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輪候公屋時間料於2026年開始回落
中新社香港12月17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特區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就新一份《長遠房屋策略2020年周年進度報告》舉行視像會議。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17日出席會議時表示,相信到2026年輪候公屋的平均時間會開始回落,有相當可觀的改善。
-
香港「硬幣荒」港府計劃回收(圖)
南都訊 記者陳紫嫣 發自香港 香港出現硬幣流失現象,香港金融管理局方面表示近兩年港府鑄造並投放了8 .7億元(港元,下同)的硬幣,但是目前對硬幣的需求仍然殷切。為解決「硬幣荒」,金管局計劃設置流動硬幣收集車,在各區內提供硬幣免手續兌換紙幣或是八達通增值服務。
-
香港公屋輪候平均延至3.4年 申請數目再創新高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公屋輪候冊申請數目再創新高,截至六月底有28.22萬宗申請\資料圖片 中新網8月8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公屋輪候冊申請數目再創新高,截至6月底有28.22萬宗申請,3個月增加3700人,增長速度略為放緩,但輪候時間持續惡化,一般家庭平均輪候時間延長至3.4年,按年增加0.4年。
-
香港「硬幣荒」港府計劃回收(圖)
南都訊 記者陳紫嫣 發自香港 香港出現硬幣流失現象,香港金融管理局方面表示近兩年港府鑄造並投放了8 .7億元(港元,下同)的硬幣,但是目前對硬幣的需求仍然殷切。為解決「硬幣荒」,金管局計劃設置流動硬幣收集車,在各區內提供硬幣免手續兌換紙幣或是八達通增值服務。
-
香港公共靈位輪候達兩年 港府鼓勵骨灰撒入海洋
香港公共靈位輪候達兩年 港府鼓勵骨灰撒入海洋 中新社香港4月4日電 (記者 曾嘉)先人「入土為安」是中國人傳統風俗,不過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即使放置骨灰的公共靈位(港稱「骨灰龕位」)也供不應求,平均兩年才可能輪候到。
-
香港官員:增加過渡性房屋 紓緩輪候公屋家庭壓力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香港1月5日電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5日表示,覓地建屋需時,特區政府積極協助和促成各項由民間團體主導和推行的短期措施,透過大幅增加過渡性房屋項目,以紓緩居住環境惡劣和長時間輪候公共租住房屋
-
香港公屋輪候平均需等5.5年 創18年來新高(圖)
《星島日報》報導,輪候公屋時間持續上升,香港房委會最新公布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進一步攀升至5.5年,創18年以來的新高。香港公屋聯會對於輪候公屋時間持續上升表示非常憂慮,預計很大機會稍後突破6年,令「3年上樓」淪為「6年上樓」,基層市民上樓變得遙不可及。香港樓宇密集,大片住宅樓錯落有致。密集而高聳的建築形態和城市空間已成為香港令人驚嘆的鮮明特徵,因而被人稱作「石屎森林」。
-
香港官員:大幅增加過渡性房屋 紓緩輪候公屋家庭壓力
香港官員:大幅增加過渡性房屋 紓緩輪候公屋家庭壓力中國新聞網 作者: 2020-01-05 香港土地不足,房屋供應緊張,一直是困擾香港的
-
香港公屋申請輪候時間延長 將在2020年開始縮短
香港公屋申請輪候時間延長 將在2020年開始縮短 2016-11-,香港有關居民輪候公屋時間有增無減。香港房委會10月31日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公屋輪候冊申請約有28.65萬宗,較上季28.83萬宗略減1,800宗。但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上季4.1年延長至4.5年。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預期,隨著未來5年將有7萬多個公屋單位供應,輪候時間待2020年後才會逐步降低,但不會放棄3年配屋目標。另外,房委會討論多項縮短公屋輪候措施,原則上同意收緊「富戶政策」。
-
香港公屋申請輪候時間2020年起將逐步縮短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有關居民輪候公屋時間有增無減。香港房委會10月31日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公屋輪候冊申請約有28.65萬宗,較上季28.83萬宗略減1800宗。但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上季4.1年延長至4.5年。
-
港府擬增萬個免費無線上網點 打造香港全城WiFi
港府擬增萬個免費無線上網點 打造香港全城WiFi 中新網9月19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為推進香港信息及通訊科技發展步伐,特區政府就「數碼21」策略向公眾諮詢,建議額外增加政府免費WiFi熱點1萬個,較現時3000熱點大增逾3倍,以擴大無線上網服務覆蓋至人流較多的海濱長廊、主要公園、公立醫院多人輪候地方,以至千間官立及資助學校班房等,將香港打造為全城WiFi。
-
香港公屋輪候再度延時 公屋排排坐何時到我家
(房委會)近日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香港公屋輪候申請約有28.83萬宗,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4.1年,較上季度的3.9年延長,再創新高。香港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指出,如果情況持續,輪候時間或於年底升至4.5年,建議政府物色土地加快建屋,並考慮將工廈改建成臨時居所。 土地是關鍵瓶頸 房委會引述《長遠房屋策略》報告指出,若目前所有覓得的土地均如期推出用於建屋,可供未來10年興建約25.5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與目標的28萬個仍有距離,土地成為最關鍵的瓶頸。
-
香港5年內落成7.5萬個公屋單位
中新網5月26日電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25日表示,未來5年預計新建租住公屋單位達7.5萬個,會密切留意公屋的需求,以作出適當的調整。鄭汝樺表示,未來5年,預測的新建租住公屋量合共約75000個單位,即平均每年約15000個單位。連同每年預計收回的現有公屋單位,房屋委員會估計這個建屋量足以維持一般公屋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約3年的目標。
-
香港擬推社會房屋共享:讓公屋輪候者「生活得有尊嚴一點」
香港擬推社會房屋共享:讓公屋輪候者「生活得有尊嚴一點」 澎湃新聞記者 劉暢 2017-09-18 13:37 來源:澎湃新聞
-
港府:香港人在內地「超齡子女」已數以萬計
中新網1月7日電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少光6日表示,根據特區政府的估算,港人在內地「超齡子女」符合申請單程證的人數會以萬計。 李少光6日在立法會回應議員有關單程證的查詢時表示,特區政府正與內地主管部門積極磋商港人在內地「超齡子女」申請單程證的有關安排。
-
香港:公屋平均輪候5.1年,創18年來新高!
寸土寸金的香港,住房有多緊張?來自房委會最新數字顯示,截至3月底,公屋輪候冊有逾27.2萬戶。一般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創高達5.1年,這一數據創下18年來新高,也與政府的「三年上樓」目標相去甚遠。房委會亦表示,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1年;至於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2.8年。房委會分析從2016年7月至去年6月期間,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輪候時間分布後指出,在22700戶獲安置的申請者中,有11400戶輪候5年以上,佔總數約50.2%;輪候4至5年的則有4100戶,佔總數約18%;輪候3至4年的有2900戶,佔總數約12.8%。
-
香港又出「水管屋」新概念,這回可以名正言順睡天橋底了!
財政預算案上月剛提出預留20億元(港幣·下同)支持非政府機構興建過渡房屋,最近傳來的消息是,仁濟醫院計劃向香港地政總署租用地皮5年,在荃灣路天橋底興建過渡性房屋,將首次採用「水管屋」設計。
-
逾25%香港青年擬5年內置業 近7成擬購村屋私樓
逾25%香港青年擬5年內置業 近7成擬購村屋私樓 智經研究中心青年住屋問題調查顯示,四分一年輕人打算未來5年置業。
-
香港新一年預算案擬提高免稅額 年度盈餘達500億
香港新一年預算案擬提高免稅額 年度盈餘達500億 接近特區政府消息透露,港府估計今年度的財政盈餘高達500至600億元,「財爺」除了推出退稅、免差餉、公屋免租及綜援生果金雙糧等,亦會提高個人入息免稅額,同時落實特首梁振英政綱中有關提高子女免稅額措施,包括首名子女有8萬元免稅額,第二名及以後子女免稅額增至10萬元,但會分階段實施。 港府上月底公布,首9個月的財政盈餘已高達400億元。
-
香港塌樓事件災民極速入住中轉屋 盛讚港府支援
2月1日,除緊鄰倒塌樓宇的一座樓房正在持續進行加固工程外,當局亦決定暫時封閉其它兩座樓宇和多個單位。位於馬頭圍道45J的樓齡超過50年的舊樓於1月29日倒塌,造成4死2傷,及32戶近70名住客失去家園。