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1月10日電 題:(第三屆進博會)進博會上的捷克「水晶奇緣」:漂洋過海赴「東方之約」
作者 邵燕飛
正在舉行第三屆進博會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人來人往。在消費品展區,一隻只流光溢彩、造型別致的水晶杯,吸引了不少採購商駐足欣賞。
捷克ELEONORACRYSTAL1834s.r.o。公司亞洲區總經理徐學群告訴記者,這些凝聚著「捷克工匠」精湛雕刻技藝的水晶工藝品,經歷20多天的海上旅程,才來到進博會。而他本人也是進博會的「老朋友」了,連續三年在進博會推廣捷克水晶文化。
一個中國人,緣何會對捷克水晶情有獨鍾?徐學群的這段「水晶奇緣」要從20多年前說起。
徐學群於1997年被公派到捷克工作。在一次閒逛的時候,被捷克水晶驚豔了,「原來一個酒杯也可以做得這麼精美」。
徐學群決定將捷克水晶製品引進到國內。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中國市場飛速發展,徐學群的水晶生意直線上升,當年進口量就達到了一千萬美元。
「那時候,捷克工匠做什麼我們就賣什麼。無論是器形還是花樣,都是以捷克特色為主。」不過,令徐學群沒有想到的是,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他的生意也受到影響,一路下滑。
「那時我就在思考,如何才能把捷克工藝品變成中國人喜歡用、用得習慣的生活用品。」於是,徐學群調整了經營思路,2015年開始組建專門的中國設計團隊,走定製化生產路線,將中國傳統文化與捷克手工工藝相結合,生意一路回升。
徐學群認為,生意實現「V」字轉折的關鍵在於「深度擁抱中國市場」。
「比如說中國消費者對白酒杯的要求,就是『看上去很大,其實容量很小』,所以我們就對白酒杯做了重新修改設計,不但在杯底加入金箔,還把容量縮減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徐學群說,這款白酒杯自從在首屆進博會上推出後十分暢銷,賣了三年仍很受市場歡迎。
有了首次成功亮相的經驗,去年進博會,徐學群推出了一款功夫茶具,斬獲了不少訂單;今年進博會,徐學群帶來了多款手工彩繪水晶花瓶,瓶身上雕刻著仙鶴、鳳凰、梅蘭竹菊等中國元素,在燈光的照耀下精美絕倫。路過這裡的採購商們總忍不住停下腳步拿出手機拍照。
第三屆進博會已近尾聲。本屆進博會上,除了各大知名外企,還有像徐學群所在的這樣一些中小型海外企業,用極具異域風情的海外手工藝品傳遞文化。
徐學群坦言,連續三年參加進博會收穫頗豐。「每一次參會都幫助我們加深了對中國市場和世界潮流趨勢的了解。中國市場的消費力巨大,進口博覽會上採購商雲集,為我們開拓生意和眼界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