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新風吹來,高端餐飲業不禁打起了寒戰。怎樣在節儉消費中穩定客戶、不流失客源、讓企業正常運轉等等問題迫切地擺在了餐飲企業面前。昨日,記者走訪島城餐飲市場發現,不少高端酒店的自助餐為攬人氣率先落價,以低姿態向「平民消費」看齊。眼下,八九十元在星級酒店吃頓自助餐已經稀鬆平常。除此之外,青島多數酒店紛紛出招,通過點餐提醒、推半份菜等「親民」做法留住顧客。
消費變化 高端自助餐扎堆搞促銷
「現在上團購網站一搜,幾乎各大星級酒店的自助餐都在搞活動,而且優惠幅度還不小呢!」市民李婕十分熱衷美食,最近她從網上各大團購網站看到,海爾洲際、索菲亞等星級酒店均推出了特價活動。
記者登錄團購網站也發現,眼下,市民花140元就能享受到海爾洲際216元的自助餐;128元就能吃到262元的德寶灣海景大酒店自助餐;還有更多高端自助餐身價跌入百元以內,比如都太158元一位的午餐自助,團購價僅99元;130元的泛海名人午晚餐自助,團購價89元;索菲亞國際酒店,99元享受118元自助餐;99元就能吃上黃海飯店原價138元的自助餐。
高端酒店的自助餐不僅在團購網上扎堆現身,線下也直接打折促銷。「我們午餐自助打八八折,晚餐自助打八折。」鯉魚門國際海鮮城副總經理張乃月告訴記者,鯉魚門自助餐的定價並不算高,午餐158元,晚餐188元,現在打完折後價格相當「親民」。除此之外,剛開業不久的五星級酒店魯商凱悅,目前午晚的自助餐分別為128元和148元,比正價低20元,一次性購10張券還能達到138元/人的平均價。
酒店人氣要看優惠程度
酒店紛紛降價促銷,效果如何?昨日中午,記者首先來到棧橋附近一家高檔自助餐廳。午餐時間,餐廳裡有五桌客人正在就餐,上座率不到50%。其中一位顧客告訴記者,她昨晚特意從網上團購了自助餐券,中午帶著家人來聚餐,「89元一位,還是挺划算的,看著大海、吃著美食,4個人不到360元,可以接受。」這位顧客補充說,這家酒店開業這麼多年,她和家人還是第一進來吃自助,最主要原因就是以前餐費太高,現在一人省41元,4個人就是164元,確實有吸引力。
隨後,記者在澳門路上一家五星酒店自助餐廳門口看到,進去就餐的顧客多數都是使用團購號碼消費。「自己掏腰包來消費,價格肯定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這裡優惠到140元一位比較合理,原來200多元真是吃不起。」一位進餐廳消費的顧客告訴記者,這麼高檔的酒店也會搞這麼大力度的促銷活動,五星級酒店搞「價格戰」在以前是想都沒想過的。記者觀察餐廳發現,也許是非周末午餐的關係,餐廳內人氣平平。不過,一位多次光顧這裡的顧客表示,在這裡就餐的除了住店客人,剩下多數都是持團購優惠來的,人氣應該比沒有優惠活動的時候旺了很多。
新開業的一家五星酒店自助午餐的人氣不錯,上座率幾近滿員。「五星級自助餐賣這個價格真是相當便宜了,宴請客戶、親朋聚餐都合適。」酒店工作人員坦言,目前酒店自助餐正在搞特價,性價比超高,所以人氣很旺,幾乎天天爆滿,需要提前預約。
原因分析 私人消費注重性價比
很明顯,高端餐飲紛紛降低身價為的就是 「求生存」。「『厲行節約』對我們酒店的影響太大了。」島城一家五星級酒店的相關負責人坦言,倡節儉新風對酒店經營效益確實影響很大。以往以大企業、政府公務消費為主的中餐,營業額下降45%。而根據市商務局對春節長假期間的監測,節日期間,餐飲企業營業額有所回落。監測顯示,春節七天,10家餐飲企業實現營業額1560萬元,同比下降13.8%,其中,9家中高檔酒店營業額同比下降20.1%,1家大眾餐飲同比增長1.6%。
公款消費直線下降,很多客人都不敢進入高端酒店消費,公款吃喝的宴請基本消失。種種變化讓曾經依靠公款消費為生的高端酒店很受傷。但受傷過後,大家不禁開始為未來謀出路。「我們逐漸把銷售重點轉移到大眾消費。」鯉魚門國際海鮮城副總經理張乃月表示,公款消費比較浪費,只講排場,對價格不是很在意。這塊兒消費萎縮之後,各大酒店想要生存就必然要將目光瞄向市場潛力巨大的個人消費。不過,個人消費和公款消費不同,大家花的都是自己腰包裡的錢,所以很看重性價比。酒店要想吸引更多的大眾消費群體,就得擠掉價格泡沫,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優惠促銷「拼價格」是必要的攬客手段。據介紹,為了將價格平民化進行到底,該酒店的套餐價格也從1688元/桌起直接落到1000元/桌起,「想方設法」為顧客省錢。
酒店自助餐價格前後對比
酒店 原價 優惠價
海爾洲際酒店 216元 140元
德寶灣海景大酒店 262元 128元
鯉魚門國際海鮮城 158/188元 139/150元
黃海飯店 138元 99元
泛海名人酒店 130元 89元
索菲亞國際酒店 118元 99元
魯商凱悅酒店 148/168元(3月份執行) 128/148元
相關新聞 飯店最低消費要戴「緊箍咒」
國家商務部有關司局正在對餐飲企業收取最低消費等問題進行研究,會對包間費和最低消費做出更加明確的規定。記者昨日採訪了解到,目前對於飯店最低消費尚無行業規範,各酒店具體收費標準也沒有一定之規。而隨著商務部新規出臺,將給飯店最低消費或包間費戴上緊箍咒。
據介紹,包間費和最低消費一般是指餐飲行業提供差異化服務所收取的服務費用。從收費項目來看,包間費和最低消費都是針對餐廳包間消費,二者應只收其一。「我們能容納16人就餐的大包間有最低消費,菜金得在800元左右。」新龍源大酒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酒店的包間數量有限,而大包間的經營成本又比較高,所以需要設個最低消費。不過,該工作人員表示,十幾人就餐,800元的菜金並不高,即使不設最低消費門檻,消費金額也基本能達到,「設門檻只是為了防範 『萬一』。這樣的情況真的很少。」老船夫總經理孫元璞則告訴記者,酒店除了一兩個超大型包間外,都不設最低消費。說到設最低消費的原因,孫元璞有些無奈,他表示,每個酒店對包間的裝修投入都不同,一般越高檔的酒店、越大的包間裝修投入越大,小到臺布、餐具、酒具,大到餐桌、電視、空調等等,投資不菲。「我一個最大的廳,光空調一個小時耗電就能達到60元,如果有人進來就餐只點一盤幾十塊錢的菜,酒店豈不虧死?」孫元璞說,這種情況比較極端,一般來說,顧客不會提出那麼過分的要求,而現在很多酒店對一般包間也不設最低消費,這是雙方互相信任的一個表現。即使個別設最低消費,消費金額也是按照經驗和成本核算的,不可能漫天要價。
然而,具體談及最低消費標準的制定依據時,絕大多數飯店卻語焉不詳。「主要還是根據我們的房間裝修情況、飯店的消費水平等來定,並沒有明確的標準。」香港中路一家中檔飯店負責人表示,現在各家飯店的最低消費或包間費都不一樣,行業內也沒有統一規範。然而,該負責人也同時表示,隨著國家多項節約政策的出臺,給餐飲行業帶來了較大的衝擊,尤其是中高檔飯店,各家的平均消費水平都有所下降,也給飯店自行制定的最低消費或包間費帶來衝擊。「以前你要包間費人家還同意,可現在花錢都不大手大腳了,如果還堅持較高的包間費標準,肯定會影響飯店營業額,所以下調包間費對飯店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給飯店包間費加上一定之規,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卻顯得並不重要。「我們家庭聚會,一般不會受到包間費的影響。」市民劉軍建向記者表示,作為普通市民消費,一般不會去高檔餐飲場所,所謂包間費問題不會影響自己的消費情況。 (記者 官華晨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