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隨著網絡的宣傳,來廈門旅遊,越來越多的遊客不再將目光聚集在島內的景點,而是看上了島外人少清淨的地方,其中集美學村就是最受青睞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它是嘉庚故裡,到處流淌著嘉庚風情,歸來園、歸來堂、陳嘉庚故居、嘉庚公園、鰲園、陳嘉庚紀念館等構成陳嘉庚紀念勝地,每年吸引百萬遊客感受嘉庚精神的無限魅力。
其中龍舟池畔的美景最是令遊客難忘,集美中學的兩棟標誌性建築南燻樓和道南樓倒影在池中,每年端午節前後,這裡還舉辦賽龍舟活動,熱鬧非凡。
這一帶,除了龍舟池、鰲園、嘉庚紀念館外,其實還有個村莊值得一遊,那就是集美大社。大社位於集美區集美學村與陳嘉庚紀念勝地之間,是集美區的發祥地之一,已經有七百多年歷史了,這裡曾經是東海邊的小漁村,後來是著名的僑鄉,走出過陳嘉庚、陳六使等南僑領袖。
時代在這裡留下了濃厚的印記,這些在島內很難看到的歷史印記,在大社你都能看見。這裡安逸寧靜,走到這裡,仿佛周圍的一切都慢下來。
遊客可以導航「大社戲臺」,其實就在嘉庚紀念館不遠處。戲臺是村民日常活動的聚集地,比起在城市裡的高樓大廈,戲臺是聯繫宗族紐帶的重要一環。
戲臺邊上就是集美大祠堂,又叫陳氏宗祠,在宗族觀念深厚的閩南,村社祠堂隨處可見,也是社會中相當重要的存在。閩商能在海內外吃得開,除了「愛拼才會贏」的性格,也靠著宗族成員之間的強力聯結、互相幫襯。
傳統的閩南宗祠布局,燕尾脊紅磚牆,走進裡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幾塊高掛的牌匾,令人對陳嘉庚這位傾盡全力捐資助學的偉大愛國領袖肅然起敬。
大宗祠坐北朝南,前後兩殿,中有天井相隔,兩側設有過廊。門廊邊抱鼓石和牆面鑲嵌的人物故事、麒麟瑞獸石雕極為精美,梁架上的木雕頗為考究。廳中設大神龕,內供集美始祖陳煜、二世祖陳基及陳文瑞、陳嘉庚、陳敬賢、陳文確、陳六使石影雕像。堂內梁上懸有三方錯彩鏤金匾額:左邊一方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匾;右邊一方為明天啟五年(1625年)熹宗皇帝御賜陳文瑞的"尊親堂"匾;中間一方為國際小行星中心與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於1990年3月將太空中發現的第2963顆小行名命名為"太空中的陳嘉庚星"匾。
漫步大社,在很多牆壁上能看到各色塗鴉,這些塗鴉畫風各異,腦洞大開,大多是近年閩臺大學生在創意塗鴉大賽中的作品。街道的新風景,讓大社的小角落也成了旅遊者們的打卡地。
大社內還留有多棟僑房,當年下南洋拼搏的人但凡有所成就,都回家鄉建樓,將閩南風格與西式洋樓相結合,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建築形式。比如典雅端正的文確樓、明亮浪漫的松柏樓、鮮豔氣派的建業樓等等,這些跟著地圖導航都能較為輕鬆的找到,而且大都也是免費開放參觀的。當你站在老宅牆下門前,靜靜注視,細細傾聽,似乎都能聽見每座樓,都在訴說著一個故事、一段歷史。
大社作為一個「村落」,對於遊人而言是並沒有一個嚴格的邊界的,而有從四面八方都有多條道路進出。除了這些建築可以參觀,藏在街頭巷尾也有多種美食,比如鼎鼎大名的大社沙茶麵,海蠣炸等等。
廈門集美區的發祥地,700年的小村莊裡有古韻僑房、陳氏宗祠、塗鴉牆繪,遇見時代最美的模樣!
旅遊攻略信息:
集美大社
景點到達:建議和集美學村一起安排,這樣線路就會很順,邊走邊逛,不知不覺就到大社了。
鎮景之點:多處僑樓、陳嘉庚出生處、陳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