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魯塞爾「兒童之路」幼兒園學中文

2020-12-18 環球網

「兒童之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在做「找漢字」遊戲。劉軍攝

【文化走出去】

「你好,我叫法妮,請進,請坐!」

說這話的是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郊外索蒙鎮「兒童之路」幼兒園年僅4歲的法妮。法妮學漢語還不足20個小時,但她已經可以坦然地和中國來賓進行情景對話了。

日前,記者到索蒙鎮「兒童之路」幼兒園採訪。索蒙鎮離布魯塞爾30多公裡,這裡的居民大多在布魯塞爾的國際機構、比利時政府和大企業工作,注重子女接受多元文化教育。索蒙鎮雖然遠離都市,但居民們積極支持幼兒園開設漢語課,「兒童之路」幼兒園是比利時三所開設漢語和中國文化教學課程的幼兒園之一。

走進幼兒園走廊,記者就感受到濃鬱的「中國風」:牆上貼著孩子們繪製的中國國旗、為中國農曆雞年塗成各種顏色的大公雞,還有寫著「阿芭妮」「巴繼勒」名字的書法作品和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戲劇面具的畫片。

在大班教室內,中國漢語教學志願者竇向明老師告訴記者,幼兒園採取「全語境式教學」,老師授課全部使用母語,讓孩子們「浸」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記者觀摩了竇老師的中文課。老師首先拿出「人」「川」「雨」「木」「目」「囚」等字的繁體字和簡體字牌給孩子們講解漢字的演變,然後將所有的字牌混在一起讓他們找出字形不同卻意義相同的漢字。孩子們踴躍舉手上前找字,竟然沒有「失手」的。接下來是辨別顏色的遊戲。老師用漢語說出一種顏色,孩子們要在一盒五顏六色的棋子中找出相應的顏色,每當老師用中文說出一種顏色,孩子們便嘰嘰喳喳地說出法語詞,並搶著上前找出相應顏色的棋子。看著場面有些「失控」,老師便及時轉到第三個學習環節——將二胡、琵琶、箏和編鐘的圖片放在地上,讓孩子們聽音樂辨樂器。這個「遊戲」將聽覺、視覺、聯想力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比如,剛開始學習時,孩子們無師自通地將琵琶與吉他聯繫在一起,將二胡與小提琴聯繫在一起,經過老師的講解和聆聽不同樂器演奏的樂曲,讓孩子們熟悉中國樂器。這個學習環節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有時音樂剛起就聽到有的孩子在「搶答」了。

雖然與孩子們在一起只有一個多小時,但記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不管是2歲至3歲的小班,還是4歲至5歲的大班,孩子們對中國語言和文化都充滿好奇和憧憬。5歲的男孩阿爾圖爾在課堂上最活躍,問他將來長大要做什麼?他的回答是:「去中國。」

據中國駐比利時使館教育處參贊陶洪建說,在歐洲推廣和促進漢語與中國文化教學是連接中歐人民的紐帶。比利時目前開設漢語課程的教育機構有126所,其中開設漢語課程包括中文翻譯專業的高等院校9所,中小學59所,學前教育機構3所,成人漢語教學機構45所,孔院6所,歐盟國際學校孔子課堂1所,此外還有其他3所漢語教學機構。可以說,各級各類漢語教學機構、孔院、孔子課堂已基本覆蓋比利時全境,有漢語學習需求者基本可以就近學習。

「兒童之路」幼兒園的漢語和中國文化教學只是比利時漢語教學的一個縮影。最近幾年,比利時的漢語教學和推廣方興未艾。例如,自2014年起,比利時法語區將漢語納入比中學教學大綱,計入中學生選修課學分,中小學開設漢語和中國文化課程的學校數量增多,漢語進入比利時國民教育體系,極大地促進了比利時學生學漢語的熱情。2016年,布魯塞爾荷語和法語兩所自由大學設立孔子學院後,人口只有1100萬人的比利時擁有6所孔院和一所設在歐盟學校的孔子課堂。按人口比例,比利時是歐洲孔院數量最多的國家。此外,漢魯汶大學和根特大學是比利時漢語教學的重鎮,漢語教學平穩發展。法語自由大學翻譯學院和蒙斯大學翻譯學院中文系加強實用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成為漢語教學的後起之秀,入學人數增加幅度超過傳統漢學系。比利時的漢語教學服務也在不斷完善,現有HSK漢語水平考試點兩個,並實現了「一年多考,上門送考」服務,漢語考試服務還覆蓋了法國北部和荷蘭南部地區。

積極支持和促成「兒童之路」幼兒園開設漢語和中國文化課程的園長蒂波女士告訴記者,雖然孩子們學習的漢語和中國文化知識還十分有限,但中國文化拓寬了他們的視野,開闊了他們的國際思維,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中歐友好的種子。這正是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的意義所在。

(本報布魯塞爾4月25日電本報駐布魯塞爾記者劉軍)

相關焦點

  • 文化走出去:在比利時索蒙鎮「兒童之路」幼兒園學中文
    比利時目前開設漢語課程的教育機構有126所,其中開設漢語課程包括中文翻譯專業的高等院校9所,中小學59所,學前教育機構3所,成人漢語教學機構45所,孔院6所,歐盟國際學校孔子課堂1所,此外還有其他3所漢語教學機構。可以說,各級各類漢語教學機構、孔院、孔子課堂已基本覆蓋比利時全境,有漢語學習需求者基本可以就近學習。
  • ...網上學中文——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做好疫情下文化傳播
    新華社布魯塞爾4月27日電 綜述:線上「遊」中國 網上學中文——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做好疫情下文化傳播新華社記者潘革平在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指導下,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近期開展「雲·遊中國」等系列活動,通過網絡為「粉絲」送福利;同時開啟網課模式,滿足比利時當地學員學習中文需求,傳播中華文化,獲得比利時和歐洲民眾點讚。
  • 海外兒童學中文 寓教於樂花樣多(我愛學中文)
    原標題:海外兒童學中文 寓教於樂花樣多(我愛學中文)   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來臨。據報導,在印度孟買,1到2歲兒童的家長早已紛紛尋找合適的華文培訓機構,以保證自己的孩子在掌握漢語上搶佔先機;在新加坡,當地的電視媒體合作推出了首個兒童華語教學頻道,以幫助獅城兒童學中文。海外兒童遠離中文大環境,學中文的方法當然不能等同於中國國內。
  • 布魯塞爾全力支持黑山入盟之路
    12月15日,黑山新任總理克裡沃卡皮奇對布魯塞爾進行正式訪問。克在接受黑山廣播電視臺駐布魯塞爾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及黑山人民都感到非常高興和榮幸,黑山新政府在成立第二周就有機會訪問布魯塞爾和以米歇爾主席為首的歐洲理事會。米歇爾主席希望了解全面情況,並願為黑山新政府致力於入盟之路提供全力支持。黑山期待成為歐盟第28個成員國,並得到歐洲夥伴們的支持。
  • 中文教學遭遇教材之爭 美華裔兒童學中文靠什麼
    她覺得,美國華人學生在中小學時要學好中文,教材固然重要,但不是決定因素,重要的是老師要下功夫,留住孩子學中文的心,為他們上大學進一步提高中文水平打好基礎。  對於學習中文到底應當從拼音學起,還是從認字學起,中文教育界一直存在爭議。
  • 從「零錢電影院」到「公益幼兒園」,華誼6年公益之路
    6年100多所「零錢電影院」 惠及10省市15萬貧困兒童參加此次活動時,一位業內人士向小官感慨,「這個項目我關注很久了,華誼早該行動起來了,或許這樣去年的幾個電影項目票房成績也會更好一些。」6年過去,華誼兄弟公益基金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河南、雲南、青海、甘肅、四川、貴州、新疆等10個省市搭建100所「零錢電影院」,為超過15萬貧困貧困兒童創造了欣賞、了解、感受電影的機會。「零錢電影院」主要怎麼運作?
  • 2020比利時「無邊視界」國際兒童藝術展在布魯塞爾圓滿開幕
    2020比利時「無邊視界」國際兒童藝術展在布魯塞爾圓滿開幕  展覽國家:比利時-布魯塞爾  展覽主辦:歐洲少兒藝術聯盟、Yidée ACCK 比利時藝念少兒藝術文化創意展覽時間:2020年9月5日——6日  開幕式:2020年9月5日11:00—19:00  展覽地點:371A, Chaussée Saint-Pierre 1040 Bruxelles  展覽支持機構:(排名不分先後)  德國維沐學院 、愛馬仕基金會比利時玻璃天棚畫廊、比利時 Dechamps presse 雜誌布魯塞爾城市藝術機構
  • 研究表明新加坡兒童使用英語較多但更擅長中文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海峽時報》7月11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雖然新加坡華人兒童遠離母語環境,並與他們的同伴和兄弟姐妹更多地使用英語,但超過一半的學齡前兒童仍然是雙語的,他們仍然對中文的語法、詞彙有很好的掌握,並且有不錯的口語水平。
  • 幼有所育,我們在行動——濟南雙山中心幼兒園「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
    圖|雙山中心幼兒園「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示範園」  展示觀摩研討活動人員合影  12月23日,濟南市雙山中心幼兒園進行了「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示範園展示觀摩與研討活動深圳樂學樂園兒童性格養正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夏竹筠教授,高級研究員汪寒鷺老師,泰安市教育局亓燕科長及其帶領的近二十名園長,利津教育局李玉芹主任、紀偉副主任、郭友青副主任,利津一幼劉合田園長,利津二幼趙蘭會園長,利津三幼張繼忠園長,東津幼兒園趙衛軍、胡培偉園長,濟南市高新區雅郡清源幼兒園李勇軍園長,濟南市槐蔭區濟水上苑幼兒園崔廣濤園長,章丘區教體局學前科科長宋法永,副科長魯桂華、宋慶森,以及來自章丘區實驗幼兒園的園長和課題組的
  • 天價的英國幼兒園,到底學些啥?
    家長們的期待也會很高,起碼會希望孩子進了這樣的幼兒園,能學到比普通幼兒園更多的東西,以後能更順利地升入重點小學。當時看《三十而已》,顧佳不惜給闊太太提鞋,也要幫兒子擠進一個名牌幼兒園,也是抱著這個目的。但在英國,如果你期待孩子能「學到很多東西」,八成是要失望了。至少,失不失望取決於你期待學到的「東西」是什麼。
  • 各國幼兒園學什麼?日本幼兒園重視戶外活動
    英國幼兒園:讓寶寶自己探索知識在英國幼兒園的課堂上,老師很少用講課的方法來傳授知識,而是以小組和個別輔導為主,寶寶可以自由選擇做點心、玩電腦、學畫畫或者玩各種遊戲,通過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識,培養一些技能。所有的教學方法都充分體現了兒童主體性的觀念,符合寶寶的心理特點。
  • 現在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學拼音早不早?
    在幼兒園大班裡,我個人認為學習音標(寫法)應該「因人而異」,順其自然。從孩子的心理特點來說這一年齡段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很強。我常常看到孩子們拿著筆不停地寫和畫,他們總是樂此不疲。小孩上了大班,離上小學不遠了,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有個初步的計劃,就拿學拼音這個事來說,你做父母的無論如何也要讓小孩對拼音有個初步的認識,不用學得多,只要讓小孩在學校以後學習拼音,不會覺得拼音「太陌生」容易接受。因此小孩在幼兒園大班學習拼音早不早,一定要根據自己家裡小孩的情況「因人而異」。
  • 學齡前的孩子怎樣學中文 華裔家長分享教子心得
    現在,他們不僅英文很棒,中文也很好。  用漢語認識事物   小兒子Philip今年3歲,周一至周五要去幼兒園,只有晚上和周末在家。幼兒園裡講英語,孩子英語沒有問題。但是,這麼大的孩子正是建立雙語系統的好機會。所以,我們就讓他每天晚上和周末觀看麒麟電視上的中文幼兒節目《兒童天地》。
  • 國際學校裡的少年兒童:在全球化時代尋找相處新方式
    》   北京、紐約、布魯塞爾……在國際交流快速增多、人員流動空前頻繁的今天,國際學校已遍布全球各大都市,成為來自五大洲的孩子們相互溝通、共同成長的沃土和樂園。作為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700多名外籍學生中的一員,唐鐵龍一歲就隨父母來到中國,機靈的小傢伙中文說得比法文還好。  與已經「本土化」的唐鐵龍相比,12歲的韓國女孩洪秀智的入學經歷卻並不愉快。秀智剛到芳草地國際學校時,除了一句「你好」之外,什麼都聽不懂,三天兩頭哭鼻子。在班主任老師和其他同學的幫助下,現在秀智已經可以流利地用中文與人交談。
  • 濟南歷下百合幼兒園園長丁文:用愛鋪就孩子成長之路
    自百合幼兒園開園以來,她帶領園所獲得了山東省「省級示範幼兒園」、濟南市「市十佳幼兒園」稱號;成功獲批國家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單位;獲得首批山東省「家園共育」百所示範幼兒園、歷下區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等榮譽。對丁文來說,做一所「有寬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幼兒園,用愛為孩子鋪就成長之路」一直是她追尋的目標。
  • 疫情下對國際幼兒園的再思考——探訪樂成四合院幼兒園
    顯然都不是——我們並非不得不如此選擇,那麼幼兒園到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我們常會聽到這個例子:197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們在法國巴黎聚會。有記者問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卡皮察:「您在哪所大學或是哪個實驗室裡學到了您認為是最主要的東西?」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回答道:「是在幼兒園。」記者愣住,追問道:「您在幼兒園學到了些什麼呢?」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同的幼兒園教學內容差別還是挺大,聽說洋洋所在幼兒園都已經在學拼音了。我問洋洋的媽媽,孩子喜歡學拼音嗎?學得怎麼樣?洋洋的媽媽回答說,她家洋洋根本就不會,教了拼音怎麼寫還是不會!我當時就告訴她,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寫拼音那才奇了怪了!不會讀、寫拼音很正常,本來這就是超綱內容。
  • 「漢語橋」紐約預賽 被領養華人女孩學中文尋根
    「漢語橋」紐約預賽 被領養華人女孩學中文尋根
  • 六一兒童節歌曲:六一兒童節唱什麼歌曲?
    日前,一份由零點調查和「中國娃專項基金會」聯合發布的文件表明,目前城市孩子喜歡唱的歌曲中,流行歌曲佔到七成以上(74.2%),兒童歌曲僅佔兩成左右。而在流行歌曲中,網絡歌曲和周杰倫的歌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分別為29.8%和14.4%。  【調查】  「六一」前夕,記者走訪了哈爾濱市的一些幼兒園、小學、中學等,發現兒童歌曲十分匱乏。
  • 玩桌遊 學歷史:新文化運動布魯塞爾
    珍珠社的桌遊《布魯塞爾1893》,就是一款文化與歷史並進的桌遊,講述了19世紀末的新文化運動推進的藝術、文化和人民的發展。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歐洲聯盟的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駐地,有歐洲的首都之稱,也是當時新文化運動的新興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