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攀登對於中國的意義,吳京的《攀登者》的真正意義在於成長

2021-01-12 葉秋臣

文/葉秋臣

如果匯總一下電影《攀登者》在豆瓣影評中出現最多的關鍵詞,那可能就是「超出預期」吧。

很多人一開始也許只是抱著無所謂的心態走進了電影院去消磨時間,但看完後卻發現自己起初想得可能真的太膚淺,因為這部作品除了登山之外,其實還另有深意。

1.兩次登頂珠峰,這部電影普及了攀登對於中國的意義

《攀登者》重現了中國登山隊時隔15年兩次登頂珠峰的輝煌時刻,從一開始只有3人到第二次的9人登頂,中國登山隊創造了世界登山歷史上的奇蹟。

看完這部電影,我們終於知道了什麼是「第二臺階」和「中國梯」,它成功普及了「攀登」對於中國和中國人的意義。

沒看電影前,很多人對於登山這個概念,可能僅僅停留在這是一項運動而已。而且相比於其他普及度較廣的項目,普通人對「登山為何物」大多是知之甚少,更不要提將其與中國精神相掛鈎。

所以,《攀登者》出現了。

在電影海報上,我們首先可以看到「為國登頂,寸土不讓」這八個字,然後再通過整個故事的演繹,才最終明白了登山這個項目原來也與我們國家的榮譽息息相關,中國登山隊戰勝的不只是世界上的第一高峰而已,更重要的是他們始終捍衛國家主權的堅持精神。

這部電影就是想告訴所有中國人,為了去測量屬於我們的「中國高度」,中國的攀登者們為此付出了多少的艱辛和努力。在寒冷的珠穆朗瑪峰上,他們凍壞了雙腳,犧牲了雙腿,丟掉了性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他們卻從未說過放棄,一直為了崇高的理想信念而堅持著。

那一刻,你就會發現《攀登者》的意義,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已。

2.吳京和張譯的兄弟情令人感動,危機時刻張力十足

在電影《攀登者》中,吳京和張譯的兩個角色令人印象深刻,他們既是兄弟又是戰友,在危機時刻那種將命綁在一起的情誼,在離開珠峰後那種糾結和痛苦,大概非親身經歷的人很難了解。

吳京飾演的方五洲在老隊長不幸離世後接任隊長一職,在突發情況下為了保護張譯飾演的曲松林,迫不得已只能丟掉珍貴的攝影機數據。沒有了這些數據,意味著沒有了他們登頂珠峰的關鍵證據,也遭到了外界的質疑。因此,雖然曲松林保住了性命,但他卻為此懊惱了很多年。

數據和生命,方五洲選擇了救下兄弟的性命。

第一次登頂珠峰後,他們兩人對坐而飲,談到了這個話題。曲松林那一句「都是因為我」,瞬間讓我們也像方五洲那樣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之中。

換成是你們,一個是兄弟的命,一個是登頂珠峰的證據,你怎麼選?

其實,這在方五洲用自己的肩膀當作人梯的時候,答案就已經有了。他會為了自己的隊友而犧牲自己,但他沒辦法讓自己選擇去放棄他們的生命。

就像方五洲將中國登山隊的接力棒傳遞給井柏然飾演的李國梁一樣,他堅信活著就還有希望,未來的傳承者們會帶著他們那份未盡的遺憾,繼續取得新的成績和成功。

整部電影中最出彩的就是在生死危機時刻的演繹,那種將人與自然之間的距離和融合,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和信任表達得非常到位,可謂張力十足。

3.登山的不只有攀登者而已,其實還有我們自己

看過《攀登者》後,你會發現不只是電影中的中國登山隊攀登到了珠穆朗瑪峰的最高點,連一起在看電影的我們也在與他們一樣不斷成長著。

方五洲的糾結,曲松林的懊悔,是十五年前中國登山隊的不甘與遺憾,也是十五年後李國梁和他帶領的中國登山隊成就見證的階梯。

這部作品裡呈現出的成長,並不僅僅針對於某一個人或者某一些角色,而是一群為了理想信念而不懈奮鬥的人們,那種傳承感和群體成長的榮譽感。

我們在這些人物的身上,感受到了與自身相似的感悟和收穫,並通過他們的心理狀態和成長軌跡,同樣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感動和幸福,攀登上了屬於我們自己的「珠穆朗瑪峰」。

所有的經歷,都是成長道路上的一份禮物。

對於中國登山隊如此,對於我們來說亦是如此。

中國登山隊收穫了他們的果實,而我們也將帶著這份堅持不懈的精神努力地奮鬥下去。

我們與《攀登者》,共同成長。

文/葉秋臣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

相關焦點

  • 觀《攀登者》後漫談攀登精神及其現實意義
    前言:《攀登者》是根據中國登山隊1960年和1975年兩次登頂珠峰的真實歷史改編的。影片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完成了世界首次珠峰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後,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並取得成功的故事。
  • 《攀登者》首映致敬珠峰攀登者 現場觀眾心疼吳京太拼命
    9月27日,電影《攀登者》在上海舉辦「衝頂·中國高度」全球首映禮,影片出品人任仲倫,編劇兼導演李仁港,領銜主演吳京、張譯、井柏然、王景春、何琳、陳龍、劉小鋒、曲尼次仁、拉旺羅布,組成「攀登者聯盟」亮相,張譯吐槽吳京片場絮叨「似我媽」,井柏然自稱劇組「團寵」,1960年攀登英雄屈銀華的女兒屈虹,
  • 《攀登者》:登頂珠峰對於我們意味著什麼:為國登頂,寸土不讓
    1960年,中國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當時物資匱乏,設備簡陋。最終,王富洲,屈銀華與貢布齊心協力讓五星紅旗高高地飄揚在珠峰最高處,也成為世界上成功從珠峰北坡登頂的第一人。1975年,後輩接過任務,再次登頂,進行了測繪並架上了「中國梯」。電影《攀登者》的主線故事是二次登頂,也就是中國登山隊在1975年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
  • 吳京《攀登者》曝國際版預告
    時光網訊   9月23日,電影《攀登者》發布國際版預告,預告中由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等所飾演的兩代中國攀登者,分別於1960年、1975年向珠峰發起衝刺卻頻頻遭遇暴風、冰裂縫、雪崩等致命危機,如何完成登頂使命成為他們需要面對的重大關卡
  • 《攀登者》中國電影的又一次全新的攀登
    山高人為峰,倔強的中國人,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完成中國人首次在北坡登頂珠峰的故事(「就算死,也要死在上面」登山隊的決心)。珠峰的北坡的兇險,已經讓很多登山者長眠北坡,由此不得不佩服當時中國登山隊的勇敢。
  • 關於《攀登者》吳京,其實他一個被演戲耽誤的投資者
    文/梅超風吳京的新作《攀登者》在近日宣布殺青,為此劇組還特別準備了殺青宴。從現場曝光的照片可以看到,吳京身穿禦寒的棉馬甲在切蛋糕,只不過這個蛋糕和我們常見的蛋糕有很大的不同,這一次的蛋糕被做成了雪山的形象,看起來是為了映襯吳京這一次的電影。據了解《攀登者》是一個講述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故事。這部電影中不但請來了吳京作為主演,還請來了成龍大哥、胡歌以及張譯等實力演員加盟。
  • 吳京新片《攀登者》「集結」上海電影節 成龍角色成謎
    前日下午,電影《攀登者》在上海電影節舉辦「登峰時刻」發布會。作為國內首部登山題材電影,片中也出現大量的動作場景。這也是吳京繼《戰狼2》《流浪地球》後,出演的最新電影,成龍在片中的角色至今仍是一個謎。吳京這次飾演的登山隊隊長,在片中飛身一躍極具視覺衝擊力,攀登者們全副武裝集結雪峰的鏡頭,也充滿眾志成城、必登珠峰的強大氣勢。影片監製徐克從電影市場的行業角度表示,《攀登者》的出現是國產商業類型片的一種全新嘗試。「中國人登上中國的山峰這是登峰精神的所在,中國人拍自己的登峰故事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 吳京拍《攀登者》收穫感悟 登山不是率性而為
    吳京 張譯今天,電影《攀登者》上映。演員吳京對於登山也曾有過浪漫的想像,他覺得登上珠峰後,向心儀的女孩求婚是件挺酷的事,可是因為受傷,這個願望未能實現。當有機會拍攝講述攀登珠峰的故事時,吳京毫不猶豫地加入到了《攀登者》劇組。
  • 胡歌參演吳京新片攀登者 電影攀登者上映時間及演員表曝光
    日前微博上曝光了一張關於吳京最新電影《攀登者》的劇照照片,讓人意料不及的是,胡歌竟然也出現在了照片中,由此胡歌參演吳京最新電影《攀登者》的傳聞終於被確認。  據悉,《攀登者》講述了一個關於中國人攀登珠穆拉瑪峰的驚險傳奇故事,1960年,我國的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等人在第五次突擊後終於完成了中國人首次攀登珠穆拉瑪峰,而電影正是圍繞這個故事展開的。
  • 電影《攀登者》票房不理想,吳京的自信心還在嗎
    到目前為止,電影《攀登者》票房收入為8.39億,昨天單日票房收入為5.60千萬。位於票房排行榜第一的電影《中國機長》總票房收入為19.75億,昨天單日票房為1.74億。兩者對比,電影《攀登者》可謂大敗。
  • 《攀登者》:中國電影登「峰」 需要衝頂精神
    所以,上影在此時此刻,需要一部真正有「國家意義」的扛鼎之作。電影《攀登者》應運而生。中國英雄 東方敘事共和國走過的70年,是英雄輩出的昂揚年代。1960年中國登山隊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完成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的壯舉。
  • 吳京章子怡胡歌《攀登者》:登上珠峰,讓全世界都看到中國人
    我不敢說所有人都會喜歡這部電影,但在我眼裡,《攀登者》還是一部質量不錯、值得一看的電影,歷史上的攀登者,都是值得銘記的英雄。這部電影還是國內首部戶外攀登題材的電影,它根據真實歷史故事改編,其中蘊含的意義更是值得深思。
  • 《攀登者》,吳京張譯飾演「塑料兄弟情」背後的故事
    影片《攀登者》高度還原了中國人的故事,成功兩次爬上珠峰頂部的故事,早在20世紀代,中國登山隊已經在珠峰之上成功,因為沒有攝影資料了,國家拒絕承認,因此國家覺得用《攀登者》的故事來衡量珠峰的準確高度是有必要的,讓我們來介紹一下「攀登者」的幕後故事吧。
  • 吳京出生入死,章子怡壯烈犧牲,這部《攀登者》很帶勁
    如果說此前吳京憑《戰狼2》連續獲得百花獎和華表獎的雙料影帝,很多影評人還「頗有微詞」,那麼此次《攀登者》的表演,只要他們稍有人心和良知,也該心服口服了。這就是一場影帝級的華彩演出!可以明確說,《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都是質量非常出色的國產商業電影,但是吳京和《戰狼2》才是真正替整個中國電影打開局面,具有開天闢地與劃時代貢獻的影片。
  • 吳京的新電影《攀登者》取景地:崗什卡雪峰
    吳京的新電影《攀登者》也即將上映了,預計在今年的國慶節的時候上映,這部片子的題材是有點冒險的那種類型,吳京也在他的微博上放出了很多的劇照,在嚴寒的天氣下,穿著非常厚的防寒服,戴著一頂全是毛的帽子,把自己遮擋的嚴嚴實實,這部電影已經在前段時間就開始拍攝了,大家看到這些劇照,也是非常的期待這部電影最終的效果,畢竟還是一定程度上很相信吳京
  • 《攀登者》三次極限登頂,其意義遠超登山運動本身
    說起珠峰北坡極限登頂,對於登山愛好者來說都是彼此心中的理想,隨著近日電影《攀登者》的熱映,登山極限挑戰題材的影視作品再次進我們的視野,說心裡話,這部影片的特效非常棒,整部影片給華語電影的發展史,注入了一劑新的血液。
  • 《攀登者》致敬1960 合肥女婿吳京直言「無比崇敬」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歷史上的今天,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完成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壯舉。時隔59年,徐克監製、李仁港執導、阿來編劇,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等主演,成龍友情出演的電影《攀登者》發布致敬版海報,首次曝光了五位主演身穿中國登山隊隊服的造型。
  • 《攀登者》首映 攀登者齊聚「只為國旗飄揚」
    27日,電影《攀登者》在上海舉辦「衝頂·中國高度」全球首映禮,影片出品人任仲倫,編劇兼導演李仁港,領銜主演吳京、張譯、井柏然、王景春、何琳、陳龍、劉小鋒、曲尼次仁、拉旺羅布,組成「攀登者聯盟」亮相。談及影片的「攀登精神」,《攀登者》出品人任仲倫表示:「因為工作,這部電影我目前已經看過不下20遍,但每次觀看依舊很感動,是中國登山隊的精神和壯舉感動了我,也是《攀登者》主創團隊艱苦卓絕的努力感動了我,我相信眼淚是他們用真誠換取的,也希望打動所有真誠的觀眾。」對於影片中演員敬業的表演,編劇導演李仁港也表示:「這次合作的演員們很敬業,他們都是演技派,相互之間去幫助、去鼓勵。
  • 《攀登者》3重教育意義:為什麼我們要攀登珠峰?
    所以,攀登珠峰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就非常重要了。和勇於挑戰個人極限,突破自我不同,這次的攀登帶著國家的光榮使命:證明中國的實力,要求在國際的話語權,向全世界證明中國可以做得到。在電影的改編中,則淡化了歷史背景的介紹,不得不說,這是一種缺憾,這也弱化了這些攀登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所以有些觀眾會有這種感受:有必要這麼著急嗎?為什麼等到好時機再攀登?
  • 《攀登者》首映:演繹中國登山者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
    現在是1975年5月27日14時30分,中國登山隊九名隊員,成功登頂。」相互呼應。 在《攀登者》主創映後交流上,飾演曲松林的張譯笑稱飾演方五洲的吳京「就像一個絮叨的婆婆」,為了能更好地切磋演戲,能「比你媽還嘮叨」。而吳京也稱在這部電影中,他發現自己和張譯「是那麼相同」,在演對手戲的時候因為過於沉浸在扮演的人物中,「把攝像機的內存演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