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人會拍《八佰》這種電影嗎?

2020-12-10 騰訊網

最近國產電影《八佰》上映,引來無數媒體熱評和萬千觀影者熱議。電影我還沒看,躺在家讀了幾篇關於它的報導,莫名產生一種「危機四伏」和「兵臨城下」的緊迫感。

此外,我還不禁將它與好萊塢史詩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聯想起來。沒辦法,一個《三百》一個《八佰》,兩個都是戰爭題材,都著重描繪了一個領導人的形象,票房都過億,連海報都好像。。。

但我畢竟是泰國資訊博主嘛,別人的博主看完了可能會真的寫影評,而我:泰國人會拍《八佰》這種電影嗎?

- 1 -

不拍《八佰》那拍什麼?

不會,我覺得不會。以我對泰國人的了解,似乎他們對把這種正經歷史戰爭題材拍成電影的興趣小之又小。

那麼他們對拍什麼感興趣呢?

驚悚G片!倫理雷片!爆笑喜劇片!清新愛情片!

不是我誇張,旅居清邁這麼多年,每次路過影院看近期上映海報時,印象中沒有哪一次是不帶G片的!G片之於泰國影院,就像你的對門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不見也得見!

而倫理雷片是什麼?就是那種整個家族/遠親近鄰一起亂來的劇情(泰劇也愛用這招)。

說到泰國爆笑喜劇,不能沒有泰國鳳姐——小茵老師的席位!

清新愛情片更不用說了,穿著大學校服談戀愛,牽個手就差不多是老夫老妻了的泰式純愛片,不缺,泰國真的不缺。

仔細觀察,泰國的電影題材風格變數不大,但中國不是的。

早幾年刮西域妖魔G怪風,於是《畫皮》啊什麼捉妖降魔記啊都來了。

接著刮懷舊青春片,於是出了《芳華》《同桌的你》 《左耳》一堆強行穿校服談戀愛的(而且結局一定要錯過)。

然後是愛國風,火得不得了的《戰狼》《建國大業》 《無問西東》都是代表。

- 2 -

越怕越拍是什麼邏輯?

那麼,為什麼泰國電影市場都沒有我們這些風?為什麼他們從始至終地熱愛G片?也許和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素材匱乏:

中國歷史悠久,被侵略史反抗史各種史要啥有啥,相比之下泰國這方面的歷史就沒有我們多,常見的都是和古緬甸啊柬埔寨之間的愛恨情仇……所以可能不是他們不想拍,是沒有那麼多人物故事來渲染。(當然,如果有對泰國歷史很了解的朋友,歡迎留言給我們上課)。

宗教影響:

就像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崇尚溼婆,愛拍《巴霍巴利王》那種宗教神片一樣,泰國信仰佛教,既然有神相對的就會有G,很自然就把宗教色彩融入到電影藝術創作裡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隔壁的日本也愛拍G片,但兩者有個不同:日本的G片更多是為了劇情需要編寫了一個恐怖角色,但泰國的G怪來源是因果報應。

泰國坊間是相信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神奇的故事的,他們相信如果一個人被G怪纏身厄運不斷,是因為遭了報應,一定是他或者是與他有關聯的哪個環節出了錯,做了有悖佛理的壞事才被魔鬼找上門來。

那麼自己做了壞事當然要被懲罰啦,所以一般泰國G片的結局都是合乎常理的(邪不勝正),這樣正的三觀除了有戲劇成分,從某種角度說,可以當成「電影版今日說法」來看,有點教育和普法作用哈哈哈。

我曾問過泰國人:「為什麼你們那麼怕G又愛拍G片?」他們也答不出個所以然來。

「可能是潛意識裡對這些東西有敬畏感吧,然後真的很想探索出個結果來,現實裡做不到,只能拍電影來想像咯。」這個回答有點道理。

換個角度來看也未嘗不可。剛採訪身邊一個朋友「關於泰國人愛拍G片這事你怎麼看?」她出乎我意料地答道:

「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理解為,不是泰國人愛拍G片,而是他們的G片拍的比其他國家好,所以G片就成了他們的標籤。

TIMES君覺得這個也說得通。比如,為什麼我們的G片一直不溫不火呢?因為我們的大環境是不(允許)相信這些東西的呀。拍G片?可以!只要結局都用TA患了神經病解釋就好了。。。

- 3 -

和我們分享你的愛看名單吧

全球影業被疫情害得夠慘,影院空蕩蕩了大半年,現在終於慢慢恢復了點人氣。那麼近期泰國有什麼電影值得一看呢?TIMES君覺得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洞穴營救》(外文名: The Cave)不錯。

The Cave根據於2018年6到7月發生在泰國清萊的轟動了全球的一場洞穴救援行動改編——2018年6月23日,清萊府的一支12人少年足球隊和教練,因遭暴雨灌入洞穴而被困洞內多日,由於與外界失聯甚久而產生的一系列神秘猜測和救援故事。

記得當時這個新聞傳得沸沸揚揚,連大法師都給請出來幫忙找人了,熱鬧程度完全不輸前陣子的全網幫忙找塞班!有時間大家可以看看電影了解救援經過。

最後,TIMES君的一個恐怖片愛好者朋友要向大家推薦幾部經典的泰國G片,膽子大的朋友你們隨意。它們分別是:《厲G將映》《G影》《S神的十字路口》《惡魔的藝術》《連體陰》《G妻娜娜》《G亂舞》……

你平時看泰國電影嗎?有什麼電影推薦嗎?歡迎留言分享哦。

對了,關於泰國電影的其他文章,點這裡和這裡可回顧哩。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獲得無數好評,但你了解管虎嗎?
    隨著疫情在國內的狀況逐漸得到改善,管虎執導,備受期待的戰爭片——《八佰》在遭遇各種各樣的麻煩之後,終於得以上映。電影本身取材於史上著名戰役「淞滬會戰」,足夠深刻,再加上管虎本身優秀的導演能力,《八佰》上映以來,在大眾之中的評價還是非常中肯的。
  • 電影《八佰》的結局
    電影《八佰》仍在上映。現在評價這部電影似乎為時尚早,總是有些東西需要時間沉澱下。但這部電影的諸多亮點和精彩之處也無需置疑與贅言,這必定是一部留名佳作。《八佰》到底需要一個怎樣的結局?《八佰》的結局是在悲壯的突圍中收場。慷慨赴死的槍聲響來,電影在團長謝晉元負傷吶喊與這個註定絕望的凜冬雪夜裡日軍從黑暗處射來的子彈中戛然而止。相比劇情是否用力過猛,《八佰》的結局似乎是更被詬病的。
  • 《八佰》會是第二個《戰狼2》嗎?
    管虎的電影《八佰》到今天已經上映9天,票房超過16億,預測最終票房會突破30億,發展趨勢與《戰狼2》一樣。當初《戰狼2》的票房也是一路飆升,接連超越位居前列的影片,最終以56.8億的成績,成功佔據國內票房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至今仍無法被超越。
  • 電影《八佰》裡的蘇州小演員,就是他們!
    8月21日,管虎執導的新電影《八佰》全國公映。這部蓄力5年的主旋律電影上映3天票房破7億。截止昨天下午3:47,票房7.01億。《八佰》的故事原型是十四年抗戰中一段悲壯的英雄史: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領麾下數百壯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死守上海四行倉庫。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稱之為「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
  • 電影《八佰》選「童星」 華誼兄弟電影世界造星
    電影《八佰》選「童星」 華誼兄弟電影世界造星 此次總決選共甄選出5名小演員,他們將加入明年春節前後開機的電影《八佰》的拍攝。活動現場,參與總決選的9名小寶貝各展才能,唱歌、跳舞、架子鼓,個個多才多藝。試鏡環節,孩子們也表演得有模有樣。
  • 你覺得《八佰》會在日本上映嗎?
    剛剛看到新聞,稱《八佰》已經在英國上映了,並且得到了英國觀眾的一致好評。作為一位極其不滿意管虎行為的資深影評人,我突然想到《八佰》會不會在日本上映?電影中主要提到的淞滬會戰,結尾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歷史上來看就是打給英美看的,歐美國家的觀眾看了一定會喜歡。畢業是長自己威風的好事!但是,對日本人而言《八佰》又意味著什麼?
  • 25年前就贏了《八佰》的國產好片,卻再也拍不出來
    可笑嗎?羞恥嗎?請別輕易做判斷。02《八佰》上映前,有人說,不就是一場表演戰,有什麼好吹的。有人說《八佰》黑國民黨還不夠。再看,《大捷》拍得夠黑了。但電影拍出來,就是為了「黑國民黨」嗎?看番號。23路軍……看帽徽。
  • 《八佰》先鋒開路,中國電影復甦有望
    歷史題材電影最大的意義也是引起觀眾對歷史的重新關注、對照現實的主動思考,進而引起精神共鳴。在這種意義上來說,電影不是教科書,更多是一個索引,一個啟示,一個召喚。就像八百壯士的行為,也許並不能實質影響當時的抗日局勢,卻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了當時軍民抗日的熱情和信心。電影所呈現的人物群像看似分散,也依然可見小人物到英雄的成長軌跡和抗日救國的集體意識覺醒。
  • 《八佰》是一部好電影,但背後卻不是一個好故事
    電影《八佰》的上映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在2019年6月15日作為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官方宣稱由於技術原因取消放映,將全國公映時間放到了2019年的7月5日。但是《八佰》又一次放了觀眾鴿子,宣布公映時間待定。為什麼會出現多次「跳票」,這其中應該和電影本身的內容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 戰爭與個體——電影《八佰》影評
    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的是史稱「八佰戰士」的中國國民黨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開頭,有一個細節,那便是,在顯示各個合作商的畫面時,往常的其他電影會播放出與其一致的背景聲音,而這部電影,是以情節中每當日本人來到時的警報聲取而代之,具有壓迫感的氣氛迅速而來,使觀眾由適才的狀態進入到對接下來發生一切的關注,如同身臨其境。起先,是在一位老太太「酒釀圓子」的回憶中,將一切娓娓道來。
  • 《金剛川》為什麼比不過《八佰》?
    所以,這篇文章不是說張譯,而是探討下《金剛川》評分低於《八佰》是什麼原因。《八佰》評分7.7在說明觀點前,為了防止被噴,需要聲明:咱可是堅定的愛國者,對於兩部電影都很喜歡,以下內容只是從拍片手法上理性比較兩部文藝作品,不涉及其他,所以,不喜勿噴。
  • 電影《八佰》到底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意義?
    很早就看了八佰的簡介和預告片,這種電影本不打算去看,因為淚點實在太低,看完怕心裡難受,但還是鼓起勇氣去看了八佰,看完之後,心裡真的久久不能平靜。八佰影片改編自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史稱「八佰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故事。
  • 八佰什麼時候上映,今晚凌晨上映,你會等嗎?
    《八佰》是最近聽到最多的電影名字,影片本定檔於去年7月5日,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頻繁撤檔,給人一種「生不逢時」的感覺。最終經歷了半年多時長的疫情之後,《八佰》終於定檔於8月21日正式上映。
  • 電影《八佰》刷屏,票房破10億!「燃爆了」用英語怎麼說?
    ……這些慷慨激昂的話語,正是出自近期上映的華語大片——《八佰》。作為一部斥資7億,耗時10年的巨製,它被外界賦予了極高的期待。而它,也沒有辜負這種期待。目前,在豆瓣平臺上,電影《八佰》的評分高達7.8分,成為託起後疫情時代電影市場的力作。《八佰》,是由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等多位實力派演員,共同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 《金剛川》和《八佰》導演是一個嗎 金剛川和八佰哪個更值得看?
    《金剛川》和《八佰》導演是一個嗎在《金剛川》上線之前,管虎已經通過《八佰》證明了他在戰爭片領域中的絕對實力。由於管虎的個人風格太過濃烈,《金剛川》也自帶「管虎風」。可以說無論是《八佰》還是《金剛川》,都充斥著一種浪漫主義情懷,不同的是,管虎在《八佰》中借歐豪飾演的端午來致敬趙子龍,而《金剛川》中吳京飾演的關磊和張譯飾演的張飛顯然是關雲長和張翼徳的「新組合」,不變的是,管虎影片中的那些英雄們總有一夫當關的實力與勇氣,卻展現出了普通人的悲喜,而他們骨子裡的浪漫因子也為這齣悲壯的大戲增添了不少光彩。
  • 《八佰》:「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電影拍到此時清晰傳達:人的情緒是會受到周圍環境的感染,並且這種感染是非常牛逼的。原本一心想逃的端午在這一刻被激發了熱血,好似突然間明白了自己站在這裡的意義和使命,轉身義無反顧又遊回那個他本想逃脫的地方。端午突然就從一個無膽無識的普通人變成大英雄了嗎?
  • 歐豪演《八佰》壓抑失眠 梁靜:一切波折都值得
    電影通過一段基於歷史改編的「四行倉庫守衛戰」和對蘇州河南北兩岸觀戰群像的描繪,在戲裡戲外,都燃起了一股強烈的民族情懷和愛國熱情。 導演管虎的妻子、演員梁靜是本片的總製片人,這也是她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擔任電影製片人,回憶《八佰》的創作歷程,她說管虎最想拍《八佰》的原因在於這是唯一一場有觀眾的戰役,他想探討隔岸觀火的觀眾心態,想挖掘戰場下不同個體的複雜人性。
  • 《八佰》,未映先火!網友質疑:他真值一張電影票嗎?
    上一期《八佰》的精彩部分和重要的學習意義,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它的不足之處。《八佰》真有那麼好嗎?我看未必。《八佰》這部電影,越往後看,就給人一種虛張聲勢的架勢,到最後,直接混沌到不知所措了。比如說,片中的張譯、姜武、王千源等雜牌軍的塑造:一開始電影給了我們很多的戲份,鋪墊得很形象,可是拍著拍就流於表面了,張以哪個角色的複雜性沒有表現出來,最後只是乾巴巴地做了逃兵,並沒有轉化對人性的深刻探討。而姜武、王千源等人,就更是頭重腳輕。
  • 毛尖|七夕的月亮照了七十年的溝渠嗎:談《八佰》
    《八佰》,管虎導演,管虎、葛瑞編劇,王千源、張譯、姜武、黃志忠主演,2020年8月21日中國大陸上映,147分鐘《八佰》熱播,掌聲與罵聲齊飛,隔著一個荒漠般的疫情期,這種現象,算是久違。不過,兩極評價這種事,在抗戰影視劇中,倒似乎常態。《南京!南京!》
  • 這部電影有望接棒《八佰》成為2020年第二部爆款戰爭題材電影
    儘管今年的電影票房受到疫情影響,出現部分縮水,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一部《八佰》橫空出世,進入國內累計票房榜排行前十,也沒有想到,不到兩個月之後,一部任務電影《金剛川》被看做是《八佰》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