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貨問題成二手奢侈品發展痼疾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

為了應對成本上漲和銷售業績下滑的雙重壓力,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香奈兒(Chanel)等奢侈品牌紛紛漲價。一手奢侈品的高價讓人望而卻步,二手奢侈品線上業務卻呈現出上升趨勢。據艾瑞數據顯示,今年2月,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只二的月活量同比增長82.4%,而另一電商平臺紅布林同比增長40.4%。

對於業務量的提升,紅布林創始人、CEO徐薇認為,可能是閒置變現的需求提高,以及宅家雲逛街的時間增加後產生了補償性消費心理。

此外,隨著客群的年輕化,消費市場開始接受新的循環經濟。如今,年輕消費群體並非一味地衝動消費,性價比在他們的消費考量中同等重要。同時,二手奢侈品消費實際支付成本較低的特點也符合年輕群體整體的消費水平。

年輕群體對於二手奢侈品的接受程度在逐步提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線上銷售,而直播帶貨更加快了二手奢侈品行業升級的步伐。據悉,妃魚、只二等奢侈品交易平臺都開始積極擁抱直播電商,入駐淘寶、抖音、小紅書等直播和電商平臺,或在App上添加直播入口,吸引消費者轉移陣地。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在新興的二手奢侈品直播間,月銷售額超百萬元的主播不在少數,如上海中古店Aloooooha Vintage今年3月初開始嘗試在小紅書上直播帶貨,首播銷售額就達到60萬元。

徐薇認為,二手奢侈品很適合直播,其屬於非標商品,客單價較高,直播可以全方位地展示商品的新舊程度、細節等,並即時與消費者互動。

二手奢侈品直播帶貨也愈發受到短視頻平臺的追捧。據一位二手奢侈品賣家介紹,抖音官方正在開發二手奢侈品的直播帶貨賽道,已邀請包括紅布林、心上在內的20餘家二手奢侈品平臺進駐,由抖音充當中間商撮合達人與平臺。

伴隨網際網路下半場的啟幕,二手奢侈品電商行業被視作消費領域的新藍海。據悉,歷峰集團(Richemont)已經將二手腕錶交易平臺Watchfinder收入麾下,LVMH集團旗下的私募基金也投資了發展迅猛的美國二手球鞋零售商Stadium Goods。

此外,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近兩年的發展態勢也持續向好。去年,美國最大的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The Real Real登陸納斯達克,為行業發展帶來信心。

中國奢侈品聯盟榮譽顧問張培英表示,相比循環經濟發達的美國,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還處於存量期,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雖然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的發展空間巨大,但眼下也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表示,目前我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的主要問題是如何盤活消費者手中的存量,這個市場其實一直未被完全激活。

此外,假貨問題是二手平臺的痼疾。有網民表示,對於購買二手奢侈品一直存有顧慮,品牌店不會負責鑑定真偽,買回來總覺得心裡不踏實。

張培英認為,目前我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尚不成熟,資深鑑定人才相對匱乏,體系規範、識別真偽方面做得還不到位,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行業發展的進程。「要做到正品保障、監管到位、貨源充足,還需要整個產業及社會的共同努力。」張培英如是說。

來源:中國商報

相關焦點

  • 國內二手奢侈品騙局橫行市場混亂,你的包7成可能是假貨
    《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20》由優奢易拍聯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奢侈品研究中心、中國商業聯合會奢侈品專業委員會作為支持單位,共同研究發布。由於二手奢侈品市場在海外(如美國、日本等國家)發展時間較早,在經歷了新品消費期之後,消費者由「擁有新品」向「考慮性價比」轉變,有比較成熟的二手消費觀念。
  • 國內二手奢侈品騙局橫行市場混亂,你的包7成可能是假貨
    《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20》由優奢易拍聯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奢侈品研究中心、中國商業聯合會奢侈品專業委員會作為支持單位,共同研究發布。由於二手奢侈品市場在海外(如美國、日本等國家)發展時間較早,在經歷了新品消費期之後,消費者由「擁有新品」向「考慮性價比」轉變,有比較成熟的二手消費觀念。
  • 二手奢侈品直播,讓我有了買得起LV的錯覺
    真正在直播間產生購物行為的有兩類人,「一種是對於奢侈品很嚮往,但是對專櫃的價格有點猶豫的,二手的性價比就很吸引他們,還有一種完全不管價格(高低),他們本身就是常年去專櫃買的,二手的成色好就會買。」雖然目前一半以上的用戶分布在一、二線城市,但是三到六線城市用戶增速非常快,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 二手奢侈品市場假貨泛濫 LV GUCCI居首
    根據財富品質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二手奢侈品報告》,目前在中國消費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總量約有3000億人民幣,並呈現每年20%左右的高速增長態勢。但市場假貨嚴重,LV、GUCCI、CHANEL等位列二手市場奢侈品牌假貨可見度排行榜前列。
  • 重塑二手奢侈品交易,閒魚靠什麼?
    過去兩年,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加速,正處在爆發的前夜。但二手奢侈品市場的自身特性卻制約了行業發展,如二手市場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交易標的難以標準化與量化,假貨泛濫,行業經營規範以及誠信體系建設尚未完善等。閒魚看準了市場的痛點,試圖從交易信任度著手,重塑二手奢侈品交易的行業經營規範以及誠信體系。
  • 我國二手奢侈品市場規模達3000億 假貨嚴重
    據來自財富品質研究院的《中國二手奢侈品報告》顯示,目前在中國消費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總量約有3000億人民幣,並呈現每年20%左右的高速增長態勢。但市場假貨嚴重,LV、GUCCI、CHANEL等位列二手市場奢侈品牌假貨可見度排行榜前列。
  • 二手奢侈品市場銷售活躍 網友:商品靠譜嗎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陳晴)為了應對成本上漲和銷售下降的雙重壓力,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香奈兒(Chanel)等奢侈品大牌紛紛漲價。一手奢侈品的高價讓人望而卻步,而二手奢侈品線上業務卻開始呈現上升趨勢。為何「不入流」的二手奢侈品市場在這個春天帶動了一波消費回潮?二手奢侈品又存在哪些痼疾?
  • 重塑二手奢侈品交易,閒魚靠什麼?
    過去兩年,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加速,正處在爆發的前夜。但二手奢侈品市場的自身特性卻制約了行業發展,如二手市場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交易標的難以標準化與量化,假貨泛濫,行業經營規範以及誠信體系建設尚未完善等。閒魚看準了市場的痛點,試圖從交易信任度著手,重塑二手奢侈品交易的行業經營規範以及誠信體系。
  • 二手奢侈品市場,離井噴式爆發還有多遠?
    中國過去對奢侈品經過井噴式購買,手中囤積的奢侈品數量巨大,堪稱過度消費。據貝恩統計,從2011到2026年二手奢侈品存量將達3000億元,業內人士分析,受到經濟走勢逐步放緩,CPI出現波動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等影響,奢侈品市場循環經濟成必然趨勢。
  • 二手奢侈品:另類新時尚
    (737) 讀新聞 看世界【素心素食素問 譯自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中國二手時裝市場悄然興起中國生產和消費的服裝或許超過全世界任何地方,但就購買二手時裝而言,那就落後於其他的服裝大國了。阻礙中國二手市場發展的因素有:擔心遭遇假貨,購買新品才與社會地位相配的觀念,還有穿別人穿過的衣服不吉利的迷信。服裝租賃和二手零售服務市場可以向消費者提供多種方式,以保持衣櫥多姿多彩。然而,在中國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們對二手服裝的購買依然興趣索然。
  • 二手奢侈品如何避免「假貨」困擾?日本中古市場經驗談
    日本中古市場零假貨法律護航——假貨第一道防線中國人對奢侈品的需求同樣巨大,但假貨泛濫卻成為中國奢侈品市場的一個巨大汙點。部分國人對奢侈品並沒有日本人那樣的惜物愛物之情,從虛榮心出發的購買行為,對於真品還是假貨就沒那麼在意了。
  • 二手奢侈品電商TheRealReal被指賣假貨
    奢侈品網購的日益流行、及電商平臺的迅速崛起,將奢侈品消費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消費情境,二手奢侈品也不例外,考恩證券研究公司(Cowen Equity Research)的一份報告估計,美國有價值2000億美元的奢侈品可供轉售,稱The RealReal是「目前唯一一個提供100%正品奢侈品的大型產品的平臺」。
  • 二手奢侈品 你願意買嗎?
    日前,一場為期一周的二手奢侈品鑑定、收購、展賣活動在本市某商場收官,二手奢侈品、輕奢消費品在本市消費市場的熱度也隨之大幅升溫。面對價格優勢突出的二手奢侈品,你是否願意購買呢?消費者考慮是否購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二手奢侈品市場當下的「瓶頸」又在哪裡?  「關注二手奢侈品有好幾年了,也有過多次購買的經歷。」
  • 二手奢侈品市場的春天背後:直播有效,但依舊真貨難尋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手奢侈品市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LVMH、Kering集團等資產大幅縮水,紛紛漲價自救,但疫情導致的經濟壓力和跨國消費受限等因素導致不少客戶從一手買家轉變成二手買家。與之相對比的,是國內二手奢侈品市場開始變得火熱。
  • 二手奢侈品行業全面盤點:從需求、現狀、渠道格局、展望未來空間
    據貝恩統計,從2011到2026年二手奢侈品存量將達3000億元,業內人士分析,受到經濟走勢逐步放緩,CPI出現波動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等影響,消費者新品消費人群擔心資產泡沫化,奢侈品市場循環經濟成必然趨勢。   縱觀日本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史,在泡沫經濟年代,日本奢侈品市場瘋狂增長,全球奢侈品牌最新款、限量款都會搶先日本市場上線。
  • 二手奢侈品:處理閒置的中年人與消費奢侈品的年輕人|初創公司
    購買二手奢侈品的用戶中,主要群體為追求時尚卻沒有足夠經濟實力購買新品奢侈品的青年或中年族群。這些消費群體在消費能力和消費欲望上存在一定矛盾,他們喜歡追求時尚、炫耀自己的身份與地位,雖然有一定的消費能力,但是沒有足夠的能力負擔新品奢侈品的價格。隨著 Z 世代來臨,90 後、95 後對於二手奢侈品的極高接受度,也會大大助推行業發展。年輕人群對於 「新品」 的認知和定義也在發生變化。
  • 野蠻的本土二手奢侈品市場
    買二手也能與當季新品搭配在一起,環保的概念的確加分,但更重要的是,中古讓消費者和小紅書上的網紅一樣進行個性穿搭,看上去夠酷才是重點。 根據貝恩公司發布的《2019年全球奢侈品行業研究報告(秋季版)》,全球個人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場已接近2000億元規模,而與全球市場相比,國內的二手奢侈品市場仍然處於快速發展的初期發展階段。
  • 閒魚,向奢侈品下手
    但二手奢侈品市場的自身特性卻制約了行業發展,如二手市場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交易標的難以標準化與量化,假貨泛濫,行業經營規範以及誠信體系建設尚未完善等。閒魚看準了市場的痛點,試圖從交易信任度著手,重塑二手奢侈品交易的行業經營規範以及誠信體系。12月1日,閒魚發布了2020年品牌戰略升級計劃,推出「無憂購」、「會玩社區」、「新線下」三大業務。
  • 二手奢侈品市場會是一塊價值千億的大蛋糕嗎?
    據貝恩統計,從2011到2026年二手奢侈品存量將達3000億元,業內人士分析,受到經濟走勢逐步放緩,CPI出現波動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等影響,消費者新品消費人群擔心資產泡沫化,奢侈品市場循環經濟成必然趨勢。縱觀日本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史,在泡沫經濟年代,日本奢侈品市場瘋狂增長,全球奢侈品牌最新款、限量款都會搶先日本市場上線。
  • 二手奢侈品,冰山下的生意
    雖然前有閒置交易平臺閒魚、轉轉,後有主打新品的寺庫、天貓Luxury Pavilion、京東入股的Farfetch,但二手奢侈品是典型的非標商品,從貨源、鑑定真偽、判斷成色、確定估價、售後維護等有一條複雜的鏈條,而大平臺對此的改造還有所欠缺,這就給了創業公司發展壯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