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二手奢侈品騙局橫行市場混亂,你的包7成可能是假貨

2020-12-15 騰訊網

LV銷量長年穩居第一,為何大家如此喜歡它?

《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20》由優奢易拍聯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奢侈品研究中心、中國商業聯合會奢侈品專業委員會作為支持單位,共同研究發布。

由於二手奢侈品市場在海外(如美國、日本等國家)發展時間較早,在經歷了新品消費期之後,消費者由「擁有新品」向「考慮性價比」轉變,有比較成熟的二手消費觀念。

從2012年開始中國步入奢侈品消費高速增長期,2014年逐步向二手奢侈品交易增長期過渡。

近年來一方面國內消費者逐漸意識到消費二手商品既經濟又環保,消費習慣趨於理性,另一方面受到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新品消費人群由於擔心資產泡沫化而將商品售出。

過剩消費奢侈品的賣家、與注重購買性價比的買家,迅速促成了二手奢侈品市場蓬勃發展,使得2019年我國二手奢侈品行業交易量和交易額呈現雙增長。

我國近十年的奢侈品存量約為四萬億人民幣,市場存量巨大,但二手奢侈品市場規模佔奢侈品行業市場規模的5%,在發達國家,二手奢侈品的消費額達到奢侈品消費額的20%以上甚至30%。

相比之下,中國的二手奢侈品市場處在起步萌芽期,若以二手奢侈品市場的平均佔比來估算,未來我國二手奢侈品市場可達萬億規模,發展潛力巨大。

報告顯示,箱包成為消費者購買奢侈品的首選,服飾類市場份額將持續擴大。箱包皮具類佔比達60.20%,由於款式多、更新速度慢、性價比高,成為購買奢侈品的優先選擇,交易數量遙遙領先。

服裝鞋帽類交易高峰主要集中在第一、第四季度,消費者更願意購買禦寒保暖功能性強的服飾,隨著Canada Goose、Moncler等宣傳力度的提高二手交易額也明顯上升,預計市場份額會持續擴大。

鞋靴作為潮流服飾的重要組成品類近年來越來越受到男性消費者歡迎,市場發展迅速,無論是交易總額還是鑑定數量與去年相比均有提高。高級腕錶類較去年提高了4.9%,主要品牌集中在Rolex、Omega、Cartier、Chopard等。

近年來奢侈品品牌不斷推新,以Louis Vuitton、Hermès、Rolex為代表的一線品牌和以Michael Kors、Coach、MCM為代表的輕奢品牌,2019年交易數量與交易額排名前十的品牌如下:

Louis Vuitton經典款式價格親民、做工精緻、保值性高、品牌認可度高,都是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原因,無論是交易數量還是交易總額都穩居第一。經典款經久不衰,Dauphine、On The Go等爆款頻出,預計短時間內地位難以動搖。

另外,從交易單品排行可以看出,排在前幾名的依舊是品牌的經典款。奢侈品小白會把各大奢侈品牌的經典款作為初次購買的首選單品,Louis Vuitton的Speedy系列和NÉONOÉ系列從推出開始就一直熱度不減,到2019年依舊是消費者們最喜歡購買的單品,在二手市場同樣火熱。

明星效應成為了不少品牌的爆款製造機,品牌方選擇飢餓營銷的方式推動爆款單品的熱度。專櫃斷貨、境外代購缺貨等問題頻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在二手市場碰運氣。

中國奢侈品行業由於暫時未建立完善的行業準則,引起了假貨泛濫等行業亂象。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的購買量持續增加以及對仿品的擔憂,導致消費者對網購奢侈品的真偽鑑定需求持續增加,2019年的總鑑定數量約為2018年的2.3倍。

在2019年奢侈品鑑定商品總數量中,二手商品佔到了七成以上, 可以看出國內二手奢侈品交易量激增, 鑑定需求也不斷增加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尚不成熟, 假貨騙局層出不窮,成為阻礙行業發展的「天花板」, 消費者對奢侈品真偽問題越發擔憂,奢侈品鑑定能力自然成為贏得消費者信任的核心能力。

奢侈品鑑定存在較大的行業壁壘以及不可替代性,「奢侈品鑑定服務」不僅是奢侈品交易中能起到至關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同樣也是整個奢侈品行業繁榮的決定性因素。

目前國內資深鑑定人才匱乏,專業的奢侈品鑑定師在國內不足50人, 行業中鑑定師供應不足是目前行業面臨的通病,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奢侈品市場的繁榮,因此鑑定、評估和培訓體系亟需完善。

消費者的鑑定需求依舊保持高量,六成以上鑑定訂單來自優奢易拍APP的新增用戶,側面反映了消費者對於商品是否是正品的關注度在不斷提高,對於自己權益的保障也越來越重視。涉案商品的鑑定佔比雖有下降但鑑定總數量有所上升。

2019年各地海關加強嚴格審查,上半年也不時爆出各地海關嚴格執行打擊代購的新聞,說明國內對海外代購的監管力度正在不斷提高,代購群體大趨勢是合法化,需要合規、合理的納稅。

2019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願意選擇實物鑑定服務。更多消費者認為商品價值較高、目前仿製工藝越來越成熟,實物鑑定可以直接根據實物情況作出更精準的鑑定。因此預計2020年選擇實物鑑定的消費者數量依舊會保持上升趨勢。

本平臺鑑定的商品綜合正品率為33.6% ,同比下降0.7%。由於品牌方不提供鑑定服務、普通消費者缺乏鑑定能力、交易場所逐漸轉移到線上、社交支付功能完善,導致銷售假貨的渠道更多、成本更低、消費者維權更難。

儘管政府加強市場監管、提高對售假的處罰力度,但在巨額利潤驅使下,仍有不法商家鋌而走險。

約72%的仿品做工明顯不符合品牌工藝,屬於「一眼假」,售假商家以「專櫃實拍視頻」、「專櫃支持驗貨」等騙術引導消費者購買;約28%為高仿,做工可達一般消費者難以分辨的程度,被售假商輾轉於國內同行、境外代購和消費者之間。

據往年數據顯示,隨著高仿比例的增加,我國仿品市場正在從以前的「仿形、低價、走量」逐步向「高仿、高價、追求單件利潤」轉變。

本平臺鑑定的商品中,約有53%的仿品購買渠道為社交平臺。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實行新電商法,在對「電子商務經營者」的定義中,並沒有明確提及藉助於社交平臺實施交易行為並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主體,例如活躍在微信裡的個人代購。

在微信中通過私聊發生的交易屬於個人之間的私下交易,不在《電子商務法》的規定範圍內,不受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保護,更沒有電商平臺售後規則約束。

即使因為售假而發生了交易糾紛,商家大可以直接拉黑消費者,消費者只能通過司法途徑來解決交易糾紛。依據2019年12月2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的決定》,今後微信、微博聊天記錄可正式作為打官司的證據,但也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

因此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奢侈品時不要脫離交易平臺。交易前先保存商家的相關信息,收集和保留有效交易憑證,如轉帳記錄、聊天記錄等。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權益,消費者應在確認商品無誤後再點擊「確認收貨」。

如果買到仿品且商家拒不退款,可以找專業鑑定機構開具鑑定證書,持證書向平臺投訴,交易金額較大可以提請仲裁或向法院起訴。

二手奢侈品的出售需標註新舊等級,不少商家為了儘快售出商品,往往會隱藏瑕疵,並沒有按照二手奢侈品新舊等級評級標準進行標註,消費者收到不符合評級標準的商品自然會感覺受到欺騙,從而申請退貨。

報告觀點認為,除因為買到仿品造成的退貨外,最大的問題就是售出商品的圖片與收到的實物新舊程度不符。

對於電商平臺來說,合理的售後保障政策、合理的仿品排查機制、商家認證體系的完善、定期自檢抽查,將會是電商平臺爭奪萬億級奢侈品市場勝負的關鍵。

完整版報告可在各平臺搜索關鍵詞「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20」。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二手奢侈品市場的春天背後:直播有效,但依舊真貨難尋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手奢侈品市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LVMH、Kering集團等資產大幅縮水,紛紛漲價自救,但疫情導致的經濟壓力和跨國消費受限等因素導致不少客戶從一手買家轉變成二手買家。與之相對比的,是國內二手奢侈品市場開始變得火熱。
  • 二手奢侈品市場假貨泛濫 LV GUCCI居首
    根據財富品質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二手奢侈品報告》,目前在中國消費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總量約有3000億人民幣,並呈現每年20%左右的高速增長態勢。但市場假貨嚴重,LV、GUCCI、CHANEL等位列二手市場奢侈品牌假貨可見度排行榜前列。
  • 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的名與利
    在私人開設的二手奢侈品店裡,售賣物品的價格還會更低。奢侈品常被賦予精緻和高價的標籤,選擇買二手,意味著原價兩三萬的名包,可能僅需幾千元就能拿下。另一方面,很多早年的奢侈品被奉為「經典」,至今依舊流行,而且部分奢侈品還具有保值、增值的屬性。
  • 我國二手奢侈品市場規模達3000億 假貨嚴重
    據來自財富品質研究院的《中國二手奢侈品報告》顯示,目前在中國消費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總量約有3000億人民幣,並呈現每年20%左右的高速增長態勢。但市場假貨嚴重,LV、GUCCI、CHANEL等位列二手市場奢侈品牌假貨可見度排行榜前列。
  • 二手奢侈品市場,離井噴式爆發還有多遠?
    多家二手奢侈品店老闆表示,二手奢侈品的銷售額一直在增長,而且市場非常龐大。 「奢侈品的價格年年都在漲,二手跟著漲,有的二手包價格已經在3萬元以上,但是還經常斷貨買不到。」 二手奢侈品市場的崛起,不只悄悄發生在中國。
  • 野蠻的本土二手奢侈品市場
    買二手也能與當季新品搭配在一起,環保的概念的確加分,但更重要的是,中古讓消費者和小紅書上的網紅一樣進行個性穿搭,看上去夠酷才是重點。 根據貝恩公司發布的《2019年全球奢侈品行業研究報告(秋季版)》,全球個人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場已接近2000億元規模,而與全球市場相比,國內的二手奢侈品市場仍然處於快速發展的初期發展階段。
  • 假貨問題成二手奢侈品發展痼疾
    一手奢侈品的高價讓人望而卻步,二手奢侈品線上業務卻呈現出上升趨勢。據艾瑞數據顯示,今年2月,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只二的月活量同比增長82.4%,而另一電商平臺紅布林同比增長40.4%。對於業務量的提升,紅布林創始人、CEO徐薇認為,可能是閒置變現的需求提高,以及宅家雲逛街的時間增加後產生了補償性消費心理。
  • 新消費力量崛起 未來二手奢侈品市場存無限可能
    報告顯示,20歲出頭的中國「Z世代」消費者正成為奢侈品行業不斷崛起的強大力量。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從擁有轉變為使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租賃或購買二手商品的方式獲得使用權,未來二手奢侈品市場將存在無限可能。近幾年,閒置奢侈品交易平臺的興起大大促進了二手奢侈品交易的發展。除了以售賣二手奢侈品起家的寺庫,近年來一個新的二手奢侈品消費平臺轉轉也得到了眾多「Z世代」消費者的擁護。
  • 二手奢侈品如何避免「假貨」困擾?日本中古市場經驗談
    日本中古市場再認識談起日本奢侈品市場,大抵都繞不過「中古」二字。「中古」這一概念遍布了日本幾乎所有的商品買賣,大到「中古車」、「中古住宅」,小到「中古書」、「中古首飾」,甚至「中古玩具」,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除了食品等日常消耗品之外,哪有一樣不可以「中古」的?而日本中古奢侈品素以款式豐富、品牌齊全聞名全球。
  • 在閒魚上買一隻大牌包,你能看到從巴黎到中小城市的奢侈品隱秘世界
    阿里巴巴旗下的閒魚是目前國內最主流的C2C二手交易平臺之一,交易規模已經超過萬億元。你能在閒魚上買到什麼,完全取決於你的腦洞有多大,真正的勇士會在閒魚上賣吃了一口的西瓜、1982年摘下的蘋果和手工抓的蚊子。
  • 二手奢侈品,冰山下的生意
    國內接力棒的兩端基本上是兩個圈層的人,這個觀察和美國市場的情況也相似。波士頓集團和二手平臺Vestaire Collective的調查顯示,那些把自己的奢侈品賣出去的人當中,有70%自己並不購買二手奢侈品,他們傾向於買全新的。而買二手奢侈品的消費者中,71%是因為無法負擔新品的費用。
  • 二手奢侈品:處理閒置的中年人與消費奢侈品的年輕人|初創公司
    劉博談到:「奢侈品是一個非常標準化的市場,只要你有資料庫,九九新的市場行價是多少,隨時都能報價。它有非常強的金融交易的屬性,同時有這麼大的市場。同時劉博在這個行業的買手店做了十年。」 劉博決定投胖虎科技時認為,這是一個需要升級的存量市場。
  • 網購奢侈品「原單」存貓膩 99%可能都是假貨
    但這裡面,假貨卻是濫竽充數,大行其道。本臺記者調查發現,許多網店或社交平臺,假借原單為名,大肆高價售賣高仿奢侈品。最近,杭州張女士向本臺投訴,她花了數千元在某電商網站一家名字叫「名品shop」的外貿原單店給老公買了幾款Prada的包和褲子,但她買回家後,懷疑是高仿:錄音:「他賣的說是原單貨,結果我一個在專賣店工作的朋友說是假的,說是超A貨。
  • 二手奢侈品,冰山下的生意-虎嗅網
    國內接力棒的兩端基本上是兩個圈層的人,這個觀察和美國市場的情況也相似。波士頓集團和二手平臺Vestaire Collective的調查顯示,那些把自己的奢侈品賣出去的人當中,有70%自己並不購買二手奢侈品,他們傾向於買全新的。而買二手奢侈品的消費者中,71%是因為無法負擔新品的費用。
  • 日本中古二手奢侈品可信度高麼?
    「包治百病」一點也不誇張,包包是我的追求之一,最近看到朋友背的一些奢侈品包包,非常漂亮,而且款式都是專櫃早已沒有的,於是心動打聽了,她們是通過各種渠道買的日本的二手奢侈品,後來了解到日本的二手奢侈品行業非常吃香,很多人都在購買,其實二手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很多就是絕版的古董包,但是不能忍受假貨
  • 你買的二手奢侈品,10個有8個假的?相信我,從此不會了!
    二手奢侈品的市場有多大,小奢就不再強調了~反正就是很大~可你知道嗎?你在二手市場看到的包絕大部分是假的,至少有七八成是假的,你不信不信繼續往下看:由於Tiffany、Gucci、Michael Kors等20多個品牌的抗議,阿里巴巴在加入全球最大反假貨組織之一IACC(國際反假貨聯盟)的一個月後被
  • 二手奢侈品市場會是一塊價值千億的大蛋糕嗎?
    據貝恩諮詢預測,到2025年中國消費者將佔據至少45%的市場份額。盛況之後,伴隨著消費觀念轉變,國內衝動消費相對成熟,二手奢侈品市場將重構奢侈品行業生態。那麼,如此異軍突起的龐大市場,是如何形成的呢?據貝恩統計,從2011到2026年二手奢侈品存量將達3000億元,業內人士分析,受到經濟走勢逐步放緩,CPI出現波動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等影響,消費者新品消費人群擔心資產泡沫化,奢侈品市場循環經濟成必然趨勢。縱觀日本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史,在泡沫經濟年代,日本奢侈品市場瘋狂增長,全球奢侈品牌最新款、限量款都會搶先日本市場上線。
  • 年輕人的第一隻「LV」,撐起了萬億二手市場
    在現有的經濟水平不足以支撐這個想法時,二手成了選擇,「我覺得這也算是一種激勵,讓你提前感受更高級別的物質享受。」真正為二手奢侈品貢獻大額銷售的,依舊是具備經濟實力的奢侈品狂熱愛好者們。在二手奢侈品行業,熱銷款和稀有款定價較高。這些款式的目標客戶,就是奢侈品收藏者們。
  • 「面子消費」二手奢侈品,誰在買?
    相對於手錶和首飾等耐用奢侈品,名牌包可能更像必需品。「如果你周圍的人都使用某些牌子的錢包、書包,而你不用,就會顯得格格不入。」27歲的上班族蘇曉告訴記者,她並不是一個物質主義者,對於許多名牌也沒有追求,不過,如果周圍的朋友、同事都在使用某些品牌的物品,自己不用就會顯得像個「圈外人」。由於不能經常出國購物,蘇曉有一些包會從二手奢侈品渠道購買。
  • 年輕人的第一隻「LV」,撐起了萬億二手市場
    20歲出頭的中國「Z世代」正成為奢侈品消費的主力,這一代人對於品牌的追求以及高仿貨的抵制,都在推動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爆發,而疫情成了加速器。二手奢侈品這行的水到底深不深?在現有的經濟水平不足以支撐這個想法時,二手成了選擇,「我覺得這也算是一種激勵,讓你提前感受更高級別的物質享受。」  真正為二手奢侈品貢獻大額銷售的,依舊是具備經濟實力的奢侈品狂熱愛好者們。  在二手奢侈品行業,熱銷款和稀有款定價較高。這些款式的目標客戶,就是奢侈品收藏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