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奢侈品如何避免「假貨」困擾?日本中古市場經驗談

2020-12-13 柚子中古

中古=舊貨?日本中古市場再認識

談起日本奢侈品市場,大抵都繞不過「中古」二字。「中古」這一概念遍布了日本幾乎所有的商品買賣,大到「中古車」、「中古住宅」,小到「中古書」、「中古首飾」,甚至「中古玩具」,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除了食品等日常消耗品之外,哪有一樣不可以「中古」的?

而日本中古奢侈品素以款式豐富、品牌齊全聞名全球。究其原因,60-90年代日本經濟繁榮期,國民瘋狂購買世界名牌,其中LV包袋成為日本女性人人必備,連高中女生都會使用LV背包。而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她們不得不將手中的閒置奢侈品賣出,以補貼家用。日本奢侈品大量的民間貨源為中古奢侈品行業繁榮提供了物質基礎。

且日本人自明治維新以來對於西方審美、藝術觀念的全面引入,造成了日本上流社會 瘋狂推崇西方奢侈品,認為它們代表了西方貴族優雅、浮華的生活方式,這一迷戀經久不衰,已深深植入日本人的觀念之中,再與日本傳統的愛物惜物之情融會貫通,也就不難理解日本為何會擁有如此規模巨大、規格卻又極高的中古奢侈品市場,這可以稱之為日本中古奢侈品行業繁榮的文化基礎。

但談起「中古」,國內的某些顧客和媒體對此的第一認知,也基本是「二手」、「舊物」等意思。

在日本生活數年的小編我曾翻閱過日本最權威的辭典<三省堂國語辭典>,其中「中古」一詞的定義為:「(曾被人使用過一次)稍舊的東西「。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舊貨」、「二手貨」都可以被稱之為「中古」,而是相貌基本完好,有略微使用感,有一兩處不明顯、不影響使用傷痕的,才算稱得上「中古「的稱號。

在此之上,日本中古市場有嚴格的商品分級行業標準。如下圖中,N為新品,NS為未達到新品標準的未使用品,S為基本上沒有使用感的最上等中古品,SA為幾乎感覺不到劣化感和使用感的最上等中古品,A為多少有點使用感、有點傷痕但狀態非常好的中古品,AB為雖處在A級中單有些劣化狀態的中古品,B級就屬於一般中古品了。

如圖中所示,正規中古店的商品也會標示出每件商品所處的等級,以方便客戶選購。

這些標準的描述看起來差距甚微,實際上一處肉眼幾乎看不出來的小傷痕,在行家眼裡便差之千裡,無論是品相也好、價格也罷,都不可同日而語。這類評級已經成為了日本行業標準,有極高的權威性,下次各位小仙女選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這類標示,然後就大可放心地買買買了。

相比之下,國內很多二手貨,由於貨主對貨品不重視、不愛惜,導致貨品近乎面目全非。在日本,這種商品近乎可稱得上是「ジャング」(垃圾品)了。 小編在此提醒大家,如果選擇在日本商店的網上購物,一定要注意此類標註。

日本中古市場零假貨法律護航——假貨第一道防線

中國人對奢侈品的需求同樣巨大,但假貨泛濫卻成為中國奢侈品市場的一個巨大汙點。部分國人對奢侈品並沒有日本人那樣的惜物愛物之情,從虛榮心出發的購買行為,對於真品還是假貨就沒那麼在意了。

廣州白雲某商城專售各種等級的奢侈品仿貨,售價是官方原價的1折到5折不等,並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一些商家利用國人貪圖價格便宜,假冒國外代購,實際所售商品來源於國內造假仿貨市場。加之,國內缺少相關的法律監管,更未形成行業聯合,一手市場假貨泛濫的現狀,為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的發展提出了巨大難題。

那麼日本如此基數大,流通快的中古業,是如何保證顧客不受到欺騙呢?即,如何能保證貨品一定是正品、正品、與賣家所描述的完全符合呢?有沒有可能買到假貨,或者與描述大相逕庭的垃圾貨物呢?

首先,完善的法律是避免顧客接觸到假貨的第一道屏障。日本有非常完善的關於中古商品的法令,如《古物營業法》《不正當競爭防止法》,《犯罪收益移動防治法》等,嚴格規定和說明了再利用商品的買取、販賣相關法令,特定商品使用相關法令,犯罪等防止相關法令等等。

如《古物營業法》明確規定,再利用商品從業者必須到當地公安署申請中古商證,獲得古物營業的許可,因此售假在日本是嚴重的刑事責任,制假販假付出的代價極高。

在買賣時必須經過買主本人確認,交易記錄帳簿必須保管三年。賣家賣出超過一萬日元(約人民幣600元)以上的商品,都必須向買取方提交身份證明文件。若有不正當的可疑物品,則有申報的義務。

而在《不正當競爭防止法》中,則規定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再利用商品從業者若是採用了假冒品牌製品以及複製品等等不正當使用商標的製品等,則侵害了智慧財產權,可能會受到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兩千萬日元一下的罰款,或者兩者並罰。

除此之外,日本還有相當詳細的對於中古業每個交易環節的規定,加之對法律的嚴格執行,日本中古業才有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拒絕假貨人人有責行業自律——假貨第二道屏障

當然,僅憑法律約束是遠遠不夠的,行業內部的自律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因此,中古行業內部各種協會應運而生,起著重要的管理和協調作用。

成立於1998年的AACD(一般社團法人日本流通自主管理協會)就是從事中古奢侈品行業的商家們所自行組織起來抵制假貨、劣質品,並提供鑑定的行業協會。基本上日本所有的大型經營中古奢侈品買賣的公司都是其會員。而協會判定真偽的標準即是從協會會員的海量資料庫中提取資料,若是會員曾經接受過並無出現任何問題的商品,才會被定義為「基準內商品」從而採用,而會員無法採用的商品自然就是「基準外商品「而被嚴格加以排除。因此,協會不是簡單將商品定於為「真貨」、「假貨」,而是從各個中古店幾十年的數據、經驗出發,保證客戶買到絕對放心的貨品。

並且,這些數據不僅來自日本國內,從國外的品牌直營店獲得的商品,協會都會嚴格的檢查,研究,確保不會有遺漏。協會持有專門知識的職員就以這些數據為基準,嚴格地分析、篩查每一件商品,並且謹守「有疑勿用」的原則,來判定基準內外的商品。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仍不能準確判斷,協會也會將其剔除。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協會才可以堅守自己的基準,才會獲得如此高的公信力。

由於日本中古奢侈品款式多、品質成色佳,再加上成熟專業、誠信保證,因此,大量中國遊客赴日旅遊時,逛日本中古店成為必選的體驗。在東京表參道,澀谷,代官山代表時尚風向標的高級Vintage中古店基本都配備中文服務,大部分店鋪官網也都配備中文頁面,國人對日本中古品的吸引力和消費力可見一斑。

而這一切吸引力,都來自於使顧客能夠獲得巨大安心感和滿足感,而這種近乎完美的消費體驗,正是來自於近30年日本政府對於中古行業的嚴格監管、行業內部的高度自律、對於假貨、劣質品的堅決杜絕、對於貨物的嚴格鑑定和細分、對於顧客負責到底的服務態度、日本國民愛物惜物的環保意識。眾多因素使得日本中古奢侈品市場得以發展繁榮,在全球都首屈一指,連本源於歐洲古老傳統的跳蚤市場都望背其項。

相關焦點

  • 從事二手奢侈品日本中古行業,如何找貨源?
    中國最近幾年中古、古著、vintage的二手潮越來越熱,這是因為消費二手奢侈品具有更理性(相比專櫃的新品性價比高)、更個性(孤品難撞、並帶著時代穿越感的品味)、綠色(閒置循環利用、環保的社會責任)的消費觀。所以,中國二手客源市場是穩步增長的趨勢,未來前景廣闊。可以獲客的渠道:淘寶直播、鹹魚、小紅書、抖音等等。
  • 日本中古二手奢侈品可信度高麼?
    「包治百病」一點也不誇張,包包是我的追求之一,最近看到朋友背的一些奢侈品包包,非常漂亮,而且款式都是專櫃早已沒有的,於是心動打聽了,她們是通過各種渠道買的日本的二手奢侈品,後來了解到日本的二手奢侈品行業非常吃香,很多人都在購買,其實二手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很多就是絕版的古董包,但是不能忍受假貨
  • 日本中古奢侈品怎麼買?教你如何不上當!
    ,據了解全球最新和最貴的款式都會出現在日本市場。  這應該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了,首先二手商品給人的感覺就是有瑕疵,但其實在日本的中古是不一樣的,而且大多數成色很好,大部分在八九成新,有些還是全新的,甚至連商品吊牌都保留的很完善。  2.如果有瑕疵的話,我們普通人該如何鑑別呢?
  • 日本專售二手物品的「中古店」:價格便宜、質量好,且沒有假貨
    其實在日本,二手市場從很早之前就有很大的受眾群。在日本,售賣二手物品的店鋪被稱之為「中古店」,今天料醬就來和米娜桑一起來看一看,日本的「中古店」!有一段時間,日本那些漸漸富起來的民眾可謂是揮金如土,那時的日本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
  • 日本中古店的二手物語
    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消費成為藝術,造成日本民眾誇張的消費現象:買包如買大白菜,打車如坐公交車。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二手交易市場有大量奢侈品在流通:都是上世紀一時衝動的錯誤。國內的文化差異,消費心態的成熟度、二手交易制度的不完善,以及魚龍混雜的二手市場;消費主義浪潮下,人們缺失的懷舊情懷,是二手文化在國內發展的壁壘。但「二手」並非意味著「貶值」。
  • 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的名與利
    在中國一線城市,二手奢侈品市場正在逐步改善,很多擁有鑑定能力的人開設了自己的二手奢侈品店,1%左右的費用,持續不斷的正品鑑定口碑隨著時間慢慢發酵,他們已經擁有了固定的客源,並且不斷壯大。2、日本中古店因援交價格徹底透明二手奢侈品市場最為完善的國家當屬日本。
  • 二手奢侈品市場正盛 寺庫攜AI鑑定嘗第一口鮮
    與此同時,「中古集市」也頻頻出現於各大賣場,街頭,消費者也開始接受歐美、日本的「中古」購物理念,健康的二手奢侈品市場蓄勢待發,井噴式增長也只剩下臨門一腳。而這臨門的一腳,極有可能就是應用了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新技術而發展起來AI智能鑑定。
  • 野蠻的本土二手奢侈品市場
    買二手也能與當季新品搭配在一起,環保的概念的確加分,但更重要的是,中古讓消費者和小紅書上的網紅一樣進行個性穿搭,看上去夠酷才是重點。 根據貝恩公司發布的《2019年全球奢侈品行業研究報告(秋季版)》,全球個人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場已接近2000億元規模,而與全球市場相比,國內的二手奢侈品市場仍然處於快速發展的初期發展階段。
  • 直播撬動二手奢侈品千億市場:賣出28.8萬中古愛馬仕包
    數據顯示,中國的二手奢侈品市場2017年市場交易規模達800億元,並且每年以40%的速度快速增長,預計2022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真正的奢侈品存量大國。據統計,「正規軍」加上私人工作室,這個行業的入局者有近兩萬家。]
  • 在家門口入手中古奢侈品,日本大黑屋來了!
    如果你走在東京夜晚的街頭,你會發現在一些早已打烊的大型購物中心附近,二手奢侈品店依然在通宵營業,有顧客在排隊,也有女孩拿著挑選好的中古奢侈品走出來。日本人完全把購買中古商品視為一種生活方式,原因也跟日本民族戀物惜物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 萬億級中古奢侈品市場:花一千塊成為穿Prada的女王
    說簡單點,就是二手,但中古跟二手的區別,可能就在於中古這個詞本身就已經成了「賣點」,一提這個詞,復古的氣息立馬撲面而來。 20 世紀中後期,日本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場正式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日本的中古奢侈品店的數量從 1 千多家增長到了 1 萬多家。
  • 109度導購|為什麼越來越多人購買二手中古奢侈品?(上)
    所以將高價購買的奢侈品變成閒置物品實在是太浪費了。對於熱愛奢侈品的朋友都有這方面的困擾,二手奢侈品也逐漸在奢侈品購買人群中變得流行。>隨著法國InstantLuxe、美國The Real等二手奢侈品交易網站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寺庫和Farfetch等二手奢侈品網站上市更進一步證明了二手奢侈品的市場和火爆。
  • 假貨問題成二手奢侈品發展痼疾
    此外,隨著客群的年輕化,消費市場開始接受新的循環經濟。如今,年輕消費群體並非一味地衝動消費,性價比在他們的消費考量中同等重要。同時,二手奢侈品消費實際支付成本較低的特點也符合年輕群體整體的消費水平。年輕群體對於二手奢侈品的接受程度在逐步提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線上銷售,而直播帶貨更加快了二手奢侈品行業升級的步伐。
  • 二手奢侈品市場假貨泛濫 LV GUCCI居首
    根據財富品質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二手奢侈品報告》,目前在中國消費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總量約有3000億人民幣,並呈現每年20%左右的高速增長態勢。但市場假貨嚴重,LV、GUCCI、CHANEL等位列二手市場奢侈品牌假貨可見度排行榜前列。
  • 二手市場:日本經濟晴雨表?
    有多年工作經驗的Ishihara說,很多客戶在Komehyo賣掉包後徑直走向更大的商場和餐廳。日元匯率的持續下跌,給奢飾品市場帶來了非常明顯的影響。有數據顯示,日元的疲軟,已經導致奢侈品牌一手包成本上漲10%至20%。二手包市場也緊隨其後,待售商品價格已經上漲約15%。「許多賣包的日本女性知道,即便我們再壓價,包現在的價值也遠大於18個月前的。
  • 國外如何規範和發展二手交易市場?
    美國Poshmark是美國一款專注於舊服飾個人買賣市場的社交性應用程式。自推出以來,吸引了150萬賣家。下載poshmark到手機,可以關注朋友並買賣二手服飾,逛電子精品店和周邊購物中心。除了把重點放在舊衣服市場,Poshmark現已加入流行的品牌及時尚單品領域,也會參照最受歡迎的用戶的影響力批發價進貨,再售出從中獲利。
  • 我國二手奢侈品市場規模達3000億 假貨嚴重
    據來自財富品質研究院的《中國二手奢侈品報告》顯示,目前在中國消費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總量約有3000億人民幣,並呈現每年20%左右的高速增長態勢。但市場假貨嚴重,LV、GUCCI、CHANEL等位列二手市場奢侈品牌假貨可見度排行榜前列。
  • 二手奢侈品 你會買嗎? 青島相關市場已初具規模
    據店面負責人楊女士介紹,隨著人們經濟能力提升,消費升級推動物品更新換代加快,奢侈品回收市場也在逐漸擴大:「無論什麼種類的奢侈品,我們都要先鑑定,保真然後談價格,談攏就當場轉帳,這就是我們回收的一個正常流程。」楊女士告訴記者,回收奢侈品要結合磨損情況、品牌價值以及市場行情綜合定價,貨品必然會有貶值,不過保值率不同價格參差不齊。
  • 何必去日本?園區就能淘到「中古貨」
    最近做日本旅遊攻略,經常刷出一個新詞兒——中古奢侈品店,在這裡淘二手的包表不僅便宜還很潮流。「中古奢侈品店」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個詞正是來源於日本。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至90年代初,日本奢侈品消費出現爆炸式增長,甚至連高中生都會用LV、CHANEL的包包。
  • 日本二手奢侈品公司試水中國市場
    (原標題:日本二手奢侈品公司試水中國市場) 北京晨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