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違背祖制不住乾清宮,執意搬到養心殿,到底啥原因?

2020-12-20 百景歷史

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故宮裡,古代皇帝是那一座宮殿用來辦公呢?

好的我相信大部分人的回答是:養心殿!

今天我們就要來說一說皇帝的辦公室,養心殿。

明成祖永樂四年,故宮開始打造,用了14年的時候,到永樂十八年終於建成。在故宮這個龐大的宮殿群中,按照設計師本來的設計,位於中軸線北部的乾清宮才應該是皇帝的正式寢宮,然而當初明代皇帝也確實都住在乾清宮裡的。

而養心殿在故宮中是個很小的宮殿,當初養心殿命名的時候就是用孟子的一句話:心莫善於寡慾,就是皇帝用來休息的宮殿罷了。轉眼朝代更替,來到清朝年間,康熙皇帝在位的時候,養心殿終於迎來自己的用武之地,但也只是被設立為內廷「造辦處」。

造辦處是幹嘛的?就是專門製作皇帝御用物品的地方。曾經有一位叫做張誠的法國傳教士形容養心殿:「我們進入左手一間,看見裡面滿是畫匠、雕刻匠、油漆匠」。 「一部分屋宇是供工匠們使用的,專作紙紮玩器,其製作之精巧令人驚奇不已。」

但是不管怎麼說養心殿怎麼都不像個帝王正寢的樣子,不過養心殿自己都沒想到,小小陋室也有飛上枝頭變鳳凰的一天。康熙死後,雍正帝繼位。初登龍椅後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辦公和住宿地點從雍親王府搬到了養心殿。

官方對於養心殿逆襲的解釋是這樣說的,也就是雍正說:我要是住在乾清宮總是能想到老父親康熙帝的樣子,實在是痛心難忍,所以我為了盡孝心,決定搬到養心殿。當然除了盡孝心,住在低調的養心殿也更能體現出咱們雍正帝多勤儉持家,不得不說是得民心的一個好手段啊。

就這麼一開頭,從此到清帝國結束的200年時間裡,小小的養心殿住了8位帝王,見證了清朝從繁盛到衰敗的全過程。好了,本期節目就到這裡了,咱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雍正皇帝為啥把寢宮搬到養心殿?表達對父親的孝心
    康熙皇帝死後,雍正皇帝繼位。令人不解的是,雍正皇帝沒有把寢宮搬到乾清宮,而是住進了養心殿。這是什麼原因呢? 大致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雍正皇帝以此舉表達對父親的孝心。雍正皇帝在康熙皇帝面前,一直表現得很有孝心。康熙皇帝一生重視農耕。
  • 雍正為何搬到養心殿?
    雍正為何要搬到養心殿?武英殿有哪些用處? 古代故宮如何「垃圾分類」? 最近一段時間,「垃圾分類」是人們口中的熱詞。在古代,並沒有各種先進的處理垃圾的方式,紫禁城裡住著那麼多人,那時如何做到「垃圾分類」呢?
  • 金碧輝煌紫禁城,修養身息養心殿,故宮的養心殿是幹什麼的地方?
    乾清宮曾經是明代14位皇帝和清朝順治康熙2個皇帝的寢宮,在那裡他們生活和處理日常事務。1669年,康熙在乾清宮俘獲鰲拜,乾清宮可以說是非常具有象徵意義。但是雍正在登基後把養心殿當成了了寢宮。不知是何原因?明嘉靖年間養心殿建成。它作為皇帝暫時休息的地方而存在。清朝建立後,養心殿是專門為宮廷製作的一個地方,可以說是非常平凡的。
  • 組圖:雍正「精裝豪宅」濟南原景再現 看清帝為啥愛住養心殿
    此次展覽在現代化的展廳中以場景復原再現的展陳方式將養心殿展現在公眾面前。按照1:1的比例復原養心殿正殿明間、東暖閣、西暖閣、三希堂、養心佛堂五處原景陳列。展覽共展出故宮養心殿相關文物242件套,涵蓋玉器、琺瑯、陶瓷、家具、法書、繪畫、碑帖、文房、織鏽、玻璃、雕刻、漆器、生活、宗教、璽印、古建築等多個門類,向觀眾全面展示了故宮養心殿的精彩故事。
  • 於文崗:給自己構建一座精神的養心殿
    故宮乾清宮西側,有一處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的建築,叫養心殿。這裡原是製作宮廷御用品的作坊。康熙死後,雍正為了表示守孝,沒有入住乾清宮,而是居於此處。另一原因,雍正入住陳設樸素的養心殿,也是想為天下做個節儉的表率。自雍正居住養心殿後,這裡就一直作為清代皇帝的寢宮。
  • 「走進養心殿」:最真實的帝王心
    依照禮制,為大行皇帝治喪的27天內,嗣皇帝要身著喪服在倚廬居住,喪期滿後方可入住正式寢宮,即乾清宮。 喪儀期間,雍正以養心殿為倚廬,27日期限到後,卻不肯走了,他自己解釋說:乾清宮是先皇居住之所,「朕即居住,心實不忍。朕意欲居於月華門外養心殿,著將殿內略為葺理,務令素樸」。並下旨自己將遵從儒家禮制,居養心殿守孝3年。
  • 2020年,再見養心殿有啥不一樣
    原標題:2020年,再見養心殿有啥不一樣   始建於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的養心殿正在迎接一場大修。值得期待的是,大修之後,遊客將不用再「隔窗觀賞」,養心殿可參觀面積將超過60%。   一場迫在眉睫的大修   養心殿坐落於紫禁城後部乾清宮西側,是清朝最高權力中心所在地,是清代帝王使用時間最長的勤政燕寢之所,也是中國官式古建築的傑出代表,在故宮古建築群中舉足輕重。
  • 景致記錄:在清宮劇中,出鏡率極高的故宮養心殿,有何獨特魅力呢
    清朝皇帝如此喜愛的養心殿,究竟有什麼魅力呢?今天,景致記錄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故宮的養心殿。養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盡心章句下》中:「養心莫善於寡慾」,就是說,一個人養心的方法,就是減少欲望。欲望少了,內心的迷失就少。
  • 故宮養心殿罕見彩繪寶匣現世 是密詔還是藏寶圖?
    (秘密建儲匣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網站)故宮養心殿罕見彩繪寶匣現世,密詔還是藏寶圖?哈哈!9月3日,故宮養心殿百年大修正式開工,故宮博物院兩任院長登上養心殿屋頂,準備請出存放在正脊裡的寶匣。目前已在故宮的太和殿、保和殿、武英殿、儲秀宮、翊坤宮等近30處宮殿建築中發現了鎮物寶匣。那麼,此次發現的這隻養心殿彩繪寶匣之中到底有何乾坤?單霽翔說,「寶匣不能在現場粗暴打開,要到文物醫院實驗室的環境仔細處理。」
  • 走出紫禁城 「擺駕」首博的「養心殿」
    該展覽不僅按照1:1的比例復原了養心殿東暖閣、西暖閣和三希堂,還輔以相關處理政務、重大事件、書法繪畫、壽誕婚慶、養心殿造辦處等方面的介紹、展示,不僅能感受到故宮中的養心殿,同時還能獲得在故宮養心殿所不能收穫的知識,零距離感受帝王的家國情懷,了解清代帝王在養心殿的理政活動、生活起居和國家的興衰歷程。
  • 故宮養心殿正式啟動大修!它有怎樣的「前世今生」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4日電(記者 上官雲 應妮)3日下午,「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修繕開工儀式」在養心門前舉行。自此,在經過兩年多的文物記錄、撤陳,文物殘損病害的修復,古建築勘察測繪、匠人培訓選拔等工作後,養心殿正式啟動大修。對此,中新網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現在這所宮殿到底是啥樣?它究竟有著怎樣的歷史沿革?
  • 旅遊:養心殿——紫禁城中首個裝上玻璃的宮殿,位於故宮博物院內
    養心殿位於東城區故宮博物院內,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位於前廷乾清宮西側。是一座工字形殿。每間各加方柱兩根,外觀似9間。養心殿是紫禁城中第一個裝上玻璃的宮殿。皇帝的寶座設在明間正中。明間東側的「東暖閣」內設寶座,這裡曾經是慈禧太后垂簾聽政處。
  • 男人是這樣養成的——走進雍正帝的養心殿
    養心殿是故宮內歷史悠久的一組漢族宮殿建築,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自雍正皇帝居住養心殿後,這裡就一直是清代皇帝的寢宮,乾隆年又加以改造、添建,成為一組集召見群臣、處理政務、皇帝讀書、學習及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建築群。一直到溥儀出宮,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養心殿。
  • 故宮老照片:嘉靖皇帝在乾清宮差點被宮女勒死,坤寧宮無人敢住
    在古代也叫金鑾殿,是皇帝登基的地方,也是是故宮裡最高大的建築,據說太和殿有15層地磚,有專家分析是為了防有人挖地道刺殺皇帝而設的。乾清宮。是皇帝處理政務和接見大臣的地方,也是皇帝的寢宮。據史料記載,明朝的乾清宮是一個兩層的loft,《宙載》這本書裡曾寫道:「乾清宮內有床二十七張,分別陳設於樓上樓下」。為什麼會有二十七張床呢?
  • 《探秘養心殿》:所有的「困」境,都將以人為主體,迎來柳暗花明
    「養心」二字出自《孟子》「養心莫善於寡慾」,是嘉靖皇帝建造養心殿的初心,即養心殿的功用為修身養性之所。然而,依附在乾清宮這樣的「權貴」身邊,天然絕佳的地理位置,無形中又給這座小宮殿的「崛起」鋪好了道路。明萬曆二十四年,乾清宮遭遇大火,而萬曆皇帝當日住在了養心殿,恰好躲過一劫。
  • 故宮的養心殿裡,隱藏著這麼一個誰都沒想到的秘密!
    要問誰是傳奇色彩最濃的宮殿,我想這個桂冠非養心殿莫屬了。故宮中這麼大的地方,即便是已經建成近六百年,裡面肯定仍隱藏著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養心殿在故宮古建築群中舉足輕重,承載了清朝順治帝起8個皇帝的故事。養心殿名字出自孟子的「養心莫善於寡慾」(《盡心章句下》),意思就是:「修養心性的方法,沒有比減少欲望更好的了。」殿中上懸雍正御筆「中正仁和」匾。
  • 故宮養心殿來山東啦!快去省博過把「皇帝癮」
    大眾網濟南7月2日訊  山東博物館「中正仁和——走進養心殿」將於明天正式開展。這次展覽是養心殿首次「走出」紫禁城,「擺駕」山東博物館,展覽為1:1原狀復原展覽,觀眾走進展廳,就如同走進了養心殿。今天上午,記者提前來到山東博物館一樓東側的養心殿展廳,為您揭秘養心殿趣事。
  • 乾清宮為何從寢宮變成理政之所?
    朕意欲居於月華門外養心殿。著將殿內略為葺理,務令素樸。朕居養心殿內,守孝二十七月,以盡朕心。」不過,二十七個月守孝結束後,雍正帝卻再也不回乾清宮,就在養心殿理政就寢了。自此,乾清宮在清代成為一個純粹的皇帝理政之所。
  • 故宮養心殿首次啟動大修 修復後的明間效果圖曝光
    一座濃縮的紫禁城   養心殿坐落於紫禁城後部乾清宮西側,始建於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是清朝最高權力中心所在地。清朝共有十位皇帝先後在養心殿居住執政,是清代帝王使用時間最長的勤政燕寢之所。   這是一座「工」字形建築,分為前後殿,中間以穿堂相連。
  • 故宮養心殿珍貴文物「擺駕」濟南,精彩內容搶先看
    養心殿,清代八代帝王的起居之所養心殿,位於故宮內廷乾清宮西側,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院落主體呈「工」字形結構。前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分明間、東暖閣、西暖閣三大部分。後殿寬五楹,房屋一間為一楹。正殿與後殿之間有一條穿堂相連接。院落兩側有東西配殿,為佛堂;院落的東面、西面有圍房與後殿相連,使得整個養心殿院落呈現一個半包圍形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