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協:亞太地區航空公司或因新冠肺炎疫情損失278億美元

2020-12-17 航空圈

航空圈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估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亞太地區航空公司影響巨大,全年可能損失278億美元(約195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其中中國的航空公司損失最大,僅中國國內市場就損失128億美元(約900億元人民幣)。

航空圈資料圖

IATA在美國東部時間2月20日宣布,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COVID-19)影響的初步評估顯示,亞太地區對航空公司的客運需求全年可能減少13%。考慮到該地區航空公司的增長預計為4.8%,與2019年的需求水平相比,淨影響將是全年收縮8.2%。在這種情況下,到2020年,亞太地區的航空公司將損失278億美元的收入,其中大部分將由在中國註冊的航空公司承擔,僅中國國內市場就損失128億美元。

航空圈資料圖

在同樣的情況下,假設需求損失僅限於與中國相關的市場,預計亞太地區以外的航空公司將蒙受15億美元的收入損失。這將使全球總損失收入達到293億美元(約2063億元人民幣),與IATA去年12月的預測相比,客運收入下降5%,全球旅客周轉量減少4.7%。2019年12月,IATA預測2020年全球旅客需求(旅客周轉量,RPKs)增長率為4.1%,因此這一損失將超過今年預期的增長。

航空圈資料圖

這些損失估計是基於新冠肺炎疫情對需求的V形影響與「非典」(SARS)期間相似的情景。其特點是六個月時間急劇下降,隨後同樣迅速復甦。2003年,亞太航空公司的旅客周轉量下降5.1%是由「非典」造成的。

航空圈資料圖

IATA表示,這些估計是假定該疫情仍主要影響中國所推算出的。一旦疫情更廣泛地傳播到亞太市場,那麼對其他地區航空公司的影響將更大。

IATA在聲明中稱,尚不清楚疫情如何發展,以及是否會遵循與SARS相同的模式。因此作出詳細分析為時尚早。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Alexandre de Juniac)說:「對於全球航空運輸業來說,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阻止病毒傳播是當務之急。」

他說,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需求急劇下降,這將對航空公司產生財務影響,特別是對那些中國市場的航空公司造成嚴重的財務影響。IATA估計,疫情將使全球旅客周轉量減少4.7%(此前估計增長4.1%),並導致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需求全面下降。而這將導致全球293億美元的客運收入損失。

航空圈資料圖

相關焦點

  • 國際航協:航空公司Q2預虧390億美元 將進一步被掏空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國際航協:航空公司二季度預虧390億美元,將進一步被掏空4月1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最新的分析報告指出,第二季度(即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止),
  • 國際航協: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預計虧損843億美元
    6月10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發布全球航空運輸業財務預期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將虧損843億美元,淨利潤率下降20.1%。全年收入預計只有4190億美元,比2019年收入下降50%。
  • IATA:全球航空業損失將升至2520億美元
    全球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愈演愈烈,北京時間3月24日晚間,國際航協再次更新調整了對行業今年損失的預測評估。國際航協現在預計: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航空客運需求(以RPK,收入客公裡計算)將減少38%,客運收入損失將達到2520億美元,同比下降44%。
  • 國際航協北亞區副總裁馬濤: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航空運輸業面臨空前...
    新華社日內瓦3月16日電「鑑於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染速度、疫情波及的國家和地區、感染的病患數量、旅客需求的下降和各國政府不斷推出旅行限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航空運輸業的衝擊前所未有,行業面臨空前挑戰。」
  • 國際航協:全球航空業2020年將虧損843億美元
    來源:證券時報網國際航協今日發布全球航空運輸業財務預期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將虧損843億美元,淨利潤率下降20.1%;收入預計只有4190億美元,同比下降50%。2021年,收入或可增至5980億美元,虧損亦將減少至158億美元。國際航協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表示:「從財務表現來看,2020年將是航空史上最糟糕的一年,損失高達843億美元,即平均每天損失2.3億美元。按照今年22億人次的客運量計算,航空公司運載每位旅客將損失37.54美元。
  • 國際航協:行業重啟亟待政府支持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實習記者張人尹 報導:近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第76屆年會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會議結束後,國際航協北亞區舉辦了線下媒體見面會。會上,國際航協北亞區副總裁馬濤發表演講,總結了國際航協北亞區在疫情發生期間的主要工作,談到了中國航空業目前為止的恢復情況,並藉此表明中國在全球航空業的復甦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國際航協積極支持中國民航復甦 著眼全球航空業重啟
    1185億美元且航空出行人數估計將降至2003年水平,但是也在中國等疫情管控得力的地區出現了良好的回暖跡象和復甦態勢。儘管國際航協預測亞太航司將在2020年損失317億美金,2021年損失75億美金,但中國航司將有截然不同的財務表現。鑑於中國國內航空市場已經基本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我們期待中國航司或在2020年底扭虧為盈。」據悉,國際航協總部及北亞地區還從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安全運行、金融結算、信息交流和創新發展等多維度著手參與並支持中國民航業的復甦。
  • 漢莎取消7000個航班,Flybe倒閉,全球航空客運損失或超1000億美元
    來源:經濟日報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國際航空運輸協會3月5日升級了行業損失的預測,對2月20日的預測進行了更新。該協會對全球航空運輸業的財務影響預測認為, 2020年全球客運業務的收入損失將介於630億美元到1130億美元之間。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航空公司今年每搭載一名旅客將損失66美元
    來源:央視原標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新冠肺炎大流行給航空業帶來毀滅性打擊當地時間2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對2020年和2021年全球航空運輸業的業績進行修訂。國際航協預測行業嚴重虧損將持續到2021年。根據航協的最新數據,預計2020年淨虧損1185億美元,超過6月份預測結果,預計2021年淨虧損為387億美元。國際航協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在2020年對航空業生存發起了挑戰。
  • 國際航協:航空業在新冠疫情中將趨於U形復甦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鄭雪 報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響持續增加,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4月14日更新了疫情對2020年全球航空業客運收入影響的預測,並表示航空業在此次疫情危機中不太可能實現快速的V形復甦,而是將更趨於
  • 新冠疫情影響,各航班機票價格大幅上漲!國際航協:廉價機票再難求!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預估,航空公司採取的防疫措施將使歐洲中短途航班平均票價上漲49%,機票均價從去年125歐元上漲至186歐元。根據政府規定,為防止交叉感染,機艙內三人一排的中間座位要留空,因此,多家航班的上座率只有62%。
  • 國際航協:航空公司第二季度或陷「燒錢」困境
    北京商報訊(記者 肖瑋 楊卉)疫情對航空業的衝擊仍在持續,各大航企陸續出臺包括削減航班、降薪、裁員在內各項「自救」措施。4月1日,北京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以下簡稱「國際航協」)最新的分析報告指出,今年第二季度,航空公司的現金流支出將高達610億美元,季度淨虧損約為390億美元,航企或將陷入「燒錢」模式。據分析,即便航空公司儘可能地迅速削減成本,也很難逃脫疫情所引發的困境。需求不斷下降、客運收入暴跌,若沒有及時的援救及應對措施,固定成本加高額退票等支出將進一步掏空航空公司的現金流。
  • IATA預計全球航空公司2020年將損失840億美元
    財聯社 (上海,編輯卞純)訊,全球航空公司今年可能會錄得創紀錄的損失,但復甦或將於下半年出現。「我們認為,航空公司2020年可能史無前例地損失840億美元,」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首席經濟學家布萊恩皮爾斯(Brian Pearce)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我們實際上才剛剛開始看到一些國家就雙邊市場開放進行談判。例如,澳大利亞與紐西蘭,中國與新加坡以及中國與韓國之間的旅行泡泡計劃。」
  • 新冠肺炎疫情暴擊 臺灣新航空公司每日將只剩1個航班
    航空圈訊 臺灣新成立的航空公司——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今年1月23日才開航,不料就遇到新冠肺炎疫情,3月8日開始將暫時只剩下每天一個航班。
  • 疫情衝擊,全球航空公司2020年可能史無前例地損失840億美元
    縮減運力、停飛、裁員、無薪休假、政府救助,甚至倒閉……成為了全球航空公司在非常時期的「非常之策」。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簡稱:國際航協)首席經濟學家布萊恩·皮爾斯日前對媒體表示,該機構預計: 航空公司2020年可能史無前例地損失840億美元。
  • 航空公司退票損失兩百億,疫情期間撐不下去,也需要借錢度日了?
    僅僅是退票就損失了兩百億,航空公司也得靠借錢才能度過這段疫情了這次的新冠疫情來的十分突然,又正值春節,是人口大量流動的時期,假期的出行風潮因為疫情的發生而大打折扣。一月二十三日起,民航和鐵路已經開始為訂票的旅客提供免費退票的服務了。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計今年全球航空業淨虧損1185億美元
    對於2021年,國際航協方面預計,2021年行業績效將在2020年基礎上有所改善,預計2021年全球航空業淨虧損為387億美元,超過6月份預測結果(虧損158億美元)。面對5千億美元的收入損失(從2019年的8380億美元降至3280億美元),航空公司削減了3650億美元的成本(從2019年的7950億美元削減至2020年的4300億美元)。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表示,「毫無意外,2020年將是行業財政年度史上最糟糕的年份。航空公司在2020年平均每天削減開支10億美元,但仍遭受前所未有的損失。
  • 疫情下的國際航空業:客運量減半損失超千億美元,減薪裁員以自救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擴散正在給國際航空業務帶來巨大衝擊。為了防範病毒傳播,包括美國、加拿大、印度、烏克蘭、菲律賓等多個國家均已經暫停或縮減了國際航班。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計3月份全球航空客運量將同比(較上年同期)下降50%。此前該協會曾估計,疫情會導致全球航空業損失高達1130億美元的收入。
  • 專訪: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航空運輸業面臨空前挑戰――訪國際航協...
    新華社日內瓦3月16日電專訪: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航空運輸業面臨空前挑戰——訪國際航協北亞區副總裁馬濤新華社記者陳俊俠「鑑於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染速度、疫情波及的國家和地區、感染的病患數量、旅客需求的下降和各國政府不斷推出旅行限制
  • 澳航CEO:亞太地區機會巨大 是澳航主要增長動力
    澳航CEO喬伊斯(Alan Joyce)表示,由于越來越多的亞洲遊客前往澳大利亞,澳航也已相應增加了這一地區的運力。  「2年前當我接管澳航CEO職務時,我們三分之一的運力分布在歐洲,三分之一在亞洲,剩下的三分之一在美洲。時至今日,澳航只有8%的運力安排至歐洲,而在亞太地區的運力佔據了我們總量的52%。而且我相信,亞太運力在未來仍將保持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