關押至全國解放,團長謝晉元更是被南京汪偽政府刺殺身亡

當真正去了解了這些歷史後,你會想《八佰》這部電影更不需要一個像模像樣的所謂結局。

因為這結局,國人人盡皆知。

《八佰》又豈不是淞滬會戰甚至整個抗日戰爭的縮影寫照。仗打了這幾年,守無可守,退無可退,家底早就亮了個精光,從黨國特派員到租界歌女,都在想亡了國是怎麼個模樣。從歷朝歷代倭寇侵擾東南沿海到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從《馬關條約》到《辛丑條約》,從九·一八到偽滿洲國,從盧溝橋到淞滬會戰,中日兩國千年以來的兵鋒與野心,已無需再宣戰,也都統統擺上了臺面

淞滬會戰後,戰局已定。國軍是真的打不過。這是積弱的東方古國與飢餓的現代文明之間最慘烈的弱肉強食,日軍海陸空全面佔優,所以儘管黨國投入了70多萬中央嫡系精銳部隊,面對20萬日軍仍然不敵,傷亡達30萬。天空中日軍飛機投下的炸彈肆無忌憚的轟炸著國軍陣地,像極了一場屠殺似的降維打擊,但這已是當時的國民中央政府、這個岌岌可危的中國能夠打出的最決絕、最硬氣的一仗。

淞滬會戰前,日本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而淞滬會戰就硬挺挺打了三個月。日本快速滅亡中國的計劃徹底破產,不得不調整侵華戰略,而由於中國軍民抵抗之激烈,淞滬一戰日軍也付出了傷亡近5萬人的代價。

8月份開戰的日軍,三個月後才佔領上海

一個月後,日軍氣急敗壞殺入首府南京,洩憤屠城

《八佰》之聲,必將流芳傳承

《八佰》已經足夠優秀了。它最大的優秀就在於,我們的主流文藝界,甚至是主流意識界,終於發出了對這場永世不忘的戰爭最正直也最硬氣的聲音。終於不再一味慌,一味傷,一味神劇死光光,終於能在全國矚目下,在最大量和最主流的院線影片裡,罵一句:

小日本,我XXX

可以說,《八佰》集中反映了國人對於抗日戰爭的主流結論和主流意識,幾處點睛之筆正是國人之所欲言。「三十萬關東軍被兩萬日軍嚇得撤回關內」(正規關東軍約二十萬、日軍約近3萬)、「國人皆如此,日寇何敢」、「我輩旗幟必將飄揚在富士山頭」,直到「小日本,我X你娘」,甚至不用去刻意尋找那些明喻暗喻的細節,不用去思考那團揮散不去的城上硝煙和那匹重新起立的戰場白馬,這些大咧咧、明晃晃的臺詞,大概就是、也應該就是我們想對日寇帝國主義軍國主義說的話。

國人應該有此激昂與血性。而這些,也應該成為主流輿論對抗戰的認定。

實在是這些年,我們太缺少這種能夠直面抗日戰場的影片了。就因為國產抗日劇早已耗光了國人的期待,也早已帶歪了許許多多的子孫後代。

神劇之害,除了愚弄國人外,更讓年青一代對抗戰歷史本能牴觸。80後一代課間可能還會談論地雷戰地道戰和太行山上,90後一代和00後一代卻早已煩透了這些佔據各大衛視包圍他們的抗戰神劇,別說品評議論,甚至避之不及、嗤之以鼻。他們原本對歷史對戰爭尚無感觀,牴觸心起,隨之而來的就是漠然。

常理說,祖上世界中心風光無限,卻近代列強環伺下最為命途多舛,這樣的國運之下,國人更該多懂歷史與戰爭。許多人卻根本沒有歷史觀與戰爭觀。無心無暇,無痛無癢,無不無情。《八佰》一出,有抹黑把一場潰敗粉飾成壯烈的,有嫌棄劇情誇張刻意賺取國人眼淚與票房的,更有平心靜氣進影院又心平氣和出來的。不知電影之所云,對情節歷史無動於衷,也不想浸入其中。

電影演到中間,我前排的觀眾竟然《王者榮耀》打得正起勁兒。

這根本不是一部適合輕鬆消遣的電影。冷漠看客至此,一如蘇州河對面的歌姬商女。

此時,電影中那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極度刺耳。

親日仇日都作罷,對於國祚的冷漠,對於民族歷史的拒不關心,無痛無癢於《八佰》,才是如今天下之劇痛。

如今《八佰》出世,國人是該認真看上一看的,即便不想走進影院,也該關注下,翻看下那段永不磨滅的戰爭與歷史。對此,國人本就該懷抱慷慨激憤,本就該內心動情動怒。千萬莫要自視甚高,又處處挑刺挑理,只想終於可以進影院看電影了,大概如此罷,就這樣吧。

《八佰》不偏不倚,慷慨陳詞,擊碎了那些有失偏頗甚至別有用心的神劇心理,傳遞出了正派而強硬的抗戰史觀與民族意識,藝術性還原了最激烈的抗日戰場本來的樣子。日寇有飛機濫炸猛炮狂轟,我軍就抵死相抗浴血苦戰。當然還有圍繞四周、聊勝於無的國際斡旋,還有劇戰之下的無望眾生相。沒有飛簷走壁,沒有一步十殺,沒有那些武力值突破天際的洋裝大背頭,也沒有那些輕鬆碾壓日寇軍列和坦克的輕功、刀劍、弓弩和自行車。

仗是這麼打的。仗是這麼打的。後人該以此為印象記住戰爭的模樣。相比那血肉模糊的慘烈,語法實在是蒼白。而真正的戰爭,豈止是更甚。

可謂一寸山河一寸血

隨著時間沉澱、歲月衝刷,那些神劇會消亡,甚至連被嘲弄的機會都已沒有,但像《八佰》這樣的電影會彪炳在史冊上,會流傳下去。

會流傳下去的,還有其他優秀的抗戰作品,一如《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等等這些。這些反思與硬氣,這些抗爭和無畏,才是一代代人該留下與傳承的的記憶和聲音。

關於民族一統、止戰之殤和唯有自強

時至今日,相比於全面戰爭,我們更應該警惕的是任何形式的爭端陷阱分裂行徑。四萬萬國民的中央政府只有七十萬中央軍的教訓,血淋淋還不過百年當時國內軍隊麾下又何止幾百萬,可這幾百萬,分成閻系馮系奉系桂系湘系這系那系,四分五裂,尾大不掉。試想國軍編制一統,日寇之毒萬不至於如此

事實就是,國民黨從未真正統一中國

所以,加強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真的不是一句空話。就算你覺得這句話多麼的直白與枯燥,陰謀論者對此多麼的叫囂,但這一點,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一統這點,就是國本之根本一點。根本於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九百六十萬國土不被列強踏上一步。

另外,國之膏肓,起於癬疥。止戰之殤,唯有止於萌芽之中。九·一八不過起於一段沙俄修建的鐵路軌道,但東北三省也就這麼沒了。禦敵於國門之外是守軍底線,後來變成禦敵於關門之外,直到日寇如窩蜂般湧來,已御無可御,退無可退。山海關原本是用來擋那些騎馬射箭的人啊。

所以為何要我輩旗幟必將飄揚在富士山頭

也許就是窩囊透了,受氣也受夠了,世人怕不知我中國原本好戰也善戰。以前是沒得打,要打就跟你打個夠。逼近你印度新德裡,站上你諒山就眼瞅著你越南河內,別說鴨綠江,你再過三八線試試啊。

還有,永遠銘記,唯有自強。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少不了與國際社會的精誠合作,但還是那句,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罷了。《八佰》電影中那些飛艇裡的國際觀察員與他們身後的國家,無非你強時他們萬邦來朝,你弱時他們蠶食撕咬。國軍高層直至蔣委員長,似乎是在這上面押寶押的太多了。不能指望,唯有自強。

自強之初,首先就應該建立強烈的國民自信心和優越感,以自信的心態面對今日之世界,以優越的姿態君臨今日之強敵民強則國強,國強則可發聲,則可擲地有聲。相比前些年我國在外交上的極度穩妥,如今的畫風也已經開放和調皮的多了。剛回去懟回去,陪它玩逗它玩。外國人再也不能像滿清、民國那樣在中國的土地上亂竄撒野,因為中國早已沒了租界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我們終將背負傷痛與壯烈,時時警惕這個一衣帶水又虎視眈眈的危險鄰居,在諸強環伺的今時今日今世,殺出一條歸路去處,走向光明遠方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到底該不該將撤退作為結局?
    一個確實是完全意外的時間在影院看了《八佰》這場電影,本是出去跑步的,但是遇上下雨,臨時決定在影院看個電影,所以在這樣的情境下和朋友一起到了影院,選了《八佰》這部當下熱播的電影,一開始就聽到《八佰》上線多少天突破多少票房,而後又見影評講《八佰》堪稱是史上罵聲最多的一部電影,這樣一種雙重聲音交織的電影會是怎樣的一部電影?
  • 八佰電影中各人物結局是什麼 背後的真實故事感人
    八佰電影中人物結局很多人都表示沒有看懂這個結局,因為裡面幾個主要人物的結局都沒有交待,其實原本導演是有拍的,但後來都給剪輯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八佰》電影結局沒有交待這些人怎麼樣了,李晨、姜武、王千源等人飾演的角色結局都沒有交待,但其實原本這些人的結局都是拍攝了的
  • 論《八佰》的愚蠢結局
    八佰結局,列隊衝橋 八佰最大的硬傷,就是最後的大結局了——列隊衝橋。 這是最大的敗筆! 對所有看過電影的朋友,我就平心靜氣的問一句,假設你是團副謝晉元,在接到撤入租界的命令後,在明知要被日軍狙擊的情況下,你會不會選擇讓手下奮戰了四天四夜最後活下來的兄弟們用列隊的愚蠢方式去衝橋?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故事,這「八百人」結局如何?
    故事《八佰》就是發生在淞滬會戰的尾聲之中。大量日軍在杭州灣登陸,蔣介石自知不敵,於是下令國軍撤出上海,讓自己的嫡系部隊八十八師斷後。八十八師的師長孫元良非常明白,老蔣讓自己斷後的真實意圖非常明確,那就是讓自己為爭取外交援助做犧牲。孫元良向上級申請表示,要達成戰略目標,只需要死守一個點就行,一個團就能完成任務。
  • 電影八佰結局是什麼意思 八佰真實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電影八佰結局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表示沒有看懂這個結局,因為裡面幾個主要人物的結局都沒有交待,其實原本導演是有拍的,但後來都給剪輯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八佰》電影結局沒有交待這些人怎麼樣了,李晨、姜武、王千源等人飾演的角色結局都沒有交待,但其實原本這些人的結局都是拍攝了的
  • 八佰現實中的結局是什麼 真實的歷史背景結局
    八佰現實結局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在抗戰期間,國軍戰士死守四行倉庫的事跡,向我們展示出革命英烈們英勇不屈、不畏強敵的精神。但是在現實中,這些英雄們的結局卻有點落寞,今天小夏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八佰》壯士在現實中的結局。
  • 電影《八佰》以外的故事:謝晉元死守四行倉庫,後來的結局是怎樣
    最近電影《八佰》熱映,該電影根據80多年前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描繪出國軍抗擊日軍壯烈場面,譜寫出可歌可泣的英雄詩篇。《八佰》裡的國軍戰士們都是英雄,誓死抵抗日軍侵略,保護四行倉庫,為國軍戰略轉移贏得時間,保護了大部隊轉移。大家知道指揮這場戰鬥的最高長官是誰?
  • 論《八佰》的愚蠢結局
    八佰結局,列隊衝橋 八佰最大的硬傷,就是最後的大結局了——列隊衝橋。 這是最大的敗筆! 對所有看過電影的朋友,我就平心靜氣的問一句,假設你是團副謝晉元,在接到撤入租界的命令後,在明知要被日軍狙擊的情況下,你會不會選擇讓手下奮戰了四天四夜最後活下來的兄弟們用列隊的愚蠢方式去衝橋?
  • 電影八佰刪了多少分鐘什麼內容 結局羊拐和老鐵去哪裡了劇情解析
    《八佰》結局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表示沒有看懂這個結局,因為裡面幾個主要人物的結局都沒有交待,其實原本導演是有拍的,但後來都給剪輯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八佰》電影結局沒有交待這些人怎麼樣了,李晨、姜武、王千源等人飾演的角色結局都沒有交待,但其實原本這些人的結局都是拍攝了的,只是後來沒有剪到正片裡
  • 泰國人會拍《八佰》這種電影嗎?
    最近國產電影《八佰》上映,引來無數媒體熱評和萬千觀影者熱議。電影我還沒看,躺在家讀了幾篇關於它的報導,莫名產生一種「危機四伏」和「兵臨城下」的緊迫感。 此外,我還不禁將它與好萊塢史詩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聯想起來。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故事,這「八百人」結局如何?
    故事《八佰》就是發生在淞滬會戰的尾聲之中。大量日軍在杭州灣登陸,蔣介石自知不敵,於是下令國軍撤出上海,讓自己的嫡系部隊八十八師斷後。八十八師的師長孫元良非常明白,老蔣讓自己斷後的真實意圖非常明確,那就是讓自己為爭取外交援助做犧牲。
  • 《八佰》結局為什麼要衝橋?真的是敗筆嗎?其實這些細節你沒看懂
    《八佰》是一部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電影,大部分觀眾都是被戰士們的犧牲精神所打動,但是對於《八佰》電影結局為什麼要衝橋卻被觀眾們所詬病。好的電影總會引起討論,那對於《八佰》最後衝橋的片段到底隱藏著哪些原因呢? 有的人說,電影結局的衝橋片段就是多餘,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敗筆。 原因是影片的結尾處,謝晉元將軍應上級命令,冒死率眾衝橋撤退,以至於很多人吐槽了這一點。 首先要知道這是上級下達的命令,謝晉元作為一名將軍,選擇服從才是該做的。
  • 電影《八佰》今日公映
    本報訊(記者丁曉晨)電影《八佰》今日公映。該片的首波口碑已隨著首映與點映釋出。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用熱血和生命守家衛國的故事深深感動和震撼了廣大網友,「看哭了」成為被大家頻頻提到的關鍵詞。有觀眾說:「到了淚點哭得發抖,中華民族的無畏精神是不可磨滅的。」
  • 電影《八佰》420名將士撤退後的結局:被軟禁發配暗殺,管虎不忍心拍!
    電影《八佰》420名將士撤退後的結局:被軟禁發配暗殺,歷史太殘酷,管虎不忍心拍!最近電影《八佰》的票房捷報連連,可以說是力挽狂瀾,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抗日的故事,1937年淞滬抗戰3個月內國軍傷亡30萬,幾十萬的大軍西撤,精銳88師留一個團在上海打掩護,謝晉元身為團長帶著一個團到了四行倉庫駐守,總共只有420人,大部分都是普通農家子弟,四行倉庫是當時四所銀行的倉庫,結構比較堅固,適合防守才選擇了這個地方,事實證明確實是易守難攻。
  • 《八佰》結局振奮人心,可不想,過橋之後依然不是歸路
    最近《八佰》刷爆朋友圈,一部愛國情懷電影,一掃疫情之後國內電影行業頹勢,可謂開了一個好頭。這樣的題材,使得上海四行倉庫遺址走紅,成為了大家打卡的地方,這對青少年愛國教育和成年人不忘歷史都是十分有益的。結局雖然悲壯,但至少史料記載有377人成功過了橋去了租界,算是倖免於難。雖然名字是《八佰》,但是影片和史實都告訴我們,只有四百二十名英雄堅守。杜淳飾演的團附謝晉元負傷帶領將士衝橋,大家也應該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那就是剛過橋官兵們的武器就被英國士兵繳了。
  • 《八佰》結局出人意料,瞬間戛然而止,這到底是好是壞?
    最近,《八佰》這部電影特別火,上映至今贏取得了13.14億票房成績,從目前的票房走勢來看,這部電影想必最終的票房一定不會差。據悉,這部電影斥資5.5億,耗費10年,並且建造了一個20萬平方的實景來拍攝電影。
  • 去看電影《八佰》前,不妨先看一遍《八百壯士》,林青霞主演
    電影《八佰》在撤檔一年多以後,終於官宣要上映了。圍繞著這部電影,產生了很多稀奇古怪的觀點和陰謀論,有些人把《八佰》撤檔的原因歸咎於有關部門的監管,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原因很簡單,一部已經拿了「龍標」的電影撤檔,只會有一個原因:《八佰》片方自己想撤檔。所以有些網友將《八佰》撤檔定義為一次商業炒作,也不是沒有道理。
  • 熱播電影《八佰》改變了什麼?
    時隔234天,內地電影票房大盤終於再次突破2億。內地電影院復工率已經接近87%,復工影城超過九千家,市場的秩序開始慢慢恢復。一切要感謝《八佰》。相信外媒在下周一肯定會報導關於《八佰》復工後的表現。戰爭題材電影,需要《八佰》起示範作用依照最初的設想,《八佰》在2017年拍攝,國內電影重工業剛剛成形,我們終於可以有能力去挑戰具有難度的戰爭題材影片。
  • 《八佰》破24億,真實的「四行倉庫」究竟如何?撤軍後被俘虜,結局悲慘
    我是雲熙,今天咱們來聊聊《八佰》這部影片吧!《八佰》破24億,真實的「四行倉庫」究竟如何?撤軍後被俘虜,結局悲慘!隨著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而觀眾對於電視劇、電影的質量也是要求越來越高,其實都知道國產電影在前幾年確實很糟,因此民眾對於國外的大片比較買帳。
  • 《八佰》會是第二個《戰狼2》嗎?
    《八佰》在這方面與《戰狼2》非常相近,但最為相近的還不是這一點,而是他們因缺點被全然抹殺影片存在意義的遭遇,可以說是完全一致。《八佰》這部電影從宣傳期間就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第一輪點映票房破千,二輪點映票房破億,連續兩日奪得全球票房冠軍。能夠拿到這樣的成績,足以說明《八佰》的優秀,網上也不乏對這部電影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