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鹽田村的千年古鹽田。
網上搜了一下,由於天氣炎熱和製鹽流程的原因,要想看到鹽田工人勞作的過程,需在早上和傍晚時間段。
於是我早早的就從海口出發,沿西線高速行駛到洋浦出口下高速,再行駛到洋浦新英灣路口進入即到。也可以直接打導航到洋浦村。這裡景點免費,24小時開放。
古鹽田四周風景很美,在這裡可以到仙人掌和野菠蘿和葉子花。不遠處就是著名的洋浦港,那邊港口有正在建設的熱鬧工地,有往來停泊的各國貨輪。這邊古鹽村依然平靜,悠閒。老人們在村邊的古榕下靜靜的納涼,村旁有幾家攤位銷售古法日曬鹽,還有賣當地名吃鹽焗雞的商販。有來的更早的遊人,已經走出鹽田,古鹽村的人迎來送往,淡定從容。
海南千年古鹽田被譽為最早採用日曬的製鹽場,至今保留完好的原始民間製鹽工序的古鹽場。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鹽田村仍有30多戶鹽工,每天都在這片鹽田上沿襲著古老方式勞作。
據說,這片古鹽田有750畝,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傳說是從福建莆田遷移而來的鹽工所造。鹽工們就地取材,將海邊大片的天然火山巖石削去一半,鑿成無數淺淺石槽,像一方方硯臺比肩佇立,因石而異,大小、高低錯落,有些上面還雕鑿著古樸的文字,錯落有致地分布、鑲嵌在一壟壟、一塊塊的鹽田周圍,總數達6800多槽,蔚為壯觀。
鹽工們在這些石槽中注入經海泥過濾後的海水,或漲潮時海水自動漫入這些鹽槽,靠陽光暴曬,將水分蒸發,曬出高品質的食用鹽。這種方式開創了高產量的「日曬製鹽」的先河,清朝乾隆皇帝曾御書「正德」賜給這些鹽田人。後來人們也稱這裡為「千年古鹽田」、「新英古鹽田」。在鹽田裡我沒有找到這塊御書。也可能被放進博物館陳列去了。
洋浦千年古鹽田是中國保存比較完好的古鹽場,所沿用至今的古老傳統製鹽工藝是中華民族民間傳統製鹽手工業發展的歷史見證。這是最古老的曬鹽工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鹽槽邊緣凸起,裡面凹陷,好似盛水的盤子,是製鹽十分重要的工具。如今,古代保留手工鑿擊的鹽槽已經十分少見了,在洋浦千年古鹽田,還保留著三分之二手工鹽槽。
來這裡參觀需要注意點是,切忌踩踏鹽槽!避免損壞鹽槽和影響曬鹽的質量。參觀結束了,對古人聰明智慧很感嘆。我想這裡的日曬鹽能延續上千年,一定有它的存在優勢,否則也應該早已消聲滅跡了。
於是買了只鹽焗雞,味道真的很美!美味刺激著味蕾,口水暴漲,越吃越香。於是買了幾斤吃的鹽和可以熱敷治病的鹽。來了千年古鹽田——值!飽啦眼福,長了知識,嘗了美味,買了日想要的曬鹽,免費參觀省了銀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