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是建立在倭馬亞王朝基礎上的哈裡發王朝,是一個以阿拉伯人為主,包括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異族在內的阿拉伯-伊斯蘭帝國。阿拔斯王朝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波斯王朝的政治傳統和官僚機制。762年,新都巴格達建成,帝國的政治重心逐漸東移,伊拉克取代敘利亞成為伊斯蘭世界的中心。
倭馬亞王朝的滅亡,阿拔斯王朝的繼起,改朝換代之際,阿拉伯帝國全境發生了騷動和混亂,其中以埃及最為嚴重。原來居住在埃及城區和近郊的阿拉伯人大多屬於倭馬亞家族,或者是與倭馬亞家族親近的各個部落,他們在新興的阿拔斯王朝及其派駐埃及的新統治者的壓迫下大批遷往農村,逐漸與本地農民混合雜居,共同生活,共同耕作,並且互通婚姻,進一步融合。9世紀中葉,埃及大多數居民也改奉了伊斯蘭教。
埃及的蓋斯族(Qais)阿拉伯人一直反對阿拔斯政權,他們與埃及科普特人的關係日益密切。拉希德在位期間,蓋斯族的阿拉伯人曾經同邊區部落聯合起來進軍敘利亞,但沒有成功。麥蒙(Al-Mamun,又譯馬蒙,786—833年)繼位後,蓋斯人又聯合來自西班牙的阿拉伯移民,攻佔了亞歷山大港。同時,科普特人在下埃及西部沿途修築碉堡以抗擊政府軍。於是,上下埃及一片沸騰起來。821年,麥蒙派兵進攻埃及,奪取了亞歷山大港,並對阿拉伯人和科普特人進行了血腥鎮壓。如火如荼的埃及人民起義遭到嚴重挫折,但鎮壓並沒有撲滅埃及人民鬥爭的火焰,相反卻更加激勵了阿拉伯人和科普特人的鬥志。831年,埃及的阿拉伯人和科普特人再次聯合起來,在上下埃及同時掀起武裝暴動。麥蒙見局勢嚴重,便統率大軍御駕親徵,兵分幾路,進行全面圍剿。據記載,麥蒙在埃及49天勒索地租425萬第納爾。同時,他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鼓勵科普特人信奉伊斯蘭教,結果大批科普特人改宗了伊斯蘭教。
為了強化對埃及的控制,削弱埃及的離心勢力,哈裡發頻繁地更換埃及總督。阿拔斯王朝的前90年,先後任免了54位埃及總督。據說僅哈裡發哈倫一人就曾任免過22位埃及總督。
從9世紀中葉開始,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開始進入突厥人當權的時代。埃及的政權已被突厥人把持,在埃及先後建立了半獨立的突倫王朝(Tulunid Dynasty,868—905年)和伊赫西德(Ikhshidids,935—969年)王朝。
突倫王朝的奠基人是艾哈邁德·伊本·突倫(Ahmad ibn Tulun,835—884年)。他的父親曾是哈裡發麥蒙的突厥奴隸,因才華出眾頗受恩寵,升任為禁衛軍統領。伊本·突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性情謙和,才華出眾,又擅長武功,能徵善戰,很早就步入仕途。868年,他以總督助理的身份赴往埃及,不久就升任總督。伊本·突倫進入埃及後決心把埃及建成一個強大的獨立王朝。他趁阿拔斯王朝的混亂局面,在埃及暗自擴充軍隊,建立了一支由突厥奴隸和黑奴組成的10萬人的禁衛軍,使之成為他政權的支柱和實行對外擴張的工具。877年,伊本·突倫率軍攻佔大馬士革和安條克,吞併敘利亞,聲威大震。突倫王朝盛極一時,它東接伊拉克,西至利比亞,北起小亞細亞,南抵努比亞,橫跨亞非兩大洲。
伊本·突倫在位16年,雖未宣布埃及獨立,也未自稱哈裡發,但是他在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上都頗有建樹,建立了一個遼闊的、富庶的、實際上獨立的王朝。他整頓財政,興修水利,振興工業,使得埃及的生產力有所發展,人民也因此獲得休養生息。伊本·突倫花費12萬第納爾在埃及興建突倫大清真寺,它成為繼阿慕爾大清真寺之後最古老、最宏偉的清真寺,至今仍巍然屹立於開羅西南部。
884年,伊本·突倫去世,由他的兒子胡馬賴韋(Khumarawayh,884—896年在位)繼任埃及總督。胡馬賴韋揮金如土,大興土木,又窮兵黷武,徵伐四方,遭致人們的怨恨和咒罵,最終被侍衛刺殺。突倫王朝壽終正寢。
突倫王朝滅亡後,埃及重新又回到巴格達哈裡發的統治之下。哈裡發委派另一突厥將軍進駐埃及擔任總督30年,其間埃及人心不安,社會動亂,加上北非的法蒂瑪人經常派兵前去騷擾,以致埃及人民日夜不得安寧。突厥守軍又難於應對。後來,935年,哈裡發派穆罕默德·伊本·土厄吉(Muhammad ibn Tughj,882—946年)出任埃及總督。伊本·土厄吉很快平定了埃及的內亂,從而聲名鵲起。939年,哈裡發將古代波斯王侯的最高稱號伊赫西德(Ikhshid)加封給伊本·土厄吉,伊赫西德王朝由此得名。伊赫西德頗有雄心壯志,他不僅要牢牢掌握對埃及的絕對統治權,而且還要建立一個包括敘利亞在內的統一強大的伊斯蘭國家。他實現了這一目標,甚至進一步將他的勢力擴張到阿拉伯半島,攻佔了麥加和麥地那兩座聖城,連巴格達的哈裡發也不敢與他對抗,公然委派伊赫西德監管兩座聖城。
然而,伊赫西德王朝也是曇花一現。946年,伊赫西德死後由他的兩個兒子烏努祖爾和阿里相繼即位。兩人均年幼無能,由衣索比亞籍太監阿布·米斯克·卡夫爾(Abu al-Misk Kafur,905—968年)攝政。伊赫西德王朝大權旁落。阿里死後,卡夫爾親政,伊赫西德王朝名存實亡,卡夫爾死後一年,法蒂瑪王朝名將昭海爾進攻埃及,埃及併入法蒂瑪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