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學村邊上,700年村莊裡有古韻僑房、塗鴉牆繪,歲月靜好!

2020-12-17 騰訊網

這些年隨著網絡的宣傳,來廈門旅遊,越來越多的遊客不再將目光聚集在島內的景點,而是看上了島外人少清淨的地方,其中集美學村就是最受青睞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它是嘉庚故裡,到處流淌著嘉庚風情,歸來園、歸來堂、陳嘉庚故居、嘉庚公園、鰲園、陳嘉庚紀念館等構成陳嘉庚紀念勝地,每年吸引百萬遊客感受嘉庚精神的無限魅力。

其中龍舟池畔的美景最是令遊客難忘,集美中學的兩棟標誌性建築南燻樓和道南樓倒影在池中,每年端午節前後,這裡還舉辦賽龍舟活動,熱鬧非凡。

這一帶,除了龍舟池、鰲園、嘉庚紀念館外,其實還有個村莊值得一遊,那就是集美大社。大社位於集美區集美學村與陳嘉庚紀念勝地之間,是集美區的發祥地之一,已經有七百多年歷史了,這裡曾經是東海邊的小漁村,後來是著名的僑鄉,走出過陳嘉庚、陳六使等南僑領袖。

時代在這裡留下了濃厚的印記,這些在島內很難看到的歷史印記,在大社你都能看見。這裡安逸寧靜,走到這裡,仿佛周圍的一切都慢下來。

遊客可以導航「大社戲臺」,其實就在嘉庚紀念館不遠處。戲臺是村民日常活動的聚集地,比起在城市裡的高樓大廈,戲臺是聯繫宗族紐帶的重要一環。

戲臺邊上就是集美大祠堂,又叫陳氏宗祠,在宗族觀念深厚的閩南,村社祠堂隨處可見,也是社會中相當重要的存在。閩商能在海內外吃得開,除了「愛拼才會贏」的性格,也靠著宗族成員之間的強力聯結、互相幫襯。

傳統的閩南宗祠布局,燕尾脊紅磚牆,走進裡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幾塊高掛的牌匾,令人對陳嘉庚這位傾盡全力捐資助學的偉大愛國領袖肅然起敬。

大宗祠坐北朝南,前後兩殿,中有天井相隔,兩側設有過廊。門廊邊抱鼓石和牆面鑲嵌的人物故事、麒麟瑞獸石雕極為精美,梁架上的木雕頗為考究。廳中設大神龕,內供集美始祖陳煜、二世祖陳基及陳文瑞、陳嘉庚、陳敬賢、陳文確、陳六使石影雕像。堂內梁上懸有三方錯彩鏤金匾額:左邊一方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匾;右邊一方為明天啟五年(1625年)熹宗皇帝御賜陳文瑞的"尊親堂"匾;中間一方為國際小行星中心與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於1990年3月將太空中發現的第2963顆小行名命名為"太空中的陳嘉庚星"匾。

漫步大社,在很多牆壁上能看到各色塗鴉,這些塗鴉畫風各異,腦洞大開,大多是近年閩臺大學生在創意塗鴉大賽中的作品。街道的新風景,讓大社的小角落也成了旅遊者們的打卡地。

大社內還留有多棟僑房,當年下南洋拼搏的人但凡有所成就,都回家鄉建樓,將閩南風格與西式洋樓相結合,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建築形式。比如典雅端正的文確樓、明亮浪漫的松柏樓、鮮豔氣派的建業樓等等,這些跟著地圖導航都能較為輕鬆的找到,而且大都也是免費開放參觀的。當你站在老宅牆下門前,靜靜注視,細細傾聽,似乎都能聽見每座樓,都在訴說著一個故事、一段歷史。

大社作為一個「村落」,對於遊人而言是並沒有一個嚴格的邊界的,而有從四面八方都有多條道路進出。除了這些建築可以參觀,藏在街頭巷尾也有多種美食,比如鼎鼎大名的大社沙茶麵,海蠣炸等等。

廈門集美區的發祥地,700年的小村莊裡有古韻僑房、陳氏宗祠、塗鴉牆繪,遇見時代最美的模樣!

旅遊攻略信息:

集美大社

景點到達:建議和集美學村一起安排,這樣線路就會很順,邊走邊逛,不知不覺就到大社了。

鎮景之點:多處僑樓、陳嘉庚出生處、陳氏宗祠

相關焦點

  • 廈門集美學村邊上,700年村莊裡有古韻僑房、塗鴉牆繪,極美
    這些年隨著網絡的宣傳,來廈門旅遊,越來越多的遊客不再將目光聚集在島內的景點,而是看上了島外人少清淨的地方,其中集美學村就是最受青睞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大社位於集美區集美學村與陳嘉庚紀念勝地之間,是集美區的發祥地之一,已經有七百多年歷史了,這裡曾經是東海邊的小漁村,後來是著名的僑鄉,走出過陳嘉庚、陳六使等南僑領袖。
  • 集美「八卦樓」折射僑房興衰史 特色僑房亟待保護
    編者按  僑房是一道風景;僑房是如歌歲月;僑房是親情血脈。  集美是著名僑鄉,華僑興建的特色樓房是集美僑鄉的標誌。這些僑房如珍珠般灑落在集美大地,歷經歲月,沐風櫛雨。它們不僅鐫刻著數代華僑在海外艱辛創業的歷程,也蘊含著豐富的建築藝術和文化內涵。
  • 《集美特色僑房集萃》一書出版 介紹廈門僑鄉建築
    《集美特色僑房集萃》一書出版 介紹廈門僑鄉建築   中新網廈門4月1日電 (敏忠)據廈門集美區僑聯消息,由集美區僑聯策劃,林火榮、鄭東主編的《凝固的旋律——集美特色僑房集萃》正式出版,該書對集美轄區31座具有較高藝術價值、保存較為完整的代表性建築加以介紹。
  • 集美,你不知道的廈門
    池早早,00年,一個從初中開始就探索廈門玩法的大學生。,必不可少的行程便是集美學村。我未曾見過她白天的模樣,只是在每一次前往廈門北站的地鐵上,窺見過夜幕之下,她的星光點點。龍舟池的水清澈見底,池邊的長廊和亭子裡,遊人停憩,清風徐來,不時有白鷺飛過,好不愜意。
  • 福建六日遊(3)——廈門集美學村
    離開泉州到廈門,福建之旅漸入佳境。在集美學村的南堤公園下車,沿著龍舟池走去,過南薰樓,到陳嘉庚陵園鰲園旁邊的海上餐廳就餐。飯後沿鰲園路走回集美中學,遊覽了歸來園,歸來園裡的歸來堂,以及歸來園後面的陳嘉庚故居。
  • 靜享學村的美好
    集美學村與廈門島隔海相對,沒有城市的喧囂與繁華,有的是校園獨特的書卷氣息和雅致浪漫的氛圍。在風清氣爽的夜晚漫步,靜享學村的美好時光,聽最純粹的海浪聲,著實為一樁美事。踩著古老的石板路,沿著龍舟池欣賞集美的夜色,擦肩而過的行人抑或遊客,臉上都洋溢著一種淡然恬靜的微笑。集美學村夜色美,令人愉悅,令人沉醉。集美之城,燦若星河,站在龍舟池畔、廈門大橋下,將龍舟池的夜色盡收眼底。遠處的南薰樓,樓名取自先秦時期的《南風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氏之慍兮」,寄託了嘉庚先生興學造就後代的畢生心願。
  • 廈門集美學村:每一棟建築背後都有感人故事
    廈門集美學村:每一棟建築背後都有感人故事 2019年08月20日 09:12   來源:廈門日報
  • 第二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開幕 打造集美學村「文藝嘉年華」
    值此薪火綿延之際,9月28日晚,「時代新聲·青春集美」第二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暨2018「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開學季專場在集美誠毅影劇院舉行。據悉,2014年正值陳嘉庚先生誕辰140周年之際,集美舉辦了歷時3個月的首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吸引數萬名師生參與,4項論壇活動、13個比賽和11場展演活動輪番登場,為轄區居民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文藝嘉年華」。
  • 第二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讓學村更青春 進一步提升集美人文魅力
    (天下集美供圖)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馮立東)近來,集美學村文藝活動精彩不斷——高校歌手賽、詩歌朗誦、學村導遊講解大賽、學村動漫創作比賽等輪番登場,為轄區廣大師生、市民朋友獻上了一場內涵豐富、參與面廣、專業水準較高的學村「文藝嘉年華」。  改革開放40年來,集美已發展成為廈門重要的文教區,擁有十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近20萬名高校師生。
  • 暑假裡閒逛廈門集美學村,順便吃吃當地特色美食,難得愜意一天
    如果說2020年的寒假是「史上最長」,那麼2020年的暑假就是「史上最短」,家中小兒明年就要參加高考,更是如此,面對課業上的壓力,偶爾也要放鬆放鬆啦!暑假裡偷閒半日,到著名的集美學村逛逛,順便吃吃特色美食,難得愜意一下。
  •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集美區位於廈門本島的西北對岸,而我們漫步的地方正是集美區的最南邊,一個三面環海的小半島,這裡既可以感受大社老街區的僑鄉文化,也可以尋訪著名華僑陳嘉庚興建的集美學村。1874 年,陳嘉庚出生在這裡,17 歲就離開家鄉,來到新加坡父親的米店學習經營管理,後獨立經營罐頭和橡膠等生意,成為了極有名望的南洋華僑實業家。在努力經商的同時,他也心繫著祖國的教育事業。在民國初年那個百廢待興的時代,陳嘉庚在家鄉興建了一系列新式學校,校舍將集美、岑頭、郭厝三個村莊連成一片,被人們泛稱為「集美學村」。而原來的集美村因面積較大就被叫做「集美大社」,以此與泛稱的集美相區別。
  • 集美大學:廈門大學、中山路步行街
    嘉庚故居是一座兩層小樓房,1938年被 日本 飛機炸毀,後重修,直到完工後才重修居宅。現故居是1980年按小樓原來格局修繕的。集美學村集美學村 集美大學進入集美大學是比較自由的,對面是萬達廣場集美大學>集美大學集美大學 廈門大學到今天才終於進入廈大的原因是前期準備不足,很多遊記裡並沒有更新廈大遊覽的新規定自2018年10月22日起, 廈門 大學啟用訪客預約系統,校外人員需要提前預約入校參觀
  • 廈門集美怎麼玩?帶你走遍最美集美!
    首先我們從廈門的島內去往集美區的時候,會乘坐廈門的地鐵一號線,這個是被稱為最美的地鐵線路。因為在這裡,你能看到跟千與千尋同款的海上地鐵。沿途的嘉庚建築群,還有海上的畫面,盡收眼底。許多去廈門旅遊的人都會專門在這裡體驗一把海上地鐵的感覺,就像走進了漫畫裡,非常日系小清新,在這裡拍攝地鐵外的景色真的是非常好看。
  • 廈門集美學村遊玩攻略
    更多攻略請訪問廈門旅遊攻略網查看交通地址: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集美學村位於廈門集美區,是集美各類學校和文化機構的總稱陳嘉庚本著上述宗旨,在1923年創辦離集美學村。現在的集美學村不僅是學習的地方,還是個著名的旅遊觀光地,學村內有歸來園、歸來堂、嘉庚公園等等著名旅遊景點。
  • 廈門集美新城的探索與經驗
    觀察家們發現,發軔於2010年的集美新城,在更早的歲月裡就已經置身於時代棋局中,一項項重大決策、一個個大氣手筆早已在先期謀篇布局,於歲月縱深破冰引航,為這片土地日後的迅速騰飛埋下了伏筆、鋪平了道路。2003年,國務院發文,廈門行政區劃調整,集美、杏林合為一體,原本相互獨立的兩個行政區合併為一個區,為發展奠定了空間。
  • 詩和遠方福建行,廈門不僅有鼓浪嶼曾厝垵,探尋集美,了解歷史
    提起廈門旅遊,很多人想到的是鼓浪嶼、曾厝垵、廈門大學,但如果你有時間,強烈推薦你去往島外的集美區,那裡有著更美的風景和人文,這一篇,帶你走進廈門小眾旅遊地——集美。相比於廈門大學的遊人如織,集美學村更有一番清幽之景。沿著石鼓路可以一路走到敬賢公園,然後到集美大學的總部校區。
  • 塗鴉人說牆繪是小弟,小弟表示不服
    自從牆繪在家裝和工裝市場的大量應用,另一個來之國外的大表哥塗鴉有些坐不住了,牆面彩繪雖然源於塗鴉藝術,但與塗鴉還是有著明顯的不同,不過塗鴉人的眼裡牆繪頂多算個小弟。但是有一部分牆繪人呢表示了不服,當然我說的這小部分的牆繪人是業界裡的標杆,是做出優秀作品的牆繪公司或者工作室。但是沒想到這場曠日持久的口水戰竟然因為一次偶然的合作終止了。在講述這個故事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塗鴉和牆繪都是怎樣玩的。
  • 帶上這份「影視地圖」打卡廈門集美
    臺海網11月25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作為中國電影金雞獎在廈門產下的「金蛋」,近日,位於集美區杏西路18號的廈門影視拍攝基地正式落成。基地擁有省內首個新建數字攝影棚和省內首個高標準攝影棚群,填補了廈門沒有標準攝影棚的空白。好風憑藉力。
  • 2020「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高校歌手大賽落幕
    (天下集美公司供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陳豔 邱萍)昨日,2020「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高校歌手大賽總決賽在位於集美新城的星巢越中心舉行。從集美轄區多所大中專院校選拔出來的「好聲音」登臺獻唱,一展新時代新青年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