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賓紅霞 朱偉良)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首日,威時沛運集團董事長張珩在多家人工智慧企業展區前駐足停留,不時詢問一些具體的技術解決方案。「我們一直在尋找能助力提升通關效率的人工智慧產品。」
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在上海開幕,廣州472家單位(機構)跨越1500公裡赴滬參會。此行穗企關注什麼創新技術?不少穗企表示,期待通過進博會這個世界級平臺與全球創新脈搏同頻共振。
數據顯示,與40年前相比,廣州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068倍。「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廣州外貿實現了新的跨越,廣州企業家有了更多對接世界創新技術的開放平臺。」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主任陳萬靈說道。 從「走出去」到「引進來」,從「賣全球」到「買全球」,兩大盛會的交棒讓廣州企業有更多的平臺可以共享經濟全球化的成果。
貼近世界創新脈搏
民營企業「組團」赴滬
美國的智能辦公解決方案、以色列的音視頻技術……進博會首日,視源股份採購「小分隊」就被各展區的高新技術應用吸引住了眼球。
「這次採購主要關注3個方面的潛在合作夥伴。」視源股份MAXHUB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高效會議」場景的智能軟硬體廠商,比如說高清的攝像頭、麥克風等硬體產品;大數據、企業通訊提供商等軟體廠商都是視源股份的重點關注對象。
「我們還希望找到基於行業應用場景的上下遊合作夥伴。視源股份主要提供智能硬體平臺,希望與行業應用的解決方案提供商等潛在夥伴,一起搭建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一站式的企業服務平臺。」該負責人介紹,視源股份還希望在進博會現場能找到基於智慧辦公的合作夥伴,打通企業辦公智慧管理的鏈條。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廣東是「活魚」最多的一片水域。其中,廣州更是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區域。通過世界級開放平臺了解世界發展最新動態是很多民營企業的選擇。以視源股份為代表, 在此次赴滬參與盛會的472家穗企當中,民營企業佔78.0%,數量達到347家。
從進口規模來看,445家企業法人單位中,主要以中小進口商為主,2017年進口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有11家,佔2.5%;近三年進口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有24家,佔5.4%。進口額較大的代表企業有廣汽豐田汽車、新譜(廣州)電子、斯坦雷電氣、卓志供應鏈、上智斯悅(廣東)科技等。
廣州民營企業「千裡赴會」了解全球最新技術動向,在進博會的現場,廣州元素也在猛刷「存在感」。
「這次我們是和全球知名的企業應用軟體解決方案供應商SAP聯合參展,在現場展出了MAXHUB X3 會議平板。」 視源股份MAXHUB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拳頭產品」,MAXHUB X3 會議平板打造互通互聯的輕辦公模式,實現了會議平板之間,會議平板與印表機、環境監測等物聯終端之間的連接,真正做到智能化辦公。
目前,視源股份MAXHUB正在攜手SAP以智能大數據塑造數位化議事廳,為企業打造做核心的數位化決策「大腦」。「進博會讓世界認識中國,也讓中國更了解世界。我們向世界展示了MAXHUB高效會議平臺,也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廠商前來合作。」視源股份MAXHUB相關負責人說道。
連結行業巨頭資源
謀求國際合作機會
通過進博會這個世界級平臺對接到行業巨頭資源、謀求國際合作機會是不少企業的期盼。
「聽說美國的巨頭材料公司杜邦也會來參展,並且會在現場為企業的新型材料產品尋找中國的落地應用。」想到能與國際知名材料公司現場對接,廣東材料谷高新產業孵化器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發展總監鄧敬韜難抑興奮。「希望能在進博會現場尋求和國際巨頭合作的機會,為他們尋找中國的落地化市場。」
「因為我們是一個平臺型機構,所以也期望搭建起和企業合作的橋梁。在現場展會當中如果有合適的企業,我們也會進行投資甚至是引進到材料谷。」鄧敬韜表示。
開放平臺搭建合作橋梁。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吸收外資從無到有,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4萬家,實際使用外資922億美元。
「跨境物流企業通關貨物量大,通關流程較為繁雜,希望能在進博會上找到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提升通關效率。」張珩表示。威時沛運是一家提供跨境貿易全鏈條一站式解決方案的企業集團,業務涵蓋了國際貨代、口岸通關、國內運輸、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分銷等模塊,一直在各大展會中尋找潛在的人工智慧企業合作夥伴。
除了人工智慧技術之外,威時沛運還關注國際口岸服務貿易企業,期望能搭建起更暢通的對接渠道。張珩表示,「跨境物流未來發展的方向是智慧化物流,希望能在此次進博會上找到技術和貿易服務兩方面的潛在合作夥伴,打通跨境物流的全鏈條。」
上月中旬,威時沛運打造B2B物流智慧服務平臺「易貿通」正式上線。「我們利用了最新的物聯網、大數據、AI智能分析等技術,解決了B2B跨境物流一單到底難,貨物追蹤難,時效監控難,操作自動化難的問題。」張珩說,「進博會上有很多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通關服務企業的技術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希望能在現場和一些企業達成具體合作,不斷完善新上線的易貿通系統。」
憑藉良好的地理優勢和開放優勢,廣州大力開拓國際市場。藉助「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廣州全面深化中新、中歐、中以、中沙、中瑞等國際合作,加快構建全球投資貿易網絡,與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額增長24.6%。
開放促創新
更多國際資源落戶廣州
「雙11」購物節將至,南沙保稅港區卓志供應鏈倉庫裡一片熱火朝天。管理人員忙碌地穿梭於堆滿貨物的貨架間,一個個分揀打包好的包裹被放上流水線。很快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將被裝車配送到消費者手上。通過跨境電商,消費者與全球優質商品的空間距離得以縮小。
1500公裡外,卓志供應鏈跨境電商業務CEO李金玲也開啟了「瘋狂購物」模式。「進博會首天我們就購買了共3億元的全球優品。」李金玲興奮地告訴記者,一天之內,她參與了多場高峰論壇,與來自全球的頂級零售商對話。
卓志供應鏈生於廣州,是國內領先的跨境電商服務提供商及創新型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業務遍及全球五大洲可為客戶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海外品牌進入中國的跨境電商解決方案。這次為了給廣大客戶提供專業的體驗和服務,讓國內消費者享受到更多的海外優品,卓志遴選了不同領域的業務骨幹組成專業團隊參加進博會。「我們有兩大業務進駐進博會,一是外貿供應鏈服務展示,二是包括美妝、保健品全球優品採購。」她表示,短短一天時間,卓志已經跟多家世界500強企業達成合作。
在接下來的進博會時間裡,普洛斯金融與卓志將與聯合推出兩者聯袂打造的跨境電商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卓普信。李金玲說,卓普信針對跨境電商進口的新業態,設計出了為參展品牌商、貿易商、電商平臺服務的金融產品,建立涵蓋基礎產品、特色產品、專屬產品的「金字塔」服務體系。
「以開放促創新,我們在世界的平臺上期待與更多世界名企、500強企業『牽手』。」李金玲說,在進博會洽談的業務將在廣州南沙總部加快推進。
卓志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優品分撥中心項目已準備就緒。該項目遵照大灣區總體規劃,以海關全球溯源體系為依託,服務於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實現國際優品分撥的中國解決方案。項目落地南沙自貿片區,目前已完成一期國際招商,馬士基、廣州港、安利、寶潔、雀巢等相關企業已紛紛參與。
在李金玲看來,國內電商及跨境電商的龍頭如阿里巴巴、京東、網易考拉等都是零售商,廣東是外貿大省、強省,為全球企業、全球優品進入中國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坐落於南沙自貿片區的卓志有信心成為國內跨境電商服務第一品牌。
「進博會是國際生產要素在中國的全面化展示。」在陳萬靈看來,廣州的企業可以在進博會獲取國際先進技術發展的最新信息,通過技術對接和產業引進、辦合資企業等方式增加國際合作機會。「更重要的是,廣州的企業可以通知把握世界先進技術發展脈搏,取長補短,促使企業提升自身研發水平,從而提升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