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即將廢止,民法典:離婚「新規」,2021年1月1日實施

2020-12-18 上海普陀律師黃勁夫

《婚姻法》即將廢止,民法典:離婚「新規」,2021年1月1日實施

2020年5月28日我國《民法典》審議通過並明確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1980年頒布於2001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同時廢止。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對「離婚制度」進行了重大變革。相對而言離婚將更難!關於共同財產處理、債務處理、撫養權等均有新變化。新法將更偏重於維繫婚姻關係的穩定、保障第三人合法利益等。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對於離婚的新規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改變:

一、協議離婚增設30天離婚冷靜期

現行《婚姻法》及《婚姻登記條例》等相關規定符合條件的可以當場辦理離婚手續。這裡的條件指夫妻雙方能夠當場提供以下材料:離婚協議、雙方照片、戶口簿、身份證、結婚證。

2021年開始,增加了30天離婚冷靜期,即:《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第一千零七十七條:「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限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該條規定,增設了兩個三十日:第一個三十日,是必須經過的冷靜期;第二個三十日是冷靜期屆滿後離婚雙方當事人親自申領離婚證的期限。

根據該規定,一方要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可以是在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主動到婚姻登記機構申請撤回,也可以在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滿六十日期間不向婚姻登記申請發離婚證的方式撤回。這就意味著如果要協議離婚成功,雙方必須兩次親自前往,協議離婚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

不僅影響婚姻關係的解除,也大大增加了離婚協議中關於共同財產分割的不確定性。所以,上海黃勁夫律師建議打算離婚的夫妻雙方就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事宜達成書面約定。

二、強化分居對婚姻關係的影響,增加「訴訟離婚被駁回後分居滿一年」作為法定離婚條件

現行《婚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判決離婚的法定條件主要有五項:

1.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

2.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3.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

5.一方被宣告失蹤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在前述五項離婚法定條件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項離婚法定條件:「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

此項規定只有在判決不準離婚之日起1年後,且能證明已經分居,才可能判決離婚。

三、《離婚協議》應寫清楚「夫妻債務如何處理」事項

現行《婚姻法》規定:夫妻雙方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婚姻登記機關就可以發放離婚證。

但是《民法典》第第一千零七十六條 增加規定「離婚協議應當載明雙方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明確規定:夫妻雙方除了對子女撫養、財產協商一致外,還必須對「債務處理」協商一致。

四、揮霍共同財產成為不分或少分夫妻共同財產的法定事由

在現行《婚姻法》第四十七條的基礎上增加了「揮霍」,將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新增為成為不分或少分夫妻共同財產的事由。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條規定:「夫妻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該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這就意味著《民法典》施行後,如果夫妻一方有擅自使用夫妻共同財產用於超出夫妻正常生活水平的消費行為的,一旦被認定為揮霍夫妻共同財產將承擔不分或少分夫妻共同財產的後果。

五、關於撫養權,由女方撫養孩子破除了哺乳期內的限制,直接規定為二周歲

現行《婚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雖然司法實踐中也將兩周歲作為一個標準,但是僅是參考意見,並無明確法律規定。

而《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第三款規定「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從上述變更內容可以看出,離婚後,只要不滿二周歲的孩子一般將均由母親直接撫養,除非女方主動放棄,否則男方爭取撫養權的難度大幅度增加。

同時,民法典對於夫妻共同財產的範圍進行了擴大,將勞務報酬所得、投資收益列入共同財產,也擴大了個人財產的範圍,將夫妻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作為個人財產。

對於親子關係、收養等身份關係以及夫妻共同債務等其他內容均有所調整,將擇機進行簡單介紹。

黃勁夫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上海律師協會會員,上海科尚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專注於民商事領域的訴訟,秉承「提供專業法律服務」的執業理念,用熱忱的服務態度,力求為境內外客戶提供高水平的法律解決方案。主要執業領域有:房產糾紛、婚姻繼承、交通事故、勞資糾紛、刑事辯護、企業法律顧問等。

相關焦點

  •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生效,婚內出軌後果更嚴重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生效,婚內出軌後果更嚴重 2020-11-25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民法典明年1月1號開始施行,關於婚內出軌這點,有了一些新規定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實施後,婚內出軌就要承擔賠償責任了。民法典在婚姻損害賠償中增加了一條「有其他重大過錯」,這意味著出軌屬於重大過錯,無過錯方可以要求損害賠償,而且在分割財產中也可以多分,情節嚴重的,出軌方還有可能面臨著淨身出戶。
  • 準備結婚的朋友注意了,《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開始施行
    《民法典》生效後,準備結婚的人注意了,老公婚前買的房,婚後房本寫上妻子的名字,就屬於共同財產。因為《民法典》規定,夫妻結婚後,一方接受的財產贈予歸夫妻共同所有。因為《民法典》規定,婚後一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子女一人名下的,視為父母對子女一人的贈予。所以,婚後丈夫的父母給買的房子,房本上寫了丈夫的名字,妻子離婚時是不能分這套房產的。
  • 2021年1月1日,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這個12月會不會離婚高潮期?
    文|文兒2020年5月8日,我國《民法典》通過審議並將2021.1.1生效。其中對原來《婚姻法》中的「離婚制度」進行了重大變革。增加了一個離婚冷靜期,總體而言,離婚更難了。從進入十二月開始,看到很多省份發布了規定,2021年1月1日後就要實施新婚姻法了。上海聽說已經實施離婚冷靜期了。身邊很多朋友調侃,那這個12月會不會成為離婚高潮期?離婚冷靜期具體指什麼?離婚冷靜期是指夫妻打算離婚時,有關部門強制要求雙方暫時分開考慮清楚後再行決定是否繼續離婚,僅僅在政府機關實施。
  • 自2021年起,婚姻法「新規」,6類財產離婚後不可分割
    距離2021年只剩下2個月的時間,2021年1月1號開始,《民法典》開始施行,其中就包含了大家比較關心的新婚姻法,這也就意味著上一部婚姻法將會被廢止。新婚新法對舊版的婚姻法做出了一些修訂,當然每次婚姻法的修訂,都是為了能更好地維繫婚姻關係,讓家庭相處更加和睦。
  • 新民法典明年1月1號開始施行,關於離婚問題,有了一些新的規定
    在婚後三個月裡,小麗意外懷孕了,隨著兩個人快速結婚對彼此都沒有太多的了解,經常發生爭執矛盾,小張覺得這樣的日子很難過得下去,於是向小麗提出離婚,這樣的要求法院能通過嗎。法律解析小麗懷孕期間,小張的離婚請求是通過不了的。
  • 民法典正式實施,首批司法解釋來了!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新的司法解釋於  2021年1月1日  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從「離婚財產二八分」看民法典新變化
    從「離婚財產二八分」看民法典新變化 2020-12-11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 | 侄子侄女也能參與繼承了?
    還有不到一個月,持續討論了大半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就要正式實施了。與此同時,現行的《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民法通則》、《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也將同步廢止。《民法典》有多重要呢?
  •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88處重要變化
    (七)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 新民法典明年1月1號開始施行,關於收養孩子問題,有了一些新規定
    ;(四)無不利於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記錄;(五)年滿30周歲。《民法典》與現行《收養法》相比,主要有3點變化:一是將「無子女」的收養條件放寬為「無子女或有一名子女」。二是將「收養人收養一名子女」放寬為「有子女的撫養人可以收養一名子女,無子女的收養人可以收養兩名子女」。
  • 2021年起,婚姻新規正式實施,這4類財產,離婚後不予分割
    20201年已經到來,萬眾期待的《民法典》也已經正式實施。《民法典》的實施也就意味著舊的婚姻法將會被取代,新的婚姻法將會和我們正式見面。近些年來,離婚率開始逐年上升,民政部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的平均離婚率高達39.33%,東北三省的離婚率更是超過60%。
  • 深度解析|《民法典》實施後,這些最新案例判決與你我都有關……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作為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的實施關係到市民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稱作「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 離婚要冷靜30天,民政部實施條款出爐,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近日,官方網站公布了《民政部關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登記規定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婚姻登記的相關程序根據《民法典》的規定進行了調整。本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離婚冷卻期,自冷卻期屆滿之日起30日內,雙方未共同向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領取離婚證的,視為離婚登記申請被撤銷。此外,婚姻登記機關將不再受理因強迫婚姻而取消營業的行為。根據《民法典》規定,「以脅迫結婚的,被脅迫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婚姻。
  •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涉及物權、合同、婚姻家庭等
    2020年5月28日15時08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
  • 新民法典明年1月1號開始施行,有關婚內出軌問題,有了一些新規定
    《民法典》第1091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責任,前四條和以前的婚姻法一樣: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民法典新增了第五條「有重大過錯的」,所以如果你有過錯,如果一方有出軌的,就可以對方要求對方賠償。情節嚴重的可能淨身出戶。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全文公布!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8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4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1日受權全文播發這部法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和附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裡程碑意義。
  • 丁桂華 滕修福:民法典解讀 從婚姻法及收養法到婚姻家庭編的主要亮點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簡稱「婚姻法」,1980年9月10日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並於2001年修正)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簡稱「收養法」,1991年12月29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並於1998年修正)的基礎上,總結了20多年來的涉婚姻家庭關係的民事實踐和突出問題,進一步調整因婚姻家庭產生的民事關係。
  • 《民法典》2021.1.1施行:人人必知的49個法律要點|轉需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頒布實施民法典意義重大,其中有不少新規法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熟知的內容,特轉載供大家參閱。
  • 熱點關注|@華僑華人,2021年1月新規來啦!
    2021年馬上就要來啦!在辭舊迎新之際,請查收一波和華僑華人相關的政策及動態。進出口相關883項商品調低進口關稅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印發的《關於2021年關稅調整方案的通知》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883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