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十年時間,完成了全世界95種鯨和海豚的圖畫

2021-02-08 rlyl的自然世界

來自:戶外雜誌(ID:OUTSIDEMAGA)


對於我來說,藍色大海中的鯨與海豚,這些美麗、優雅又聰慧的動物,永遠都是一個充滿吸引力的神之選題。


文 / 陳瑜 插畫 / 陳瑜 

圖片提供 / 陳瑜 曹慧 宋陽 全景網


十 年 之 約


我是一名在古生物研究單位工作的科學繪師,每天的主要工作內容是為單位的老師和學生繪製骨骼化石的素描圖和化石物種的復原圖。這個工作讓很多人都感覺很神奇,因為可以讓「滅絕的生物重新活過來」。


想要復原一個化石物種的生活狀態外貌,你就必須要讓自己在最大程度上去了解它。只有這樣,你才能更多的接觸到真實的情況,讓自己的工作結果呈現出儘可能的真實感。


雖說復原古生物有很大的自由性——畢竟誰也不知道這些滅絕的動物活著時候到底是什麼樣子、什麼膚色紋理。但在實際工作中也不能太過天馬行空。必須要讓自己繪畫復原的生物儘量的真實,營造出一種「最熟悉的陌生感」。



在工作之餘,我也會塗畫一些不同的題材當作放鬆和休息,在我的電腦裡充斥著眾多半途擱置的作品,像《山海有靈》、《美麗新世界》、《滄海之鯊》、《大洋列傳》和《鯨辰之旅》…


其中一個擱置多年的系列就是——《世界之鯨》。


對於我來說,鯨與海豚,這些優雅的生物永遠都是一個充滿吸引力的神之選題。我最早接觸到鯨豚的科學繪圖還是在初中,很多自然科普類書籍當中的動物插圖都很精緻,但一到鯨和海豚的部分,哪怕是同一個繪者,圖畫風格和水準就會出現非常明顯的變化和降低。


這樣的情況和鯨豚形態差異存在很大關係,由於鯨豚體態和覆蓋的脂肪導致其肌肉結構並不像陸地動物那麼明顯,整體來看它們就是一個渾圓的圓柱體,這種結構的動物在繪畫上表達是非常困難的。



那時,我偶然一次翻閱到了一本少年百科全書,裡面有兩卷是關於海洋動物和鯨豚的,當我看到繪圖作者馬丁·卡姆(Martin Camm)繪畫的海洋動物時,驚訝地說不出話來,他的繪畫充滿了各種細膩的微小細節。對於顏色和紋理的精巧把握,讓他繪製的海洋動物變得非常精美、耐看。




上高中後,我又一次看到了馬丁·卡姆繪畫的鯨豚彩色圖鑑,這本書就是被很多鯨豚愛好者稱為入門級、聖經級的《鯨與海豚——全世界79種鯨豚類動物的彩色圖鑑》。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時常翻閱和仔細觀察他的繪畫作品,希望自己能臨摹出他這種突出細節又照顧寫實的風格。



《鯨與海豚—全世界79種鯨豚類動物的彩色圖鑑》


大學時期,我學習了一門專業背景水粉的課程。一次,我無意試著畫了一頭鯨,效果竟然意外的好,於是就萌生了畫一套全世界的鯨豚的想法。


在這個時期,我利用一些新的方法繪製了一套喙鯨類、黑鯨類和一角鯨類的圖畫,在一定程度上非常接近馬丁·卡姆的繪畫風格。在放到交流繪畫的網站上後,得到了國內外許多鯨豚愛好者的稱讚,也被美國和紐西蘭的鯨類學家要了授權,用於海洋鯨豚類的專業學術會議和科普講座。


但隨著年齡、審美和繪畫技巧的成長,我越來越感覺馬丁·卡姆的細節處理有一些 「過表現主義」 和 「過理想主義」 。在諸多嘗試之後,我開始產生一種想法:在寫實基礎上繪製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鯨豚圖畫。



現實往往沒有故事裡說的那麼精彩,為了強迫自己轉換繪畫風格和方法,在幾次反覆修改無果後,我乾脆刪掉了已經完成大半的鯨豚作品,迫使自己重新開始。


找尋一個適合自己並讓自己滿意的繪畫方式非常耗費時間,我在不斷摸索中得到了頓悟。在《世界之鯨》的緩慢完成過程中,我仍然保留了馬丁·卡姆那些比較大的畫面輔助線條,但在紋理、顏色處理上,我擯棄了 「過理想、過表現主義」 方式,採納了更接近真實鯨豚類的表現手法。


終於在2016年11月28日,我畫完了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種鯨豚。從20歲的青澀小夥變成30歲的無聊大叔。


十年時間,我終於完成了全世界95種鯨和海豚的圖畫。



恢復商業捕鯨,贊成還是否決


很多人都會對於某些動物擁有天生的好感,雖然人們一直在宣稱在盡一切努力,保護和拯救那些面臨滅絕危機的生物。但也必須承認,我們從來沒有像自己宣稱的那樣在乎所有面臨危機的野生生物,關懷它們的生存狀況。


丹麥捕殺的大西洋斑紋海豚


我認為 「物種歧視保護主義」 在鯨豚的保護上表現的尤為明顯,在這裡不得不提起一部特別有名的鯨魚保護主義紀錄片,2009年上映的《海豚灣》。


影片裡通過明察暗訪,記錄了日本本州南部和歌山縣太地町在鯨豚狩獵季節,對於當地海豚的捕捉,其中大部分海豚被殺死並端上了日本百姓餐桌,另外一些個體則被圈養並輸入到日本國內外的水族館或者海洋公園…想必很多人都對其印象深刻。


《海豚灣》電影海報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的確揭露了很多動物保護的黑色、灰色部分,但它也迴避了很多對其不利的部分。最為典型的是,它刻意迴避了日本人捕捉的海豚是法律允許捕捉的無危物種、捕捉是受到了嚴格的科學配額限制等。


如果把捕捉者換成阿拉斯加的土著,捕捉的對象變為一角鯨和弓頭鯨,再搭配上大製作的配樂和富於美感的當地人生活的配詞,大概會是另一種感動或是讚嘆吧?


捕鯨槍


18世紀捕鯨圖


在近代商業捕鯨時期,由於捕鯨大國對於幾乎全部的鬚鯨和部分齒鯨進行了過量的捕捉,導中大型鯨類數量嚴重減少,並致起多數瀕臨滅絕邊緣。


此後,為了保護瀕危鯨類,1946年12月國際上成立了國際捕鯨委員會。1986年通過了《禁止捕鯨公約》。但《國際捕鯨公約》第8條規定,會員國可以根據科研目的進行科研性捕鯨活動。



在這一系列問題中,很多人都熱衷強調是日本等國家收買了大量會員國,導致保護決議不能得到通過,而且持續要求恢復商業捕鯨等等。


但實際上,支持恢復商業捕鯨的不僅僅是日本,還有北歐的挪威、冰島等經濟發達國家。另外,令很多人驚訝的是,中國也是支持恢復商業捕鯨陣營的成員,並多次對於相關開放商業捕鯨決議投了贊成票。


貝基亞島捕鯨


為什麼當大眾都在為鯨豚哭泣的時候,卻有那麼多國家支持恢復商業捕鯨呢?


排除政治原因,更多從經濟和物種保護實際情況來考慮。現代科研和商業主要的捕鯨對象是小鬚鯨和南極小鬚鯨,這兩種鬚鯨種群數量非常龐大,依照嚴格科學管理和監控下的有限捕捉並不會對整個物種造成影響,也並不會對其生態領域造成威脅。



南極小鬚鯨的種群數量估算大約在50萬頭左右,樂觀估計為大約82萬左右,而多個捕撈國家每年的捕撈配額加在一起總共只有大約2000頭上下,這種數量對南極小鬚鯨種群沒有任何影響。


當國際上大肆報導法羅群島民眾捕殺接近無危的長肢領航鯨時,有多少人會去注意瀕危滅絕邊緣的馬達加斯加指猴?日本人捕捉不存在滅絕危險的寬吻海豚時,無數人流淚哭泣,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加灣鼠海豚目前僅殘存大約30頭,極有可能會在1-2年內滅絕。又有多少人關心我國長江裡已經多年未見的劍吻白鱘,這個我們自己身邊的悲劇,你知道或了解嗎?



海洋世界,天堂還是地獄?


除了鯨豚的捕捉獵殺,另外一個引起人們針鋒相對的爭執點是關於鯨豚的人工飼養問題。這個問題其實還應該再細緻分為 「娛樂贏利性圈養」 和 「科學、科普目的圈養」 。


我們不能否認,很多人可能在一生中都沒有機會親自去到大海,親眼看到鯨豚和其它海洋生物,那麼海洋公園和水族館就成為了滿足人們這樣需求的唯一方式。


它們讓更多人更直接地接觸到了海洋生物,也讓更多人對這些藍色大海裡的生物愈加痴迷。但其中為人詬病的,是場館型人工飼養環境對於大型海洋哺乳動物來說,是無法滿足它們的生存需求的。其中最為痛苦就是對於動物心裡上的折磨。根據目前的研究,人們已經完全了解到大型海洋哺乳動物具有高度智慧,特別是鯨和海豚,它們的複雜社交程度並不亞於人類。



海洋世界等場館裡最常見的寬吻海豚、偽虎鯨、白鯨和虎鯨都具有高度發達的社會結構,在人工飼養下,這些動物往往會具有強烈的抑鬱和偏執情緒。很多鯨和海豚在沒有表演和遊客參觀時,只能被關在狹小的空間中,並沒有交流和玩耍對象,這對於高度發達的社會性生物來說,簡直是最為殘酷的待遇。


我對於鯨豚有著發自真心的喜愛。雖然喜愛,但我更喜歡說自己是一個 「自然見證派」 或 「自然旁觀派」 ,可以在很多問題上排除情感的影響。


對於目前海洋世界等場館,在歷史和現在對於人們(特別是孩子們)傳達的海洋、海洋生物、鯨與海豚的正面信息,我是從來不會否認的。但是對於這些場館下,動物的痛苦生活、刻薄的待遇以及註定悲劇的結局,我也很難接受。


這個問題可能在很長時間內都無法得到徹底的解決,我認為激進和一刀切的保護倡議不可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而在各方都能接受的前提下,達成的妥協不會是最完美的解決方式,但很多時候這或許就是我們在力所能及範圍內達成的最好解決方式。


野外擱淺鯨豚的救護


在應對鯨豚擱淺救援時,需要有技巧的專業人士指導。非專業的救援往往會對擱淺鯨豚造成更大的二次傷害,甚至導致擱淺鯨豚直接死亡。因此在很多國家和地區,擅自對於擱淺鯨豚實行未經允許的急救屬於違法行為,同樣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在鯨豚擱淺的救護和處置中,首先要確定擱淺的種類和確定主要應對方式,如果因擱淺的大型鯨類的體型、體重巨大,人力無法將其送回深海,這時往往就需要考慮為了免除動物更多痛苦而對其進行安樂死處理。


如是中小型鯨豚擱淺,那麼需要保持現場安靜、不能過多接觸個體來防止鯨豚精神高度緊張和應激反應;


在有必要接觸動物時,也要從身體側後方接近,遠離頭部與尾鰭,以保證救助者的自身安全;


要保證動物後背朝上,不要讓動物側臥,防止水進入呼吸孔導致動物窒息或者嗆水;保證鯨豚皮膚溼潤也非常重要,目的是為了防止皮膚乾裂、脫水和體溫升高。


2012年初,在巴西裡約熱內盧附近的海灘發生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海豚衝灘擱淺事件,當時海灘的遊客通過抓住海豚胸鰭、尾鰭拖拽的方式,將海豚送回大海。這個看似溫馨場面,實際上在科學救援中是嚴令禁止的。這樣的救援不但會拉傷海豚的胸鰭、尾鰭,還可能在拖拽過程中劃傷海豚身體,造成感染。如果海豚應激反擊,尾鰭強大的拍擊力量還可能會對施救者造成傷害。



在我國最近幾年的救助裡,連續出現了幾次非常尷尬的案例,這裡提及的救助案例一共是三起:兩起發生在廣東,一起發生在廣西北海。救助對象都是剛剛出生的布氏鯨(或艾氏鯨)稚鯨。三起救護案例裡幾乎都發生了專業救護裡不允許發生的全部情況,比如環境的非常嘈雜混亂、不停觸摸擱淺個體等等。


鬚鯨屬成員的母子親密關係程度非常低,母親經常會在遭遇惡劣環境、天敵追捕或某些意外情況下,拋棄幼鯨,獨立離開,離開後沒有返回尋找幼鯨的行為。


在這三起救護中,稚鯨都是剛剛出生的,它們的獨立擱淺就說明它們已經遭到了母鯨的拋棄。在這種情況下送其返回大海,它們的生存機率實際已為零。這個時刻,無論是出於人道考慮還是實際情況,對稚鯨的救助都應該轉為安樂處死。


但實際情況是,發生在廣東的兩起事件中,稚鯨都被救護者強行送回大海。其中,甚至還出現了眾人為了讓稚鯨回到海裡,推著稚鯨讓其在海灘翻滾,這在正規救援當中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情況。


而廣西北海的擱淺個體,不僅身體狀態非常差,體表還顯示有達摩鯊的攻擊傷痕,但此次救援還是堅持以送稚鯨返回大海為目標,最後以稚鯨死亡收尾。期間有參與救援朋友詢問我的意見,在提供了針對性的回答後,朋友表示這些意見很難被熱烈參與救援的人士接受,最後不了了之。


這三起救護事件均暴露了我國在擱淺鯨豚救助上存在相關救援知識匱乏、專業機構缺乏、無專業人士參與和非理性救援的等等弊端。



鯨類已經陪伴人類度過了漫長的歲月,其形象也已經深深鐫刻於人類的文化之中,成為力量、智慧、海洋甚至神明的化身,已經成為了人類文明史中不可替代的角色。


大捕鯨時代前期,是人們真正能和海怪面對面的年代,得到滿足的不只是貿易商人,或許還有人們心裡對於大海最原始的敬畏之心和徵服海洋及海洋巨獸的欲望,但同時也給這些生靈帶來了過度的災難與仇恨。


在這個崇尚科學和理性的時代,我們應該去思考如何與它們相處以及如何保護最急需保護的物種。



我們依舊需要它們陪伴。



本文作者微博ID:@寧靜海的菊石君


很多人對於鯨豚類海洋生物了解的非常少,對它們的印象也許只有電視節目,海洋館的幾次觀察,更多的則是神秘和未知。普及鯨豚類知識,正確的理解和保護它們是一件任重道遠,也必須去做的事。


From:戶外雜誌(ID:OUTSIDEMAGA)

Editor:rlyl


📖延伸閱讀


鯨落~一個龐大而溫柔的奇蹟.


🐬一隻寬吻海豚決定去死!(一場跨越種族的愛戀)




相關焦點

  • 挪威日本還在大規模捕鯨,他卻用十年時間,完成了世界95種鯨和海豚的圖畫
    這時,一位科學繪師陳瑜卻用了十年的時間繪出近百種鯨豚類的肖像,從「青澀小夥」到「無聊大叔」,是什麼促使他完成這樣龐大的工作?對捕鯨、海洋館圈養等熱門話題,他又是如何看的呢?對於我來說,鯨與海豚,這些優雅的生物永遠都是一個充滿吸引力的神之選題。我最早接觸到鯨豚的科學繪圖還是在初中,很多自然科普類書籍當中的動物插圖都很精緻,但一到鯨和海豚的部分,哪怕是同一個繪者,圖畫風格和水準就會出現非常明顯的變化和降低。
  • 鯨和海豚的社交生活與人類相似
    新研究表明鯨和海豚(鯨目動物)有著與人類相似的社交生活,它們有親密的社交群體、複雜的人際關係網、地域方言和一對一的聊天。這些都得益於它們聰明的大腦。由各國科學家共同組成的國際團隊收集了90種海豚、鯨魚和鼠海豚的信息,這成為了同類研究中第一個在鯨類動物大腦體積和社會行為上收集如此大的數據集的研究。
  • 史上最強圖鑑——鯨與海豚
    弓頭鯨 (Balaena mysticetus,舊稱北極鯨),是一種屬於鯨目的海洋哺乳動物。北大西洋露脊鯨(Eubalaena glacialis)是露脊鯨的一種,屬於真露脊鯨屬。南露脊鯨(Eubalaena australis),又名黑露脊鯨,為真露脊鯨屬(已知有3種)的其中一種,目前估計大約有7,500條南露脊鯨生活在南半球的南部海域。
  • 鯨與海豚大圖鑑(二)
    學名:Mesoplodon perrini過去曾被人們認為與赫氏中喙鯨同種,直到2002年才確定為獨立物種。一般認為這種喙鯨是遠洋性鯨類,可能在南半球冷溫帶海域呈環南極分布。由於缺乏數據,科學家對它們的生存數量和現狀還不清楚。成體可長到6米-7米,出生時的幼體約3米長。
  • 黃牛和水牛不能雜交,為什麼海豚和鯨卻能雜交?
    生殖隔離物種之間生殖隔離的情況是多樣的,形成原因也各不相同,但不外乎有幾種情況:交配前隔離:兩個族群無法在時間上得到交配的機會,比如發情季節不一樣,或者地理相隔,或者一個在水生,另一個陸生,或者生殖器結構不一樣等等
  • 鯨與海豚圖鑑
    鯨和豚都是大家熟悉且喜愛的生物,但它們都分別長啥樣吶?
  • 他用十年建立了海豚表演業,然後用餘生去毀滅它
    幾天後,他偷偷試圖釋放另一隻自己捕捉的海豚,他剪開了鐵柵欄,海豚自由了,但是卻依然留在原地。無論Richard怎麼試圖帶他走,他都一動不動。這隻海豚幾年後因為營養不良死在海底監獄裡。 每次說到凱西的故事時,Richard褐色的眼睛裡都會有情緒湧動。而在他的三十歲之前,他過的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生活。
  • 他用十年建立了海豚表演業,然後用餘生去毀滅它...
    幾天後,他偷偷試圖釋放另一隻自己捕捉的海豚,他剪開了鐵柵欄,海豚自由了,但是卻依然留在原地。無論Richard怎麼試圖帶他走,他都一動不動。這隻海豚幾年後因為營養不良死在海底監獄裡。每次說到凱西的故事時,Richard褐色的眼睛裡都會有情緒湧動。而在他的三十歲之前,他過的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生活。
  • 海豚、鯨肉和魚翅(觸目驚心,慘不忍睹)
  • 【收藏】史上最全鯨與海豚圖鑑,每一張都萌萌噠
    全世界有100多種鯨屬動物,這裡就收納了80種,這絕對是最全的鯨魚海豚圖鑑!每一張都值得收藏!由於篇幅有限,這裡沒有一一列出,大家可以在豆瓣上搜索「鯨與海豚大圖鑑」,還有桌面大圖呢~弓頭鯨 (Balaena mysticetus,舊稱北極鯨
  • 鯨魚和海豚是如何在海洋中生活進化的?
    鯨類的基因組,包括海豚和鯨魚,已經發生了重要變化,從而使這些動物從陸地環境過渡到水生環境。儘管鯨類(例如海豚和鯨魚)看起來像魚,並且像魚一樣生活在水生環境中,但實際上它們是水生哺乳動物。對於這種劇烈的變化,這組哺乳動物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適應了不同的生物特徵,從而適應了水下生物的需求。儘管其中一些(包括鰭,鰭狀肢和具有水動力的身體形狀)很容易被注意到,但其他調整則更為微妙,但同樣重要。鯨類動物的遺傳構成是如何進化的,從而使其可以生活在海洋中。
  • 海豚和鯨能雜交,黃牛和水牛為何卻不能雜交?
    當然也會有例外,驢和馬的雜交就生出了一個新物種——騾子。但是騾子是不具備生育能力的,這或許就是違背規律所付出的代價吧。很多物種都可以雜交,例如海豚和鯨也能雜交,但是呢,讓人吃驚的是同為牛的黃牛和水牛居然不能雜交。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決定物種之間究竟能不能雜交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的奧秘吧。
  • 鯨與海豚大圖鑑(一)
    中文名:小鬚鯨英文名:Common minke whale學名: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又稱矛頭鯨,鬚鯨科最小的一員。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殺,塞鯨種群如今集聚下降了近80%,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為瀕危,但也有觀點提出異議,認為塞鯨在世界分布至少有28000頭以上,但真實數據目前還有待考察。成年塞鯨可達12米-15米。出生幼鯨約4米-5米。「塞鯨」這個名稱是從挪威語的「Pollock」(青鱈)而來的,青鱈是種與塞鯨同時間出現在挪威海岸邊的魚類。
  • 李墨謙的-鯨與海豚大圖鑑
    它們分布於北大西洋和及北太平洋,在南方的海洋也有發現。目前全世界的小鬚鯨約有182000頭左右,無危。成年小鬚鯨長度可達7米-9.8米,出生的幼鯨約長2.4米-3.5米。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殺,塞鯨種群如今集聚下降了近80%,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為瀕危,但也有觀點提出異議,認為塞鯨在世界分布至少有28000頭以上,但真實數據目前還有待考察。成年塞鯨可達12米-15米。出生幼鯨約4米-5米。「塞鯨」這個名稱是從挪威語的「Pollock」(青鱈)而來的,青鱈是種與塞鯨同時間出現在挪威海岸邊的魚類。
  • 虎鯨是種海豚,鯨目
    沒想到吧,老子其實是種海豚。作為海洋中最頂級的捕食者,我實在也不是不謙虛。真實世界裡的大白鯊,比你們電影裡拍的不知道兇猛到哪裡去了,我一頓吃了仨。你們啊,還是圖森破,拿衣服。) (51.偽虎鯨。真海豚變種極多,體型差距也很大,長度從一米多到兩米多都有,許多分類學家都建議將真海豚分為好幾種不同的海豚,尤其被廣泛認可的分類方法是分為短吻真海豚和長吻真海豚。真海豚分布廣泛,除了兩極海域外到處都有發現,它也是數量最多的鯨豚類動物,總量可能達到幾百萬頭)
  • 一頭海豚自殺了,它的馴養師開始全世界喊停,中國就有300頭!
    長時間的囚禁的壓力和表演工作 導致它表現出異常的反覆行為 它的馴養師開始全世界喊停 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看過海豚表演 幻想過自己將來要成為一名海豚馴養師 但第一個成名的海豚馴養師
  • 海豚是魚嗎?你以為的可愛的海豚竟然是這樣的!
    海豚,是人們熟知的自然界裡數一數二的好朋友了吧,普遍的海洋世界裡,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精彩的表演總能引來人們的嘖嘖稱讚。海豚,是與鯨魚和鼠海豚密切相關的水生哺乳動物,大約於1000萬年前的中新世進化而成。
  • 史上最全鯨與海豚圖鑑:萌萌畫風、特點鮮明、值得收藏!
    今天這篇文章的畫風略萌,是知名漫畫家李墨謙的作品,漫畫裡遊出來的鯨魚和海豚變得憨態可掬、特點鮮明。不僅適合大人們增長知識,若是家裡有小朋友,也可以通過這篇文章讓小朋友了解更多的鯨與海豚哦!他們擁有一副洪厚的嗓子,在遷移、進食、和社交時用以互相溝通,有研究稱一頭弓頭鯨的壽命有150-200年。
  • 鯨魚和海豚是如何在海洋中生活進化的?
    鯨類的基因組,包括海豚和鯨魚,已經發生了重要變化,從而使這些動物從陸地環境過渡到水生環境。儘管鯨類(例如海豚和鯨魚)看起來像魚,並且像魚一樣生活在水生環境中,但實際上它們是水生哺乳動物。對於這種劇烈的變化,這組哺乳動物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適應了不同的生物特徵,從而適應了水下生物的需求。儘管其中一些(包括鰭,鰭狀肢和具有水動力的身體形狀)很容易被注意到,但其他調整則更為微妙,但同樣重要。鯨類動物的遺傳構成是如何進化的,從而使其可以生活在海洋中。
  • 全球13個最佳觀鯨地點,讓你與溫柔的「海洋巨人」零距離接觸!
    每年11月-次年4月西部海岸的卡爾皮蒂耶(Kalpitiya)和美蕊沙(Mirissa),6-9月東部海岸的亭可馬裡(Tricomalee),都會有鯨魚路過。無論你什麼季節來的斯裡蘭卡,都可以在這裡邂逅鯨魚的蹤跡,運氣好的話,沿途還能遇到成群的海豚和各種魚群。斯裡蘭卡觀鯨業成熟,預訂方便,通常找當地酒店或者旅行社都可以預訂,也可以提前在網上預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