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圈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估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亞太地區航空公司影響巨大,全年可能損失278億美元(約195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其中中國的航空公司損失最大,僅中國國內市場就損失128億美元(約900億元人民幣)。
IATA在美國東部時間2月20日宣布,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COVID-19)影響的初步評估顯示,亞太地區對航空公司的客運需求全年可能減少13%。考慮到該地區航空公司的增長預計為4.8%,與2019年的需求水平相比,淨影響將是全年收縮8.2%。在這種情況下,到2020年,亞太地區的航空公司將損失278億美元的收入,其中大部分將由在中國註冊的航空公司承擔,僅中國國內市場就損失128億美元。
在同樣的情況下,假設需求損失僅限於與中國相關的市場,預計亞太地區以外的航空公司將蒙受15億美元的收入損失。這將使全球總損失收入達到293億美元(約2063億元人民幣),與IATA去年12月的預測相比,客運收入下降5%,全球旅客周轉量減少4.7%。2019年12月,IATA預測2020年全球旅客需求(旅客周轉量,RPKs)增長率為4.1%,因此這一損失將超過今年預期的增長。
這些損失估計是基於新冠肺炎疫情對需求的V形影響與「非典」(SARS)期間相似的情景。其特點是六個月時間急劇下降,隨後同樣迅速復甦。2003年,亞太航空公司的旅客周轉量下降5.1%是由「非典」造成的。
IATA表示,這些估計是假定該疫情仍主要影響中國所推算出的。一旦疫情更廣泛地傳播到亞太市場,那麼對其他地區航空公司的影響將更大。
IATA在聲明中稱,尚不清楚疫情如何發展,以及是否會遵循與SARS相同的模式。因此作出詳細分析為時尚早。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Alexandre de Juniac)說:「對於全球航空運輸業來說,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阻止病毒傳播是當務之急。」
他說,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需求急劇下降,這將對航空公司產生財務影響,特別是對那些中國市場的航空公司造成嚴重的財務影響。IATA估計,疫情將使全球旅客周轉量減少4.7%(此前估計增長4.1%),並導致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需求全面下降。而這將導致全球293億美元的客運收入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