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 (上海,編輯卞純)訊,全球航空公司今年可能會錄得創紀錄的損失,但復甦或將於下半年出現。
「我們認為,航空公司2020年可能史無前例地損失840億美元,」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首席經濟學家布萊恩皮爾斯(Brian Pearce)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我們實際上才剛剛開始看到一些國家就雙邊市場開放進行談判。例如,澳大利亞與紐西蘭,中國與新加坡以及中國與韓國之間的旅行泡泡計劃。」
不久之前,航空業還在為客流量激增做準備,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當時預測,2037年航空客流量將達到82億人次。但今年4月,由於各國為遏制冠狀病毒大流行關閉了邊境,航空旅行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98%。
不過,皮爾斯表示,他預計2020年下半年會出現復甦。
國內旅行VS.國際旅行
儘管目前國際旅行仍可能保持波動,但中國,美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已經恢復了國內航空旅行。
「這足以快速重新啟動一些國家的航空業,」皮爾斯說。「對許多航空公司而言,他們確實依賴國際航空旅行。」
政府援助是拯救航空公司的關鍵
克蘭菲爾德大學(Cranfield University)航空運輸管理中心(Centre for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主任Keith Mason表示,政府援助對於確保航空公司的持續運營至關重要。
「我們將看到市場的整合,完全獨立的航空公司正為生存而掙扎,將要面臨倒閉的命運,」 他表示。
一些航空公司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包括英國航司Flybe,維珍澳大利亞航空(Virgin Australia)和美國航司Trans States Airlines。
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在內的各國政府越來越多地提供財務援助,幫助陷於困境的航空公司維持運轉。國際航協預測,全球可能總計需要2000億美元的政府支持。
對休閒和商務旅行的影響
在過去,低成本航空公司提高了休閒旅遊市場的需求,尤其是在亞太地區。未來十年,預計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等新興市場將成為最大的航空客運市場。
但是,冠狀病毒大流行的財務影響可能會使航空業規模縮小,這可能會推高價格並削弱需求。
此外,商務旅行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那些在病毒大流行之前依賴航空旅行開展業務的公司已經找到了視頻會議的變通辦法。
Mason說:「有理由認為商務旅行可能會減少五分之一。」
【來源:財聯社】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